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平
摘要:《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要重視音樂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并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并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主要途徑。器樂學習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之一,它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音樂生活,滿足學生豐富多彩的精神需求,而且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讀譜視奏能力、輔助學生學唱歌曲、幫助學生欣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等方面都有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實踐 豎笛 興趣
環(huán)顧國際,比較先進的音樂教學體系,無不是“器樂化”的音樂教學體系。不論是奧爾夫教學法,鈴木教學法,還是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甚至連注重合唱教學的柯達伊教學法也有相當大的比重是器樂教學內容。可見,世界各國的音樂教學實際上主要是“器樂化”的教學,這是有其道理的。因為音樂屬于聽覺藝術,音樂的教學應該是聽覺優(yōu)先?!捌鳂坊钡慕虒W正好體現(xiàn)了“聽覺優(yōu)先”的理念。
豎笛是器樂教學的最佳樂器之一。它近似于我國的竹笛,首先它是小巧便于小學生攜帶,還具有固定音高、發(fā)音準確、音色優(yōu)美典雅等優(yōu)點,所以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豎笛教學包括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音準節(jié)奏、技能技巧、文化藝術修養(yǎng)和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因此,為了低段學生能更快地走進音樂課外活動,并能享受快樂,讓豎笛成為他們愛不釋手的一根“拐杖”尤為重要。
一、激起興趣,喜歡這根“拐杖”
當一年級下半學期時,筆者給他們上了一節(jié)豎笛展示課:
今天我們請來了一個好朋友,它要給你們表演幾個節(jié)目:首先它邀請一對“兄弟倆”“1”“2”,你們聽他們來了:1=F 2/4
1 1 | 1— | 2 2 | 2— | 1 2 | 1 2 | 1 1 | 1— | ……
由于這兩個音“1”“2”是學生已學會唱的,所以聽完一遍后,他們強烈要求再來一次,并興奮的唱起譜來,還有學生有模有樣的學筆者吹奏的樣子。然后筆者問:你們也想邀請這對“兄弟倆”嗎?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漲,于是就叫他們拿起鉛筆模擬跟筆者學吹奏的指法,筆者用較慢的速度又演奏一遍“兄弟倆”,學生拿著鉛筆專注地“吹”著。
結束后,好多學生提出“我也要學這個!”于是筆者扮演豎笛向學生提問:1.誰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2.我主要有幾部份?3.老師是用什么姿勢去吹奏我的?4.你們又怎樣來愛護我?然后演奏一首情緒對比明顯的“草原之夜”。1=F 4/4
6 1 2 3 | 2 ——— | 3 2 1 6 | 6——— | ……6 1 2 3 2 1 6 | 3 2 1 2 1 6 6 | ……學生們靜靜地聽著,都在認真觀察老師的動作,并思考著。并對老師提出的4個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后,很快得出了正確答案;這種開門見山,用豎笛與學生說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豎笛原來是那么好玩的,激發(fā)了學生學豎笛、吹豎笛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愿望。
二、愛上“拐杖”,樂在其中
為了適合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在教學中,筆者事先認真?zhèn)湔n,搜集適合本年級段的資料,爭取上好每一課。在每一節(jié)豎笛課上,遵循趣味性、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從易、簡開始、采用講解示范法、分解法、綜合訓練法、合奏指導法、趣味游戲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學好豎笛。
其次,筆者還在課堂上盡量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讓學生上臺演奏,并用手、腳、桌子等制造聲響為演奏者打節(jié)奏,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激情得到了釋放,興趣越來越濃。同時,結伴同行共同成長。班級里讓同學一一結成對子,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特征,讓班級與班級一一結成對子,在課余進行“小小擂臺賽”,比哪個班級會吹的曲目多;比哪個班級新曲目學得快。
最后,我們開展了一些活動,給學生提供上臺表演的機會,如學校里的“三獨比賽”中的器樂獨奏比賽、年級段豎笛演奏比賽、六·一節(jié)、藝術節(jié)等讓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帶領學生參加校外的交流、表演等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欣賞水平,也直接提高了學生的豎笛的演奏水平,最關鍵的是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愛上了這根“拐杖”。
三、個性創(chuàng)作,舞動“拐杖”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币虼?,在課外豎笛教學中常常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有趣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持續(xù)學習豎笛的興趣。當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間。在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培養(yǎng)低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的能力。例如:在吹奏好“1、2、3、”三個音時,筆者編了幾首曲子給學生練習,奏好后,讓學生用這三個音自編曲目一首,并奏出來,結果全班學生自編的樂曲雖然很簡單,但旋律、節(jié)奏、情緒各不相同,極大地拓展了他們的思維練習,這根“拐杖”在學生的手中也越舞越精彩。
小小“拐杖”樂悠悠,奏出樂章一篇篇。小豎笛大作用,在筆者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離不開豎笛,課前5分鐘或課后5分鐘的學生自由展示,充分感受到它在音樂學習中的作用,它好比語文學習中的工具書“字典”,就像是學生走進音樂圣殿的“金拐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鄒愛民,馬東等編譯.音樂教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3]李欣.淺談豎笛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文理導航(中旬),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