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亮
摘 要: 歷史這門學科作為文科生在高考必考的科目,有效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習,對于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均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歷史教師應注重歷史教學效果,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 有效性 學習興趣 教學方式 引導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在教育教學中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與難題。就歷史教學而言,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還未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對于歷史學習總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而高中歷史教師只以教學為主,而其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很難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歷史水平有非常大的困難,同時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亦有不利的影響。由此,高中歷史教師應注重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筆者以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為根據(jù),就如何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一、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對歷史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提升歷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與方式。由此教師要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興趣轉(zhuǎn)化為學習歷史的積極動力,從而推動學生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習。尤其是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的講解不適當,致使具有極趣味與廣泛內(nèi)容的歷史變得枯燥與無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對歷史喪失一定的興趣,還有可能讓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廣,根據(jù)這點教師可以增強所要教學的歷史內(nèi)容的趣味性。當然,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互動教學進行歷史教學,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學習歷史知識,誘發(fā)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將歷史內(nèi)容生活化能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運用富有趣味的語言吸引學生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人教版必修1的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在教學之前詢問學生對夏、商、西周、秦漢、明清的政治制度的了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有所好奇,從而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習。
二、改革教學方式
大部分教師均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所累,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單一地將課本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不重視學生是否能夠接受這些知識。尤其是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本身對歷史沒有多大的學習欲望,教師枯燥乏味的教學更讓學生無意學習。由此,教師要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對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改良與更新。如此才能讓學生容易理解歷史內(nèi)容,從而進行歷史學習。而要改進當前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應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被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影響,而是培養(yǎng)自己與時代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如此才能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觀念。當然,教師還要引用一些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歷史教學,比如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因材施教教學等教學方式,通過這些新興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三、明確課堂主體,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無論是在哪門學科的教學中,學生均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不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否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更無心學習。對此,筆者認為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以新課標為指導,明確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有效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當前教學實際看,大部分歷史教師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為主要的教學依據(jù),對于一些合理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不予理會,有些教師就算借鑒了也還是停留于表面,這樣很難增強歷史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明確課堂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歷史教學。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促進多元化教學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首要前提。要明確學生在歷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首先就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學習對他們的重要意義,好好學習是對自己負責認、對父母負責任和對老師負責任的重要表現(xiàn)。同時,把握時間好好學習是為自己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此有效地讓學生將時間與精力投入歷史學習中,從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第二,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學生創(chuàng)設更廣闊的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廣闊的平臺上充分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增強學習自信心。最后,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學生積極探索歷史知識。通過這三點,有效明確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在歷史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譬如同樣是高中歷史人教版《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這一單元的教學,筆者首先讓學生了解學習這個單元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當時的中國歷史,促使學生有效學習,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歸類與總結(jié),并讓學生站起來將自己所做的向同學、老師講述。最后,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就本次所學的知識進行課文探索。如此不但能增強教學效果,還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均非常有利,高中歷史教師應對其進行有效的探究。
參考文獻:
[1]韓麗群.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索與實踐[J].網(wǎng)絡財富,2009(11).
[2]蔣欽.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的反思[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11).
[3]唐彥.淺析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J].知識經(jīng)濟,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