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兵
摘 要:結合初中地理教學的實際案例,分析探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探究了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強調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
關鍵詞:初中地理;自主學習;課堂
一、教學背景
在新課改要求下,現(xiàn)階段的地理學科與地理教材開放性較強,課堂教學要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強調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樂于學習、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及探究思考能力,使學生的發(fā)展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會。
《極地地區(qū)》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級下冊的內容,它在內容上與前幾章有所不同,所具有的自然環(huán)境也明顯區(qū)別于世界其他地區(qū)。本章資料豐富、條理清晰,內容與以前學過的知識相銜接。由于課程內容相對簡單,我決定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完成。于是我將本堂課設計成一節(jié)自學活動課,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部分實錄。
二、教學實錄
導入新課:給學生播放我國第27次南極科學考察的部分影像資料。
師:同學們,影像資料中考察隊員所到之處是地球的南極,這里給你的第一印象如何?(生:冰天雪地)地球上和它相對的另一個地方是哪兒?(生: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地球的兩極,他們和以前我們學過的國家和地區(qū)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環(huán)境比較特殊,本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冰雪覆蓋的兩極地區(qū)。
師:如果我們要跟隨這些科考隊員一起深入兩極地區(qū)進行考察,我們應該提前做好什么準備工作?了解哪些內容?(同學們各抒己見,紛紛發(fā)言:位置、氣候、去的時間、考察的目的……)同學們考慮得很周全,這節(jié)課我們先解決其中的兩個問題:位置、自然環(huán)境。現(xiàn)在,分成兩個小組,各討論一個問題,盡可能多地列出本組提出的問題,然后仔細閱讀課本內容及相關圖片,能解決的給出答案,暫時不能解決的以清單的方式列出來,提出的問題要與地理學科有關。
老師來回走動并參與其中。
師:下面請兩組代表分享一下你們的討論成果。
第一小組研究的是兩極的位置,他們首先列出了兩極的相對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位置\&南極地區(qū)\&北極地區(qū)\&相對位置\&南極洲\&北冰洋\&緯度位置\&南緯66.5°以南,
66.5°S—90°S屬于
南寒帶\&北緯66.5°以北,
66.5°N—90°N屬于
北寒帶\&海陸位置\&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周圍有亞洲、歐洲和北美洲\&]
第一小組的其他幾個問題是:
(1)處在南北極點,所面對的每個方向都朝哪?(處在北極點,所面對的每個方向都是南;處在南極點,所面對的每個方向都是北)
(2)在南北極點上空看地球的轉動方向是怎樣的?(南極上空是順時針,北極上空是逆時針)
(3)南極洲和北冰洋是跨緯度最高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
(4)第一組代表匯報完畢后,師問:有沒有不清楚的或是覺得他們的匯報有問題的?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分析,共同進步。
這時,一個同學舉手:“表格里的相對位置和我們以前總結的相對位置不太一樣?!?/p>
師:那以前的相對位置是怎樣的?
生:相對位置一般說的是這個地方在一個大洲或大洋的什么方位。表格里只寫了南極洲和北冰洋,沒寫在什么方位。
師:那利用緯度和海陸狀況能描述出南北極的位置嗎?
生:能。
師:那我們就用這兩種方式來確定南北極地區(qū)的位置。
于是,我改動了表格中的相對位置:中間是南極洲,周圍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圍;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有亞歐北美三大洲。
師: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要敢于發(fā)言、靈活變通。
三、教學感悟
1.自主性學習需注意的問題
(1)準確了解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自主性學習是結合學習目標的要求和老師的指導,根據(jù)自身的認知結構,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本課內容條理清晰,學習難度不大,加上學生以前掌握的知識,通過努力可以完成,適合進行自主性學習。
(2)要求學生全面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面參與學習的過程,在小組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成為學習的主人。
(3)教師起到引導作用。充分信任學生,培養(yǎng)學生敢問、善問的習慣,給學生提供提問的思路、角度與方法,老師在學生的提問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更正與提示。
2.團結合作,增強交流與互動
合作學習就是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團結合作。本課將學生分為兩組,各組成員根據(jù)各自的特長進行分工,在交流中產(chǎn)生思想的碰撞、成果共享,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總之,給學生一個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針對問題自己去討論,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帶給老師不一樣的驚喜。
參考文獻:
[1]郭保成.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26):77.
[2]孫國清.談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優(yōu)勢及教法[J].神州:下旬刊,2012(02):36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