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強 蔡阿雄 沈俊
(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浙江舟山316000)
大學生志愿服務參與地方社會治理的探索與實踐
——以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為例
閆海強 蔡阿雄 沈俊
(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浙江舟山316000)
推進社會治理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社會治理體現(xiàn)了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共同參與。志愿服務是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大學生是志愿服務的重要參與力量。地方社會治理存在主體單一、方式缺乏多樣性等問題,高校大學生可以通過志愿服務彌補其不足,并在化解社會矛盾、舒緩社會壓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價值。高等學校要采取措施積極發(fā)動大學生參與地方社會治理,努力實現(xiàn)地方社會治理與大學生素養(yǎng)提升的良性互動。
志愿服務;社會治理;探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推進社會事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1]。按照全球治理委員會的界定,社會治理是指“各種公共或私人機構和個人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社會治理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持續(xù)的過程”[2]。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愿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3]。其范圍主要包括社區(qū)建設、扶貧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大型賽會、應急救助、海外服務等。志愿服務是加強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是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高校大學生是志愿服務的主要參與力量。本文以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為例,分析大學生志愿服務對地方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實力不斷提升,社會建設也在不斷推進,社會整體逐漸由農業(yè)的、封閉的傳統(tǒng)社會向工業(yè)的、開放的現(xiàn)代社會轉型。社會治理也逐漸向法制化、科學化推進。
(一)社會治理理念的不斷提升深化
隨著經(jīng)濟建設的向前推進,社會建設也日益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實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社會出現(xiàn)群體性事件、生態(tài)污染等問題時,社會治理問題更會引發(fā)人們的高度關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共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4],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fā)社會組織活力,創(chuàng)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1],同時也明確要求要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改進社會治理方法、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紛紛出臺政策,加強本地的社會治理工作??v觀過去和現(xiàn)在,雖然“社會管理”與“社會治理”只有一字之差,但代表了黨執(zhí)政理念的根本轉變,這些變化更表明了黨對社會治理認識的系統(tǒng)化,也表明社會治理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們的內心,得到了普遍的重視。
(二)社會治理法律基礎不斷夯實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國先后出臺了社會管理、社會治理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這為社會治理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2003年,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該法規(guī)的出臺對規(guī)范政府行為、強化政府依法行政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頒布,進一步凸顯了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05年,《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制定為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提供了指導性幫助。此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辦法、條例,這些為規(guī)范政府決策、提升治理水平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立法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2011年3月1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上,吳邦國宣布,“黨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如期完成”[5]。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社會治理已經(jīng)做到了有法可依。
(三)社會治理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目前,我國社會治理的保障建設在穩(wěn)步推進,國家對社會保障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與社會治理相關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等保障體系在不斷完善。如:養(yǎng)老保險方面,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shù)為842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63萬人;參加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shù)為3412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06萬人”[6]。同時,國家強化了對下崗再就業(yè)群體的職業(yè)培訓,關注農民工子女入學等問題,出臺了相應的措施,這為緩解社會治理壓力,保障社會治理的積極、有序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地方社會治理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地方社會治理主體較為單一。社會治理是“政府、社會組織、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以及個人等諸行為者,通過平等的合作型伙伴關系,依法對社會事務、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進行規(guī)范和管理,最終實現(xiàn)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過程”[7]。社會治理倡導多元主體參與,但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諸多方面均在發(fā)生重大的改革、變化,這就更要社會治理的主體隨之變化。但是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社會治理的主體依然是政府。在社會公共領域內,我們應當注意到,“政府與其他社會組織群體勢力共同構成了相互依存的治理體系”[8]。我們要打破治理主體單一化的現(xiàn)狀,努力適應社會發(fā)展趨勢,逐步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多元化。
2.地方社會治理方式缺乏多樣性。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我國的社會結構、利益分配方式、經(jīng)濟成分等都在發(fā)生重大調整。這些調整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矛盾,社會進入了矛盾的多發(fā)期。“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住房、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zhí)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xiàn)象易發(fā)多發(fā),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9]。這些問題對社會秩序的有效維持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面對這一現(xiàn)狀,社會治理方式也應當及時做出調整,綜合運用法律、經(jīng)濟等多種手段進行社會治理。但是,目前我們的社會治理仍然較多地采用控制式等類型的行政手段。這種手段會夸大政府的主導地位,顯現(xiàn)社會公眾的弱勢地位,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容易造成社會矛盾激化,會影響社會治理的效果。
地方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容易引發(fā)和激化社會矛盾,會增大社會治理的難度和壓力。志愿服務在社會治理建設中具有獨特的扶助功能、疏導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是公民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社會建設的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彌補社會治理中的不足。通過志愿服務,高等學校的大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來。大學生參與地方社會治理既有現(xiàn)實的必要性,也具有切實的可能性。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夠拓展地方社會治理的參與主體
高校青年大學生是志愿服務的主要參與力量,“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10]。社會治理強調多元主體,政府和公民社會都是一方治理主體,二者平等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共同治理。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轉變職能,將屬于社會的職能逐步地還給社會,建立政府與社會力量的協(xié)作機制,尋找多元化的社會治理方式。大學生志愿服務代表了社會力量,為社會治理帶來新的人力資源,是大學生群體參與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平臺。正是通過大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改變單一化治理主體的現(xiàn)狀,為社會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提供堅實的組織基礎,促進治理主體多元化建設的推進。
(二)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夠促進地方社會治理手段的多樣性
目前,社會治理中地方政府部門仍然較多地采用行政手段,治理方式較為單一。大學生的志愿服務多以實施、執(zhí)行等方式來展開。直接實施和執(zhí)行是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形式。事實上,就很多社會公共生活領域而言,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都可以通過自我組織的形式介入,并成為公益項目最直接的執(zhí)行者和實施者,如: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開展的關愛農民工子女開展的義教、敬老助殘、海島公益行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能夠更準確、更及時地了解和把握基層民眾的利益訴求;也能夠將特定利益群體的訴求向政府、社會甚至媒體進行傳遞。這些活動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民眾的的實際困難,緩解和消除一定的社會矛盾。通過多樣化的志愿服務參與,能夠增加社會治理的方式,能夠緩解社會矛盾,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果。
(三)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夠促進地方社會治理理念的更新
大學生通過志愿服務參與地方社會治理,能夠促進治理理念由“管理”向“服務”的轉變。相對于社會治理而言,社會管理強調主體對對方客體的管理和控制,將政府視為管理主體,將社會視為被管理的客體,偏重于作為管理主體的政府對作為管理客體的社會進行管理和控制。其理念側重于“管理”和“控制”。社會治理側重于“服務”,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重“管理”的傾向。通過志愿服務,大學生所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能夠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為政府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理念轉變以及克服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知模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學生志愿服務與地方社會治理密切聯(lián)系:通過志愿服務,大學生能夠鍛煉自己,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地方社會治理各項事務能夠順利推進,治理水平能夠不斷提升。在參與地方社會治理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對志愿服務有明確的角色認知和角色定位。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應當成為地方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我國的志愿服務發(fā)展很快,廣大志愿者圍繞扶危濟困、應急救援、大型活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志愿者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志愿服務的熱潮在城鄉(xiāng)基層蓬勃興起。尤其,2003年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以來,至今累計有“20多萬名高校應屆畢業(yè)生參加西部計劃”[11],一批批志愿者高揚理想旗幟,自覺踏實奉獻,為當?shù)氐幕A教育、農業(yè)科技、醫(yī)療衛(wèi)生、基層青年工作、基層社會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廣袤的西部大地和基層實踐中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從“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到為各項大型活動提供服務,大學生志愿服務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堅持服務中心、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以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在城市社區(qū)和農村廣泛開展扶貧幫困、敬老助殘、文明創(chuàng)建、生態(tài)環(huán)保等服務,其領域也涉及搶險救災、國際服務、環(huán)境保護、特殊群體救助、社區(qū)服務等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彌補了當前我國社會促進保障體系建構方面的不足,成為地方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
(二)大學生志愿者組織應當成為地方社會治理推進的重要載體
改革開放以后,伴隨著我國社會治理模式由傳統(tǒng)的國家主義社會治理向現(xiàn)代的合作主義社會治理的轉變,我國志愿者組織的發(fā)展也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目前,我國的志愿者組織已形成了青年志愿者組織、社區(qū)志愿者組織以及包括“草根”志愿者組織、國際志愿者組織在內的各種志愿者組織。其中,以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為代表的青年志愿者組織,是我國最為活躍、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大的志愿者隊伍。當前,隨著社會治理建設的推進,我們必須打破傳統(tǒng)體制下政府統(tǒng)包統(tǒng)攬的格局,構建政府與社會合作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我們要努力建立起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一種良性互動的伙伴關系。大學生志愿者組織“負責志愿者的管理服務,建立健全宣傳動員、注冊登記、管理培訓、考核評價、激勵表彰、個人信息保密等制度”[3],是社會組織的代表,其服務活動與社會治理緊密相關。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需要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積極參與,而參與社會治理為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大學生應當成為地方社會治理理念的傳播者
在通過志愿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中,大學生志愿者通過自身的所見所聞去辨識各種社會現(xiàn)象,對大學生了解國情、體察民意,形成道德認知都能產生直接影響;大學生能夠重新評價和認定自己,通過自覺的主動的行為去履行應盡義務、關心弱勢群體,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贊譽,能夠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責任感、使命感;也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服務社會治理的奉獻精神,有助于大學生樹立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在參與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大學生志愿者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服務對象、社會公眾,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責任感、良知,有助于社會的有序運行。
通過志愿服務,大學生不僅能夠展示自己的專業(yè)文化知識,而且能夠成為社會治理理念的傳播者。通過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在社會實踐中宣傳社會治理理念,必將推進治理理念由“管理”向“服務”的在社會公眾中的普及,提升社會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意識,逐步引導社會公眾將參與公共事務作為一種自覺行為,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明確了大學生志愿服務在地方社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之后,高等學校要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努力調動大學生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為地方社會的有序運行、和諧穩(wěn)定做出貢獻。
(一)加強志愿服務文化建設,營造參與社會治理氛圍
志愿服務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激勵大學生自覺投身社會治理的精神紐帶。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與志愿服務組織在社會治理中作用的發(fā)揮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也是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保障。加強志愿服務文化建設,深化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文化內涵,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責任心和愛心,提升參與社會治理的社會責任感,不斷營造人人參與社會治理的良好氛圍。一是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引入多樣化的宣傳理念,豐富宣傳載體,選擇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創(chuàng)作一批學生易于接受和喜愛的志愿服務文化作品。二是加強志愿服務精神的普及推廣,形成志愿服務發(fā)展的良好文化生態(tài)。著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通過組織開展優(yōu)秀志愿者及項目的評比、征集大學生志愿者心得體會等活動,廣泛宣傳志愿服務中的典型人物和集體。三是要深入挖掘志愿服務組織的文化內涵,凝練、賦予相關志愿服務隊伍的內涵,包括從隊名、隊徽等方面,不斷增強志愿者的文化認同感。
(二)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增強參與社會治理意識
大學生志愿者是高校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現(xiàn)有注冊志愿者900人,累計8000余人,人均志愿服務時數(shù)10余小時。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通過完善志愿服務的招募培訓、表彰激勵等環(huán)節(jié),增強志愿者參與社會治理意識,引導志愿者投身社會治理。一是充實志愿服務隊伍,采取定期招募和支援參與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及具有專業(yè)技術背景的優(yōu)秀學生加入志愿者隊伍,提升志愿者整體素質。二是加強志愿者培訓,完善志愿者培訓機制,強化理論知識培訓,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專題培訓、自主學習等方式,積極推行志愿服務價值觀教育課程,開展志愿精神、志愿者權利與義務、服務技能等專項培訓,強化大學生對志愿服務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升志愿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聘請經(jīng)驗豐富的校外專家作為志愿者導師,促進校外內知識經(jīng)驗聯(lián)結,使大學生們進一步了解國情、社情,增強參與社會治理意識。三是要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對參與社會治理的志愿者要加強考核、評價,高校、社會和政府要加大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志愿者的激勵力度,有利于形成參與社會治理導向,增強志愿者自覺參與社會治理的內在動力。
(三)完善志愿服務組織建設,提升參與社會治理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支持和發(fā)展志愿服務組織”[9]。只有建立系統(tǒng)完善、戰(zhàn)斗力強的志愿者組織,才能為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現(xiàn)有“春泥”義教、“綠舟”環(huán)保、“力行”文明勸導等十余支志愿服務分隊志愿服務隊、舟山市烈士陵園管理處、舟山市婦幼保健院等近十家志愿服務基地。完善志愿服務組織有利于積極動員高校大學生投入社會治理事業(yè)中,確保志愿服務參與動力的積極與可靠。一要完善志愿服務組織立體化建設,構建學校、系(院)、班級三級縱向志愿組織體系。同時,建立健全由校團委、學工部、學生黨支部、大學生志愿者協(xié)會等聯(lián)合參與的橫向志愿工作指導組織網(wǎng)絡,推進志愿服務參與社會治理。二要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內部建設,完善組織內部架構,形成正確的組織結構體系,明確權責分工,引入科學嚴謹?shù)墓芾砹鞒?,確保志愿服務資源合理配置,為社會治理提供卓越的服務和管理能力。三要堅持開放性建設志愿服務組織。深化校地合作,主動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拓展志愿服務基地,確保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長效化。主動參與地方重點工作,立足社會需求,著力開展為老敬老、低碳環(huán)保、關愛青少年成長等項目,鼓勵志愿服務組織扎根基層,推動一批社會反響好、能夠長期開展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落地社區(qū)基層,推進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四要注重志愿服務組織的信息平臺建設。充分發(fā)揮“志愿匯”等統(tǒng)一的志愿服務信息管理平臺,有效地整合志愿服務資源,拓寬大學生志愿者獲取志愿服務信息的渠道,實現(xiàn)志愿服務的信息共享。
(四)強化志愿服務功能發(fā)揮,提高參與社會治理水平
志愿服務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治理方式,是社會治理的創(chuàng)新路徑,是大學生參與社會治理的一種生活方式。不同的志愿服務形式,發(fā)揮不同的志愿服務功能,有助于提高參與社會治理水平。豐富大學生志愿服務方式,強化志愿服務功能發(fā)揮,一要發(fā)揮志愿服務的承接功能。隨著“服務政府”職能的轉變,志愿者作為社會治理多元主體中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務組織應更加主動承接地方政府公共事務。近年來,浙江海洋大學東??茖W技術學院承接定海區(qū)平安宣傳等社會服務,為定海區(qū)獲省“平安市”稱號做出應有貢獻。二要發(fā)揮志愿服務示范和引導功能。志愿服務行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所彰顯的是公正、民主、平等、奉獻等積極的價值取向,這對于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甚至公民群體都是一種示范和引導。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開展的文化傳承、交通文明勸導等活動可以看作是示范和引導的代表性項目;通過示范和引導,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的正常秩序,能夠調動普通民眾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三要發(fā)揮志愿服務倡議和監(jiān)督功能。從權力角度分析,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并不享有實際的政治權力,也不是地方政府組織或政治體系中的一部分,但是可以通過倡議和監(jiān)督的形式參與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通過走訪調研,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能夠及時把基層民眾的利益訴求,及時向政府部門反饋。同時,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可以充當一個監(jiān)督者的角色,對地方政府政策的執(zhí)行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和約束,能及時反饋政策執(zhí)行效力。以生態(tài)環(huán)保調研宣傳、調查報告提案等可以看作是倡議和監(jiān)督的代表性項目。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的加快,社會矛盾日益增多。新形勢下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對維護社會穩(wěn)定、改善民生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已經(jīng)成為社會公眾的共識。大學生是地方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力量;同時,社會治理也倡導多種方式參與,推動志愿服務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一種手段,是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通過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和解決部分社會矛盾,為社會治理的推進創(chuàng)造了條件。高等學校要采取措施發(fā)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地方社會治理,促進社會治理的理念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為社會治理的推進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動力;為社會治理的推進和創(chuàng)新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努力實現(xiàn)地方社會治理工作的不斷推進,也推動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1]授權發(fā)布: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EB/OL].(2013-11-12).[2016-06-25].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3-11/12/c_118113455_2.htm.
[2]全球治理委員會.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M].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23.
[3]授權發(fā)布: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EB/OL].(2013-12-02).[2016-06-25].http://news.youth.cn/gn/201312/t20131202_4315940_2.htm.
[4]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EB/OL].(2012-08-28).[2016-06-25].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18da/2012-08/28/content_15819990_8.htm.
[5]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摘要)[EB/OL].(2011-03-11).[2016-06-25].http://www.npc.gov.cn/ npc/xinwen/syxw/2011-03/11/content_1641626.htm.
[6]2014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數(shù)為84232萬人[EB/OL].(2015-05-28).[2016-06-25].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 05-28/7307228.shtml.
[7]陳家剛.從社會管理走向社會治理[N].學習時報,2012-10-22(6).
[8]陳建先.政府治理特征及模式抉擇[J].行政論壇,2005(5):5-7.
[9]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3-11-16(1).
[10]胡錦濤.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01-19(1).
[11]李彥龍.團中央等四部委召開視頻會啟動2016年西部計劃[EB/OL].(2016-04-28)[2016-06-25].http://xibu.youth.cn/tpyw/ 201604/t20160428_7926001.ht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Voluntary Services for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Locally Social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Do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YAN Haiqiang CAI Axiong SHEN Jun
(Do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by boo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The social management embodies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of the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in the control of social public affairs.The voluntary servic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nnova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important participation strength of the voluntary services.Such problems as single subject and lack of diverse methods,and so on,in the local social management.But college students can make up the deficiency by means of voluntary services,resulting in the unique value in such aspects as neutralizing social contradictions,relieving social pressures,and so on so forth.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actively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local social manage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accomplishment.
voluntary service;social governance;explorations
G641
A
1008-8318(2016)06-0077-06
2016-07-06
2016年度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課題“高校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有效途徑研究——以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為例”(編號:2016LX110);2016年度舟山市社會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基于志愿服務的舟山高校青年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機制研究”。
閆海強(1978-),男,陜西丹鳳人,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