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紅娥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方法、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授、師生互動、教學授課活動和教具。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主陣地,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激情、體驗的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人文關懷、實踐探索、知識魅力和學習方法積累的課堂。為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顯得極為重要。
一、精析課標精髓理念,提高語文課堂趣味性
小學語文課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有助于開發(fā)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小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習動機主要來源于學生內(nèi)心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學習興趣越濃厚,學習動力越強,學習效果就越顯著。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然而,學生經(jīng)常埋怨,語文太不好學、太難了,知識太深奧索然無味。老師認為語文課上好不容易,課堂氣氛沒有生機。
學生獲取知識和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在一定情境下的自發(fā)、主動地學習,而不是靠傳統(tǒng)的教師灌輸。然而,要讓學生能主動自覺地學習,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要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策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自覺能動性,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做到學會學習。為此,學習語文,興趣才是最好、最有效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少講很多,學生就會主動學習語文,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終生發(fā)展有益。可見,學習語文需要一種內(nèi)心快樂情緒的體驗。有了快樂,學生就能用愉悅心情感悟教師的每一種表情、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最終感受到課堂學習的快樂,從而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氛圍。
例如,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學習效果不理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好玩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識字”游戲活動,為學生搭建愉悅的學習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識字教學質(zhì)量。筆者曾利用教學課件設計“小貓釣魚”的動態(tài)游戲活動,教學課件畫面上設計一只可愛的小貓在河邊釣魚,河中小魚兒在游來游去,每條魚身上都注明一個生字。釣上一條魚兒,如果“釣”對了,魚兒就會自然進入水桶。否則,魚兒就會溜入到水中。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
二、把握課標核心目標,注重語文課堂實踐性
語文新課標規(guī)定的語文教學核心目標是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語文的核心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實現(xiàn)核心目標,完成核心任務,語文老師必須加強語文實踐,即運用“語文實踐”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為此,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p>
可見,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在大量語文實踐中體驗感悟。語文教育專家顧振彪先生曾說:“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也就是說,從閱讀中學習閱讀,從寫作中學習寫作,從口語交際中學習口語交際。”學生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也是語文學習的實踐者。為此,語文老師應創(chuàng)新設計具有實踐性的課堂教學形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出發(fā),把讀、聽、說、寫等基本技能有機統(tǒng)一,有效整合教學內(nèi)容,科學安排教學活動,重視開展學生閱讀能力、寫作技巧、口語交際、搜集資源、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活動,提倡多讀書多寫作,改變粗糙繁重、單一機械的作業(yè)方式,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多讀書達到積累知識的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語文實踐學會學習,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nèi)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充分利用課堂內(nèi)外語文教學資源,拓展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開拓學生的學習空間。
三、立足課標價值追求,凸顯語文課堂藝術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新一輪教學改革的價值追求。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教學不是簡單地追求單純形式上的改變,可以說它是一門藝術,藝術要求在遵循小學語文教學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采用具有靈活性和活潑性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進去體驗、感悟語文的美感,以求得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1.根據(jù)身心特點,激發(fā)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生動性。比如:在進行拼音教學中,可以采用“接龍游戲”、“找找朋友”、“智力闖關”、“猜猜燈謎”、“故事演講”等形式。漢語拼音教學中的還有一個難點是學生無法正確地掌握讀音、字形,經(jīng)常會把b、d,p、q,m、n,f、t等形狀相似的聲母混淆起來。為了幫助學生克服掌握讀音、字形的困難,在教學中可以自編一些有趣的歌訣,描述給學生聽記,使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讀音和字形特征。如,“小姐姐愛唱歌,張大嘴巴a a a”,“清晨公雞要打鳴,圓圓嘴巴o o o”。兩個門洞m m m,一個門洞n n n,上面?zhèn)惚鷉 f f,下面?zhèn)惚鷗 t t。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趣味、生動的教學活動中,認識體會所學學習的內(nèi)容,做到從抽象到具體,從形象到直觀。
2.調(diào)動學習思維,注重啟發(fā)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是一種帶有開發(fā)學生智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指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和學習目標,有規(guī)律性地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fā),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核心,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充分激活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懂得動腦、動手,努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不僅不能讓學生感興趣,更不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這樣語文教學的藝術性更無法體現(xiàn)。因此,不僅要在授課時考慮學生個體共性和差異性,而且要收集學生的信息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細心觀察,深入學生,積累經(jīng)驗,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藝術。
3.運用語言技巧,營造和諧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表達形式的藝術美是一種很重要的基本教學能力,其中教師講課時語言的感染力在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面對天真活潑、好奇敏感的小學生,效果尤其顯著。教學語言的幽默詼諧,講授風格趣味生動,能使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更能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老師所講授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老師在語文課堂上能夠幽默詼諧,寓教于樂,會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鮮活有趣生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會更加好學、樂學、善學。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基本功訓練,只要廣大教師認真落實“教學常規(guī)”,更新觀念,不斷研究,就能逐步提高語文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