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平?オ?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英語教學的形勢愈發(fā)嚴峻,我們只有不斷更新觀念,改進教法,提升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與靈活性,才能幫助其適應新一輪的英語改革。教學時,要注重教材中project板塊的利用,利用其探究性與任務性的特點,提升學生實踐參與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project板塊 探究性教學 體會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80046
Project板塊的設計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認知水平、發(fā)展需要,注重其英語學習的體驗參與、實踐探究以及合作交流,以此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語言運用能力。該板塊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閱讀材料,第二部分是任務實施,前者為后者鋪墊,提供范例,拓展視野,后者是前者思維活動的具體實施,兩者相互推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一、以生為本,在做中學,調動學生積極性
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穩(wěn)固扎實,還要加強實踐,培養(yǎng)其語言運用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對于實踐運用的部分要圍繞教材,聯(lián)系學生生活,注重其參與體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講授牛津英語M3 unit3 Project時,我先引導學生閱讀第一部分,對板塊的主旨有一個把握,為接下來的實踐活動做一個預熱。學生閱讀后了解到這一塊是關于時間表的,旨在讓學生對時間有一個清楚的概念,并且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學生完成第一步后,感覺很有意思,與同學小聲討論著,沒有打斷他們,就趁熱打鐵,提問他們:“What is a time chart?”學生簡略說明之后,我就帶領其總結:How to make a time chart?隨后,我就在黑板上以魚刺圖的形式制作我的時間表,寫上我人生中的重要經歷:happy stories and sad experiences并且規(guī)劃未來的人生和時間,讓學生有一個參考。學生看到之后,躍躍欲試,我就鼓勵其制作時間表,自由發(fā)揮,認真對待。學生完成之后,我就邀請幾位學生展示時間表并互相對比,以此來分享各自的生活。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積極性很高,他們作為獨立的個體,需要這種活動來表達想法,由課堂學習升華到人生夢想,在培養(yǎng)其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認知的提升。
二、靈活變通,豐富形式,發(fā)揮板塊優(yōu)勢
考慮到牛津英語project板塊中的有些任務能力要求比較高,實施起來有難度,我們可以結合內容,做一些靈活的改變,在形式上降低要求,豐富學生的實踐,在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的同時,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講授M2 Unit 2的 Project制作旅游宣傳單時,我讓學生借助PPT呈現(xiàn)作業(yè),一邊用英語解說,一邊生動地展示設計,充分地展現(xiàn)團隊的成果。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由于詞匯量的限制,有些地方只能簡單描述,我們在一旁傾聽的時候,就要指導學生的口語,提升其語言能力,鼓勵其敢說敢講。對于宣傳單的制作,學生平時上課可能沒有時間,我們可以將它的實施安排在節(jié)假日,學生分組后利用課間討論制作細節(jié),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What does the poster consist of?
2.How does it attract the viewers?
3.How to make the words attractive?
分工準備,有時間的時候就完成,在規(guī)定的期限里上交,最后全班展示評價。
三、鼓勵評價,分享成果,促進學生進步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勞動成果的展示,也是對其努力付出的肯定,更多的是師生、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共同的進步。在評價學生作品的時候,在發(fā)現(xiàn)教學不足的同時要關注部分學生的表現(xiàn),鼓勵其融入課堂,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過分注重學生的能力高低,習慣用筆試來考查學生完成情況,容易增加學生的壓力,忽略學生發(fā)展的差異,導致后進生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我會在project的評價中采取調控性評價和情感性評價。一方面,調控學生的探究方向,使其有目標、有計劃地學習;另一方面,站在情感的角度鼓勵其自主學習,適當?shù)刂笇П頁P,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評價的方式不局限于師評,一般我會采取teamassessment,teacherassessment,selfassessment三種方式,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生的參與度、興趣、態(tài)度、語言能力等,綜合考查學生的表現(xiàn),以此促進其進步。比如,在牛津英語M1 Unit2 Making a booklet about fitness中,每個小組發(fā)揮團隊精神,在課堂上一起完成討論、策劃、制作的內容,利用課外的時間加工完善,使作品盡可能地完善。我觀察到一位后進生,他平時英語學習比較被動,很多時候都不參與集體活動,但在這次的活動中表現(xiàn)很出色。他很喜歡畫畫,對制作內容很感興趣,積極地參與,讓同學刮目相看。在評價的時候,他的組員都熱情地表揚他,我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其作品,對其嘉許,大大地激發(fā)了他學習的興趣,讓他融入正常的英語學習中。
總之,project板塊是英語改革的成功之處,不僅改良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進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還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fā)揮空間,讓其在愉悅的氛圍中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實現(xiàn)板塊教學探究合作、促進發(fā)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 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