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兵,陳紹輝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
本體論是哲學的基礎和根本,哲學形態(tài)往往取決于本體論形態(tài)。從本體論層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闡釋,無法回避的理論前提是對本體論的理解,即只有對本體論作出理解,我們才能夠提出并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問題。
“本體論”是ontology 一詞的譯名,這一譯法在我國最為流行;而在西方哲學史上,本體論還有另一個名稱即形而上學,它力圖從繁多的現(xiàn)象世界中尋求萬物統(tǒng)一的根源,即世界的本原或始基。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本體論是以意識的終極確定性為基礎或目標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或理性主義,是追求絕對真理的超驗形而上學,其所追尋的是一切現(xiàn)實事物背后的所謂“終極存在”。事實上,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本體論是一種脫離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實的人及其活動的抽象本體,從這種抽象的存在或本體出發(fā),便無法認識現(xiàn)實。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哲學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不只追尋世界的“終極存在”,而且強調從實踐的高度來理解自然界、理解人與自然界和人與世界的關系及其時代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承認外部自然界對于人的優(yōu)先性和基礎地位,承認自然界對于人的活動的前提意義,同時強調人在實踐中的選擇、創(chuàng)造對于感性世界的影響和作用,強調在實踐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本質和人的特性,這種“新本體論”實現(xiàn)了本體論乃至整個哲學的實踐轉向。從“新本體論”出發(f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文關懷,就不再是傳統(tǒng)哲學所主張的那種“對作為存在的存在的追問”的形而上學玄思,也不再是宗教神學所倡導的對作為超人間力量的神的膜拜以及對“來世”、“天國生活”的寄托與信仰的“終極關懷”,而是深深根植于個人的現(xiàn)實生活過程和活動而又超拔于其中,因而能夠在對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的實踐批判中展開,建構其未來的生活。
學術界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有多種觀點:物質本體論、實踐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社會生產關系本體論、生存本體論……這些爭鳴激烈的學術觀點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根本性的理解。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建立起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大廈,它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完成,而這個理論體系的根基就是“以物質本體論作為基礎,以實踐本體論作為真正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實踐轉向,探求的是人類在實踐中面對的世界自身,是以人的自然、人的世界為研究對象的。如此又招致了許多反對者的聲音:“如果這樣的話,那么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在哪里呢?還承認不承認自然界是先于人類而存在的呢?這樣是不是把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給否定了呢?”對此馬克思和恩格斯隨即指出:“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外部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仍然會保持著”[1](P21)??梢姡R克思和恩格斯是把外部自然界看作是人類進行物質活動的前提條件,并同時將其視為無須過多強調的常識性內容。早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就指出:“如果你設想人和自然界是不存在的,那么你就要設想你自己也是不存在的,因為你自己也是自然界和人?!彪m然我們看到馬克思本人在自己的哲學思考中,并沒有對物質在自己哲學中的本體論地位進行過多論證,但是縱觀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就會發(fā)現(xiàn),馬克思和恩格斯從未將外部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游離于視野之外,而是將其始終作為自己哲學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反對用自然主義發(fā)生學中自然界的“先在性”前提來追溯世界的本原,自然的物質性,他認為如果自然界脫離它與現(xiàn)實的個人生產史的聯(lián)系,就不是自然界真正的感性存在,而只是一個關于自然界實在性的理論抽象,這樣的自然界對于人類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寫道:“先于人類歷史而存在的那個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現(xiàn)的一些珊瑚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對于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1](P21)。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通過原始的、自然發(fā)生的途徑產生的自然界和經過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改造過的自然界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先在自然”,而后者是“人化自然”。對于先在的自然界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承認的,但是他們認為這樣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并不相干,就像有一天在遙遠的澳洲海域里在誰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冒出一個珊瑚島,它們雖是存在的,但一點意義也沒有。只有當它們成為人類實踐活動的對象,這樣的自然界才不是費爾巴哈筆下的“抽象的自然界”,而是變得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有意義的自然存在。
可見,“物質本體論”并沒有抓住整個世界的存在根據(jù),如果僅僅停留在“物質本體論”這一層次上,那么馬克思主義哲學還遠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突破。唯物主義是和唯心主義相對立的一組概念,實踐是和形而上學相對立的一組概念,如果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僅限于承認世界的物質性,那么它就無法完成對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哲學的批判和改造,必然鉆入死胡同。因此,柯爾施堅決反對用絕對的兩極去劃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他斷定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說的對唯心主義的“唯物主義顛倒”,充其量只是用“物質”的絕對去取代“精神”的絕對罷了。因此,相對于人及其實踐,自然是第一性的,即便如此,自然并沒有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基點和哲學本體。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黑格爾唯心辯證法的先驗本體論、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進行深刻批判,和對傳統(tǒng)本體論的根源進行深刻批判進而提出了他們的本體論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唯心主義者的錯誤在于他們否認現(xiàn)實世界的存在,從“絕對精神”出發(fā),否認人的客觀的、物質的實踐活動。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觀視野中,“現(xiàn)實的個人”是歷史研究的出發(fā)點,而唯物史觀這個科學就是關于現(xiàn)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不再自認為是傳統(tǒng)的舊哲學家,他們的新哲學世界觀是從做一個普通的人去面對真實的社會生活和歷史情境開始的??梢?,馬克思恩格斯“現(xiàn)實的個人”的觀點與他們的實踐觀是一致的。費爾巴哈在批判黑格爾時認為“絕對精神”是思想對象,并非感性對象,“感性客體”是自然界和有血有肉的人。費爾巴哈雖然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宗教,反對把“絕對精神”這種思想客體作為研究對象,主張把自然界和人這種感性客體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核”,他也為恢復唯物主義的權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于費爾巴哈長期過著隱居的生活,他不了解轟轟烈烈的工業(yè)生產和革命實踐的重大作用,這又使他的唯物主義是“半截子唯物主義”,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費爾巴哈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的,到了社會歷史領域就又變成唯心主義了。
1.從認識根源上講,費爾巴哈的局限性與他的“直觀唯物主義”有很大關系
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一方面僅僅局限于對這一世界的單純的直觀,另一方面僅僅局限于單純的感覺”[1](P19)。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費爾巴哈的“單純的直觀”看到的就是“大批患瘰疬病的、積勞成疾的和患肺癆的窮苦人而不是健康人”[1](P22);“單純的感覺”是一種比單純的直觀更高級的狀態(tài),它有想要通達事物的本質的一層含義,是感覺到本質的一種東西。這種單純的感覺是無根據(jù)的,只是感覺到不對,卻又說不出為什么,就像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理解那樣,他只是感覺到人不應該是那個樣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應該是那樣的,但是費爾巴哈又找不出現(xiàn)實的根據(jù)在哪里,因此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批判只是一種倫理主義的道德控訴。
那么怎樣才能從費爾巴哈所憎惡的“抽象王國”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中呢?這就必須把感性活動——實踐引進來。這對于費爾巴哈來說,既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是他所不愿意做的事,因為無論是在研究對象還是在研究方法上,他的觀點都深深地烙上了“直觀唯物主義”的印跡?!叭绱艘粊?,用一個比喻來說,費爾巴哈在曼徹斯特只看見一些工廠和機器,而一百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見腳踏紡車和織布機;或者他在羅馬的坎帕尼亞只發(fā)現(xiàn)一些牧場和沼澤,而在奧古斯都時代在那里只能發(fā)現(xiàn)羅馬資本家茂密的葡萄園和講究的別墅”[1](P21),這才是歷史,才是人類生產活動的歷史,而現(xiàn)存的“感性世界”只不過是歷史在當下的產物,它是人類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并且還要隨著人類活動不斷發(fā)展變化使自然成為歷史的自然,使歷史成為自然的歷史。實踐的唯物主義者看到了歷史的發(fā)展,而直觀的唯物主義卻只能直觀到事物的當下,他們不懂得事物的當下存在只是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實踐發(fā)展的結果,又要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不斷發(fā)生變化。“甚至連最簡單的‘感性確定性’對象也只是由于社會發(fā)展、由于工業(yè)和商業(yè)交往才提供給他的。大家知道,櫻桃樹和幾乎所有的果樹一樣,只是在數(shù)世紀以前由于商業(yè)才移植到我們這個地區(qū)。由此可見,櫻桃樹只是由于一定社會在一定時期的這種活動才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1](P20)。在這里,馬克思和恩格斯列舉了一個櫻桃樹的例子來說明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對象。在費爾巴哈的眼里,他只是直觀到這里有一棵櫻桃樹的存在,這棵樹是和其它樹不同的,它是櫻桃樹而不是別的樹。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費爾巴哈直觀到了這棵櫻桃樹的存在而沒有說明它為什么會存在在這里,這個原因只能從17、18世紀商業(yè)活動的歷史來說明,正是伴隨著17、18世紀美洲新大陸的開辟,這棵櫻桃樹才從南美洲移植到歐洲來,由此可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棵樹上看到了17、18世紀商業(yè)活動的歷史,也就是人類的實踐活動,而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恰恰忽視了這一點。事實上,這也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感性世界理解的深刻之處,他們尋找到了事物之所以成為當下這種狀態(tài)的“根據(jù)”所在,而事物的“根據(jù)”是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所直觀不到的。同樣是一棵樹,長在校園中和長在原始森林中是不一樣的,長在原始森林中的那棵樹是不能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的,因而對費爾巴哈來說是不存在的自然界。而一棵樹要想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就必須是人類實踐活動參與到了這個自然界之中,通過實踐活動才能使這棵樹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馬克思和恩格斯透過這棵樹看到了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進而透過一切現(xiàn)存的感性事物看到了全部人類實踐活動,這樣就將整個“感性世界”的立足點放在了人類的實踐活動上,從而開啟了整個歷史唯物主義的巨大場域。
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簡單地將唯物主義本體論運用到歷史研究中去,而是將唯物主義原則與歷史原則統(tǒng)一起來的新本體論境域,這個統(tǒng)一的前提是把感性世界理解為人的“實踐活動”這一重要的本體論思想。因此,“實踐本體論”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正觀點,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別于一切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從而實現(xiàn)了哲學史上的革命。
按照上面的分析,可以將“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之間的關系圖示如下:
2.從“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所開啟的理論場域來看,以“物質本體論”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基礎也是不對的
以“物質”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涉及的只是物質和意識、精神和自然界,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即“誰決定誰”的問題,它開啟的將是自然唯物主義學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這一意義上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因而是自然唯物主義論者。但是,這僅僅是在哲學的層面來討論,并沒有涉及人類社會,因而它只能表明其“自然唯物主義”的立場,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則是不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僅是要討論這些問題,它關注的重點是人的“現(xiàn)實世界”,由此開啟的是整個歷史唯物主義的巨大理論場域。實踐本體論使本體論、認識論和歷史觀相互溝通起來,突出了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動的本質意義,這使哲學的建構原則從過去“物的尺度”向“人的尺度”轉變,體現(xiàn)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唯物史觀的批判性、革命性特征。因此,從這個層面上講,“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的出發(fā)點不同,由此開啟的理論場域也不相同,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
3.自古希臘特別是柏拉圖以來,占西方人學主流地位的是一種推崇理論、蔑視實踐、蔑視生活的理論人學傾向
這種人學傾向仍然是“實體本體論”的思想,在人的生存之外尋求人的存在根據(jù),這樣的“實體本體論”是過去式的,已成為歷史;進入近現(xiàn)代以來,就其主導潮流而言,西方人學呈現(xiàn)出一種從理論人學轉向實踐人學的趨勢。這一轉向的發(fā)動者,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和恩格斯將人學從天國拉回到了人間,將遺忘生活、推崇理論的思辨傾向顛倒了過來,將人的生存實踐活動視為奠基性的、根據(jù)性的基礎。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存在論建立在人的存在之內,把人的生存實踐活動作為歷史活動得以展開的人的具體的生成活動。它不是用現(xiàn)成的原理和普遍的理性觀念去解釋每一時代的人的存在特征,而是在具體的歷史進程中展示人的存在特征,揭示人如何存在、如何從現(xiàn)實向理想躍進,這樣的“生成本體論”是現(xiàn)代式的,展現(xiàn)出無限的豐富性。它們之間具有如下關系:
由上圖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不是追尋世界“終極存在”的形而上學玄思,而是強調從實踐的高度來理解現(xiàn)實的存在,這樣的本體論不是封閉性的既成本體論;而是注重人自身的自我生存、自我實現(xiàn)、自我確證,因而是開放性的生成本體論。不僅如此,傳統(tǒng)本體論注重“存在者”,注重追問“人是什么”、“什么存在”,因而往往用終極本質解釋存在,用存在解釋活動,是終極性本體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是生成本體論,它注重追問“存在者如何存在”,注重追問人“如何存在”、“如何使人發(fā)生改變,因而往往用存在的發(fā)展過程實現(xiàn)和確證本質,用生存活動理解存在及其變化,是過程性本體論,具有動態(tài)性質,這些都是傳統(tǒng)本體論所無法建構和比擬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傳統(tǒng)本體論的變革從根本上揚棄了近代以前一切舊哲學的根本特征,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革命,這個以“物質本體論為基礎,以實踐本體論為根本觀點”的本體論革命具有重大意義。
1.實現(xiàn)了哲學本體論范式的轉換
任何哲學體系的建立都要以本體論作為基礎,本體論范疇的選擇有兩個標準:一是無矛盾;二是完備性,也就是說對前人已經談論過的事情能夠得到一個圓滿的說明,對前人沒有說明的問題也能夠給以完美的、圓滿的說明,并且比前人說得更清楚、更全面、更透徹,而且整個體系不會發(fā)生矛盾。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堅持了唯物主義立場,并且在承認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外部自然界優(yōu)先地位的基礎上,同時又把“實踐唯物主義”作為哲學的真正根基,從而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哲學形態(tài)的揚棄,對整個世界作出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說明。正如梅洛—龐蒂所指出的:“哲學只有當它停留在抽象狀態(tài)時才是錯誤的,馬克思主義并不是要離開哲學,而是要揭示其秘密并在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哲學”。一個半世紀以來,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確立,各種現(xiàn)代哲學流派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沖擊著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胡塞爾、維特根斯坦、許茨、海德格爾、列斐伏爾、哈貝馬斯、赫勒等開始突破傳統(tǒng)哲學的閾限,自覺地向生活世界回歸,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思想的巨大感染力,它實現(xiàn)了一個新的哲學轉向。
2.認識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
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外在于人的自然界對于人類是沒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是把自然界和人類世界相聯(lián)系的橋梁。人類必須要看到自然界的物質客觀性,在實踐活動中肯定自然界的地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又要看到人類在自然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類可以遵循自然界的規(guī)律,使自然界發(fā)生某些有利于人的變化。當代許多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要求人們重新審視對自然界的觀點,堅決反對以所謂的純粹客觀的立場“觀自然”,相反,他們強調要用實踐的觀點去看待自然。如列斐伏爾強調物質是一個“X”,自然界本身是無動于衷的,馬爾庫塞也提出“自然本身就是主體—客體”的命題,說明只有人的活動才使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義。這些命題都深受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觀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消解了以“主客二分”為特征的傳統(tǒng)物質本體論,在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中對待自然,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這無疑為人類改造自然提供了正確而有益的指導。
3.構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史觀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提出了“實踐本體論”范疇,而且詳細研究了“實踐”的內在結構,即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整個世界存在的基礎,而生產力是最為基本的要素。其中,生產力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生產關系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在一定生產力基礎上所形成的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就是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著社會的上層建筑。顯然,唯物主義的自然本體論是不能建構起這個體系的,在它那里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等在實際上是相互割裂的。實踐本體論超越了傳統(tǒng)本體論,使本體論的觸角深入到了人類社會,以此為基點建構起了唯物史觀的理論大廈。在傳統(tǒng)教科書體系里,由于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思想研究不夠,往往把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解釋為唯物主義原則在社會歷史領域里的簡單推廣和運用,這實際上只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性,而沒有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的革命性。例如,胡克就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在于“給唯心主義者在其對意識的分析中做出的天才發(fā)現(xiàn),提供一個唯物主義的基礎”,或者如萊文所說“馬克思把德國的唯心主義對活動的強調與洛克—邊沁對社會環(huán)境的強調混合在一起,這樣就產生了馬克思式的唯物論的獨特性”,這樣的判斷是不正確的。列寧后來說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而是歷史唯物主義,應該說是真正領悟到了這一真諦。
4.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人學意義
“實踐”是與“主體”相聯(lián)系的,馬克思主義的“新唯物主義”哲學或者“實踐唯物主義”使哲學從客體本位轉到主體本位,突出了人之存在的意義,彰顯了人的價值和重要性。馬克思以前的一切舊機械唯物主義者均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上片面強調環(huán)境對人的制約作用和決定作用,唯心主義者雖然看到了人的能動作用的一面,但只是抽象地看到了,故而只能把人的能動活動局限于精神領域。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又辯證地解決了主體能動作用的問題,他們認為人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活動的,因而必然受到既有的物質條件的制約和影響,但人類又可以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發(fā)生合乎人目的的改變,促進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這就使哲學的目光開始轉向人,以“人本”為核心來反對“神本”、“君本”、“物本”,結束了哲學在社會歷史觀上“見物不見人”的弊端,確認了人的主體地位,把“尊重人、關心人、發(fā)展人”作為各項工作的首要原則和標準,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思想正在實踐中煥發(fā)出耀眼的光輝。
5.實踐目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
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對社會歷史和現(xiàn)實進行深刻和徹底地反思與批判,揭示其中的不合理性,透析其深層原因,并指出克服的途徑,這樣哲學就不能像過去那樣只限于被動地“解釋世界”,而應該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能動地去“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唯物主義或實踐的唯物主義實現(xiàn)了從“解釋世界”到“改變世界”的轉換,只有實踐才能擔當如此使命,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根本旨趣正在于追尋不斷地“使現(xiàn)存世界革命化”,合理地改變世界,其意義絕不亞于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社會領域,只有通過變革社會的實踐,共產黨人即實踐的唯物主義者才能改變舊世界,建設新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因此才能成為全人類的解放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革命的意義是重大的、深刻的,它完成了從傳統(tǒng)本體論向現(xiàn)代本體論的轉換,開啟了對人類社會進行研究的新篇章,在人類思想史上和實際生活中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正確把握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物質本體論是基礎,實踐本體論是真正觀點”的思想,對于人類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都提供了正確而有益的指導,這將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走向新的高度。
[1]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