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錚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既是語文教學的最初出發(fā)點,又是最終落腳點,它直接影響師生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和教學流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順利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目標 教學策略
確定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是備好一堂語文課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既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又是其歸宿點,它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方法、流程、效果,以及對課堂的全面評價,影響教學的全局。有效落實好語文教學目標,對于完成教學任務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做好目標的制定、言語實踐的設計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在落實中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落實,真正完成所有的既定語文教學任務。
一、教師運用活動策略,幫助學生實現(xiàn)目標
活動性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是非常有用的教學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chuàng)造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huán)境,開放的課外發(fā)展環(huán)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小學生本來就好動,課堂活動能促使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統(tǒng)一協(xié)調、主動發(fā)展,其核心是努力創(chuàng)造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梢圆扇〉姆椒ㄓ校航M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實現(xiàn)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實驗、制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和培養(yǎng)并發(fā)展個性特長,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二、語文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客觀合理
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宗旨,是“靈魂”。要想強化教學效果,就要在總的教育目標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教師、學生和教學設施的具體情況,制定客觀合理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任務,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確保在教學中能靈活運用、機動實施,在有限的40分鐘內達到最佳效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全面的發(fā)展。
三、注重有效的活動,落實過程和方法的目標
首先,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師生雙方都活動起來,形成互動的態(tài)勢,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氣的課堂,才是生動的課堂,才是有效果的課堂。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引導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老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成為學習的主體者、主動者。“不管白貓黑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就是重視結果的體現(xiàn),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我們更應該注重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過程,不注重學生參與過程的教學,絕不會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學方法應該是教和學的方法。方法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決定效果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法要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特點,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主體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活動起來,讓他們發(fā)言,談談對課文的思想、語言、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另外,老師還要教給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方法。不管知識多么淵博的老師,他的知識都是很有限的,僅靠老師教給的知識,今后進入社會是不夠用的,所以,老師必須教給學生學習新知識、練就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
四、注重語言的激勵性和導向性,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沒有在語文教學中落實好情感目標,沒有對學生進行健康感情的培養(yǎng),就是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目標的落實,“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根”。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課文的美。這樣做,能直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學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使學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德育和科學方法的啟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我認為,要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如作品中人物之間的情感、作者傾注在文中的情感,以及老師傾注在課堂上的情感等,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因素,都應該好好利用,使之成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情感品質的有效方法。
五、做好語文教學目標評價
素質教育理論下,首先,必須摒棄唯分數(shù)至上的思想,用新的評價工具、新的評價機制,多方位、多角度評價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其次,積極提倡形成性評價,不唯結果,要注重過程,讓評價激發(fā)師生的活力,成為促進教與學的動力。不搞“一刀切”,要在過程中多次評價學生,讓多次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最后,提倡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使評價個性化,評價中注重個體的參與,從而促進“自我”的內省與反思。
六、教師要放開學生,讓學生勇于實踐
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放開學生,而不是用考試、作業(yè)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敢于撒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就會使得課堂活而不亂,活而有序。雖然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課堂上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制得住。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jīng)過頭腦的加工,然后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學生通過實踐,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于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聽王榮生教授評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楊九俊.新課程三維目標:理解與落實[J].教育研究,2008(09).
[3]韓國海.從課程目標角度審視“三維目標”[N].中國教育報,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