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娜 朱 玉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022
?
脆弱性視角下高校貧困生特征分析
楊立娜*朱玉*
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江蘇常州213022
貧困脆弱性是貧困研究的新視角。高校貧困生作為特殊的貧困群體,其脆弱性有別于其他群體。從高校貧困生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入手,運用貧困脆弱性相關研究的理論,研究其脆弱性的特征,并根據特征表現(xiàn),運用發(fā)展型社會政策的理論,制定適用于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幫扶對策,旨在幫助其克服風險沖擊,提升貧困應對能力,增強風險適應能力,消減貧困帶來的脆弱性。
貧困生;脆弱性;資助幫扶
貧困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世界性的難題,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中制定了精準扶貧的計劃。高校貧困生是貧困群體中最特別的代表。他們承受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給予他們長輩的貧困,也承擔著家庭脫貧的希望和壓力。貧困生具有有別于其他群體的貧困脆弱性特征。
脆弱性的提出者Burton,Kates(1978)和White(1974)將脆弱性應用于自然災害的研究,這種研究突破了原本的災后評估和救助的方法,通過預測脆弱人群,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災害的風險。脆弱性的概念也成為了評估人類適應或提高現(xiàn)存威脅能力的分析工具。
20世紀90年代,脆弱性的概念被引入貧困的研究領域。貧困脆弱性是在權利失敗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貧困并不都是伴隨災害出現(xiàn)的,而是由于權利的缺失引起的。貧困脆弱性的研究開辟了貧困研究的新路徑,主要將研究的視角定位于個體層面在不利風險沖擊下的應對能力,被廣泛應用在發(fā)展型社會救助的研究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研究中。筆者作為高校學生工作者,希望通過分析高校貧困生脆弱性的特征,從幫扶政策的可持續(xù)性和貧困生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標,構建適應高校貧困生發(fā)展要求的資助模式。
貧困脆弱性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是風險沖擊與各項適應策略綜合的結果,對貧困群體脆弱性的研究主要是從其現(xiàn)有資產出發(fā)研究其抵御風險沖擊的能力。對于高校貧困生(以后簡稱貧困生)而言,無論是資源占有還是風險沖擊可以采取的應對策略都是非常有限的。貧困生作為特殊的貧困群體,從生計的可持續(xù)角度和貧困生的特點出發(fā),可以將其脆弱性的特征劃分為生計、機會、社會支持和心理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生計脆弱
生計脆弱是貧困生脆弱性的最主要的特征。生計脆弱主要體現(xiàn)在資產的匱乏和能力的缺失。生計資本是為了實現(xiàn)可持續(xù)生計所必須的資本,對于高校貧困生而言生計資本的匱乏主要體現(xiàn)在金融資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三種資本的積累方面。
物質資本的和金融資本的匱乏主要是由于高校貧困生沒有固定的工作,其通過兼職或者勤工助學所獲得的收入有限。高校貧困生受家庭條件限制,家庭能給予的生活費用有限,他們沒有足夠的金錢來消費生活耐用品,即使擁有其質量也普遍不高。貧困生平時獲得的助學金等資助僅可以支付生活費用,很難有結余用于儲蓄和投資,所以貧困生金融資本的存量往往保持在較低的水平,甚至為負。
人力資本方面,貧困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于邊遠地區(q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少有學校有條件開展相應的計算機、美術、音樂等課程,很難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提升,限制了人力資本的提升。由于經濟的拮據,在大學期間他們往往需要承擔較多的勤工助學工作,沒有足夠精力來學習除了課堂內容之外的其他技能,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就業(yè)競爭力的提升。人力資本積累的缺失,限制了生計資本的積累,影響其自身的發(fā)展和家庭的脫貧。
(二)機會脆弱
機會脆弱主要是指貧困生在升學、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機會的脆弱。首先是制度造成的機會脆弱。由于地域間發(fā)展的失衡,高校教育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東部沿海地區(qū)的高校資源比較集中,而西部地區(qū)高校資源相對短缺,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其次是勞動力市場的不完善,有些單位在招聘過程中往往有較高的地域限制,使得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很難實現(xiàn)高質量的就業(yè),限制了其發(fā)展的路徑。隨著就業(yè)成本的提高,貧困生受經濟條件的約束,就業(yè)主要依賴校園內部的就業(yè)渠道。再次貧困生技能提升方面的薄弱,缺少相應的資格證書也限制了就業(yè)的質量。貧困生往往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擺脫貧困,都希望找到穩(wěn)定、高收入的工作,從而放棄中小企業(yè)或者偏遠地區(qū)的就業(yè)機會,出現(xiàn)有業(yè)不就的現(xiàn)象。資源占有的缺失造成貧困生敢想不敢干,很難實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業(yè)。機會脆弱限制了貧困生的發(fā)展,甚至造成一些貧困生抱怨社會、抱怨學校的現(xiàn)象,產生等、靠、要的依賴心理。
(三)社會支持脆弱
社會支持脆弱主要是社會網絡簡單和政策支持的脆弱。首先,高校貧困生的社會網絡范圍比較小,其生活網絡主要集中在同學和親友范圍內。同學大部分都處于求學階段,沒有固定的收入,對貧困生的幫扶只限于精神方面。而其親友經濟狀況都處于差不多的水平,很難給予過多的幫助。其次,高校的資助實行的是補缺型的救助措施,這部分救助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需求。在醫(yī)療救助方面沒有針對貧困生設計的資助措施,大部分高校學生的醫(yī)療采取的是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的形式,造成很多貧困生有病不敢看的現(xiàn)象。有些社會資助采取的是以獎代助的形式,條件設置比較高,造成有些特別困難的學生難以獲得支持。
(四)心理脆弱
美國人類學家奧斯卡·劉易斯提出了著名的貧困文化理論,他認為貧困群體由于條件的影響,會造成與社會的交流減少,脫離主流文化,形成貧困的亞文化。這種亞文化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并影響周圍其他群體和子輩的價值觀,形成應對貧困的消極心理。對于貧困生而言考上大學往往是成功的象征,大學生活的落差,容易造成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貧困生承擔著整個家庭所有的希望,他們需要長期承擔經濟、學習、就業(yè)等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長時間作用往往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其一是化壓力為動力,各方面都表現(xiàn)優(yōu)秀,并最終實現(xiàn)自身和家庭的脫貧。而另一種結果則是截然不同的,壓力造成的結果是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心理扭曲,出現(xiàn)一系列的心理危機,甚至有些很難順利完成學業(yè)。
IPCC對脆弱性的中心解釋即“脆弱性=風險-適應”,從貧困生的特征出發(fā),要消減貧困帶來的脆弱性可以從降低風險和提高適應能力兩方面入手。目前,貧困生面臨的風險大部分是不可控的,對其脆弱性的消減就從自身能力建設方面入手,以提升其面臨風險的適應能力。
貧困生資助幫扶的目的是讓貧困生充分享受社會發(fā)展的成果。目前,貧困生的救助主要以經濟救助為主,減貧策略主要是以滿足貧困生的基本生存需求為主,反貧困的效果是短暫的。
(一)政府層面,完善制度建設,加大政策執(zhí)行力度
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執(zhí)行者。作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需要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借助精準扶貧的策略,充分考慮制度的可持續(xù)性,建立健全貧困生資助體系,加強法律建設,明確貧困生資助的權利和責任。在高考和就業(yè)政策上也可以適當向貧困地區(qū)和貧困生傾斜。作為政策的實施者,政府需要加強政策的執(zhí)行力度,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創(chuàng)新資助形式,改變原本單一的經濟救助模式,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貧困生提供培訓、公益崗位實習和醫(yī)療服務方面的資助,幫助貧困生克服困難,提升能力。
(二)社會層面,廣泛吸引民間資源參與救助體系
貧困生的資助和幫扶離不開相應資源的供給。除了國家支出外,貧困生的資助和幫扶還應吸引民間資源的加入,可以廣泛吸引校友和社會資源參與貧困生的救助,適當降低評選標準,增加貧困資助項目,并適當向邊遠地區(qū)學生傾斜。以合作辦學和實習基地建設的方式加大與企業(yè)的交流,增加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增強就業(yè)能力。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友的力量,在寒暑假設置勤工助學崗位,增加貧困學生的生活來源,緩解生活壓力,鍛煉自主脫貧的意識。
(三)高校層面,切實做好貧困生資助幫扶工作
高校是貧困生資助幫扶的最直接的實施者。高校承擔著貧困生的管理和能力提升的任務。高校不僅要做好資源的合理配置,還要做好貧困生的精神慰藉、激勵教育和心理輔導等的幫扶來消減貧困生的脆弱性。
1.搭建全面能力提升平臺
全面能力的提升包括貧困生在校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以及其就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首先要提升貧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對于貧困生來說,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
氣,增強其心理適應能力需要從其所學專業(yè)入手,通過鼓勵教育和心理輔導,培養(yǎng)起對未來的信心,盡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維持較為穩(wěn)定的社會網絡。此外,還應當幫助其搭建溝通咨詢的平臺,讓其適時的釋放壓力,合理利用壓力的作用,幫助其進步。其次,加強職業(yè)技能培訓。加強職業(yè)技能的培訓,消除課程學習和就業(yè)市場的崗位需求之間的脫節(jié)。完善培訓內容體系的建設,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qū)的貧困生,需要加強其基本技能的培訓,幫助其適應崗位需求。再次,提升貧困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從專業(yè)學習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機會,幫助貧困生適應專業(yè)的學習,了解最新的學科動向,將所思所想運用到實踐中,樹立自信心。
2.發(fā)揮朋輩幫扶作用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同學間的幫扶是最具成效的。朋輩間的幫扶可以有效地減少幫扶的成本,消除貧困生的顧慮。貧困生可以在朋輩間找到學習的典型,通過分享和分擔,減輕心理負擔,樹立信心,消除貧困帶來的自卑和脆弱。同時,朋輩間的幫扶還可以有效地激發(fā)貧困生服務同學的意識,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在學業(yè)、生活和社會工作等多個方面,幫助貧困生重拾信心,帶領貧困生走出貧困陰影。
3.完善貧困生信息建設,分類幫扶
高校貧困生的管理大多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因此資助和幫扶很難實現(xiàn)對癥下藥。高校應該完善貧困生信息的登記制度,建立貧困生電子檔案,運用指標化的手段對貧困生進行分類管理。根據指標問題的分類,制定相應的幫扶資助策略。如對于心理脆弱的貧困生,除了要給予物質幫助之外,還可以加強心理輔導和激勵教育,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貧困,樹立信心。此外,貧困生脆弱性的消減除了政府、社會、高校的資助和幫扶政策和措施之外,還需要貧困生自身正確地認識貧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意識地鍛煉自身能力,自強不息。
[1]郭勁光.脆弱性貧困問題反思、測度與拓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16-20.
[2]冀慧珍.可持續(xù)生計理念下的社會救助政策改革[J].中國行政管理,2012(1):66-70.
[3]郭勁光.我國貧困人口的脆弱度與貧困動態(tài)[J].統(tǒng)計研究,2011,28(9):42-48.
[4]高玉玲.貧困生的生活困境及其應對策略_兼論發(fā)展性資助支持體系的構建[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5(2):1-5.
[5]周文華.社會資本視域下貧困生就業(yè)難及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4):165-166.
[6]許德鎮(zhèn).社會支持對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_以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為例[J].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2015(3):83-89.
[7]周文華基于“能力貧困理論”的高校貧困生資助策略[J].三峽大學學報,2012(1):39-42.
[8]章元.貧困脆弱性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2006(12):14-20.
[9]檀學文,李成貴.貧困的經濟脆弱性與減貧戰(zhàn)略述評[J].中國農村觀察,2010(5):85-96.
[10]JanHesselberg,Joseph A.An assessmentof the extent and causes of food insecurity in northernGhana using a livelihood vulnerability framework[J].GeoJournal,2006,67:41-55.
楊立娜(1987-),女,河北滄州人,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助教;朱玉(1990-),女,江蘇常州人,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助教。
G647
A
1006-0049-(2016)19-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