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馨
如何開展略讀課文教學?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且由于略讀課文不列入考試范圍,有的教師就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這一部分;有的教師對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甚少,在實際的教學中便輕描淡寫;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略讀課文時過于精雕細琢,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那么應該如何設(shè)定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筆者接下來就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詳與略
其實從教材的編排和編者的意圖(如表1)可見,略讀課文在整套語文教材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編排折射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更關(guān)注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更強調(diào)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殊不知從實際教學來看,我們并不重視略讀課文的教學,馬馬虎虎就過去了。
這個學期,我聽了四年級的《電腦住宅》一課,整堂課的流程是這樣的:教師首先從課題入手,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接著借助閱讀提示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chǔ)上,思考電腦住宅跟我們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隨后教師疏通字義,解答個別學生的疑問;緊接著讓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再次默讀課文:
1.電腦住宅有哪些設(shè)施?
2.電腦住宅如何工作,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學生默讀課文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份表格(表2),并提示學生自學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表格內(nèi)容,匯報學習情況;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用板書做記錄,且再次提出一個問題:
3.課文詳細介紹了電腦住宅的各個位置,那控制這些地方的電腦安放在哪里?
學生回答后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最后,教師拓展了一個作業(yè):
如果由你來設(shè)計這棟電腦住宅,你會怎樣設(shè)計?或者你還會增加什么設(shè)計?
一節(jié)課下來,我思考著:這堂課教師一味讓學生交流匯報,教學只停留在學生活動的層面上,是常態(tài)的略讀課文教學嗎?略讀課文教學就是教師問、學生答的解答式教學嗎?
再對比聽過的六年級《索溪峪的“野”》一課,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一開始,教師就帶領(lǐng)學生欣賞了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初步感知索溪峪的“野”;接著,教師抓住題眼——“野”字,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如其中賞析“山是野的”一段的教學:
a.齊讀這一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的?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b.賞析句子:“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線天,什么‘百丈峽,聽著名字就讓人膽顫?!蹦銖哪男┰~語當中感受到了一種驚險的美?(教師板書: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
c.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一種驚險的美?(一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d.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你的驚訝,讀出你的贊嘆,并談談自己的收獲。這樣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賞析詞語、句子,感悟語言,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積累語言,領(lǐng)略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以及游人的野。每次的讀教師都預設(shè)不同的問題,讀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并畫出文章的優(yōu)美詞句,寫出自己的感悟。這堂課的詞語教學、內(nèi)容理解、文意把握、寫法揣摩、結(jié)構(gòu)探究等一一呈現(xiàn)了,這又是略讀課文的教學嗎?
我想,由于不少的略讀課文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語言上看,篇篇文質(zhì)兼美,深受學生的喜歡,教師難以割舍,于是教師把略讀課文當成精讀課文上,字詞句段、篇章結(jié)構(gòu),面面俱到、精雕細琢,使略讀不“略”,學生的自學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可有的教學又過于簡單化了,認為略讀課文很簡單,學生一讀就會了,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就可以了,于是有的教師便將其視為“閑文”,任由學生自己去讀;也有的教師開展的就是根據(jù)閱讀提示近乎機械的、解答式的教學;甚至還有的教師將其視作閱讀練習處理,擠出了課堂,“簡略”成“省略”。我覺得這都是教師們對略讀教學的誤區(qū)。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本x課文的教學是在學習、積累精讀方法,而略讀課文的教學是在運用、實踐精讀方法。略讀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略讀課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轉(zhuǎn)向運用的過程。從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中我們應明確字詞教學不是教學重點,即字詞朗讀不花過多的時間,字詞理解不作重點要求,字詞賞析一般不作要求。我們的教學應關(guān)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更關(guān)注學生學習方法的遷移與運用。
二、略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那么,在略讀教學中如何落實這樣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嘗試以下的教學基本模式——方法遷移式。
單元主題切入,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把握內(nèi)容——抓住主要問題,研讀課文——賞析精彩片斷——總結(jié)延伸,溝通課內(nèi)外聯(lián)系。在精讀課文的研讀與賞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往往相機把重點詞句拎出來,引導學生細致地“咬嚼”和深入地“解悟”,并把有感情朗讀巧妙地、和諧地穿插其中。而略讀課文教學則應減少設(shè)問和穿插,交流學習收獲并進行評價即可。
其二是板塊式。如教學六年級第12冊的《頂碗少年》時,先導入新課:簡介作者,學習字詞;再設(shè)計閱讀活動一:請你勾畫(在文中用橫線勾畫關(guān)鍵詞句,組合成非常簡潔的一段文字,表述頂碗少年的表演過程);設(shè)計閱讀活動二:請你評說(自選角度,用一個成語評說頂碗少年的故事。為什么用這個成語);最后設(shè)計閱讀活動三:請你賞析(研讀課文,說說本文表達感悟的特色和在表達上你最欣賞的一個地方)。此外還可以運用質(zhì)疑解疑式、比較閱讀式等教學模式。
總之,只要能準確把握教學的主旨,明確教學的基本任務,制定簡明的教學目標,設(shè)計簡約的教學過程,采用簡潔的教學方法,就能準確地把握略讀課文的常態(tài)教學策略。在略讀教學中,做到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既要學習略讀方法,更要培養(yǎng)略讀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略讀課文承擔著較精讀課文更廣泛的任務,只要教學得法,略讀課文就是綿綿春雨貴如油?!奥浴敝杏小熬?,使略讀課文的獨特魅力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現(xiàn)。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鳳江小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
如何開展略讀課文教學?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且由于略讀課文不列入考試范圍,有的教師就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這一部分;有的教師對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甚少,在實際的教學中便輕描淡寫;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略讀課文時過于精雕細琢,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那么應該如何設(shè)定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筆者接下來就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詳與略
其實從教材的編排和編者的意圖(如表1)可見,略讀課文在整套語文教材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編排折射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更關(guān)注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更強調(diào)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殊不知從實際教學來看,我們并不重視略讀課文的教學,馬馬虎虎就過去了。
這個學期,我聽了四年級的《電腦住宅》一課,整堂課的流程是這樣的:教師首先從課題入手,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接著借助閱讀提示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chǔ)上,思考電腦住宅跟我們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隨后教師疏通字義,解答個別學生的疑問;緊接著讓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再次默讀課文:
1.電腦住宅有哪些設(shè)施?
2.電腦住宅如何工作,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學生默讀課文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份表格(表2),并提示學生自學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表格內(nèi)容,匯報學習情況;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用板書做記錄,且再次提出一個問題:
3.課文詳細介紹了電腦住宅的各個位置,那控制這些地方的電腦安放在哪里?
學生回答后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最后,教師拓展了一個作業(yè):
如果由你來設(shè)計這棟電腦住宅,你會怎樣設(shè)計?或者你還會增加什么設(shè)計?
一節(jié)課下來,我思考著:這堂課教師一味讓學生交流匯報,教學只停留在學生活動的層面上,是常態(tài)的略讀課文教學嗎?略讀課文教學就是教師問、學生答的解答式教學嗎?
再對比聽過的六年級《索溪峪的“野”》一課,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一開始,教師就帶領(lǐng)學生欣賞了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初步感知索溪峪的“野”;接著,教師抓住題眼——“野”字,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如其中賞析“山是野的”一段的教學:
a.齊讀這一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的?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b.賞析句子:“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線天,什么‘百丈峽,聽著名字就讓人膽顫。”你從哪些詞語當中感受到了一種驚險的美?(教師板書: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
c.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一種驚險的美?(一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d.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你的驚訝,讀出你的贊嘆,并談談自己的收獲。這樣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賞析詞語、句子,感悟語言,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積累語言,領(lǐng)略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以及游人的野。每次的讀教師都預設(shè)不同的問題,讀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并畫出文章的優(yōu)美詞句,寫出自己的感悟。這堂課的詞語教學、內(nèi)容理解、文意把握、寫法揣摩、結(jié)構(gòu)探究等一一呈現(xiàn)了,這又是略讀課文的教學嗎?
我想,由于不少的略讀課文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語言上看,篇篇文質(zhì)兼美,深受學生的喜歡,教師難以割舍,于是教師把略讀課文當成精讀課文上,字詞句段、篇章結(jié)構(gòu),面面俱到、精雕細琢,使略讀不“略”,學生的自學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可有的教學又過于簡單化了,認為略讀課文很簡單,學生一讀就會了,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就可以了,于是有的教師便將其視為“閑文”,任由學生自己去讀;也有的教師開展的就是根據(jù)閱讀提示近乎機械的、解答式的教學;甚至還有的教師將其視作閱讀練習處理,擠出了課堂,“簡略”成“省略”。我覺得這都是教師們對略讀教學的誤區(qū)。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精讀課文的教學是在學習、積累精讀方法,而略讀課文的教學是在運用、實踐精讀方法。略讀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略讀課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轉(zhuǎn)向運用的過程。從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中我們應明確字詞教學不是教學重點,即字詞朗讀不花過多的時間,字詞理解不作重點要求,字詞賞析一般不作要求。我們的教學應關(guān)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更關(guān)注學生學習方法的遷移與運用。
二、略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那么,在略讀教學中如何落實這樣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嘗試以下的教學基本模式——方法遷移式。
單元主題切入,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把握內(nèi)容——抓住主要問題,研讀課文——賞析精彩片斷——總結(jié)延伸,溝通課內(nèi)外聯(lián)系。在精讀課文的研讀與賞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往往相機把重點詞句拎出來,引導學生細致地“咬嚼”和深入地“解悟”,并把有感情朗讀巧妙地、和諧地穿插其中。而略讀課文教學則應減少設(shè)問和穿插,交流學習收獲并進行評價即可。
其二是板塊式。如教學六年級第12冊的《頂碗少年》時,先導入新課:簡介作者,學習字詞;再設(shè)計閱讀活動一:請你勾畫(在文中用橫線勾畫關(guān)鍵詞句,組合成非常簡潔的一段文字,表述頂碗少年的表演過程);設(shè)計閱讀活動二:請你評說(自選角度,用一個成語評說頂碗少年的故事。為什么用這個成語);最后設(shè)計閱讀活動三:請你賞析(研讀課文,說說本文表達感悟的特色和在表達上你最欣賞的一個地方)。此外還可以運用質(zhì)疑解疑式、比較閱讀式等教學模式。
總之,只要能準確把握教學的主旨,明確教學的基本任務,制定簡明的教學目標,設(shè)計簡約的教學過程,采用簡潔的教學方法,就能準確地把握略讀課文的常態(tài)教學策略。在略讀教學中,做到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既要學習略讀方法,更要培養(yǎng)略讀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略讀課文承擔著較精讀課文更廣泛的任務,只要教學得法,略讀課文就是綿綿春雨貴如油?!奥浴敝杏小熬保孤宰x課文的獨特魅力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現(xiàn)。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鳳江小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
如何開展略讀課文教學?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且由于略讀課文不列入考試范圍,有的教師就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這一部分;有的教師對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甚少,在實際的教學中便輕描淡寫;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略讀課文時過于精雕細琢,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那么應該如何設(shè)定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筆者接下來就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詳與略
其實從教材的編排和編者的意圖(如表1)可見,略讀課文在整套語文教材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編排折射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更關(guān)注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更強調(diào)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殊不知從實際教學來看,我們并不重視略讀課文的教學,馬馬虎虎就過去了。
這個學期,我聽了四年級的《電腦住宅》一課,整堂課的流程是這樣的:教師首先從課題入手,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接著借助閱讀提示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chǔ)上,思考電腦住宅跟我們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隨后教師疏通字義,解答個別學生的疑問;緊接著讓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再次默讀課文:
1.電腦住宅有哪些設(shè)施?
2.電腦住宅如何工作,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學生默讀課文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份表格(表2),并提示學生自學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表格內(nèi)容,匯報學習情況;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用板書做記錄,且再次提出一個問題:
3.課文詳細介紹了電腦住宅的各個位置,那控制這些地方的電腦安放在哪里?
學生回答后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最后,教師拓展了一個作業(yè):
如果由你來設(shè)計這棟電腦住宅,你會怎樣設(shè)計?或者你還會增加什么設(shè)計?
一節(jié)課下來,我思考著:這堂課教師一味讓學生交流匯報,教學只停留在學生活動的層面上,是常態(tài)的略讀課文教學嗎?略讀課文教學就是教師問、學生答的解答式教學嗎?
再對比聽過的六年級《索溪峪的“野”》一課,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一開始,教師就帶領(lǐng)學生欣賞了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初步感知索溪峪的“野”;接著,教師抓住題眼——“野”字,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如其中賞析“山是野的”一段的教學:
a.齊讀這一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的?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b.賞析句子:“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線天,什么‘百丈峽,聽著名字就讓人膽顫。”你從哪些詞語當中感受到了一種驚險的美?(教師板書: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
c.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一種驚險的美?(一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d.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你的驚訝,讀出你的贊嘆,并談談自己的收獲。這樣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賞析詞語、句子,感悟語言,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積累語言,領(lǐng)略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以及游人的野。每次的讀教師都預設(shè)不同的問題,讀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并畫出文章的優(yōu)美詞句,寫出自己的感悟。這堂課的詞語教學、內(nèi)容理解、文意把握、寫法揣摩、結(jié)構(gòu)探究等一一呈現(xiàn)了,這又是略讀課文的教學嗎?
我想,由于不少的略讀課文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語言上看,篇篇文質(zhì)兼美,深受學生的喜歡,教師難以割舍,于是教師把略讀課文當成精讀課文上,字詞句段、篇章結(jié)構(gòu),面面俱到、精雕細琢,使略讀不“略”,學生的自學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可有的教學又過于簡單化了,認為略讀課文很簡單,學生一讀就會了,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就可以了,于是有的教師便將其視為“閑文”,任由學生自己去讀;也有的教師開展的就是根據(jù)閱讀提示近乎機械的、解答式的教學;甚至還有的教師將其視作閱讀練習處理,擠出了課堂,“簡略”成“省略”。我覺得這都是教師們對略讀教學的誤區(qū)。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本x課文的教學是在學習、積累精讀方法,而略讀課文的教學是在運用、實踐精讀方法。略讀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略讀課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轉(zhuǎn)向運用的過程。從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中我們應明確字詞教學不是教學重點,即字詞朗讀不花過多的時間,字詞理解不作重點要求,字詞賞析一般不作要求。我們的教學應關(guān)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更關(guān)注學生學習方法的遷移與運用。
二、略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那么,在略讀教學中如何落實這樣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嘗試以下的教學基本模式——方法遷移式。
單元主題切入,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把握內(nèi)容——抓住主要問題,研讀課文——賞析精彩片斷——總結(jié)延伸,溝通課內(nèi)外聯(lián)系。在精讀課文的研讀與賞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往往相機把重點詞句拎出來,引導學生細致地“咬嚼”和深入地“解悟”,并把有感情朗讀巧妙地、和諧地穿插其中。而略讀課文教學則應減少設(shè)問和穿插,交流學習收獲并進行評價即可。
其二是板塊式。如教學六年級第12冊的《頂碗少年》時,先導入新課:簡介作者,學習字詞;再設(shè)計閱讀活動一:請你勾畫(在文中用橫線勾畫關(guān)鍵詞句,組合成非常簡潔的一段文字,表述頂碗少年的表演過程);設(shè)計閱讀活動二:請你評說(自選角度,用一個成語評說頂碗少年的故事。為什么用這個成語);最后設(shè)計閱讀活動三:請你賞析(研讀課文,說說本文表達感悟的特色和在表達上你最欣賞的一個地方)。此外還可以運用質(zhì)疑解疑式、比較閱讀式等教學模式。
總之,只要能準確把握教學的主旨,明確教學的基本任務,制定簡明的教學目標,設(shè)計簡約的教學過程,采用簡潔的教學方法,就能準確地把握略讀課文的常態(tài)教學策略。在略讀教學中,做到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既要學習略讀方法,更要培養(yǎng)略讀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略讀課文承擔著較精讀課文更廣泛的任務,只要教學得法,略讀課文就是綿綿春雨貴如油?!奥浴敝杏小熬?,使略讀課文的獨特魅力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現(xiàn)。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鳳江小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