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明
摘 要:大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工具課程,為學生學好好其專業(yè)課程與從事相關專業(yè)更高層次的學習起著奠基作用。為學生學好數學這門課程,我校對大學數學的教學模式試采用了分類教學的教學模式。本文從分類的必要性、分類方式以及取得預期效果等方面闡述了實行分類教學的區(qū)別與優(yōu)勢。
關鍵詞:大學數學;分類教學;教學相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31-01
一、實施分類教學的必要性
大學數學是本科階段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體現在學好數學不僅是學好其專業(yè)知識的基本保障,更是提高思維方式與升學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工具。因此,本科院校對大一新學開學就開始開設大學數學課程。但高等學校擴招后,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階段,高校入學人數在激增的同時,學生質量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學生來自不同地區(qū),數學參差不齊;興趣愛好與發(fā)展方向都不相同。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興趣愛好、發(fā)展志向尊重其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對學生實施不同方式、不同類型的分類教學方式勢在必行。本文以科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學校的教學實踐,分析并論述了分類教學的實施方法。
二、分類教學的理論基礎
分類教學的理論基礎源于美國心理學、教育學家布魯姆 “掌握學習”理論。布魯姆論述到:“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近年來的高校擴招也造成了生源質量的下降。這造成了學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而分類教學體現了上述思想。分類教學法還以多元性格類型理論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個性發(fā)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三、分類教學的具體實施
分類教學,就是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對數學的興趣愛好程度與要求,有區(qū)別地制定學習目標,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與教學方法,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因人施教,實現更好效果的教學模式。類型分為兩類,即A類和B類。A類是基本知識掌握、理論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等方面要求比較高的類型,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以考研升學和在專業(yè)領域深入研究為目標;B類要求相應較低,以打下扎實基礎,使數學成為后繼專業(yè)學習的工具為基本原則。同時,由于A類學生的要求較高,必須由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授課任務。分類的依據參考以下方面:一方面參考高考成績,另一方面開課前的數學“摸底”考試。但是對數學很感興趣,或者有考研等繼續(xù)研究的意向,可以考慮將該生分A類班級聽課。相反,有的學生考試成績雖高,但是對數學興趣不大,只是當做一門必修基礎課程來修,那么,就可以征求該生的意見,將其分在B層班級上課??紤]到班級人數和授課效果,我們采取相當三個“自然班”的人數為一個授課班。分層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因材施教,因此,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一些學生的數學成績、對數學的興趣態(tài)度等可能已經不再適合原來的班級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對班級進行調整。
四、分類教學的效果與反思
分類教學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愿望和要求,應當堅持和完善。分類教學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因學科本身的抽象枯燥造成的厭學情緒。實踐證明,分類教學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做到了“優(yōu)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李 陽.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思考.高教論壇,2009.2
[2] 王明哲.數學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陜西教育出版社,2013.12
[3] 陳德才.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4] 陳 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中學數學參考,2012.10
讀寫算·教研版2015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