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俊
(南京市高淳中醫(yī)院肛腸科 江蘇南京 210009)
?
五味消毒飲加減治療肛周膿腫根治術后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趙曉俊
(南京市高淳中醫(yī)院肛腸科江蘇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觀察五味消毒飲加減對肛周膿腫根治術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肛周膿腫患者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均行肛周膿腫根治術,對照組術后予高錳酸鉀坐浴治療,治療組術后予五味消毒飲加減熏洗坐浴治療。結果在減輕切口疼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方面,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五味消毒飲加減治療肛周膿腫術后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五味消毒飲加減;肛周膿腫;根治術;創(chuàng)面愈合
肛周膿腫是肛腸科常見病之一,是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fā)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本病起病急,疼痛劇烈,以20~40歲好發(fā)[1]。延誤治療會演變?yōu)槁愿腥?,形成肛瘺,甚至造成敗血癥,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后果。我科對于肛周膿腫術后配合中藥熏洗治療,并設對照組進行臨床觀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肛周膿腫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齡20~70歲,平均37歲,病程3~15 d,平均6.2 d,其中低位膿腫(肛提肌下膿腫)42例,高位膿腫(肛提肌上膿腫)18例;對照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齡21~69歲,平均36歲,病程4~14 d,平均6.7 d,其中低位膿腫(肛提肌下膿腫)43例,高位膿腫(肛提肌上膿腫)17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病變部位、手術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及排除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診斷。本次所選患者均排除結核病或者膿腔為結核菌感染患者,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排除合并嚴重軀體疾病患者。
1.3治療方法兩組均實施肛周膿腫根治術,術后對照組予高錳酸鉀液1∶5000坐浴,1日2次,療程為21 d。治療組予五味消毒飲加減熏洗坐浴,1日2次,療程為21 d,中草藥成分為:金銀花20 g、蒲公英10 g、野菊花15 g、紫花地丁15 g、黃柏15 g、黃芩15 g、黃連15 g、地膚子15 g、澤瀉12 g、防風12 g、車前子12 g,黃芪15 g。
1.4觀察指標(1)疼痛情況:觀察術后第1、3、5、7 d創(chuàng)面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進行疼痛評估。(2)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從運用藥物之日到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所需時間。
1.5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療效標準。痊愈:創(chuàng)面上皮完全覆蓋,瘢痕堅實,經一周觀察創(chuàng)面未發(fā)生潰爛。顯效:創(chuàng)面上皮縮小75%,癥狀緩解,肉芽組織新鮮;好轉:創(chuàng)面上皮縮小25%,癥狀緩解,肉芽組織較新鮮;無效:創(chuàng)面雖較前新鮮,但縮小不足25%,肉芽生長很少,癥狀未完全緩解。
1.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描述,計數資料用率、構成比描述。計量資料間比較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7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比較(±s)
組別術后疼痛(分)第1d第3d第5d第7d愈合時間(d)治療組(n=60)4.03±1.11.89±1.320.69±1.110.12±0.2921.09±2.32對照組(n=60)5.46±0.93.54±0.771.40±1.160.79±0.7624.92±2.35P<0.05<0.05<0.05<0.05<0.05
2討論
臨床上手術切開引流治療肛周膿腫是有效的方法,但如何通過局部換藥促進創(chuàng)面早期愈合,防止形成肛瘺,是臨床急待解決的問題。創(chuàng)面愈合是一種以再生為基礎的修復性生理變化過程,包括滲出、吸收、組織增生及功能恢復等過程。對肛周膿腫術后以控制感染、改善循環(huán)、促進愈合為治療原則。通過局部用藥,使藥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創(chuàng)面,直接抑制局部細菌生長,加快腐爛壞死組織脫落,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比口服,靜脈用藥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
熏洗坐浴療法是使用五味消毒飲加減,經過加清水煎煮沸后,先蒸汽熏療,再用藥液淋洗,浸浴從而產生治療作用,其借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黏膜作用于機體達到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去腐生肌的目的。
近年來的藥理研究表明,中草藥局部外用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加強毒素排泄,促進膿液吸收,細胞的分裂及肉芽組織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創(chuàng)口愈合。現代中藥藥理研究已經證明黃芩含有黃芩苷,有抑菌,抗感染,降低細胞毒力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腸球菌,抑菌效果強;同時抑制氧自由基的病理作用,阻斷疼痛介質的釋放[2]。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以五味消毒飲加減治療肛周膿腫根治術的治療組,在減輕切口疼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方面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澤仁.中醫(yī)治療肛周膿腫124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31):266.
[2]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第五研究室,黃芩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1973,73(7):417.
作者書寫統(tǒng)計學符號須知
根據國家標準BG3358-82《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請作者書寫統(tǒng)計學符號時注意: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不用大寫,也不用Mean或M(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不用SD;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不用SE;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F;⑥卡方檢驗用希臘文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臘文小寫υ;⑨樣本數用英文小寫n;⑩概率用英文P。以上統(tǒng)計學符號均用斜體。P值后應寫出相應顯著性檢驗值。
*基金項目:南京市醫(yī)學科技發(fā)展項目(課題) 編號:YKK12153
經驗交流
[收稿日期:2015-07-10]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