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瑤
品德課程作為小學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對提高小學生的品德實效性起著重要的作用。要真正發(fā)揮好這一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基本點:一是教學要為學生的道德行為實踐建立真正的情感和信念基礎;二是使學生由過去被動的聽講轉(zhuǎn)向主動的感悟?qū)W習;三是由關注道德結(jié)構(gòu)的學習轉(zhuǎn)變?yōu)楦又匾曆芯啃詫W習;四是由封閉性的課堂學習轉(zhuǎn)變?yōu)檎n內(nèi)與課外、校內(nèi)與校外相結(jié)合的開放式學習。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筆者形成了“四實·四度”的教學策略,具體闡述如下。
一、教學目標從實,梯度遞進
教學目標支配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不僅規(guī)定著學與教的方向,還決定著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和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小學品德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是綜合的。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依據(jù)小學生的道德認知特點,從實際出發(f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梯度上升,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案例1】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第三單元第2課 《退一步海闊天空》教學片段。
活動1:尋找同學的優(yōu)缺點
師:請你寫出班上某一方面表現(xiàn)很好的同學的名字,想想你為什么認為他很棒。
師:翻過你的卡片,再請你寫出周圍沒有缺點同學的姓名。(向?qū)W生發(fā)放小卡片,并組織交流)
生1:我寫了張某某,他堅持每天為大家拎點心桶從不叫苦。
生2:我覺得好幾個同學都很棒,葉某、黃某某、范某、羅某,他們學習好,跟大家很合得來。
……
師:你們也很優(yōu)秀,觀察到了他人的優(yōu)點。(教師巡視同學填寫的卡片背面)
師:為什么“無缺點同學的姓名”一欄你們都空著?
(師生共同交流話題,討論認識)
師總結(jié):看來,這真應驗了一句古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闭f明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即使是非常優(yōu)秀的人身上也可能有小小的缺點,是吧?有的缺點它常常會影響我們與人相處時的心情,有時還會給我們帶來煩惱。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一課是以“寬容”為主題的學習。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盡管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道德認知,對“寬容”這個概念有所理解,但只有通過學生情感上的體驗,才能最大限度地帶給他們更多的啟發(fā)和感動,學會在交往中能夠做到退讓。本課時教學目標的設計就要關注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有更多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感受到退一步的魅力,感受到退一步所帶來的快樂、帶來的珍貴的友情、帶來心胸的寬廣、帶來人際交往的和諧。據(jù)此,教師將這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三個層次:一是觀察同學的優(yōu)點;二是觀察同學的缺點;三是贊揚優(yōu)點,寬容缺點。從上面這個教學片段中可以看出,隨著教學目標的層層遞進,學生對“寬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學設計務實,把握學情
在品德學科教學中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zhì),徹底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統(tǒng)一化和標準化,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道德選擇能力上,要指導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學會選擇”。同時,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和求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zhì)。因此,在小學品德學科的教學設計時,就要嘗試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quán),允許學生進行更多樣的選擇,從多個角度去認識同一事物。
【案例2】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我該不該這樣做》討論“拒絕方法種種”教學片段。
師:當遇到一個小學生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知道該怎么拒絕嗎?老師采集了許多生活畫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場景A:幾個小青年約一個小學生一起去網(wǎng)吧,小學生馬上拒絕:“我不跟你們?nèi)?!?/p>
場景B:一個小青年約一個小學生去游戲廳,小學生馬上回答:“我有事要先回家了?!?/p>
……
師生討論:場景中的小學生是怎樣拒絕自己不該做的事的?
師:你要拒絕的只是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但在下面這種情況下,你該怎么做呢?(繼續(xù)播放錄像。內(nèi)容: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是拒絕呢,還是伸手援助?)
師生小結(jié):學會了拒絕的技巧方法,并不意味著可以拒絕一切。我們拒絕的只是那些不該做的事。當別人給予我們真誠的關愛時,我們要感謝;當別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時,我們要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的德育教學中,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一些兩難問題讓學生判斷與區(qū)分,以達成基本道德認識。在活動教學的評價中,不對學生的獨立見解輕易地下評判,不以教師的標準答案為唯一的標準,而是采取多維的、開放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學會根據(jù)自己的道德行為能力,選擇行為起點并努力向高標準靠攏。要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組織參與活動,充分展示自己個性化認識價值觀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在活動教學中真正提高品德課的實效性,培養(yǎng)有道德意識和創(chuàng)新個性的社會人。
三、教學過程扎實,張弛酌度
在品德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能動地進行認識活動,自覺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漸進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促進學生智力、體力、品德、審美情趣的發(fā)展。就小學品德學科的教學過程而言,不僅需要讓學生進行道德認知,更要從教學過程中進行體驗、感悟,逐漸內(nèi)化,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zhì)。只有讓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信息交流、思想情感互相感染、角色互相變換、行為互相促進的雙邊活動過程,學生通過在活動中的自主參與,在活動中的自我感悟,激發(fā)相應的道德情感,內(nèi)化相應的道德認識,才能在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建構(gòu),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案例3】浙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第一單元第1課《 暑假中的一天》教學片段。
師:今年是大家上小學以來過的第一個暑假,說說假期中最有意義的收獲。
生1:我在西湖邊的英語角學英語。
生2:我去北京故宮長城玩了一個星期。
……
師:看樣子,每個同學各有不一樣的假期。它豐富著我們的暑假生活,相信你們中不少人一定從中找到非一般的快樂和收獲。
(提議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從各地帶回的特產(chǎn)、紀念品等,向同學介紹、提問,進行知識競猜,讓外出的同學在地圖上標出所到的位置。大家品嘗、欣賞、互贈紀念品。)
教師指導學生將假期旅行照片進行整理,配上簡要解說詞或一兩句心得作為紀念品保存。
這節(jié)課的學習者是剛剛成為二年級的學生,這個暑假是他們成為小學生后的第一個暑期。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及學生的學習需要,放手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舞臺,展示各自的假期收獲,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性和參與度得到最大化。讓教學過程成為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的過程,而不是學生適應教材或教師教案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互動的課堂生活,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認識區(qū)別。在生活經(jīng)驗交流的基礎上,學生走進了自己的生活,并不斷進行著自我更新,這些無疑為他們正在進行的學習起著有意義的引導或指導作用,不僅推動了學生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有效學習,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得到了提升。同時,讓學生通過活動與他人的交流產(chǎn)生思考和交集,進行積極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教師不應追求課堂教學過程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而要力求實際,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酌情而行,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激起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體驗與真正的思考。
四、學習方式求實,交互有度
品德課程是一門重視情感熏陶的課程,在教學中需要積極倡導探究式、研討式的學習方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發(fā)現(xiàn)、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顒邮墙膛c學的中介,應該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每一個活動主題都必須從教材提示的內(nèi)容展開,以教學目標為基礎。要不然一些表面上很熱鬧的課,看起來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但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動與教材的學習主題沒有關系,或只是身體在動,未見思維跟進。因此,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的活動打動孩子,通過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滲入內(nèi)化德育思想,從而提高品德課的教學實效性。
【案例4】浙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第三單元第3課《送別秋天》教學片段。
師:秋姑娘來到我們的生活中,她給大家?guī)硪粋€絢麗多姿的季節(jié),轉(zhuǎn)眼它將離開,讓我們一起送送她。
眼的觀察:
欣賞圖片:展示繪畫秋天的作品;
找尋作品中秋逐漸遠去的足跡。
耳的聆聽:
名曲欣賞:秋日的私語;
交流關于秋即將離去的話題;
填寫描寫秋天的詩。
嘴的滋味:
游戲:蒙眼,細品,競猜,這是什么?(桂花糕、大棗、鴨梨……)
從上面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盡可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去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引導。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做學生學習的伙伴;教師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學生的生活碰撞,在碰撞中引導,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生活課堂氣氛。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設計,學生主體積極地參與,才會真實地感受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細微的變化和大自然帶來的美好,進而熱愛享受生活。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品德學科是一門具有很強育人功能的課程,品德學科的教學效率直接影響著小學德育課程的實效性。讓我們的品德學科的課堂上少一些形式花哨、目標不明的活動,多一些集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為一體的活動,真正地賦予德育以一種嶄新的課程教學形態(tài)。
(浙江省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