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蓮
摘要:高校音樂專業(yè)由于近二十年來持續(xù)擴大招生,每年各個院校大量的音樂專業(yè)畢業(yè)生涌向社會,而這些畢業(yè)生只有極少數從事專業(yè)表演、音樂研究的工作,絕大部分將從事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活動、音樂商業(yè)活動等工作。而在這些工作中,鍵盤的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的表演形式將在工作中占據相當大的比率,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音樂素質,除了學好自己的專業(yè)外,需要具備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所以,高校音樂專業(yè)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評價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音樂專業(yè) 鋼琴即興伴奏教學 評價機制
一、目前高校音樂專業(yè)即興伴奏能力的現狀
從目前音樂專業(yè)畢業(yè)生應適應音樂工作的時代特征來看,筆者認為不光師范專業(yè)應該學習即興伴奏,音樂學、聲樂、音樂、作曲、舞蹈等等專業(yè)都應該認真學習鋼琴即興伴奏。為以后將要面臨的音樂教育、社會音樂工作的就業(yè)競爭打下扎實的基礎。
筆者長期從事高校音樂專業(yè)的鋼琴教學工作,根據自己的實地調研,總結現行高校音樂專業(yè)即興伴奏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教學工作中發(fā)現,現行高校音樂專業(yè)對即興伴奏課程的設置相對各個專業(yè)的覆蓋面少,一般只有音樂師范生有即興伴奏課程,其他專業(yè)基本沒有,即使有也只是選修課程,不是必修課程。學校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度不夠。
(二)即興伴奏課時的安排也較少,一般一周一個課時,沒有達到與當前就業(yè)實際需求相對應的課時量。
(三)即興伴奏課程缺乏統(tǒng)一、科學標準的教材,每所學校的老師,甚至同一個學校的不同老師講授即興伴奏都是使用不同的臨時性教材,有的甚至是根據自己經驗結合學生情況口頭加示范授課。教材的凌亂致使授課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
(四)學生由于抱著只要把專業(yè)課學好就行的錯誤思想,對即興伴奏將要在以后的音樂工作中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往往不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甚至不學。
(五)即興伴奏的課程評價機制過于單一,長期以來即興伴奏基本是老師給幾首曲目,學生考場上伴奏,考試方法缺乏靈活、多樣性,沒有突出即興伴奏課程的實際應用性特點。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即興伴奏課程目前沒有引起學校、學生的足夠認識,重視即興伴奏課程、加大該課程的教學力度、改進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形式、評估機制等等是目前高校音樂專業(yè)教育的重要課題。
二、高校音樂專業(yè)鋼琴伴奏課程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課時量,注意交叉學科的融合、介入
據筆者統(tǒng)計調查,目前大多數高校音樂學院里鋼琴伴奏課程的設置在教育專業(yè)和鋼琴表演專業(yè)、聲樂專業(yè)里設置比較普遍,而象音樂學、作曲、舞蹈、民族音樂學等專業(yè)設置比較少。而無論哪個專業(yè)的學生在以后將要面臨社會職業(yè)競爭的壓力,而即興伴奏專業(yè)是音樂專業(yè)學生面臨社會謀職、求生所具備的最重要的素質之一。我們應該及時教育學生那種只管學好自己小專業(yè)課的不符合時代需求過時的學習理念,轉變觀念,適當加大該課程的課時,切實加強學校以及學生本人對即興伴奏課程的重視是改善該課程的根本要求。
即興伴奏是一門集鋼琴、和聲、曲式分析、表演等一體的綜合素質體現的課程,其中鋼琴基礎、和聲課程的介入尤其重要。在伴奏課程的教學,教師應該適時的融入以上兩門課程的講解以及訓練,根據伴奏課程的功能優(yōu)勢,進行發(fā)掘、運用、融合廣泛學科知識,拓寬學生事業(yè),把伴奏課程轉化為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
本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在拿到簡譜、五線譜的情況下快速的分析音樂,明確調式、選擇和聲,設計織體,運用鋼琴技術,表達音樂。其中移調訓練、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是至關重要的訓練內容。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新性能力
即興伴奏是理論高度結合實踐的課程,基本樂理、和聲、音樂分析、鋼琴演奏技巧等等綜合的素質在這一課程里得到綜合的表現,在課程教學中應該注意結合以上學科的理論講解同時注重實際操作中的視奏、移調的訓練,包括對對伴奏音色、速度、力度的選擇等??傊?,我們不但要教授學生課程的理論和技能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在課程實踐中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鋼琴即興伴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教育為核心的課程,表現藝術作品,是伴奏和表演者共同完成的,伴奏不是簡單的陪襯,同樣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演繹,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積極主動熱情的投入創(chuàng)作,與表演者共同完成再次創(chuàng)作。
(四)教材的選用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的基礎,教材的選擇要與教學任務相適應,循序漸進的原則。橫向上,要選取不同技巧、風格、體裁的樂曲進行搭配,縱向上,要按技術、技巧、音樂風格等由易到難的選擇。應注意:線譜為主,簡譜補充、分級教學、因人而異的原則。
(五)分段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有效的學習方法往往事半功倍,筆者認為可以把課程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探索模仿階段
本階段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彈奏正譜,以練習、分析譜例為主,和聲的分析也要結合實踐操作,在鍵盤上多練習和聲的走向,多做移調練習。并大量傾聽、模仿具有代表性的的藝術精品,吸取營養(yǎng),擴大視野。
2.編配練習階段
學習歌曲編配和歌曲實際配奏階段,本階段是學習配奏的重要階段,本階段教授內容應該結合大量的和聲、曲式、音樂分析等知識,為歌曲編配音樂伴奏,也是對學生綜合理論知識的檢閱,也可以利用電腦來進行聲部控制,讓學生進行橫向比較,提高學生的編配能力,應該通過大量的實際編配來完成本階段的學習。
3.協(xié)調配合、實踐階段
本階段是學生學習比較成熟的階段,學生通過前面兩個階段的學習,應該具有比較強的應變能力,應該盡量鼓勵學生自己編配歌曲,并多參與實踐演出、考試等伴奏工作,在實踐中磨練自己。
(六)健全課程的考核機制
考核是了解課程學習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的即興伴奏考試是以演奏的形式進行,形式單一,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有失公平,發(fā)展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成果。比如:在戶外的音樂會、觀摩課堂、考場等等地點進行。在考試內容上應該突出“即興”特征,考核應該分為兩個部分:鋼琴演奏和伴奏配制能力評價,前者考場上隨機抽取,要求學生能順利的彈奏出音樂伴奏,要求學生能快速的使用靈活的伴奏音型,并通過自己演奏表現出音樂。后者要求學生用正譜的方式,編配音樂的和聲織體、伴奏音型等,并富有表現力的彈奏出來。
高校音樂專業(yè)即興伴奏課程在音樂生活社會化新的時代背景下,已經從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需求轉變?yōu)橐魳犯鲗I(yè)的必備技能,即興伴奏課程也必須以教學改革為方向,培養(yǎng)綜合性創(chuàng)新人才為目標,加強學科的課程建設,實現從技術到藝術、人文的整合改造,實現課程的時代性、實用性、藝術性的改造。
基金項目:
本文為重慶市教委2010教改課題,重慶市鋼琴配奏課程創(chuàng)新教法及評判機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