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貴貞 華威
摘 要: 文章以提高大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為目標,就素質教育體制下的大學生管理進行探討。通過采取嚴抓學風和紀律、重視班級建設工作、抓好學生思想教育、提高班級凝聚力及創(chuàng)造優(yōu)美生活環(huán)境等措施, 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高校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和鍛煉各種能力的場所,促進大學生素質全面提高。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大學生管理 管理模式
大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目前各類學校的大學生管理一般仍以班主任為主體,學生為管理對象;同時大學期間班干部一任到底的管理模式抑制了大多數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
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素質教育的問題,要求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2]。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應試教育體系下,教學成績用以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習成績用來評價學生的能力,實質是以考試成績作為檢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標準。因此在此模式下,大學生教育只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只關注學生分數的高低,只以分數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整個大學生管理呈現(xiàn)唯分數論。忽視把班級管理作為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一項重要資源,忽略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
通過積極有效的大學生管理模式,大學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學習文化和開發(fā)智力的場所[3],而且通過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與班級活動,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鍛煉機會,促進全班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4]。
作者根據多年班主任經驗,就素質教育體制下的大學生管理模式進行探討,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1、嚴抓學風和紀律
要求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嚴格遵守學校各種規(guī)章制度。以四年下來“一個不掉隊”為目標。常提醒畢業(yè)所需各種條件,督學預警。同時按照學校要求的“文明課堂八不要”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嚴格考勤,認真上課,做到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復習、誠信考試。
對于掛科學生,在全班學生面前共同找原因,這樣不僅知道問題所在,其余學生也吸取教訓。如有些同學掛科是由于對期中考試不夠重視,結果即便期末考及格,最終成績也不及格。讓全班同學吸取教訓,對期中考試應該重視。
作者曾帶的班里有一男同學,多次考試掛課,且門數較多,一度對自己失去信心,經多次找他談話,鼓勵他,結果接下來的考試全部過關,又恢復了往日的自信,后來還積極準備迎戰(zhàn)研究生考試。有一個女生宿舍,6個人有5人掛科,通過多次給她們找問題,克服不足,后來不僅沒掛課,還有5個人拿到了獎學金。
2、重視班級建設工作
對于班級建設,“以提高全班同學未來生活的競爭力為目標”,爭取四年內盡量使更多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得到鍛煉。 鼓勵他們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大家注重自身全面素質的提高。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所以大膽嘗試新的班級管理模式,每學年換新的學生擔任班委,同時有很多學生參加學校及學院的各種社團工作,這樣四年大多數學生將參與班級及各種社團的管理。這些經歷不僅是資本,還增強學生的自信。無論對同學們找工作,還是以后走上工作崗位都非常有幫助。
3、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思想教育是學生工作的核心,只有在學生思想健康、積極的前提下,才能談其他的。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性格差異大,且心理比較脆弱、敏感、以自我為中心[5],所以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要高度重視,常抓不懈。經常利用班會或單獨談話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fā)現(xiàn)問題、消除現(xiàn)代大學生的一些逆反心理,增強班級凝聚力,以增強班級戰(zhàn)斗力。
對于每件事及時總結,吸取教訓。同時提醒全班同學引以為鑒,以后遇到類似事情,怎么對待,讓同學們吃一塹長一智,逐漸走向成熟。如現(xiàn)在學生愛美,男生女生都減肥。曾有一個男生為了減肥,吃飯不規(guī)律導致腸胃發(fā)炎。及時給全班同學提醒,要在健康前提下減肥,不能一味節(jié)食導致身體虛脫,反而損害健康。
4、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
對于宿舍衛(wèi)生這方面,常到寢室檢查衛(wèi)生。同時采取“班委掌全局、舍長負主責、其他同學積極參與的措施”。要求整理內務、清理宿舍垃圾等,并加大對違章電器的檢查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
通過采取以上幾方面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筆者曾經帶的班級四年下來沒有一個留級,且全部拿到畢業(yè)證和學位證。在校期間大多數學生參與了班級管理,得到了鍛煉,找工作時比較自信,就業(yè)率達到100%。
參考文獻:
[1]傅洪勛. 新時期我國大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 科教文匯,2009,55-56.
[2]燕國材.素質教育論[M].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3]袁川. 素質教育背景下班級自主管理理念探討[J].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 2009,25(11):27-29.
[4]王代華. 班級管理新模式初探[J]. 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2):61-62,78.
[5]別敦榮. 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形勢與大學生管理改革[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4):1-7.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2SJD87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