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芳
摘要:本文參照李陽"瘋狂英語"教學理念、"有聲思維"法和張思中"十六字教學法"的精髓,創(chuàng)新地走"多法融合"路子。從而能有效解決生源質(zhì)量差而導致的學生底子薄、起點低的問題,因此可操作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多法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384-01
農(nóng)村高中教學難,英語閱讀教學更難。
因為種種原因,農(nóng)村高中生源質(zhì)量每況愈下。就拿監(jiān)利縣長江高級中學來說,每年錄取的初中畢業(yè)生中考英語成績平均分在30到40分之間。這樣的生源質(zhì)量直接導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無法按常規(guī)實施。高中三年下來,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可是高考還是兩眼一抹黑,考不到理想的分數(shù),自然也就進不了理想的大學。
如何讓英語閱讀教學更高效?讓學生更樂學?這個問題不解決,英語教學就走不出"高投入、低產(chǎn)出"的怪圈,教學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
筆者自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結合長江高中生源的實際情況,廣泛吸納各種教學理論和創(chuàng)新做法,試圖摸索出一條符合像長江高中這樣的農(nóng)村中學實際情況的新路,以期解決這個令人頭疼的老大難問題。這些摸索,說實話,很艱難,很挫敗。但也看到了一些起色,獲得了一些成績。
有人說,英語無非就是先帶學生領讀一遍單詞,再將課文講解一遍,過一遍練習,學生自然就會了。這種說法具有很廣泛的代表性,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就是"以講解代練習,以講解代閱讀"。學生在整個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都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自主學習嚴重不夠,學習效率自然低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讓學生參與并融入到英語閱讀教學中來,讓學生自己去體驗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自然獲得語言知識和閱讀技能。
為了做到這一點,筆者參照李陽"瘋狂英語"教學理念、"有聲思維"法和張思中"十六字教學法"的精髓,創(chuàng)新地走"多法融合"路子,幾個輪回,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僅就常規(guī)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起點要求高這一點而言,"多法融合"能有效解決生源質(zhì)量差而導致的學生底子薄、起點低的問題,因此可操作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
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甚至是整個英語語言教學的核心和主陣地,也是每次各類大小型考試的主考題型。常言道,"得閱讀者得天下"。此話一點不假,但若高考或其他考試中,某位考生閱讀得分偏低,他(她)的英語總分是絕對高不到哪里去的。而且,閱讀能力是語言運用能力最有效的檢測方式之一。
縱觀高考和各類考試,各個題型其實就是考查考生的閱讀能力和技能,比如說,聽力就是閱讀理解的一種形式,不過表現(xiàn)為聽后做題;多項選擇或現(xiàn)在新課標新題型短文填空短文改錯等其實就是閱讀的又一種變形;完形更不過是一篇有著20個空的閱讀理解。短文寫作是在平常閱讀獲得的知識或能力的基礎之上產(chǎn)出語言,它是一種高級的考查學生閱讀效果的形式。
筆者所說的"多法融合"是把英語閱讀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和高期階段。每個階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控制實施時間長短,以確保此法的最終效果,那就是高中三年達到高中新課標要求達到的八級水平的聽說讀寫要求,并能在高考中取得學校所處相應級別的成績。
初期階段一般是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里主要是利用李陽瘋狂英語的訓練方法側重訓練學生的發(fā)音,力爭讓90%以上的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能做到"見詞發(fā)音"的程度,為下一個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方法主要是反復觀看李陽發(fā)音視頻教程,分小組輔導發(fā)音,并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組員互相學習、監(jiān)督和檢查落實發(fā)音訓練情況,切實提高發(fā)音水平。這里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在秋季開學之初,筆者對每屆高一新生都進行了摸底和全面問卷調(diào)查和口頭調(diào)查,力爭對學生的基礎有一個全面的的了解,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以便于下一步必須要做的"洗腦"工作的進行。如果沒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洗腦"就沒有針對性,以后各個階段的訓練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洗腦"是動員學生學習英語。全面了解和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情況就是為了在"洗腦"的過程中開展一些他們感興趣、愿意做的活動,以便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而且這種"洗腦"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形式可以是講勵志的故事,可以是讓有學習心得的同學分享他的心得體會,也可以是進步快的學生分享他的學習竅門和秘訣??傊?,形式不定,但總能讓每個學生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展示自己。
當90%以上的學生達到滿意的發(fā)音訓練效果后,便開始進入中期階段的訓練——利用張思中英語"十六字教學法"中的"適當集中、反復循環(huán)"八字原則來教學生詞匯。要完成這個階段的訓練,歷時最少6個月。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人手一本高考新課標3500詞匯手冊,在音標訓練的基礎上開始讓學生自己按元音分類總結單詞,將有相同元音發(fā)音的單詞歸納在一起,并開始集中記憶,并反復循環(huán)??紤]到這樣整理歸納單詞的工作量有點大,還是采用了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的辦法進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并享受到學習過程的苦和樂,這些經(jīng)歷也讓他們更能記得住記得牢那些必須掌握的詞匯。
有時候單純記憶單詞是很枯燥的,因此教師采用了部分《張思中英語教程》的閱讀篇目來鞏固所學的詞匯。這樣既增加了詞匯學習的趣味性,又完成了閱讀量的原始積累。整個閱讀過程只需要問他們以下問題即可:你學到了什么單詞?你懂得了什么知識,你對文章內(nèi)容有什么樣的看法?不做過多的語法講解。
當學生的詞匯積累到大約1500-2000之間,閱讀篇目接近100篇的時候,就開始利用富有代表性的10-20篇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真題進行閱讀的講解,重點在于分析句子的結構,從而明白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可能影響高中乃至更高級別考試的語法知識。畢竟,高中不必將某些語法知識講的太過具體,那樣反而達不到效果,因此,每次只集中講解明顯干擾閱讀理解的重要的共性的語法知識。這也很好地貫徹了"適當集中,反復循環(huán)"的原則。
這兩個階段需要高一一學年的時間,而且教材內(nèi)容也要同步進行,不過將教材的內(nèi)容降低要求到理解詞匯為主,對課文的理解依舊還是要求學生能回答前面提到的三個問題即可。如果要求過高,恐怕學生跟不上,會有挫敗感,從而讓整個教學前功盡棄。
進入高二后,詞匯教學依然不能放松,筆者以李陽新課標詞匯3500朗讀音頻為主,要求學生反復聽錄音,跟著大聲讀。從第一遍每天聽100個,到第二遍每天200個,到第三遍每天300個。整個高二一學年可以反復聽讀8到10遍。注意第一遍要逐詞認真跟讀,拼寫并注意記憶。并且要求和初期分過類的單詞掛上鉤以加強記憶,以期達到預設的效果。
與此同時,便展開高期階段也就是第三階段的閱讀訓練。這一階段最關鍵。做得好,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都會有質(zhì)的突破。這一階段主要是采用高考真題進行訓練,輔之以課外閱讀材料。和第二階段一樣,所有文章都經(jīng)過精心篩選,并且?guī)в携偪裼⒄Z的音頻可以供學生反復模仿、背誦。課外閱讀材料來源于外國網(wǎng)站或者來自《心靈雞湯》等讀物、《暮光之城》、《雙城記》、《魯濱遜漂流記》等英文原著。選擇這些網(wǎng)站材料或讀物或原著,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張思中英語"十六字教學法"中的"閱讀原著"這一原則。而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可自由選擇所需閱讀課外材料,做相應準備工作后在全班進行展示,可以摘要復述、精彩片段欣賞、情景表演、朗誦經(jīng)典片段、甚至書評的形式進行展示。與此同時,高二教材里有很多文學經(jīng)典如《皮革馬利翁》等,筆者便會要求他們團隊合作改編成課本劇后排練表演。通過以上舉措,便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真正學會閱讀,感受閱讀,享受閱讀,最終從閱讀中獲得終身受用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技能,最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
既然這樣,那為什么還要以高考真題為主呢?這樣做,既可以快速鞏固第二階段所講解的語法知識,還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語感,鞏固學生的發(fā)音,并順便進行閱讀理解應試技能的講解,以便快速獲得閱讀成績的提高。成績提高后反過來又可以激發(fā)和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持他們那來之不易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真題訓練的同時,要求學生先對文章進行閱讀理解,并采用"有聲思維"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教師做適當?shù)闹笇Ш驮u價。然后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翻譯并背誦或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進行復述和改寫,甚至要求學生寫讀后感或者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