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江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的引導決定了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對學生自身的人文素質提升和內涵培養(yǎng)極其重要。小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重要的管理者之一,要負責管理學生,同時作為學科老師,還要做好相應學科的教學工作,不但需要傳授給學生知識,而且還應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為學生適應社會和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如何把班級管理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是許多教師如今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也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小學生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階段 班主任管理 語文教學
在學生的小學階段,班主任的引導非常重要,班主任要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上多下功夫,在維護班級秩序的同時,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小學語文的班主任在給小學生授課的時候,要注重提升學生的人格以及人文的綜合素質水平,通過相應的課堂教學和管理,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以及豐富的文學素養(yǎng),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和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1、充分利用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和身心發(fā)育還不健全,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帶領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也是教育和教學在小學階段要達成的目標。在小學語文課上,學生所學的每一堂課都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這些課文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這些文本的學習,讓他們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這些文本是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載體,可以把這些文章的思想與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常用的思想結合起來,一方面,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在學習毛澤東的詩句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感受偉人的胸襟,體會其憂國憂民,大愛天下的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學生合作學習是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分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分組合作,讓學生增加團隊意識,從而增加同學間的團結凝聚力,增加學生的友誼。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與語文的教學進行結合,也可以調節(jié)和調動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效率。如在教學生激勵學生分組合作學習,將班級內部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分別對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討論,從而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合作學習,分組是常見的方式,有利于教師和組內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學生的分組學習中,就拿“盲人摸象”這一課文來舉例,將班級分為6個小組,每一個組的成員輪流當作盲人、大象等角色,合作進行排練盲人摸象的現(xiàn)象。小組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也促進了學生小組內的合作,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友誼。盲人和大象的扮演正是對學生進行不同角色的劃分,在這一過程中誰當盲人、誰當大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性格和形象,小組內誰是組長,如何參與到組內活動,如何快樂的參加,積極高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都鍛煉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了相應的團隊精神。而這一團隊精神正是未來學生走向社會需要具備的良好品質,語文課堂上的合作學習無形之中影響著每一個人,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是成功的開始。
3、開展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會感恩
小學生的學習中,缺乏相應的情感教育,在新課改時期,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和語文教學應增加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視和培養(yǎng),培育學生具備良好的感恩精神。學生年紀小、情感經驗缺乏是普遍學生面臨的問題,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情感教育,班主任應當在教學和管理中更加重視。重視情感教育,增加學生的感恩精神,感謝教師和學校為了栽培自己而付出的努力,從而能夠更加堅定信心的在課堂上聽講、學習,也有助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維護良好的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風。另外,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也要盡可能的讓學生對人物的情感感同身受。如感恩父母,回憶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和辛勤的付出,學會對他人的感恩。在課堂的語文教學中,通過情感教學,讓學生以一個“感恩”的心態(tài)去學習知識,這一品德不但有利于學習,還有利于生活中的做人和做事,常懷感恩心,能夠寬容的對待這個世界。情感教育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規(guī)范行為和學習,從而使課堂的教學質量得以提升。情感教育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增加對自身的反思和對社會事件的認知,情感教育的過程對于情商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幫助。
4、通過語言課堂教學幫助班主任進行管理
語文課堂教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中,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都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管理的輔助手段。例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中經常會有童話等故事性很強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組成一個閱讀小組,通過不同角色的表演,讓學生感受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不同人物的內心情感,這個過程既是他們的一種嶄新的情感體驗,也是他們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提升了班級團隊的凝聚力。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與協(xié)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語言教學來源于生活,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生活與語言的關系,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將學生的思想、習慣、文化融入到語言教學中,那教師的教書育人工作必將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小結
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處理好班內事務,管理好班級,又要在教學中充當語文教師角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不斷的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尤其是新時期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端正態(tài)度,掌握正確的方法,不斷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宏娟.淺議小學班主任管理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科技資訊,2015,(21).
[2]曹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讀與寫,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