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麗
摘 要:活動化的生物課堂,突出了學生的中心地位,摒棄了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思路,彌補了傳統(tǒng)生物課上只知灌入知識的缺點。經(jīng)過調研與試驗,在教學安排與實踐中奇妙地將游戲與實驗相結合并融入課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樂趣,獲得了優(yōu)越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興趣
要想讓學生主動學習起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需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多處感官。所以,我們在初中階段的生物學習中應該將“實驗”融入課堂,掌握“重點”,策劃“實驗方法”,盡可能地調動、發(fā)揮學生獨立、研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加強教學的有效性。
一、寓教于樂,在游戲中激趣
作為一個充滿人性化的超前的教學思想,“寓教于樂”也是教師奮斗的一個方向。在將游戲融入教學的同時我們也要把握好基本原則。游戲必須擁有較成熟的規(guī)則,有競賽、知識、趣味等特性,可以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而且游戲內容不能脫離課本,特別是書中的重難點部分。
二、手腦并用,在實驗中激趣
作為一個需要經(jīng)常做實驗的學科,生物教學中的許多實驗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研究樂趣,而且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課堂上的實驗活動有效地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細胞的生活》的這堂課中,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利用顯微鏡觀看植物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學生自己親自使用顯微鏡研究洋蔥鱗片表皮細胞的結構,在這個動手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表現(xiàn)得很開心。這樣他們就可以充滿熱情地研究:“其他的動植物的細胞會是什么樣的呢?”“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做實驗是非常有趣的,這樣學生就會對學習充滿激情。
三、生動直觀,在媒體中激趣
不受空間、時間、微觀、宏觀的約束,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增加學習樂趣,這些都是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比如,在上《小羊多利的身世》這篇課文之前,可以讓學生搜索相關影片并觀看,這樣不僅可以為他們在探究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課的課題上提供便利,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這樣也增加了學生的研究樂趣,為完成教學目的提供便利。
總而言之,生物方面的知識體系只是生物學最基本的價值體系而在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策劃各種教學活動,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增強他們思索、解決困難的能力,這才是生物學真正的價值所在?;顒踊虒W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并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在生物課上愉快地探索知識。
參考文獻:
高燕.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及其實現(xiàn)[J].學周刊,2015(10):125-12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