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琦
(大連外國語大學,大連 116044)
關于日語“てくる”構式和漢語“V+來”構式的對比研究
王歡琦
(大連外國語大學,大連 116044)
本文試圖在探討兩種構式的用法特征的基礎上,明確兩者之間的異同點,進而揭示兩種構式間的對應關系。
日語 漢語 てくる 、V+來 中日對比
(一)1V-V型
“V-V型”表示前項動詞和后項補助動詞“てくる”為并列關系。即:前項動詞代表的動作和后項動詞代表的動作,是先后發(fā)生的兩個并列性動作。在這一用法中,“てくる”構式的的前項動詞可以分為兩類:1、表示得到某種東西。如:例(1)中的「買ってきて」表示的就是「買う」和「くる」這兩個連續(xù)性動作。2、表示失去某種東西。如:例(2)中的「置いてくる」表示的則是「置く」和「くる」這兩個連續(xù)性動作。
(1)おむつが必要なので、売店で買ってきてほしいという。
『教師になってよかった』望月宏子
(2)病院に置いてくる。
『硝煙のトランザム』ロブライアン(著)鈴木恵(訳)
(二)2v-V型
在“v-V型”中,前項動詞和后項動詞有主次之分。后項動詞「くる」為主要成分;前項動詞為「くる」的修飾成分,主要用來表示「くる」時的方法。如:例(3)中的「泳いでくる」則表示「くる」時的方法為「泳ぐ」。
(1)四年生が一番先に泳いでくる。
「國會會議録」吉浦委員
(三)3V-v型
在“V-v型”中,后項動詞「くる」已經(jīng)失去了表示“來”的原意,轉而具有表示狀態(tài)變化的功能。在這一用法中,“てくる”構式具有的功能可以分為四種:1、表示事物開始出現(xiàn)的過程。如:例(4)中的「わいてくる」就表示“力量開始涌現(xiàn)” 的狀態(tài)變化。2、表示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如:例(5)中的「増えてくる」表示的就是“競爭企業(yè)逐漸變多”的變化過程。3、表示動作、作用從過去某一時間點開始發(fā)生,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如:例(6)中「成長してきた」表示“孩子們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成長過程”。4、表示動作、作用向說話者方向移動的變化過程。如:例(7)中的「入ってくる」就表示“男客人向說話者方向移動” 的變化過程。
(1)それによって、體も柔らかくなり、思いもよらない力がわいてくる。
『一生懸命、適當に』中谷彰宏
(2)同じような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競合企業(yè)も増えてくるであろう。
『実踐eコラボレーション』山本雅樹 巖本昌悟 渡辺純一
(3)さて、子供たちが成長してきたら、鍛錬の方向はその興味を持つ方向に進ませたらよい。
『サバイバルバイブル』柘植久慶
(4)美容院に男の客が入ってくると、おばさん達はじろじろみてました。
「Yahoo!知恵袋」雅虎日本
漢語中關于“~來”句式的研究大多都將考察重點放在:動詞“來”作為趨向補語與其他動詞組合使用時的用法特征上。
劉月華(1998)對“V+來”構式中的前項動詞“V”的用法做了如下分類:①趨向動詞;②表示“醒”的狀態(tài);③使物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的動詞;④比喻用法,如“買來”;⑤表示人或物體的運動;⑥表示“融洽”;⑦表示“可能、習慣”;⑧慣用法“在~來”;⑨表示說話者的想法;⑩表示說話者對某件事的看法,如:“說(來)”;慣用語:“下不來臺”。本文立足于劉月華(1998)的觀點,將“V+來”構式的十一種用法進一步歸納總結為“表示方向性動作”、“人或物體的狀態(tài)變化”、“比喻用法‘買來’”、“表示人或物體的移動方式”及“特殊用法”這五類進行探討,進而揭示“V+來”構式的用法特征。
(一)表示方向性動作
(1)她覺得滿心都閃爍著金色的陽光丘,就在這時,桑爾旋進來了。
《夢的衣裳》瓊瑤
(二)表示人或物體的狀態(tài)變化
“V+來”構式既可以表示人的某種狀態(tài)變化,如:“醒來”;也可以表示使物體位置上發(fā)生變化的動作,如:“端來”、“摘來”等。
(1)甫睡醒的神志依舊不清。“終于醒來了。”
《悟夢驚緣》蘭京
(2)她趕緊泡了杯茶端來。
《悍戀》艾佟
(三)比喻用法
在這一用法中,“V+來”構式表示的是人或事物在所有關系上的變化,如:“買來”、“娶來”等。
(1)郭孝威花了5萬多元,買來2600公斤薄膜,將80畝綠茶全部覆蓋上。
《福建日報——一個金點子 增收十多萬》 張知松
(四)表示人或物體的移動方式
在“V+來”構式的這一用法中,后項動詞“來”為主要成分,前項動詞是其修飾成分,表示“來”這一動作的方式、方法。如:“走來”、“游來”等。
(1)兩個人很快游到了一塊兒,又一起朝河邊游來。
《我是太陽》鄧一光
(五)特殊用法
漢語中的“V+來”構式還有一些特殊用法:1、表示習慣、可能的用法,如:“吃得來”、“學不來”等。2、表示說話者想法、意見的用法,如:“想來”、“算來”等。3、慣用語,如:“在~看來”、“下不來臺”等。
(1)“我們的蘇小姐一看,那個含情脈脈呀,我可學不來……”
《戰(zhàn)?!吠跣〔?/p>
(2)算來兩人相識也近八年了,他出國那兩年也不時打電話回來騷擾她。
《浪漫一生又何妨》席絹
(3)在我看來,從來都是無理的,可他自己從來都是覺得忍無可忍。
《我是你爸爸》王朔
在前面兩節(jié),本文分別就日語中的“てくる”構式和漢語中的“V+來”構式進行了探討,明確了兩種構式的用法特征。在這一節(jié)中,本文將對比分析兩種構式在用法上的異同,進而闡明日語中的“てくる”構式和漢語中的“V+來”構式在用法特征上的對應關系。
(一)與 V-V型“てくる”構式相對應的“V+來”構式
V-V型“てくる”構式的用法有兩類。第一類是表示“得到某種東西”的用法。漢語“V+來”構式中的“比喻用法”與這一用法相對應,都表示得到某種事物。V-V型“てくる”構式的第二類用法用來表示“失去某種東西”,但漢語“V+來”構式中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用法。
(二)與v-V型“てくる”構式相對應的“V+來”構式
v-V型“てくる”構式主要用來表示「くる」時的方式或方法。漢語“V+來”構式中“表示人或物體的移動方式(如:走來、飛來)”這一用法與v-V型的“てくる”構式具有對應關系。
(三)與V-v型“てくる”構式相對應的“V+來”構式
V-v型“てくる”構式具有表示狀態(tài)變化的功能,這一功能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四類。第一類用來表示“事物開始出現(xiàn)的過程”。這一功能與漢語“V+來”構式中“表示人或物體的狀態(tài)變化”的用法具有相似性,兩者都表示人和事物的某種狀態(tài)或動作開始發(fā)生變化的過程。V-v型“てくる”構式的第二類功能是表示“事物處于變化中”的用法。在漢語“V+來”構式中沒有與“てくる”構式的這一功能相對應的用法。V-v型“てくる”構式的第三類功能是用來表示“動作、作用從開始發(fā)生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漢語“V+來”構式中亦沒有與“てくる”構式的這一功能相對應的用法。V-v型“てくる”構式的第四類功能表示“動作、作用向說話者方向移動的變化過程”。漢語“V+來”構式中“表示具有方向性動作”的用法,與這一用法具有對應關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日語中的“てくる”構式與漢語中的“V+來”構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對應關系,但在某些用法上兩種構式則沒有對應關系。本文總結了兩種構式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
表一 日語“てくる”構式與漢語“V+來”構式的對應關系
本文探討分析了日語“てくる”構式和漢語中“V+來”構式的用法特征,通過比較分析明確了兩種構式在用法特征上的對應關系。當表示“得到某種東西”、“人或物體的移動方式”、“人或事物的狀態(tài)變化”以及“具有方向性的動作”時, “てくる”構式與“V+來”構式具有對應關系。當表示“失去某種東西”、“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動作、作用從過去某一時間點開始發(fā)生,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時,日語中常使用“てくる”構式來表達,而在漢語中則不會使用“V+來”構式進行表達;當表示“某種習慣”或“說話者的想法、意見”時,漢語中會使用“V+來”構式進行表達,而在日語中則不會選擇使用“てくる”構式??梢姡照Z中的“てくる”構式與漢語中的“V+來”構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高的對應關系,但兩種構式并不是完全對應的。
[1]吉川武時.「現(xiàn)代日本語動詞のアスペクト研究」金田一春彥(編).『日本語動詞のアスペクト』[M].むぎ書房,1976.
[2]寺村秀夫.日本語のシンタックスと意味Ⅱ[M].くろしお出版,1984.
本文系大連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為2015年度大連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基于構式語法理論的日語“てくる”句式語態(tài)功能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