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明時期的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對宋明人們思想的影響、社會發(fā)展以及繪畫的發(fā)展,怎么樣才能培養(yǎng)有道德的人是宋明理學中代表理學的朱熹與代表心學的陸九淵鵝湖之會爭論的話題,朱熹的格物致知將道德視為一種命令,演變成了以理殺人。陸九淵在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上則太注重本心,不切實際。道德的束縛成就了宋明的繪畫,控制了人們的思想,甚至在當代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關鍵詞:格物致知 道德 畫品 托物言志 文人畫
歷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就是朱熹和陸九淵之會,朱熹和陸九淵都是南宋時期大思想家,但是兩個人的思想卻迥然不同,而他們兩個人的相識都來自同一個人:呂祖謙。呂祖謙和朱熹二人早就相識,還共同著作了一本書《近思錄》,而呂祖謙和陸九淵的認識是由于陸九淵當時正好參加科舉,而主考官便是呂祖謙,呂祖謙發(fā)現了陸九淵的才華和他的思想和朱熹截然不同,于是他就想撮合二人,看看他們之間會有什么融合和碰撞,是否會產生更深層次的哲學理論。于是他就約好二人在鵝湖這個地方相見。
他們相見確實是歷史上的一次哲學碰撞,爭不出個高下。但他們所爭的問題就是:哪種方法才能造就有道德的人?朱熹認為認真閱讀圣人經典,理解圣人原意,是達到圣人境界的有效途徑。而陸九淵認為道德問題產生于每個人自身的良心,只要每個人堅持自己的良心,就能達到圣人的境界。
一、朱熹的理學觀:以理殺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其《扇枕溫衾》的故事,講的是黃香九歲的時候喪母,對待父親極為孝順,酷夏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用身體溫暖父親的被子?!俄蔑栄返墓适轮v的是吳猛八歲時家里貧窮,沒錢買蚊帳,自己就赤身坐在父親的床前任蚊子叮咬不驅趕。這兩則故事還算比較正常,孝行也比較正常,確實發(fā)自真心,而《嘗糞憂親》就比較夸張了,父親病了,醫(yī)生說要想知道病人病情兇吉要嘗病人的糞便,兒子便嘗父親糞便,并夜跪北斗星,祈求為父去死。同樣的,《郭巨埋兒》也是差不多。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舍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碑斔麄兺诳訒r,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狈蚱薜玫近S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正常人都難以做到這夸張的孝順。這與當時選拔官員,孝行是重要指標有很大關系,大家爭當孝子,所以在科技不發(fā)達的古代,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做法都比較夸張,這樣才可以傳千里。當然,這些孝道的故事本意是好的,讓人效仿圣人,可最后朱熹將這種禮儀演變到絕對命令。絕對命令來自天理,而與功利,幸福,感性,快樂無關。人見小孩落井去救援,不為功,不為譽,而是必須要去做,說明了倫常道德的崇高,強調“窮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直到現今仍存在這種倫理道德觀念。
朱熹以構建倫理學為目標,表面上看,以理(太極)貫萬物而自我實現。實際內里的核心在于建立:應當(人事倫常)=必然(宇宙規(guī)律)即人們必須崇奉遵循服從的規(guī)律、法則、秩序,即“天理”。是屬于絕對命令。人見小孩落井去救本身是屬于該褒獎的,但朱熹的看法是這是理所應當的,是個人就該去做的事。其實救不救是個人的自由,救了是該表揚,不救只是道德問題,不能因為他不救而治他的罪。這就是朱熹的以理殺人。
二、陸九淵的心學:追求本心,致良知
見小孩落井去救這件事上,朱熹認為這是倫理應當的,他去救小孩是倫理應當的,如果不去救,旁人的對我的指責,道德上是不對的,是道德讓他這么做。而心學里面認為這是本性的表現,是本能,是良知,是每個人發(fā)自內心毫不猶豫去做的。人應該遵循這種知的指示,毫不猶豫的前進。無論善惡,從根本上都有本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在我們對事物作出直接的本能反應時,本心就自己顯示出來。
楊簡這個人,一直不明白什么是本心,他當時正好擔任富陽主簿,剛斷了一宗賣扇子的案子,陸九淵說:“適聞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本心”。就是說,你給人判案,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遵從良心公正判案,不含私心雜念,這就是本心。
后來的一個王守仁的故事也說明了何為本心。王守仁的門人,夜捉一賊,他對賊講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賊大笑,問:那你說說看,我的良知在哪?正好是夏天,他讓賊脫光了上衣,又說:天氣還是太熱了,怎么不把褲子也脫了。賊猶豫了,說:這,好像不太好吧。王守仁大喝一聲:“這就是你的良知!”這個賊是否發(fā)生了頓悟,但這都是用禪宗教人覺悟的標準方法。而“本心”一說也來自于禪宗術語。
說明了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本心的表現,通過良知他直接知道是為是,非為非,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遵從良知而為,要做的是將良知付諸行動,付諸實踐。致良知也是王守仁的中心觀念,也是他老年常說的三個字。
陸九淵認為人一定要遵從自己的本心,朱熹一生著作209卷,而陸九淵沒有專書,只是后人為他編撰了文集。朱熹主張讀書窮理,多看書,多觀察,根據經驗加以分析,得出結論。陸九淵主張尊德性,只要內心附和儒家的道理標準,六經都是為我服務的,書不重要,內心才重要。陸九淵還認為朱熹觀點不正確,圣人經典本身都是后人總結的,支離破碎,互相矛盾,再加上每個人的理解不同,難免會有小人借圣人的話來做小人的事。所以陸九淵一直強調他不會寫任何的著作,要想做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本心出發(fā),不要受前人思想左右,當追求本心的時候,發(fā)現即使是與孔子說過的話相違背也要跟隨自己的本心去做。
后來繼承陸九淵之說的明代王守仁,他一直強調要“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恢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他說過:“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薄叭诵刂懈饔袀€圣人”。“滿街人都是圣人”,他的意思就是只要有良知良能就能成為圣人,只要找到內心的良知,愚夫愚婦也可以成為圣人,沒有高低貴賤的差別,他這一說法增強了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的信心和主動性。他也曾參加鎮(zhèn)壓農民起義,并說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指的是鎮(zhèn)壓農民起義簡單,而控制人的思想難。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焚書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獄,會昌滅佛悲劇,目的就是滅心中賊。
這就是后人總結認為的“心學”,心學最早來自于二程的大哥程顥。程顥的觀念:從形而上學上說,萬物之間有一種內在聯(lián)系,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不忍之心”都是我們與他物之間的聯(lián)系??僧斢龅竭@樣的情況,我們的不忍之心被自私所蒙蔽,于是喪失了本來的合一,應記得自己與萬物本來是合一的,并“以誠敬存之”,本來的合一就會在適當進程中恢復。
三、理學“格物致知”的教條性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于《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朱熹認為的格物致知: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同樣是格竹子,為什么竹子會長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照朱熹的認為,竹子就像人的品格,有節(jié)氣,把人的品格,儒家的思想強加給竹子,讓竹子的節(jié)這么的順理成章,讓后人學習。而王陽明的也格竹子,他格了七天七夜,也沒發(fā)現竹子為什么會有節(jié),還生了一場大病,最后他才知道,竹子生來就有節(jié),這是它的自然屬性,并不是用儒家倫理學說可以解釋的。我們現代人常常將物來比喻人的某種情操氣節(jié),但其實物本來該怎么長就怎么長,這是它的自然規(guī)律,它的內涵都是人給他強加的,就像向日葵面向太陽而生,照儒家“格物致知”的說法得出的結論必然是:向日葵積極向上,面向太陽,面向希望,就像人一樣,要有樂觀的心態(tài),面向希望面向未來。而王陽明認為這只是向日葵這個植物本身的特質,跟人的品質無關。
四、受理學影響下的文人畫
(一)畫家思想的內涵
在儒學思想環(huán)境中成長的文人,潛移默化的被儒家思想左右,托物言志成為宋明的主流,無論是詩歌還是畫作,無不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用物品來作比喻表達人的精神品格來提高自己文學品格高尚。畫家為了與畫工區(qū)分開,也學習起了儒家經典和詩文,借此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yǎng),這也使職業(yè)畫師迫使自己提高自身的地位主動學習儒家思想。
宋以前的畫家的畫品評標準一直都是以畫功、技法為評價標準,而到了宋明時期,品畫標準已經變?yōu)橛萌似反娈嬈返暮饬繕藴?,注重畫家的德行。畫作的風格也從寫實的畫風轉移成大寫意,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將這種大寫意發(fā)揮到了極致。
(二)色彩由重彩到淡彩
從宋代開始繪畫的色彩從工筆重彩到淡彩寫意水墨畫,從唐宋以前的色彩華麗轉為宋元以后的黑白灰淡彩水墨畫為主導,隨著這種伴隨儒家思想的文人畫的發(fā)展,文人寫意水墨畫成為畫壇的主流。文人的色彩觀變了,他們認為重彩的繪畫過于俗氣,物體的顏色偏向固有色這是一般畫工所為,他們潛移默化地發(fā)現,越與固有色偏離就與人的修養(yǎng)品格越近,他們認為要表現自己內心的品味,就要區(qū)別于一般畫師的照景寫生,描摹自然界,而是用黑白灰淡彩來表現。這與現代繪畫界的審美觀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高級灰”“黑白灰”在長期一段時間成為主流,與色彩濃艷的繪畫相比,雅致高尚了好多。
(三)構圖由全景向局部轉換
唐宋以前,繪畫幾乎都是全景構圖,一座山,一棵樹,一株花,一座假山等等都是完整的全景,到了宋代畫家畫山水已不是全貌,而是轉向只畫局部表達意思即可,“馬一角夏半邊” 開辟了山水畫構圖的一個新的形式,花鳥畫也產生了一種折枝構圖,這與理學的格物窮理影響下的院體畫講究寫生觀念有關,理學注重人心與宇宙萬物相通,這并不是對外景寫生,而是畫的心中之景,達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就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山水訓中提到的。這種畫心中的景物方法從文同的《墨竹圖》可以看出,他畫的就是心中之竹,也不難看出,不僅竹子倒長,而且呈S形,只取竹子一部分描繪。
(四)追求意境
追求雅致,富有詩意韻味的繪畫意境。人物畫已從注重寫實的繪畫轉變?yōu)樽非笕说木?,不追求細?jié)的刻畫。人物畫從《宋仁宗皇后像》到《二祖調心圖》再到《潑墨仙人圖》(見圖一),繪畫由寫實到大寫意,這一方面開辟了一種新的繪畫方式,但是另一方面看出,繪畫的主流已變?yōu)椴蛔⒁饫L畫技法上的提高,反而是降低了繪畫的技藝,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意境。山水畫已從華麗的金碧山水、青綠山水轉向寒林水墨,倪瓚的畫品最高。花鳥畫更為明顯,色彩鮮艷的工筆花鳥轉為黑白的奇石怪木,一整株花木演變?yōu)橹蝗』疽恢肀憩F。用花木一枝的特殊造型屬性與人的品格相聯(lián)系,借物表達一種情感,追求一種形式意境美感。
(五)花鳥畫的隱喻
花鳥畫在宋明時期以后成為主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這是最顯著的受理學影響的結果,宋明的花鳥畫幾乎都充滿了隱喻,“格物致知”將花鳥畫隱喻最明顯的表現了出來。竹子有節(jié),筆直生長,這是為什么呢?竹子挺拔生長,有節(jié)有氣,暗喻人有節(jié)氣;梅花的“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以梅花寓示不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精神,等等,都是借畫宣泄情緒,表露心跡,暗喻自身的品質。無不與人的道德品質有關,但追究根源,植物本身具有的是自然界賦予它們自然規(guī)律,而不是倫理道德品質,都是人們冠予它們之名。
宋明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宋明理學給我們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在思想上還是繪畫上,他的道德觀念無處不在,不僅體現在平時的道德準則中,而且愈演愈烈。近幾天一則新聞,一抱小孩的母親上了公交車,無人讓座,公交車司機為了讓乘客讓座等了七分鐘。其實讓不讓座是自由,不該成為一種強行規(guī)定,否則難免會讓人最終變成“偽君子”。畫畫也不例外,強制著人都往寫意畫的套路發(fā)展,色彩向高級灰發(fā)展,畫一物必須意有所指,似乎不按模式來,就會顯得畫家本身品味低下俗氣,或者說根本算不上畫家。被朱熹的思想影響最終培養(yǎng)的不是有道德的人,而是偽君子。但任憑陸九淵所說,任隨著本心走,那最終也可能是控制不住的野心。如何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自己有個標準。如何成為一個畫家,自己本身也有個標準。
參考文獻:
[1] 徐習文.理學影響下的宋代繪畫觀念[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2]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 洪再新.中國美術史[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
[5] 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
作者簡介:
王馨悅,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