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平
摘 要:從目前來看,初中英語課堂非互動本真現(xiàn)象比比皆是,表現(xiàn)為不真實的互動,形式為主;不和諧的互動,認知為主;不平等的互動,師生為主等。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急需還互動本真,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本文擬結合牛津英語教學實例,深入分析互動教學在英語課堂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互動教學 提高效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咏虒W雖然在英語課堂上得以廣泛運用,但是教學效果不佳。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大多數互動都屬于非本真的互動,“走過場”現(xiàn)象嚴重。為此,教師必須反思如何還互動本真,增強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興趣引路,設計互動活動
要想去除學生心中“語言學習是枯燥的”這一觀點,教師必須以興趣引路,設計多種互動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針對剛剛踏入初一的學生,教師可以聯(lián)合學校舉辦一次年級“英語書法比賽”,讓學生的認識在這次書法比賽活動中得到提高,認識到英語書法與中文書法同樣重要,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將英文書寫得更漂亮。又如,在學習完牛津英語7A中的Unit3 Welcome to our school這一單元后,教師舉辦了以“Beautiful school”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由于考慮到設計手抄報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程序,從資料搜集到版面設計,再到文字填充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手抄報。為了設計出精美的手抄報,學生們一起交流設計方案,一起填充資料內容,在互動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高。再如,在學習完牛津英語7B中的Unit6 Outdoor fun這一單元后,教師舉辦了以“戶外活動”為主題的英語角。本次英語角活動的舉辦由學生負責,教師只負責指導工作。為了出色舉辦英語角,班上的學生共同商討各個環(huán)節(jié),在互動中使得班級的學習氣氛更加濃厚。
除了組織上述活動,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舉辦喜聞樂見的英語晚會、英語知識競賽(可以以小組搶答的形式展開,避免單純的書面形式)、演講比賽等。在各類活動中,學生積極互動,相互感染,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二、課前預習,引導互動學習
課前預習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大促進作用。教師可以設計輕松而又符合學生興趣的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合作完成。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8B中的Unit1 Past and present Reading Time have changed 這一單元以“變化”為主題,因此,教師設計了如下演習任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現(xiàn)出閱讀文本中描述的變化內容。為了圓滿完成這個任務,學生需要提前閱讀文本內容,再思考以何種形式展現(xiàn)變化。在課堂展示中,很多小組以圖片加英文解說的形式展示變化。如出示小組學生手工繪制的形象對比圖:舊房子與高樓大廈、舊影院與新劇場、清澈見底的河流與遭受嚴重污染的河流等,通過圖片展示變化和差異,能使人更容易明白變化之大。在展示時,小組成員有的負責呈現(xiàn)圖片,有的負責英文解說,以保證每個成員都有表達機會。從學生的課堂展示成果來看,學生基本都能通過互動高效地完成任務,并找出變化所在,助推英語閱讀教學。
三、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互動欲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利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互動欲望。其中,情境創(chuàng)設便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教師以教材為依托,結合生活實際和學生興趣,加工成有效的情境,將學生的互動欲望、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7A中的Unit6 Food and lifestyle這一單元時,教師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學習?!渡嗉馍系闹袊芬詧D文、視頻等形式廣為傳播,很多學生都自稱“吃貨”。所以,教師運用多媒體視頻,播放《舌尖上的中國》,并引導學生:現(xiàn)在,大家都自稱“吃貨”,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你會做哪幾種食物呢?很快,有學生回答:I can make dumplings.(我會做餃子。)教師繼續(xù)引導:How to make dumplings?(怎么制作餃子?)現(xiàn)在回答不出沒關系,小組合作將包餃子的過程以英文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很快,通過小組互動,學生就可以用幾個詞語描述包餃子的過程。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利用視頻輔助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地將學生的互動興趣帶動起來,從而促進后續(xù)教學的開展。
四、角色扮演,提高互動效果
調動學生的語言交際欲望,提高互動效果,這需要一定的活動做牽引。教師可以設計學生喜愛的角色扮演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增強學生的交際欲望,提升對話效果,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fā)展與提高。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8B中的Unit2 Travelling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互動探討,增強互動效果。本單元的話題是“旅游”,有的初中生已經跟隨父母外出旅游多次,有一定的旅游經歷。因此,本次教師設計的角色扮演活動是:請以“小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你去過的或者是你熟悉的著名的旅游城市。要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角色扮演活動,由一名學生扮演“小導游”,其他三名學生扮演游客。在導游介紹后,游客需要隨機提問,并由導游作答。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需要自主選定景點,設計對話,擬定角色;同時,學生還需要思考問什么問題,“導游”應該如何作答等。這一過程就是學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學生展示風采的過程。由此可見,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動能夠促進交際,更能增強互動效果。
五、結合生活,拓展互動空間
互動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師還可以將互動延伸到課外,結合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定的任務,拓展學生的互動空間,讓學生在不斷互動中得到發(fā)展與提高。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7B中的Unit4 Finding your wa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設計作業(yè),并引導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完成。任務如下:請與你的小伙伴一起繪制本市的簡單地圖,并標上幾個地點,讓人一目了然,同時,請與你的搭檔一起根據你們所繪制的地圖,設計有關問路的對話,在課堂上展示出來。這項任務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需要發(fā)揮想象力,結合所在地繪制地圖,再選取地點,進行對話交流。由此可見,學生只有互動交流,達成一致意見,才能圓滿完成任務。在任務開始前,教師可以提供句型,如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How can I get to...? Walk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right.等。學生根據對話需要,靈活運用句型創(chuàng)編對話,從而強化對單元知識內容的理解與吸收。
總之,互動教學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教師必須重新審視互動教學,還互動本真,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安廷.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問題及成因[J].新課程(下),2011(7).
[2]朱家賢.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09(9).
[3]李友良.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新模式初探[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