譚永平
云南師范大學教授、MS—EEPO有效教育創(chuàng)始人孟照彬指出:“單元組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基本、最便捷、最靈活多樣、最具彈性、最有效的組織形式。小組一般是4人為宜,班額大者可以6人一組,最多不超過8人。小組的人員組合具有相對的固定性,角色的安排具有彈性。”由此可見,這里的單元組就是課堂中的學習小組。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新課標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而積極倡導。不管是把合作學習定位于能力目標還是學習方式,毋容置疑的是,課堂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合作為前提的,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學習方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特征
孟照彬教授認為:所謂合作就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由兩個以上的個體共同完成某一行為,是個體間協(xié)調(diào)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目標,并以小組的總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其主要的內(nèi)涵有:一是小合作學習是以異質(zhì)分組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二是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達成共同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活動;三是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依據(jù)、成果共享的一種教學活動,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zhuǎn)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促使小組內(nèi)部的合作,使學生各盡所能,各揚所長,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發(fā)展。四是單元組合作學習是組內(nèi)成員互動合作的一種教學活動,互動與合作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常見問題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的實效,但是在熱熱鬧鬧的合作學習的背后還存在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假合作”現(xiàn)象還不在少數(sh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隨意分組:主要有就近分組、自由組合、隨機結合等三種分組形式,這樣的組合無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優(yōu)良中差,忽視了學生個性特長和性格特征,這種“魚目混珠,魚龍混雜”分組方式有悖于“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要求。
(二)分工不明:小組合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分工明確,各就各位,力求達到“主動、互動、能動”的效果。由于分工不明,有的學生無所適從,無事可為,不知所措。
(三)時機不當:有的老師隨意提出教學問題,套用小組合作形式,缺乏實效的“課堂作秀”“搞花架子”等形式隨堂可見。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四)評價不全:表現(xiàn)在只注重對小組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忽視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
三、組建學習小組的有效策略
合理組建學習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組建小組,應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優(yōu)勢互補、組員自愿與適當調(diào)整相結合”的分組原則。小組一般4—8人為宜,小組的成員組合具有相對固定性,小組成員分工根據(jù)學習任務的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彈性。
(一)合理組建小組?,F(xiàn)以36人的班級組建6個6人小組為例說明:班主任把學習成績優(yōu)秀、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強、有敢于擔當?shù)呢熑涡牡膶W生歸為第一類并分別擔任小組長,編號為A1、A2……A6,依次第二類編號為B1、B2……B6,第三類編號為C1、C2……C6,第四類編號為D1、D2……D6,第五類為偏科生編號E1、E2……E6,第六類為特長生編號為F1、F2……F6。編號完成后,擔任組長的A類學生先抽簽決定順序號,再按這個順序分別在B類、C類、D類、E類、F類學生中以抽簽的形式抽取一名編號的學生,組成一個6人的學習小組。之后,教師再根據(jù)小組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的性別、性格、愛好等進行微調(diào),盡量做到小組間的均衡,此次調(diào)整必須遵循學生自愿原則。這樣,36人的班級就分成了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優(yōu)勢互補的六個學習小組,為組間的公平競爭,組內(nèi)成員的均衡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分工落實到位。組建好了小組并不等于學生能合作、會合作、善合作,要使小組能夠正常運行,使合作學習活動卓有成效的開展,組內(nèi)成員必須明確分工,任務到人,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分工不分家。組內(nèi)分工有常規(guī)分工和合作學習任務的分工,常規(guī)分工一般有紀律員、書寫員、匯報員、計時員、聲控員等;學習任務的分工可根據(jù)學科特點、性格習慣、學生特長等適當分配,組內(nèi)成員要主動、能動、互動,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當然,學生的分工并非一層不變,一段時間后,在征求組內(nèi)成員意見的基礎上可做適當調(diào)整,力求個個都在小組內(nèi)得到了培訓。
(三)制定規(guī)則是保障。規(guī)則就是組內(nèi)成員共同約定的行為準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規(guī)章制度,組內(nèi)成員要無條件服從和遵守,任何人不得凌駕于組規(guī)之上,要自覺維護小組公約的嚴肅性。比如可制定一些常規(guī)要求:服從安排、認真聆聽、禮貌回答、小聲討論、爭論有據(jù)、說服有理、熱情大方、微笑點頭、注視對方……
(四)抓住時機是關鍵。怎樣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呢?從知識與方法的角度看,知識的重難點、易錯點、易混點、考試點可以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多樣、答案不一或多個答案的內(nèi)容可以小組合作學習。從學生的思維角度看,當多數(shù)學生思維受阻或者思維活躍或者意見各異的時候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
(五)正確評價是動力。評價是一根杠桿,擁有“二兩撥千斤”的巨大能量;評價是催化劑,它能激勵學生仰望目標“更上一層樓”。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既要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互評,又要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還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評價要與精神鼓勵結合實施,適當給予榮譽名稱,如“學優(yōu)組”“進步組”“特長組”“創(chuàng)新組”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正在為我們的新課堂帶來了更多的實效,只要我們堅持MS-EEPO有效教育操作系統(tǒng)之單元組的理論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實踐,靈活運用,不斷反思,勤于總結,學生均衡發(fā)展,學生共同成長的目標必有起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必將更加神奇。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版
[4]MS—EEPO有效教育操作系統(tǒng).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單元組,孟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