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渠銳+王喜海
【摘要】接受美學視域下的審美過程,是觀者基于藝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重塑和再造藝術作品意義的過程。在美術欣賞活動中,幼兒既可以對美術作品進行具體的審美感知,也可以進行豐富的審美創(chuàng)造,這些都是幼兒在與作品對話。幼兒可以通過與作品對話,自由解讀作品,借助欣賞表達自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為此,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欣賞活動時,應重視幼兒與作品對話的價值,充分支持幼兒與作品對話。
【關鍵詞】美術欣賞活動;幼兒;與作品對話;接受美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5)07/08-0010-04
當前,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存在只重藝術知識灌輸、作品分析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使本應開放的美術欣賞活動變成教師主導的獨角戲。究其根源,是由于教師對兒童美術欣賞存在兩個認識上的誤區(qū)。一是“成人總認為自己能完全替代幼兒的思考與感受,幼兒的一切都是幼稚的”?!?〕教師不信任幼兒對作品的詮釋,試圖以教師對作品的理解代替幼兒自己的理解。二是誤認為美術欣賞活動的本質(zhì)是教師牽引著幼兒去掌握作品,是將既定的審美事實傳授給幼兒。與此不同的是,接受美學強調(diào)觀者的主體地位,認為美術欣賞活動要重視幼兒與作品的對話。筆者借接受美學理論對幼兒園的美術欣賞活動進行深入分析。
一、幼兒與作品對話的內(nèi)涵
接受美學(Receptional Aestheic)認為,審美過程絕不是將藝術作品原封不動地加以移植的過程,也不是機械復制和簡單復原的過程,而是觀者基于藝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重塑和再造藝術作品意義的過程?!?〕觀者再造藝術作品意義的過程,即是觀者與作品的對話。
“兒童都是藝術評論家?!薄?〕從接受美學視角看,幼兒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正是幼兒與作品對話的過程,即幼兒將美術作品作為素材,結合其經(jīng)驗與興趣,在思考中完成對美術作品意義的再創(chuàng)造。再造的結果是呈現(xiàn)出一個基于作品卻不完全等同于作品的審美意象。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真正成了審美的主體,在直觀感知作品的基礎上,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二、幼兒與作品對話的特征
結合大班美術欣賞活動“《麥田上的群鴉》(梵高)”,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與作品對話具有兩方面的特征。
(一)具體的審美感知
幼兒:天空看上去很特別,很不一樣。
教師:畫作上的天空有什么特別的?我們先看看窗外的天空,再看看畫作上的天空。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1:窗外的天空有點兒白,畫面上的天太藍了,深藍色。
幼兒2:窗外的天是白天,畫面上的天已經(jīng)是晚上了。
幼兒3:畫面上畫得不清楚,我感覺有兩個月亮。
幼兒4:窗外的天很亮,但畫面上的天很黑很黑的。
無論成人還是幼兒,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都需要通過觀察,獲得對作品色彩、構圖、光線等形式要素的直觀感受。在上述案例中,幼兒率先發(fā)現(xiàn)《麥田上的群鴉》畫面色彩昏暗、光源混亂,并且對此進行了深入觀察。他們并非像成人一樣,用美術學的方法分析作品的構圖、色彩、光線,而是用了一種結合內(nèi)容加以理解的方式。幼兒通過對比畫面上的天空與現(xiàn)實中的天空,用“白天”和“黑夜”來描述畫面上天空的色彩基調(diào),為感受作品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幼兒也關注到了畫面的光源,將畫面中的光點看成了“兩個月亮”。
幼兒的思維并不同于成人,他們受其思維具體形象特點的影響,總會將作品的形式要素結合作品具體的內(nèi)容加以解讀。〔4〕在上述案例中,幼兒并不是脫離作品直接描述畫面的昏暗色彩基調(diào)的,而是借助對作為畫面主體背景的天空的分析來描述畫面的色彩基調(diào)。幼兒使用的語言也十分具象,他們用“黑夜”代替了“昏暗”,用“月亮”代替了“光源”。由此可見,幼兒感受作品的方式是具體形象的,常常結合作品內(nèi)容或現(xiàn)實經(jīng)驗,是一種更易于理解的方式。
(二)豐富的審美創(chuàng)造
教師:這幅畫里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兒1:發(fā)生了很恐怖的事情。
幼兒2:有強烈的風和強烈的雨。
幼兒3:可能是這些蝙蝠飛起來,把麥子帶得動了起來。
幼兒4:我覺得有怪獸要出來了。
幼兒5:這幅畫給我的感受就好像整個大地都要動起來了。
幼兒6:有可能是龍卷風,有可能這個地球馬上就要爆炸了。
教師:我們動動腦筋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吧。
幼兒1:恐怖版星月夜。
幼兒2:恐怖地震。
幼兒3:鐺鐺鐺鐺(伴隨夸張的表情,哼起了貝多芬《c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
幼兒4:恐怖的夜晚。
在欣賞的過程中,觀者需要結合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對作品意義進行再創(chuàng)造?;顒又校變和ㄟ^“龍卷風”“怪獸來了”等故事般的敘述,對畫面的內(nèi)涵進行了十分到位的解讀。幼兒的神情,幼兒所用的語言,仿佛身臨其境,這不是用干巴巴的“害怕”“恐懼”之類的詞所能表達清楚的。有幼兒甚至通過哼唱相應的曲調(diào)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這是一種藝術通感的表達手段。有幼兒還在活動延伸環(huán)節(jié),用繪畫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對作品意義的理解。
上述案例告訴我們,幼兒對作品的詮釋富有情感色彩。幼兒會結合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發(fā)揮想象,對作品的意義進行再創(chuàng)造。就這一點而言,幼兒的審美創(chuàng)造無疑是具有浪漫主義特征的。同時,如同瑞吉歐教育體系倡導的理念一樣,幼兒有一百種語言,他們可以利用圖像文字以及其他媒介去記錄和呈現(xiàn)記憶、想法,〔5〕幼兒的審美創(chuàng)造方式是豐富的。
三、幼兒與作品對話的價值
解釋學認為,人們平時對文本進行的一切闡釋活動,都要求觀者憑借自己的“視域”,編織新的意義進入文本。〔6〕幼兒與作品對話的過程即是對美術作品進行詮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自由解讀作品,借助欣賞表達自我,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