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應善于尋找文本中可聚合又可輻射的“課核”。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課之“核”,自然不是指整堂課本身,而是整堂課的一個核心“點”;其二,憑著耐心、毅力與執(zhí)著的專業(yè)追求,準確解讀文本,深入把握文本精髓,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好的“課核”;其三,選定“課核”的途徑或曰基本方法在于,依據備教中教師自身的疑難點確立“課核”以及依據文本的核心價值確立“課核”。
【關鍵詞】閱讀教學;課核;疑難點;核心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38-0025-03
【作者簡介】唐惠忠,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江蘇太倉,215411)教師,蘇州市學科帶頭人。
何謂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核”?較早提出這個概念的當是著名特級教師曹勇軍先生。曹老師認為:“什么是‘課核’?就是一節(jié)課教學設計的最初想法和創(chuàng)意……比如說‘我不過抓了哪幾個句子,提了什么個問題,教下來感覺不錯!’”[1]浙江省寧波中學的時劍波老師則針對“課核”又引申出了“課脈”的說法,他曾全面闡釋了“尋找文本中可聚合又可輻射的‘課核’,由點到面,層層推進,可以形成一核一線一堂課的‘課脈’教學路線”的思考,并具體揭示出“發(fā)掘‘課核’,構建‘課脈’”的五條路徑(包括“以語言形式為‘課核’構建‘課脈’”“以‘文脈’為‘課核’構建‘課脈’”“以新視角解讀為‘課核’構建‘課脈’”“以深度評論為‘課核’構建‘課脈’”“以破譯作者心靈密碼為‘課核’構建‘課脈’”等)[2]。應該說,曹、時兩位老師對“課核”的論述,使筆者深受啟發(fā)。
對于“課核”,筆者也有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相關的教學體會主要有三:其一,課之“核”,自然不是指整堂課本身,而是整堂課的一個核心“點”。這個“點”,可以是課堂研讀的擴散點,一切教學活動由此發(fā)散,步步推進,井然有序;也可以是匯合師生目光的聚焦點,作為課堂活動的歸屬,一切教學活動匯聚于此,形成課堂高潮?!罢n核”作為閱讀教學的擴散點、聚焦點,便于“窺一斑而見全豹”“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使學生憑借這把鑰匙,去探究全篇的要旨與真味。其二,憑著耐心、毅力與執(zhí)著的專業(yè)追求,準確解讀文本,深入把握文本精髓,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好的“課核”。其三,選定“課核”的途徑或曰基本方法,除了時老師已經述及的,似還有較為緊要的另兩點:依據備教中教師自身的疑難點確立“課核”;依據文本的核心價值確立“課核”。
下面以近期教學中的兩個實例,展示一下如何沿著這兩條路徑優(yōu)選“課核”,并圍繞“課核”突破公式化的教學,實現(xiàn)課堂結構與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
教例一:《拿來主義》——以“‘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為“課核”
“課核”以簡化、微觀的形式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設想,對教材、課堂、學生的理解深度,以及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多數(shù)情況下,它就是統(tǒng)領整個教學設計的“主問題”(實際教學中,僅以一個具體問題統(tǒng)領課堂的情況比較少見,教師往往用一組問題即“問題群”建構課堂教學),能夠涉及文本的諸多方面,帶出關于文本的諸多問題。在我看來,為數(shù)不少的“課核”,應是生成于教師備教一篇課文時,自己產生的某個重要的疑難問題。說到備教課文、定好“課核”,語文教師能把文章真正讀懂無疑是前提。在這里,教師要轉換角色,親歷閱讀過程,先探一下路,讀出甘苦體驗;進而研讀有關的備課資料,進一步明了其中的深淺曲直。在一步一個腳印吃透課文的歷程中,假如有一個困惑長久地縈繞于胸,那么,不妨就將其設定為整堂課的“課核”。比如《拿來主義》是雜文中的精粹,在文章第8、9段,魯迅采用“打比方”的寫法,描述一個假定情景,勾勒出多類典型人物;然而,該部分中的“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呢?筆者前些年雖不止一次教過本文,但此番重備,在細讀原文和查閱多種資料后,相關的疑惑非但沒有消解,反而在加重。這是因為,對這一喻體的解讀、剖析,可謂各家有各家的說法。有觀點認為“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和外國文化,也有觀點認為“大宅子”指中國人因襲的傳統(tǒng),還有觀點認為,“大宅子”比喻外來的文化……
既然如此,“‘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肯定是個有價值的“課核”。在將這個疑點解開之后,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一)《拿來主義》一文自由談。
學生談自讀體會與疑難困惑。參考:1.用一句話或一個比喻概括自己的初讀感受;2.我在自讀課文中的主要困惑是……
(二)集中探討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
1.師:末段寫“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瓫]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由此可見,“大宅子”與什么有關?(生答:“文藝”“文化”。)問題是,“大宅子”究竟只是比喻“傳統(tǒng)文化遺產”,只是比喻“外來文化”,還是兼喻“傳統(tǒng)文化遺產”和“外來文化”?你贊同哪種意見?(學生略作交流。)
2.師:如何立足原文找到依據,哪位同學說說自己的思路?
明確思考點:一是第8、9段本身所寫內容,二是前后文思路(“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的“所以”不容忽視),三是文章的寫作背景。
3.學生細讀文本,分組(四人小組)討論并在班內交流。例如有同學將課文前七段的思路梳理為——
因為:想要“閉關”,實際上難以做到;
只是“送去”,(1)不符合“禮尚往來”的禮節(jié);
(2)必然走向“瘋”狂(滅亡);
(3)將會禍及子孫;
聽憑“送來”,自然心生恐怖(大吃苦頭)。
所以:還得“拿來”,“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4.師生協(xié)同辨析:(1)從具體的“喻體”看,直接指向“傳統(tǒng)文化遺產”——“大宅子”里的物件(魚翅——產自國外但中國人特別地視其為珍饈,鴉片,煙槍和煙燈,姨太太)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物件;文中寫到“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煙具都不同”等,都指向著“大宅子”的中國特征。
(2)順著前文思路看,第5段說“‘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可見“拿來”是與“送去”相對而言的,“拿來主義”是針對“送去主義”提出來的。課文前面并沒有涉及對本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倘若是用“大宅子”比喻“傳統(tǒng)文化遺產”,則前后文未免脫節(jié),相悖謬了。
(3)從寫作背景(課前已借助“導學案”先行提供)與后文總結(“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等)看,全文談論的既不是如何對待“外來文化”,也不是如何對待“傳統(tǒng)文化遺產”,而是兼而有之,即《拿來主義》是一個論述跨文化交流(前后文思路)與文化繼承(“大宅子”喻體的直接體現(xiàn))的經典文本。
(三)教師展示自己的疑問(由分號運用看課文的行文表達),學生再讀文本并作答。
1.第1段批判“送去主義”時舉了三個例子,前兩個例子間用分號隔開,第一、二與第三個例子間用句號點斷,這是為什么?
2.第8、9段中分號與句號的使用有什么講究?
以上教學步驟,因為有“‘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這一“課核”引領、貫通,故而既切中文本要害,又讓中心點與整個教學面彼此呼應,有利于學生深刻地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例二:《秋水(節(jié)選)》——以“認識并思辨莊子的哲學觀”為“課核”
鄭桂華老師曾提出:“一篇課文在存在許多教學價值點的情況下,教學設計不僅應該關注文本的核心價值,更要抓住‘語文核心價值’。重點挖掘課文隱含的語文學習價值,重點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該完成的教學目標,而適當弱化文本中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蓖瑫r,鄭老師也承認:“不同的文體,其教學的價值點可以有所側重?!盵3]事實上,先秦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這類文化經典,其主要教學目標也可定位在傳承優(yōu)秀文化上,那么課文的思想內容(或曰文本的核心價值),也是可以成為學習重點的。像選自《莊子》的《秋水(節(jié)選)》,其社會生活認知價值、生活能力指導價值等就彌足珍貴。
《秋水》原文分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寫河伯與海神的七組對話,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一氣呵成;后一部分寫了六個寓言(“邯鄲學步”“子非魚”等)。蘇教版必修三第四專題的《秋水(節(jié)選)》,只選錄了河伯、海神的第一組對話,且在教學參考書中僅僅將選文寓意概括為“《秋水(節(jié)選)》告訴我們,人不可自滿”。這樣的節(jié)錄處理與主旨概括,很容易誤導師生錯解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錯解《莊子》的哲學思考。為此,指引學生準確、辯證地領會文本的內容價值,從古代經典中汲取人生智慧,就成了我教學本文的重要目標。對最初的想法加以細化和豐富后,課堂上我是這樣安排學習活動的。
(一)由李懷寧《忙里偷閑讀莊子》的精彩片段(“他是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師,是故事大王,是心理醫(yī)生,是窮光蛋……然而,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導入新課。
(二)疏通文意,要求學生按“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名詞活用作狀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特殊句式(賓語前置句、被動句)”分類整理,教師答疑解惑。
(三)注釋辨析:關于“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說法一:原來的我就是“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不該“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說法二:正應該“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認同哪種解讀?為什么?
(四)寓意探究。
1.要求學生概括這則寓言的寓意。(學生的理解是: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不要因為有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不能盲目地驕傲自滿,要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2.問題探討:在聽了河伯一番話后,海神若可能會怎么回答?
展示原作中北海若部分答話的譯文。(大意是:對井里的青蛙不能夠與它談論關于大海的事情,是因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蟲子不能夠與它談論關于冰雪的事情,是因為它被生存的時令所限制;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道理,是因為他的眼界受著教養(yǎng)的束縛?!囊赞o讓君王位置而博得名聲,孔子以談論天下而顯示淵博,他們這樣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漲而自滿一樣嗎?)
(五)拓展閱讀。
1.展示《秋水》后一部分中的三則故事:“莊子釣于濮水”“莊子往見惠子”與“子非魚”。
2.師生達成共識:綜合起來,可明顯地看到《秋水》表現(xiàn)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即一個人,當他覺得自己很不錯的時候,就會沾沾自喜,但是當他走出所處的環(huán)境,見到比他更優(yōu)秀的人時,就會覺得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由此推導下去,活在世間的人為追名逐利而不擇手段,可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時,就會覺得那是多么不值得,根本沒有什么意義。可以這么說,人類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因而什么都不必去做,應采用“無為”的方式去對待萬物,讓萬事萬物自然地發(fā)展?!肚锼ü?jié)選)》寫河伯對“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的承認和肯定,聯(lián)系后文看,實際上就是對人生事功的否定,也就是“無為”思想的體現(xiàn)。
3.一分為二審視《莊子》的哲學觀。
(1)強調“一味追名逐利不足取”:很有現(xiàn)實意義,對今天的我們是可貴的警世言與難得的清醒劑。(2)又認為“人類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未免悲觀消極,正確的態(tài)度應是以有限應對無限(即自然界是無限廣大的,萬事萬物只不過身處其一,人類、人生亦如此,只是滄海一粟、過眼云煙罷了,但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盡我所能,不斷地自我完善,并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
綜觀整個教學進程,“課核”“認識并思辨莊子的哲學觀”貫穿始終,使課堂步步推進,引導學生的思維趨向活躍,認識歸于準確,終至高潮。由此可見,有了一個理想的“課核”,教學藍圖就可附著其上,一脈相承,漸次展開,讓課堂連成一個整體。
上述實例,能較好地說明依據備教中教師自身的疑難與文本核心價值選定“課核”的可行性。而教師疑難點或文本核心價值一旦成為教學的切入點、統(tǒng)領點,就能引導學生矚目一點,集中研討;作為課堂上一系列探討、學生一句句分散發(fā)言的帶有提升性質的總結,則能使學生不但在認識上獲得升華,在情感上也受到激勵。
【參考文獻】
[1]曹勇軍.談談語文課的教學設計(一)[J].中學語文教學,2012(01).
[2]時劍波.發(fā)掘“課核”,構建“課脈”[J].中學語文教學,2014(05).
[3]鄭桂華.語文有效教學觀念·策略·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