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通226019)
文學經(jīng)典的“引進來”與“走出去”
——楚辭《國殤》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
張麗麗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通226019)
文學翻譯的翻譯方向影響了譯者“為何譯”、“為誰譯”和“如何譯”。阿瑟·韋利和楊憲益、戴乃迭是中國古典文學譯入與譯出的先驅(qū)人物和杰出代表,論文以阿瑟·韋利和楊憲益、戴乃迭英譯《國殤》為例,通過比較譯者翻譯目的、目標讀者、翻譯方法和文化策略等方面的差異探討翻譯方向?qū)ψg作的生成以及譯文接受產(chǎn)生的影響,為當下中華文化“走出去”大形勢下理想的譯者模式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翻譯方向;《國殤》;阿瑟·韋利;楊憲益;戴乃迭
翻譯方向是指譯者從外語向母語,還是從母語向外語翻譯,前者也稱直接翻譯(或曰譯入),后者又叫逆向翻譯(或曰譯出)。[1]關(guān)于翻譯方向與典籍英譯譯者資格問題曾引起不少學者的討論:潘文國[2]駁斥了漢學家Graham認為漢籍英譯只能由英語譯者“譯入”,而不能由漢語譯者“譯出”的觀點,呼吁中國譯者在加強中英語言和文化修養(yǎng)的基礎(chǔ)上,理直氣壯地從事漢籍的外譯工作,為新世紀弘揚中華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胡安江[3]以葛浩文為例,探討了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認為理想的漢學家譯者類型應同時具備中國經(jīng)歷、中文天賦、中學底蘊以及中國情誼四個方面元素。黃友義[4]認為中外合作翻譯不失為理想譯者模式的一個選擇。典籍英譯譯者資格已經(jīng)無需辯駁,中外譯者都可以獨自或者以合作方式從事漢籍英譯工作。然而,從譯文接受角度觀察,譯入翻譯與譯出翻譯能否取得同樣的接受效果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作為中國文學源頭之一的《楚辭》,19世紀初即開始傳入歐洲,一百多年來相繼出現(xiàn)十多個英譯本。與楚學其他分支的研究相比,《楚辭》英譯研究相對滯后,在近幾年才逐漸受到重視。①《楚辭》英譯譯者主體也有兩股力量:西方漢學家和中國本土譯者?!冻o》英譯研究中最為多見的是經(jīng)典譯本的評述和針對具體詩歌的多譯本比較研究:經(jīng)典譯本中又以兩位英國漢學家大衛(wèi)·霍克斯和阿瑟·韋利的英譯本受關(guān)注度最高②;多譯本比較研究中關(guān)注的多是不同譯者翻譯方法和策略的差異③。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呼聲越來越高,更多學者關(guān)注中國本土譯者的《楚辭》譯本。嚴曉江[5]提出在當今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形勢下,尤其需要學貫中西、譯研并舉的中國譯者的主動譯介。她認為許淵沖《楚辭》英譯版本是對其文學翻譯“三美論”的踐行。[6]
《國殤》是《九歌》中惟一一篇鏗鏘高昂之歌,是屈原追悼為國犧牲的陣亡者而作,歌頌了楚國將士為保衛(wèi)國家不惜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豪邁精神。《國殤》以其英雄史詩和愛國主題引起中西方讀者的情感共鳴,與其他楚辭詩篇相比,相對淺顯曉暢的語言也使其更容易引起中外譯者的共同關(guān)注:漢學家翟理斯(Herbert A.Giles)、理雅各(James Legge)、韋利(ArthurWaley)和霍克斯(David Hawks)等相繼將其“譯入”英語文學。本土譯者楊憲益、戴乃迭夫婦(下文簡稱楊氏夫婦)、許淵沖、卓振英、孫大雨等也先后“譯出”該詩以傳播我國中華文化精神。阿瑟·韋利和楊氏夫婦是中國古典文學翻譯的先驅(qū)人物,他們的譯本堪稱中國典籍英譯的譯入翻譯與譯出翻譯的杰出代表,在海內(nèi)外影響深遠。翻譯方向決定了“為何譯”、“為誰譯”以及“如何譯”。換言之,文學翻譯的翻譯方向決定了翻譯目的、目標讀者和譯者的翻譯方法和文化策略。讓中國文化“走出去”,什么樣的譯者模式才是理想有效的?筆者通過《國殤》的兩個譯本的比較研究,探討翻譯方向?qū)ψg作生成和譯文接受的影響,并嘗試對這個問題作出解答。
1.譯作細讀
阿瑟·韋利(Arthur David Waley,1889—1966)是20世紀英國最偉大的翻譯家之一,終其一生從事東方文學的譯介與研究,成績斐然。韋譯《國殤》收錄在1918年由倫敦康斯特布爾公司出版的《漢詩170首》中。這是第一部在西方世界公開出版的漢詩英譯集,讓西方讀者真切地感受到東方文學藝術(shù)的內(nèi)蘊和魅力。
韋利靈活運用直譯、意譯兩種方法,文化策略上以歸化為主。在這篇《國殤》的英譯文中無論是標題的選擇、譯文的視角以及選詞用字都體現(xiàn)了韋利對讀者的用心。韋譯以“Hymn to the Fallen”[7]為題,意為“獻給為國捐軀者的贊美詩”?!癶ymn”是基督教的贊美詩,圣歌。譯文標題既契合原詩的主題意義,又體現(xiàn)出西方宗教文化,易于引起譯文讀者共鳴。古典詩歌往往既有敘事又抒發(fā)感情,翻譯時需要選擇人稱——讓詩人以“客”的身份出現(xiàn),還是以“主”的身份出現(xiàn)。韋譯《國殤》讓詩人以“客體”身份出現(xiàn),以第三人稱視角切入,前半部分的戰(zhàn)爭敘事部分,韋利選擇以第一人稱直接引語譯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后半部分的抒情轉(zhuǎn)以第三人稱,猶如西方神父為死者亡靈祈禱,充分體現(xiàn)出譯者文化身份以及為譯文讀者所作的考慮。詩歌翻譯中最難處理的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矛盾,詩歌形式中的韻律和節(jié)奏又是難中之最。韋利認為,韻律對于詩歌固然重要,但由于語言體系不同,在語音和用詞上很難對位。全詩采用“跳躍韻”,巧妙靈活地把握并體現(xiàn)原詩的節(jié)奏,而不強求押韻。
韋譯中也有明顯與原作相悖的變形之處,但是譯者整體上保留了原詩的文學性。周建忠[8]曾探討《國殤》的飼主,認為本篇的飼主應為楚國主將,是從大將軍屈匄、唐昧、景缺等殉難將領(lǐng)中概括出來的人物形象。屈原感悟于將士們?yōu)閲I身的高尚精神,為之做詩,祭祀、慰藉英魂而鼓勵生者,在寫主將的同時,也寫到了廣大獻身的士卒,這是屈原接觸下層、同情人民的表現(xiàn)。韋譯敘事部分以“we”為主語,統(tǒng)領(lǐng)所有動作,用“they”指代敵軍,描繪出慘烈卻有些模糊的戰(zhàn)爭群像。然而,細讀原詩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原詩中既有群像描寫,也有個體特寫,從群像逐漸聚焦到個體。前四句“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是群像描寫;后四句“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兮擊鳴鼓”是對主將個體的描寫。在古代戰(zhàn)場上,只有主將才能駕戰(zhàn)車,“援玉桴”、“擊鳴鼓”。韋譯中“the fallen horses block ourwheels,our chariot is held fast;we grasp our jade drum-sticks,we beat the rolling drums”似乎戰(zhàn)場上每個人都有戰(zhàn)車和戰(zhàn)馬,每個人都能擊戰(zhàn)鼓。后半部分以第三人稱出現(xiàn),詩人化身為神父,為死者亡靈祈福。結(jié)尾部分點睛之筆“Their bodies perished in the fight;but themagic of their souls is strong——Captains among the ghosts,heroes among the Dead!”突出了勇武剛強的楚國將士形象,升華了英雄永垂不朽的主旨精神。Captains與heroes對應出現(xiàn)更彰顯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軍魂。對于譯文讀者而言,群像與個體特寫并不重要,他們更加不會去考究中國古戰(zhàn)場上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駕戰(zhàn)車、擊戰(zhàn)鼓這樣的細節(jié),他們能產(chǎn)生共鳴的是戰(zhàn)爭的慘烈悲壯和英雄的視死如歸,這些是超越了時空距離的人類的共通性。
2.譯文接受:無意插柳柳成蔭
雖然在韋利之前,已經(jīng)有不少漢學家選譯了《楚辭》部分詩篇。翟理斯曾選譯《卜居》、《漁夫》、《九歌·山鬼》、《東皇太一》、《云中君》和《國殤》等篇,分別收錄于《古文選珍》和《儒家學派及其反對派》中。但是由于出版時間較早,譯者缺乏漢語助手,譯文多有詬病。理雅各1895年發(fā)表《<離騷>及其作者》一文,其中選譯了《離騷》、《國殤》和《禮魂》等篇目,此譯本曾被西方漢學界視為權(quán)威。韋利譯本的出現(xiàn)使英語世界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理解真正改觀,他的中詩英譯為轉(zhuǎn)型時期的英語詩歌注入了東方血液。
韋利中國古典文學翻譯的成功是因為他同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首先,接受環(huán)境十分契合。在20世紀頭20年的英美文壇,以龐德為核心的意象派詩歌運動正當風頭之上,自由體及素體詩也越來越深入人心,韋利的英譯漢詩契合了這一時代潮流。其次,韋利的目標讀者非常明確。他對于西方讀者的文學傳統(tǒng)和審美取向了如指掌,自然能夠滿足他們的閱讀期待。他翻譯中國古典詩歌“不是為了公開發(fā)表,而是為了和朋友分享其閱讀中國詩歌的快樂。他的這些朋友包括T.S.艾略特、羅杰·弗萊、洛斯·迪金森以及洛根·皮爾索爾·史密斯”[9]。他在詩集序言中說:“本序是為普通讀者而作,因此只簡單明晰地陳述我的觀點,并未涉及那些少數(shù)專家才關(guān)心的有爭議的問題?!雹芤虼耍f利的英譯本不光在漢學界而且在文學界乃至普通大眾讀者中都受到普遍歡迎且影響深遠。不少讀者將韋利的英譯漢詩當作英語詩歌來欣賞,甚至忘了這是英譯的漢詩。《國殤》的英譯本后來被選入《牛津戰(zhàn)爭詩選》[10],成為英語文學的一部分。第三,韋利的翻譯屬于個人行為,可以遵從個人的審美趣味。他的文學天賦也在翻譯中得到全面的發(fā)揮。隨著對中國文化文學研究的深入,韋利在自娛自樂和與朋友分享的過程中無意間推廣了中國文學,成功地為西方公眾打開一扇東方文學之窗。
1.譯作細讀
1938年楊憲益還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出于好玩兒一口氣把《離騷》按照英國18世紀的英雄雙行體格式翻譯出來。1953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在此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部分篇目,結(jié)集出版了《<離騷>及屈原的其他詩作》,《國殤》亦收錄其中。楊譯《國 殤》題 為 “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7],意為“紀念為國捐軀的將士”,也契合原詩主題,但譯者未用“hymn”以迎合西方文化。譯詩在韻律形式上采用了英雄雙行體,雙行押尾韻:“aabbccddeeffgghhii”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在譯文視角的選擇上,楊譯讓詩人以“主體”身份出現(xiàn),采用第一人稱視角,作為中華傳統(tǒng)繼承者和參與者見證了古戰(zhàn)場的慘烈與英雄的獻身精神。開篇群像描寫用復數(shù)“we”作主語:
的表達水平 PBMCs于37℃水浴復蘇后,HBSS洗滌,取(1~2)×106個細胞,加入1 mL Trizol,按照說明書提取總RNA。檢測RNA純度及濃度,取1 μg RNA的液體量,配制反轉(zhuǎn)錄反應液,37℃ 15 min、85℃ 5 s,逆轉(zhuǎn)錄cDNA。取cDNA 1 μL,配制qRT-PCR反應液,反應體系為20 μL。反應條件:95℃預變性30 s,95℃擴增5s,60℃延伸30 s;共40個循環(huán)。以GAPDH作為內(nèi)參,記錄Ct值,計算相對RNA含量。
We grasp long spears,clad in rhinoceros’hide;
Our chariots clash,the daggers gashing wide;
Flags shade the sun,like lowering clouds the foe,
While arrows fall our warriors forward go;
They pierce our line,our ranks are overborne.
隨后鏡頭聚焦到將領(lǐng)身上,譯文轉(zhuǎn)以單數(shù)“I”作主語:
My left-hand horse is slain,its fellow torn;
My wheels are locked and fast my steeds become,
I raise jade rods and beat the sounding drum.
后半部分,譯者如屈原附身,親臨戰(zhàn)場,見到慘烈的戰(zhàn)后情景,感受到將士們?yōu)閲柢|視死如歸的愛國激情。逝者已矣,他們的愛國熱情通過詩篇得以永世傳頌。
Warlike indeed,so resolute and proud,
Undaunted still and by no peril cowed,
Our spirits deathless,though our bodies slain,
Proudly as kings among the ghosts shall reign.
相比較于韋譯模糊的英雄群像,楊譯的人物刻畫更為清晰,愛國精神的渲染更為強烈。與韋譯相比,更加忠實于原作。英國漢學家大衛(wèi)·霍克斯曾評價楊氏夫婦《離騷》譯文像蒲伯譯荷馬史詩那樣富有詩感,但不忠實于原文。他說:“這部《離騷》的詩體譯文,在精神上與原作的相似程度正如一只巧克力制成的復活節(jié)彩蛋和一只雞蛋卷之間的相似程度一樣?!保?1]楊氏夫婦在翻譯中國古典文學時一向以信為本,他們忠實的不是語言文字,而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和中國文明的精神。
2.譯文接受:有心栽花花不開
楊氏夫婦堅信跨文化交流與對話的可能性,而翻譯是在不同民族中進行文化傳播的手段。楊憲益認為藝術(shù)審美的超時空性和文化類同可以消除古典文學作品翻譯中的時空距離:
我們大可不必擔心時間相隔久遠的問題。拿《詩經(jīng)》來說,其中有些作品是公元前800年寫的,當然不能確切反映今日中國人的感情。然而,我們對這些詩歌還是贊嘆不已,原因是它們都是杰出的詩篇。[12]
作為中國漢譯外和傳播中國文化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楊氏夫婦終其一生致力于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西方,有強烈的責任感與獻身精神。自19世紀以來,中譯外與外譯中相比一直顯得勢單力薄。直到上世紀中,我國都沒有專門從事中國經(jīng)典外譯的部門。1951年,楊氏夫婦接到中國外文出版社的邀請來到北京,擔任英文版《中國文學》雜志的主編,自此開啟了他們“從《離騷》開始,翻譯整個中國”的偉大工程。他們想把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從《詩經(jīng)》、《楚辭》一直到清末再到魯迅選150種,當代文學從魯迅起到現(xiàn)在選幾十到100種。[13]187-188當然由于特定的歷史時期這種宏大的翻譯計劃并未完成。
1966年,戴乃迭在譯完《部隊文藝座談會紀要》后,用英文寫了一個批語交給了領(lǐng)導,闡述了自己對文化交流基本原則的理解。她認為:“文化間的互相交流必須首先把互相尊重放在首位,中國人不僅要尊重自己的傳統(tǒng),同時也要尊重外國文化的傳統(tǒng),在一個對外宣揚自己文化的刊物上肆無忌憚地攻擊他者文化乃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保?4]雖然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她的所言所行有些不合時宜,但足見一個在華外國專家的坦誠與敬業(yè)。楊苡談到楊憲益夫婦對于翻譯文學名著的工作態(tài)度時說:“他的工作并不是那樣輕而易舉,文學翻譯絕不能一揮而就,更不是人云亦云的依樣畫葫蘆。翻譯實際上也是創(chuàng)作,而且比創(chuàng)作更苦累人……楊憲益從來不說一句氣餒的話,他是主張埋頭苦干的?!保?5]
楊氏夫婦的文化傳播理想以及嚴謹認真的翻譯態(tài)度在國際上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英國倫敦大學把他們(楊氏夫婦)的譯著,如司馬遷的《史記》、《唐代傳奇小說》、洪昇的《長生殿》、明代《平話小說》以及《紅樓夢》、《儒林外史》等,都當作中文系必修的教材。荷蘭著名的萊頓大學,有半壁書架擠滿了他們的譯著,其收集之博,比他們自己記憶的還要多。澳大利亞堪培拉國際大學,也收藏了一大書架他們的譯著。香港大學更為他們的譯著單設(shè)了特別的書架。英國漢學學會、意大利但丁學會、香港翻譯學會等,都授予楊老榮譽會員與院士稱號。1993年3月,香港大學特地頒發(fā)楊老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文學和歷史方面的貢獻。[13]260-261
他們的譯作在國內(nèi)學術(shù)圈中好評如潮,但在國外讀者中卻遭受冷遇。造成如此差異的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首先,接受環(huán)境缺乏內(nèi)驅(qū)動力。譯文的接受需要與接受環(huán)境進行時空對接,對接上了譯文成功;對接不上譯文必然受到冷遇。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西方讀者的接受需求是相左的。行政干預和編審行為中的意識形態(tài)至上使刊物在內(nèi)容選擇和翻譯方法上容易帶有保守色彩,對讀者缺乏吸引力。其次,楊氏夫婦的目標讀者比較模糊。在接受澳大利亞雜志訪問時,戴乃迭女士曾坦言做翻譯時對自己的讀者不是很了解:“我們是為看不見的人民作翻譯……我們不僅在為美國人或澳大利亞人作翻譯,也在為亞洲國家中懂英語的讀者而工作,所以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讀者究竟是誰?!保?6]第三,在古典文學英譯的翻譯方法上,楊氏夫婦傾向于流暢前提下的直譯,文化策略上以異化為主。楊憲益認為:“翻譯的時候不能做過多的解釋。譯者應該盡量忠實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張,也不要夾帶任何別的東西……過分強調(diào)創(chuàng)造性是不對的?!保?7]譯者在其文化立場指導下讓英語貼著漢語文化觀念的地面行走也影響到譯文的可讀性,有時甚至會讓讀者產(chǎn)生自然的抵制情緒和逆反心理。政治第一、國家至上的指導思想使譯者無法盡情發(fā)揮他們的文學才能。楊憲益在一次采訪中說:“我倆實際上只是受雇的翻譯匠而已,該翻譯什么不由我們做主……中選的作品又必須適合當時的政治氣候和一時的口味。我們翻譯的很多這類作品并不值得我們?yōu)樗速M時間?!保?3]219
韋利以西方文化身份自居,他的“譯入”翻譯以拿來主義為指導思想,變東方古典為西方經(jīng)典;楊氏夫婦以東方文化身份自居,以強烈的責任心苦心孤詣傳播中國文化精神,卻很難達到西方讀者的閱讀期待。無論是韋利的“譯入”翻譯,還是楊氏夫婦的“譯出”翻譯,從語言文字上分析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而翻譯中的變形或?qū)υ牡摹安恢摇币捕加凶g者自己的考慮和理由。然而,從譯文讀者接受角度考察《國殤》的兩個英譯本,可以由點及面管窺“譯入”翻譯和“譯出”翻譯的差異,其接受效果正應驗了一句中國古詩:“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薄秶鴼憽酚⒆g本的比較分析可以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些啟示。
首先,從翻譯方向與譯文接受角度看,成功的文學翻譯往往是譯入翻譯。國際譯聯(lián)只能接受譯入語為母語的翻譯,這樣的國際慣例已成傳統(tǒng),不是一兩個譯者或一兩代人能夠撼動得了的。謝天振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理論與實踐叢書》總序中曾說:
譯入是建立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內(nèi)在的對異族他國文學、文化的強烈需求基礎(chǔ)上的翻譯行為,而譯出在多數(shù)情況下則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廂情愿地向異族他國譯介自己的文學和文化。譯入活動只需要交出一份“合格的譯作”,基本不用考慮譯入語環(huán)境中制約或影響翻譯行為的諸多因素就自然而然能夠贏得讀者和市場。……(中國本土譯家)在對譯入語國家讀者細微的用語習慣、獨特的文字偏好、微妙的審美趣味等方面的把握上仍然無法跟西方漢學家相比。[18]9-10
因此,同等條件下,從事逆向文學翻譯的譯者至少多了三個方面的困難:語言的阻力、文化的障礙、接受環(huán)境的內(nèi)驅(qū)動力?!白g入”和“譯出”都很重要,但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選擇和喜好。中國本土譯者要想在海外市場與漢學家的譯文競爭無異于以卵擊石,但是他們的努力并非沒有價值和意義,他們的譯本至少為翻譯學習和語言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語料。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標準化”的單一譯本已經(jīng)不可能一統(tǒng)天下,應該鼓勵多樣化的典籍英譯本。
其次,在東西文明的交融過程中,雙方都會立足于自家文化,對外來文化加以闡釋、吸收、利用,誤讀和歪曲在所難免。文本的傳播從來不是簡單的平行移動,處于不同語言、文化和歷史語境中的翻譯主體對于意義有不同的把握。因此,對于漢學家的翻譯,國人要有包容心態(tài),不要動輒苛責譯者有帝國主義話語或歪曲中國文化的惡意,而無視它在文化傳播中的成功。畢竟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和民族都是通過他們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翻譯家來接受外國文學和外國文化的。
第三,中國文學對外譯介之前就要有清晰的讀者定位,要以目標讀者的文化為參照系,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達到譯介的目的。評價譯文的好壞不能止于文字的轉(zhuǎn)換,語言的等效、文化的交流、意識形態(tài)的導向、讀者的接受和傳播效果都得考慮。
第四,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文化的“雙向”流通。漢學家和掌握外文的中國學者合作翻譯模式值得借鑒推廣。除了譯者的國際合作之外,更要加強出版界的國際合作:可以通過國際書展、版權(quán)代理等方式聯(lián)系海外出版社合作譯介和出版發(fā)行。
文學譯介是文化交流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譯者是文學交流的推手,“一個好的作家遇上一個好的翻譯,幾乎就是一場艷遇”[19]。本土譯者“譯出”翻譯也好,漢學家“譯入”翻譯也好,沒有絕對的好壞優(yōu)劣之分,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溝通與互動。我們應該允許多種譯本并存,在市場中優(yōu)勝劣汰,讓讀者各取所需。當然,讓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同時,還必須讓西方讀者走進來,讓他們親歷中國歷史與文化,有助于讀者掃除理解中的障礙。文學翻譯是個系統(tǒng)工程,只有贊助人、出版界、譯者、研究者和讀者共同參與并加強溝通,中國文學才能有效地走出去,中西文化交流才能實現(xiàn)雙向溝通與良性互動。
注釋:
①據(jù)文軍、劉瑾(2013)統(tǒng)計,1992—2012年間,與《楚辭》英譯相關(guān)期刊論文33篇,大多集中于2008-2012年發(fā)表。參見文軍、劉瑾:《國內(nèi)<楚辭>英譯研究綜述(1992—2012)》,《外文研究》,2013年第1期,第84-90頁。
②代表性論文如程章燦:《論霍克斯教授的<楚辭>翻譯——讀<楚辭:南方之歌>》,《中國楚辭學(第18輯)——2010年江蘇南通屈原與楚辭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3月26日。蔣林、余葉盛:《淺析阿瑟·韋利<九歌>譯本的三種譯法》,《中國翻譯》,2011年第1期,第65-71頁。
③如張煜(2010)選取楊憲益夫婦、大衛(wèi)·霍克斯和卓振英的《山鬼》英譯本為例,從多方面對譯本做了綜合分析,管窺三位譯者在楚辭英譯方面的策略方法和優(yōu)劣得失。
④見《漢詩170首》1962年版介紹部分。轉(zhuǎn)引自陳惠:《阿瑟·韋利翻譯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原文為英文,引文為本文作者的翻譯。
[1]史凱,呂競男.文學出版走向世界:誰來譯?[J].中國出版,2013(8):57.
[2]潘文國.譯入與譯出——談中國譯者從事漢籍英譯的意義[J].中國翻譯,2004(2):40-43.
[3]胡安江.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J].中國翻譯,2010(6):10-16.
[4]黃友義.漢學家和中國文學的翻譯——中外文化溝通的橋梁[J].中國翻譯,2010(6):16-17.
[5]嚴曉江.《楚辭》英譯與中學西傳[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4(9):122-130.
[6]嚴曉江.許淵沖《楚辭》英譯的“三美論”[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2-96.
[7]呂叔湘,許淵沖.中詩英譯比錄[M].香港:三聯(lián)書店,1988:46-49.
[8]周建忠,賈捷.注評《楚辭》[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68-73.
[9]陳惠.阿瑟·韋利翻譯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
[10]程章燦.東方古典與西方經(jīng)典——魏理英譯漢詩在歐美的傳播及其經(jīng)典化[M].中國比較文學,2007(1):31-45.
[11]張煜.《楚辭》的英譯比較研究——以《九歌·山鬼》為例[J].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2010:1-15.
[12]任生名.楊憲益的文學翻譯思想散記[J].中國翻譯,1993(4):33-35.
[13]楊憲益.楊憲益對話集:從《離騷》開始,翻譯整個中國[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
[14]鄒廣勝.談楊憲益與戴乃迭古典文學英譯的學術(shù)成就[J].外國文學,2007(5):119-124.
[15]楊苡.楊憲益與翻譯[J].中國翻譯,1986(5):40-41.
[16]禹一奇.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
[17]Kenneth Russell Henderson,楊憲益,等.The W rong Side of a Turkish Tapestry[J].中國翻譯,1981(1):5-9.
[18]謝天振.中國文化走出去:理論與實踐“叢書總序[M]//劉小剛.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與跨文化交際.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
[19]高方.文學譯介、文化交流與中國文化“走出去”——作家畢飛宇訪談錄[J].中國翻譯,2012(3):49-53.
In-coming Translation and Out-going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Guo Shang
ZHANG Lil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Direction of translation influences th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of translation works.W ith Arthur Waley and the Yang’s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one of the poems in Chu Ci as a case study,this paper tri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coming translation and the out-going translation in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asks,implied readers,translationmethods and cultural strategies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an ideal translatormodel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direction of translation;Guo Shang;Arthur Waley;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H315.9
A[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150406606
[責任編輯 董明偉]
2015-08-09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科資助項目“中國文化‘走出去’與‘走進去’——《楚辭》英譯的文化翻譯觀”(2013SJB750014)
張麗麗(1980—),女,江蘇南通人,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