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勇
摘要:閱讀理解能力包含兩個方面的內
容:一是理解能力;二是閱讀速度。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速度直接影響閱讀的質量和效果。導致學生閱讀速度慢和閱讀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探究其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學生的學習品質,如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態(tài)度和毅力等,這是影響快速閱讀的首要原因;二是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影響快速閱讀的主要原因;三是學生的閱讀習慣,這是影響快速閱讀的次要原因。以上諸因素都可能影響學生閱讀效果,并直接影響閱讀速度。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影響快速閱讀的以上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 閱讀理解能力 快速閱讀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72
一、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
(一)窄視及其成因
窄視又稱視幅窄,是指在閱讀過程中所攝取的詞數(shù)過少,在預定時間內不能完成指定的閱讀任務。其原因如下:(1)開讀前教師沒有明確為學生確定閱讀目標和任務以及完成時間,致使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全力以赴,而是讀讀停停,隨心所欲,造成閱讀處于漫無目的的狀態(tài)。(2)學生缺乏毅力,自控能力差。學生普遍沒有“螞蟻抗骨頭”的精神,遇到難句就躊躇不前;閱讀時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如玩筆桿子、說話、摳鼻子挖耳等。他們無法在閱讀中追隨作者的思路,也談不上理清文思,把握文脈,這樣必然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和效果。(3)學生對閱讀材料不感興趣或對文章話題感到陌生,思維不活躍,沒有興奮點,帶著應付差事的心理進行被動性閱讀,致使大腦處于抑制狀態(tài),快速閱讀便無從談起。(4)閱讀習慣不好。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自己認為是要點或難懂部分時,他們慣性使然,時不時在卷面上圈圈點點做標記。這樣做對深入理解語料或捕捉文中信息可能有用,但就閱讀速度而言沒有一點好處。(5)缺乏必要的閱讀技巧或閱讀方法不得當。對于不同題材的文章如何找主旨大意,如何推理判斷,如何找細節(jié),如何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等,閱讀者心中無數(shù)。(6)語法知識的欠缺和詞匯量小是造成窄視的主要原因。我曾經做過統(tǒng)計:在45分鐘內閱讀一篇不到200詞的中等難度的短文,有些學生不查詞典就讀不下去;有些竟搬出參考譯文,一字一句地對著讀。其閱讀速度之慢就不言而喻了。
(二)復視及其成因
復視又稱回視或回讀。是指閱讀者在看一行文字的后半部分時,又返回前半部分進行重讀,有目光倒流的現(xiàn)象。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為了核實所讀內容與記憶中的內容是否相符或發(fā)生矛盾。(2)閱讀材料中的生詞太多,語句冗長深奧,語法結構過于復雜,文章中所涉及的背景知識遠遠超出了學生的語能范圍,導致他們頻頻回顧。(3)閱讀習慣不好,加之精神過于緊張,每遇到個別生詞或片語時,目光就僅盯在某一處徘徊不前,直到弄明白為止。這種情況在聽力測試和筆試中容易發(fā)生。
(三)出聲讀、心讀及其成因
出聲讀是指在閱讀時自覺或不自覺地發(fā)出每個詞的聲音。心讀是指閱讀時雖不出聲,但在心里喃喃自語,無聲地動嘴唇。心理學告訴我們:出聲讀和心讀速度要比視讀幾乎慢兩倍。同時會影響閱讀理解的廣度與深度。造成的原因是:(1)受傳統(tǒng)漢語言教學的影響。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輩就提倡讀書要“朗朗有聲”,久而久之我們就默認和習慣了這種閱讀方式,并把它帶進英語閱讀中,從而影響了閱讀的速度。在測試性英語閱讀中,出聲讀和心讀的習慣嚴重影響了閱讀速度。(2)受兒童早期以發(fā)音為主的學習方法的影響。眾所周知,任何一種語言習得都是先聽說,后讀寫。因此,出聲讀和心讀對有些學生來說是根深蒂固的,在英語閱讀中造成的影響也嚴重。
二、提高閱讀速度的對策
在英語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激發(fā)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磨礪學習毅力,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時就為快速閱讀奠定了基礎。具體做法如下。
1.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是糾正窄視的有效辦法。在閱讀一行文字時,應將視線對準其中間部分,用眼睛的余光將左右兩邊的詞收入視野,視線自左向右移動,使視線不是著眼于某個詞,而是一行詞,一句話。
2.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猜詞能力。它能幫助學生在閱讀時減少回視的頻率,加快閱讀速度。讀前要讓學生預讀問題,然后帶著相關問題排除干擾。運用“尋讀”“掃讀”“跳讀”等技巧進行快速閱讀。其中,猜詞是快速閱讀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例如:
The man walked briskly to keep warm on the very cold night.
A. quickly ? ?B. excitedly ? ?C. aimlessly ? ?D. steadily
(在一個寒冷的夜晚,當然只有快步走才會暖和。即便不知道briskly 的意思,也能猜出它和quickly近義。)
3.在語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記的習慣。對于篇幅長難度大的文章僅靠腦記是無法完成快速閱讀的?!澳X記”和“手記”有機結合對快速閱讀會起到良好效果。常言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邊讀邊記既能防止閱讀分心,又可糾正回視。
4.明確目標落實任務,養(yǎng)成計時閱讀的習慣。在語篇教學中把握三個環(huán)節(jié),即粗讀、細讀和研讀。完成三項任務,即pre-reading questions, detailed questions和main ideas。粗讀時敦促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如“Whats the text about?”“Whats the main idea?”等,力求“快”字當頭,理清線索,把握文脈,了解全貌是粗讀的基本要求;細讀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尋找他們所期盼得到的細節(jié)性問題,如人物、時間、地點和數(shù)據(jù)等;研讀要留夠時間反復閱讀,仔細體會,解讀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作者的態(tài)度傾向。
5.分析閱讀任務,做到輕重緩急。如果把文章主旨大意比喻為西瓜,那么細節(jié)理解可謂芝麻。先抓西瓜,后撿芝麻。教學中引導學生如何發(fā)現(xiàn)和挖掘主旨大意,如何找出主題句,如何找出關鍵詞等。
6.提倡集中識詞教學,適當超前。具體做法是:提前學習語篇生詞,集中精力突擊詞匯。充分利用早讀、課外輔導和晚自習時間強化記憶。為語篇學習鋪平道路,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道路上的“攔路虎”。
7.按意群閱讀,進行“成組視讀”的訓練。把句子分為若干意群,通過眼球轉動,掃視整個句子,整體領會意思。此外,還可讓學生咬住舌頭或筆桿,以控制發(fā)聲器官的活動。這些都是克服出聲讀的有效辦法。
優(yōu)秀的打字員打字又快又準是艱苦訓練的結果,英語閱讀也同此理??焖匍喿x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勤于總結,相信會找到一條適合個人閱讀方法,從而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