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香
(西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日本戰(zhàn)俘、“日本八路”的延安形象書寫
——兼與西方記者報道比較
張煥香
(西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當年曾有一批日本戰(zhàn)俘、“日本八路”在延安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這段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使他們對延安難以忘懷,延安隨著他們對中國革命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解與接受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致。同是外國人,這與西方人對延安的認識又有巨大差異。考察延安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形象變遷,既可以了解延安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探尋外國人的戰(zhàn)爭文化心理對延安書寫的影響。
延安;日本戰(zhàn)俘;“日本八路”;西方記者;革命;戰(zhàn)爭
城市建設與文學文本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閱讀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種方式的文本閱讀。這種閱讀關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歷史:它既豐富了城市本身,也豐富了城市被文學想象所描述的方式?!盵1]城市歷史與文學想象的混合就是我們得到的城市印象。延安作為中國革命的圣地,當時不光吸引了中國有志青年,也吸引了一批西方記者欣然前往,他們對蘇區(qū)的報道讓人們認識了中共及其政權。同時,延安還有一批日本人,他們有的是戰(zhàn)俘,有的是已經(jīng)覺醒的原日本士兵,他們在延安接受教育改造,他們也寫了一些文章。通過這些外國人的視角,我們可以了解延安在他們眼中是怎樣呈現(xiàn)的。
延安地處陜北,黃土高原特有的風沙使它看起來飽經(jīng)風霜,窯洞是它特有的建筑,人口稀少,百姓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與畜牧業(yè)。紅軍接管下的延安已是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軍事浩劫,街市未變,居民只有3000左右?!俺莾?nèi)大量是農(nóng)民,城周圍二十多里路外很少有村莊,漫山遍野,荒草叢生,有人居住處,才有小塊耕地[2]12”,紅軍來了以后,街市才逐漸熱鬧起來,有一些小商店和飯館。曾任延安交際處主任的金城回憶初進延安時的情況,“那時延安只有十字交叉的兩條街:從南門到北門,南北向一條;從東門到鳳凰山麓,東西向一條。街上的房子,除了居民的住房外,大都是我黨政機關所在地,房屋結構和里面的設備比較簡陋。唯一的一所好房子,就是坐落在十字街口東北面的外國人所造的天主教堂”[2]12,它說明了延安的窮苦,這是當時中外都知曉的。延安很窮,外來客人掏錢請客的事情并不新鮮,卡爾遜回憶當年自己宴請老外馬海德時說:“他如此大方地利用了我的好客使我發(fā)笑,他知道我手頭不緊,……他們完全沉浸在聚餐的快樂中”。然而,環(huán)境對人的塑造與人對環(huán)境的評價是相互作用的,當年,西方的國際友人尼姆威爾斯在《續(xù)西行漫記》前言中說,它是“抱著渴求真理、探索人類解放事業(yè)道路的愿望,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分別由北平西行,從陪都北行,深入鄉(xiāng)村,走過城鎮(zhèn),一步步走到革命圣地”[3],真實的延安,竟讓他們難以將鄉(xiāng)村與城市這樣以前明晰的概念說得清楚?!案G洞上頭是耕地,是種麥子的漫坡地。從窯洞頂上看,地里全是種著叫不出名字的各種農(nóng)作物;從側面看,卻是許多建筑物的斷面,斷面上挖了許許多多的洞穴,這就是延安的景觀了。麥田里??匆娨巴酶Z出來。有些沒有耕過的陡坡,從上往下走好像有踩著沙丘往下就溜的感受。山的形狀大部都是不很陡的土丘[4]196”,“延安新市場設在南門外,十分興旺。其他的軍事設備、學校、醫(yī)院等,分散設置在延河兩岸的平地、山溝、山腰和山上,磚瓦房和窯洞都有。南門外山上有延安的名勝——寶塔山,塔下方半山腰完全是一片凹形的地方,那里就是日本工農(nóng)學校宿舍的成排窯洞。這些延安的各式各樣的建筑物并列在延河兩邊的山腰,而所有的山頂上全都是耕地,可以看到慢悠悠地走動著的耕牛,真有趣![4]197”日本的鈴木傳三郎也有同感,他是日本的教授,是延安俘虜中軍銜最高的日本人,看到過許多中國城市,這個異國他鄉(xiāng)是那么的與眾不同。
表面上看,中國的上海、北京等都有資格擔當革命這一重任,但歷史卻選擇了延安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地方,這其中的緣由是外界急于知曉的,所以西方人士以探求的眼光看延安。而日本人對延安有敵視的,有同情的,有歌頌的,有無所謂的,強烈的民族、國家意識使他們眼中的延安帶上了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
“我們這些初次來到延安的人們,對其城郊的景致覺得很新奇。那是個沙塵與窯洞的城市。到處都殘留著日軍轟炸的痕跡?!盵5]這是水野對延安的第一印象。香川孝志對延安的歷史很是熟悉,“當時的延安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所在地,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滿懷救國熱情的中國青年男女,從全國各地聚集到延安學習革命思想和理論,然后又奔赴前線。以朱德將軍位總司令的八路軍總司令部也設在延安”,“延安本來就是陜北黃土高原上一座歷史悠久的重要城市,在唐、宋時代被稱為‘膚施’,是陜北的商業(yè)、軍事中心。矗立在市東南嘉嶺上的八角九層寶塔建于唐朝,后來這座寶塔成為中國人民革命意志的象征,也成為日軍轟炸延安時的目標”,“經(jīng)過一段不平凡的戰(zhàn)斗歷程,位于延河中游的古城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圣地”[6]。香川孝志對延安成為革命圣地的歷史經(jīng)過進行了介紹后,突出強調了當時延安的政治氛圍,被眾多大學圍繞的延安充滿了活力,“在延安東郊有魯迅藝術學院,離它不遠的一座小山上還有抗日軍政大學。被稱為‘魯藝’的魯迅藝術學院……”?!爱斘覀冄刂雍幼叩窖影部吹紧斔嚭涂勾蟮陌咨ㄖ飼r,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好一座美麗的城鎮(zhèn)??!’”對比這兩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看出:水野并沒在意延安,或者說是無所謂它的美與丑,如果非得表明態(tài)度的話,毋寧說他是不喜歡的,甚至是厭惡的,沙塵與窯洞的組合就是他對延安的總結,加上殘留的轟炸痕跡,不用說,這是一座破爛不堪的城市。再者,據(jù)水野所言,他當時對中共還沒有明確的認識,“我雖聽說過毛澤東的名字,可是對馬克思和列寧的名字卻連聽也沒有聽過”,在去延安的途中,知道“開羅宣言”簽訂了,日本國內(nèi)加強征兵等消息后,“我們既感到驚訝,又感到悲傷”,雖然已經(jīng)是冀魯豫支部代表,但水野對“皇軍”的勝利并沒有放棄幻想,所以水野對延安的象征意義沒有多大了解,對會議的目標也沒有認識,比較茫然,因而書中并沒有對延安的經(jīng)歷做詳細的介紹。香川孝志卻對延安贊美有加,它不但歷史悠久,景色迷人,還有革命圣地的光環(huán),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有希望的城市,因而對延安及自己在延安的生活詳細地進行了說明。這也可看出兩人對延安的感情是不一樣的?!皬母G洞的前院遙望延安夜景也很優(yōu)美,……各處窯洞燈火點點,遠遠看去猶如大型輪船停泊在延河岸邊”,這是1979年香川重游延安時看到的景色,回憶往昔,延安在他心里仍是充滿愉悅的“圣地”,“我們在延安時,塔上有許多蝙蝠在做窩,我們爬上羊腸小道走進寶塔的洞穴一喊,他們便吧嗒吧嗒地振翅飛去”,全然沒有戰(zhàn)爭的緊張與恐怖,倒是一片悠閑的情趣,別具詩意的天真。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香川孝志較早地參加了覺醒聯(lián)盟,1941年就到了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他已經(jīng)對八路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政策有了解,而且對八路軍的感情已起了變化,“把他們視為友軍”,對延安的敏感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方面,從西方都市來的美國記者,對延安的農(nóng)村風光不無贊嘆,日本戰(zhàn)俘、“日本八路”有從日本城市來的,但大多數(shù)是出自日本農(nóng)村,相對于城市的繁華,延安沉寂,相對于西方的發(fā)達,延安落后。他們穿梭于時空的交錯來認識延安。黃土與窯洞是延安的象征,史沫萊特這些西方記者對這樣自然環(huán)境下的延安人寄予了很大的同情與好奇?!包S土原是從戈壁沙漠吹過來的,而沙漠現(xiàn)在卻來找它逃跑的沙土了。寸草不生的地方,人類生活如何維持?”,“面容憔悴的老農(nóng)民和牧人,在光禿禿曬得滾燙的小山上兀自跋涉著”,“女孩子仍纏腳”、“男人和婦女一樣喜歡繡花”、“老農(nóng)們把谷物運到城里市場上去賣的時候,總愛在他們的騾子或駱駝身上扎了一些穗子和絨球,招搖過市”[3]60但是,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國度里,“炎黃子孫”的精神仍然保存,因為劉志丹老早就在此建立了蘇維埃。剛到來時有諸多的不適應,但熟悉之后就對它戀戀不舍。“陜北一向是地球上僅有的幾個鼠疫仍舊流行的地方?!谶^去,天花、傷寒和斑疹傷寒等傳染病總是有規(guī)律地定期在延安發(fā)生,至于痢疾之類的小病更是習以為常了?!盵3]64“晚上,我房間的屋頂,成了老鼠三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訓練場”,“當我在西北停留或者旅行的時候,我也學會了向跳蚤致以最大的敬意。我克服了對老鼠本身的厭惡,集中精力對付跳蚤,擔心它們在我房間的地板上傳播病菌?!盵3]66作者以戲謔的語氣講述了他在延安對環(huán)境的克服,老鼠、跳蚤、疾病這些意象成為延安的符碼標志,是它落后鄉(xiāng)村的寫照。
對延安“窯洞”印象最深刻的是鈴木傳三郎,他是以俘虜身份被八路軍帶到這里的,他對“窯洞”也是比較喜歡的?!啊G洞’,日本話應該是‘洞穴’,它是把山的側面削平后,挖出來適合一家人居住的洞穴。從字面上看,它似乎是黑洞洞潮乎乎的洞,但實際上和我們想象大相徑庭,它是一個明亮而又寬敞的構造,面積相當于日本的十榻榻米,一半地方是床,另一半地面上安放著桌子、椅子,可以作學習用。窯洞門口一側一般有半人高的墻,墻上有明亮的窗戶,而且可開可閉”[4]193,他不但驚訝于窯洞的寬敞,更驚訝于人們的智慧。
這里就是延安,它只有4萬人,其中包括12000名士兵、黨政官員和學生;沒有電燈和現(xiàn)代化電器,除了四五輛舊式卡車外,再也沒有什么其他汽車;實際上沒有什么公路;沒有可以航行的河道;沒有可以從外部世界運來給養(yǎng)的飛機;只有它所控制的分散在日本人無數(shù)堡壘地帶之間的敵后8000萬人民;只有它在戰(zhàn)區(qū)外擁有150萬人的半荒蕪的陜甘寧邊區(qū)——唯一的后方,這里三面受到國民黨軍隊的嚴密封鎖,另一面的大部分地區(qū)面臨著侵占黃河沿岸的強大日軍[7]84。
延安的貧瘠處處顯示了它與國民政府的不同,也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不同,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延安的落后,“半荒蕪、沒有電器、沒有公路、沒有汽車”,所有代表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東西在延安是找不到的,作者反復強調了延安的農(nóng)村樣貌,“這簡陋的地方和農(nóng)村一樣”,這使他擔心“這個小小的延安,作為另半個熱愛祖國的中國的首都,作為另一個抗日戰(zhàn)爭的指導中心,作為一個新中國的雛形,怎么能與重慶相競爭呢?[7]84”,“陜北是我在中國見到的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即使包括云南西部在內(nèi)也是如此”[8]。然而在日本人的回憶里延安雖然也顯得貧瘠,但并沒有西方人感受那么強烈,有可能是他們的重心沒有放在對物質的感受上,也有可能是在中國的長時間行軍中對此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更有可能是他們在日本的生活與歐美的現(xiàn)代文明程度有差距,因而對延安的落后感受不強烈,往往寥寥幾筆就可帶過了。
與此不同的是,在西方記者在他們的報道中,對初到延安看到的景致有詳盡的描述。
延安象個農(nóng)村,安逸而純潔。與其說它是中共的軍政中心,毋寧說它好像是中世紀一所學院的校園。
太陽在半荒蕪的、但是特別吸引人的大地上奏起一曲寧靜而歡快、反映鄉(xiāng)村和諧的樂章。
一座千年古塔矗立在一個匯合著三條峽谷的小山頭上,顯得高大和澄黃。山谷里沒有樹,令人感到空曠得出奇,只有幾所稀稀落落的矮屋。附近一道古城墻遮住了古老延安的廢址。許多磚泥屋子都給日軍的炸彈破壞了,只剩下少數(shù)半毀的石頭門,孤零零地豎立在路旁。許多瓦礫場經(jīng)過秋雨沖刷,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長滿著青青的亞麻。
一連串高高的、輪廓鮮明的小山,在深黃色的沙丘似的黃土地和青綠色的倒斜著麥子和小米地中閃閃發(fā)光。
山坡里有無數(shù)小窯洞。在所有這些明亮和色彩的返照下,山腳下卻顯出點點黑影。這些窯洞看來像是帶有原始人穴居的粗糙的史前痕跡。一縷縷炊煙,從田地中看不清的屋頂上升起來。那長長的整齊的一排排拱形的出入口,可以通往各機關、學校和醫(yī)院——現(xiàn)代窯洞建筑。他們一層一層插入平整的黃土崗的表面,像是在山崩中埋沒了一半大樓。
山谷里和山坡上有許多綿羊和山羊、牛和馬在吃草。農(nóng)夫們戴著闊邊草帽,在整齊的田地上耕作。穿著藍布和白布衣服的人蹲在河邊石頭上洗衣服,或者給小孩和自己洗澡。幾小隊滿載貨物的驢、騾和馬,響著叮當叮當?shù)拟徛?,搖擺著傳統(tǒng)的紅色流蘇,慢慢地在黃泥路上行進,從穿著褪色的棉布服裝、態(tài)度閑散的公務員、學生和士兵身邊經(jīng)過。鐵匠在茅棚里打農(nóng)具。工人在路邊制磚。商人忙著照顧貨攤和小店鋪。孩子們在學校的大廣場里玩耍。[7]78
岡瑟斯坦是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駐遠東的特派記者,1944年隨“中外記者西北考察團”抵達延安,對延安進行了實地考察。在他看來,延安是農(nóng)村,這是與城市相對的概念,除了幾處被轟炸的屋子暗示著這是戰(zhàn)爭時期之外,其他再無戰(zhàn)爭痕跡,一幅田園的安靜、和諧,在這和諧之下是原始的史前生活,牛、馬、驢、騾等簡單的交通工具、在河邊或洗衣或洗澡的人們,這些于西方都市已再難覓其蹤跡的現(xiàn)象在延安存續(xù)著,而且是生機勃勃地共存于延安,對于來自西方都市的外國人來說,這是一個奇異的世界,“深黃色的沙丘似的黃土地和青綠色的倒斜著的麥子”,載貨的驢馬的鈴聲、紅色的流蘇,視覺與聽覺的融合沖擊著作者的延安構想,延安到底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一時讓作者難以把握,說它是鄉(xiāng)村,在行政劃分上它是延安市,是蘇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而且有政府機關駐地;說它是都市,它不具備現(xiàn)代都市的繁華,與西方都市相比,它還是處在原始階段的農(nóng)耕社會。雖然它在“現(xiàn)代性”上遠不及西方都市的發(fā)達,但對厭倦了現(xiàn)代都市喧鬧、并富有正義感的西方人而言,拋開物質條件上的相形見絀之外,延安自有它的魅力,這里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理想王國。甚至在面對轟炸時,延安也是那么的從容與樂觀,美國記者福爾曼寫道:“日本結束了轟炸之后,昔時的延安便成了一片瓦礫的廢墟了”,盡管如此,延安的毀滅既未驅走共產(chǎn)黨政府,也沒趕散延安民眾。他們只逃到延安城外,在延安峽谷側面的數(shù)千尺的峭壁上鑿深深的洞以安居。所以今天的延安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不怕轟炸的洞穴城市。洞穴一層層地排在懸崖上,每個洞穴都有一個拱形門,每個拱形門又皆以一道扶壁互相隔開。由洞穴前的雄壯的層道,人馬可以來回通行,險阻的小路從一條層道通到另一條層道,把上下的層道聯(lián)結起來。每個洞口前都有一小塊平地,用以養(yǎng)雞養(yǎng)豬種菜或做兒童們的游戲場。間或那里更有一條曬衣服繩子。從上面向下望,可以看到在懸崖下的峽谷里有很多婦女在延水岸旁洗衣服”。[2]16
這個別致的景觀讓外國人驚訝,也讓他們?yōu)橹袆?。中國記者林放在為重慶《新民報》寫的報道中認為:“慣于享受城市趣味的人,到延安來一定要感到悲慘的失望。因為這里不僅沒有好山好水,也竟沒有一個可以散步的草坪,沒有一個可以駐足的樹蔭。一眼望去,灰塵滿目,沒有一點鮮艷的色彩”[2]16,看來他的預測并沒靈驗,延安的樸實無華正好契合了美國記者的田園情懷。盡管他們聲稱自己對延安的觀察是認真的、客觀的,但不得不承認他們有對延安的美化,史沫萊特是這樣評述自己觀察延安的心情的:
今晚,這些挨餓的人們唱著歌,然后紛紛到他們那種在泥地上用稻草鋪成的床上去休息,他們的歌聲使我覺得比往常具有更深的意味了。他們的聲音就像夜幕中的一支弦樂隊。今天我吃飽了飯,我體會到自己永遠也不能充分理解此中的意義,那是中國味求取解放而進行斗爭的實質!這種實質深深地印在這些工人和農(nóng)民的心坎上。我依然是一個旁觀者,我受到特殊照顧。盡管這些人在挨餓,但我總是能吃飽。盡管這些人在挨凍,但我總是能穿得暖,而且還有一張暖烘烘的床鋪。他們將要出去打仗,許多人將要在冰凍三尺的戰(zhàn)場上獻出生命。而我仍將是一個旁觀者。我看到他們的身影在昏暗的街道中逝去,他們依然引吭高歌。我渴望有一種視覺的火花,能使我深入到他們的頭腦和心靈中進行觀察,把他們對愿意為之獻出比自己生命還要高的代價的這場偉大斗爭所抱的信念描繪出來。[9]
岡瑟斯坦與史沫萊特一樣是準備客觀記錄延安的,“不散布謊言,不歪曲事實,不顛倒黑白”的對真實性的追求,使他們有余裕去仔細體會延安。但是,對戰(zhàn)時的日本人來說,延安的政治意義高于它的任何其他意義,所以主觀情緒上的差異使他們無心去觀察它的一草一木,也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的限制,他們無力描寫延安的景致,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很多本身就是出身日本農(nóng)村,對著田園式的延安畫卷沒有西方記者感到那么新奇。簡單來說,斯坦是那些相信中國能夠站立起來的旁觀者,他們對延安的描寫是對“客觀情勢”的估計,客觀性是它的主要特點。最為重要的是,西方記者大多是從國際人道主義出發(fā),站在同情中國人民的立場上,帶著目的性關注延安的各個方面的,而日本人則是以戰(zhàn)俘或覺醒士兵的身份來到延安的,對戰(zhàn)爭形勢及戰(zhàn)爭性質并沒有清晰的認識,他們隨波逐流似的到延安來沒有目標,一切在中共的安排下進行,因而他們沒有認識的主體性,加上戰(zhàn)時國家民族主義意識強烈,他們不會為延安的命運擔心。
[1]Richard Lehan.The city in Literatur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289.
[2]朱鴻召.從地理延安到圣地延安[J].檔案春秋,2005(5).
[3][美]尼姆·威爾斯.續(xù)西行漫記[M].陶宜,徐復,譯.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
[4]劉國霖,鈴木傳三郎.日本俘虜在延安[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5][日]水野靖夫.反戰(zhàn)士兵手記[M].鞏長金,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
[6][日]香川孝志、前田光繁.八路軍中日本兵[M].サイマル出版社,1984:58.
[7][美]岡瑟·斯坦.紅色中國的挑戰(zhàn)[M].馬飛海,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8]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M].董樂山,譯.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48.
[9][美]史沫萊特.中國在反攻[M].紐約:先鋒出版社,1938:123.
[責任編輯 王俊虎]
2015-03-15
張煥香(1978—),女,陜西渭南人,西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講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
D231
A
1004-9975(2015)03-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