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春
摘要:歷史課的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學困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困生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要重視并解決歷史學困生問題。本文分析了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困生;推進
歷史課的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學困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其內容發(fā)生在過去,尤其是古代史,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因此部分學生對歷史課興趣不濃,難免會學習困難。
我校作為一所縣直初級中學,近年來,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出現(xiàn)了部分學困生。而學困生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校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做好學困生的推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學困生在歷史學科產生的原因
1、家長的原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或過于偏激,都會對孩子造成消極影響。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訓斥連連,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家長整天嘮叨等;這些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2、教師的原因。現(xiàn)行初中歷史教材主要是一些歷史主干知識,更像是時間、地點、事件三要素的簡單串聯(lián),枯燥無味,很難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但有的教師仍然是一味的照本宣科,逼迫學生死記硬背,造成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抵觸心理。
3、學生本身的原因。有的學生自卑心理嚴重,總認為自己比別人笨,缺乏自信心,因而自我放棄,造成學習成績落后;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有的學生認為歷史是小科、副科,不重視;總之學困生往往是課上自控能力差,聽講不認真,課下貪玩不做作業(yè),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社會的原因。在當今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十多歲的中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成熟,對于一些不健康書集分不清好壞;一些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的引誘也帶壞了中學生。
歷史學困生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要求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要最大限度地喚起歷史學困生的求知欲,樹立其自信心,使他們不再學習困難。因此我從聽講狀態(tài)、作業(yè)完成情況、測試成績等入手,逐步摸清了每個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在此基礎上主要采取如下兩個措施進行推進。
二、穩(wěn)步推進歷史學科學困生的方法策略
1、既愛生如子,又一視同仁,用愛為歷史學困生撐起一片晴空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是新世紀教師的行動準則。作為教師我們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堅決拋棄“以分取人”的標準。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倍艺J為,我們既要做到愛生如子,又要做到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歷史學困生的自信心,用愛為他們撐起一片晴空的。
明明是一個很懂事的學生,家庭條件較好,活潑好動,但對學習似乎是不太感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拖拉,導致成績一直不理想,成了師生眼中典型的學困生。一次課下交流,我發(fā)現(xiàn)他很有上進心,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做, 雖然他嘴上不承認,但是我能感到他的內心還是很想學習好,成為師生眼中的好學生的。有一次,在我的課堂上,他趴下了,他說感冒頭疼,當時我只是應了一聲,沒有過多的言語,因為我想相信他。課下,我找到他,撫摸著他的頭說: “在外上學,一定要注意身體,父母供你們上學不容易,一定要讓他們放心。老師認為你是一個非常聰明懂事的孩子,只是暫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成績不理想,但老師相信只要肯下功夫,你的成績一定會有所進步的,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以后一定要注意身體呦!”課后,我又買了感冒藥、消炎藥等給他送去,以后的課上只要他一有進步,我就及時抓住他的的閃光點,在班上大加表揚。自從那件事后,他變了,幾周后,他的狀態(tài)有所好轉,課上課下再也看不見他違紀的身影,上課也能全神貫注的聽講,作業(yè)也能及時上交了。這樣的狀態(tài)對他來講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2、提高業(yè)務能力,改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為歷史教師要想做好歷史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必須在教學上狠下功夫,在夯實基礎的同時,要針對歷史學科自身的特點(主干知識枯燥乏味的集合在一起),努力改善教學方式,增強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最佳效果。不妨嘗試以下措施:
第一,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使課堂變得情趣盎然。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受,給學生以生動的感性認識,激發(fā)歷史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穿插歷史小品、故事,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善于用講故事的方式,或讓學生排練短小精悍的小品,把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呈現(xiàn)出來,給學生以畫面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不僅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
第三,運用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講重點,學生劃重點,考試考重點,一味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橛懻摗⑥q論、游戲等新的方式,讓枯燥乏味的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主動參與。
十幾年的教學實踐,雖然教育方法還略顯稚嫩,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但歷史學困生的推進工作,任務艱巨,路還很遠,需要我們大家齊心協(xié)力,用真誠的愛心,奉獻的精神,精湛的教學藝術,為歷史學困生撐起一片晴空。
參考文獻:
[1]陳有海;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21期
[2]叢愛玲;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評述【J】;甘肅高師學報;2003年6期
[3]《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 譯者:夏丐尊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