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邦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關鍵詞】小學 語文課堂 教學氛圍 營造
【中圖分類號】G6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1-0106-02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語文課堂氣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語文教學課堂氣氛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tǒng)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專制型或權威型為合作型或伙伴型關系。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以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這樣,才能打開學生情感的閥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實現語文教學改革目標。
創(chuàng)設懸念引發(fā)課堂氣氛。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fā)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一味地聽教師講課,整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zhàn)性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fā)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于游戲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從而使他們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通過游戲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fā),獲得親身體驗,寓教于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教師在課堂創(chuàng)設游戲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教學中我們常采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找朋友。教師用卡片制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一學生說:“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誰是我的好朋友?!迸c其他學生的卡片對上了就說:“我是你的好朋友?!闭义e了就說:“錯錯錯,趕快去找好朋友?!?;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柜臺逛,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猜猜猜。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謎語等。
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qū)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fā)展的起點,激發(fā)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課。
授之以漁,引導學生自主表達。新課程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喜歡語文,變沉默的課堂為活躍的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首先,教師就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敢于表達,勇于成熟的談出見解的觀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努力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表達自己的。在語文教學之初,我就結合學生情況,提出了在進入新課學習前,進行全班的演講比賽,題目由學生自己擬定,抽簽后給一定的時間自己準備,學生們的熱情迅速升溫,他們一起查資料,做辯論,個個躍躍欲試。真的比賽開始時部分學生怯場,我就結合國際著名演講家們的故事給學生打氣,并用對大膽學生的演講做出高度評價的方法鼓舞他們。最終,全班同學同心同德一起完成了展示自己思想的第一步。以后,在課堂上,作為教師,我們就可以迅速找到積極回應問題的學生。同時,由于師生共同點評過每個學生的演講,他們對課堂發(fā)言的思路表述、語言組織、語調語態(tài)等方面都能有一定的認識,常常能自信而又讓人驚喜的說出“自己”來。
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多
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獨具匠心,“激活”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因而,“激發(fā)”學生是調動課堂氣氛的核心。首先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的學習活動,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參與,還有非智力因素的參與。而學習的質量,則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生在課堂中木然置之,毫無反應,那課堂上必然如一潭死水,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就需要渲染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要多鼓勵、少批評。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勁頭足,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缺乏激勵的學生,學習沒有勁頭,學習成績有下降趨勢。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用鼓勵性詞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讓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那么,課堂教學就會出現喜人的局面。
要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惫膭顚W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tài)度、語言和技巧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