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燕 王 雷
?
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為小學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的美景
宋曉燕 王 雷
摘 要:新課標明確指出:“注重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而現(xiàn)代手段輔助閱讀教學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從利用現(xiàn)代手段豐富閱讀資源、巧設閱讀情境以及培養(yǎng)朗讀興趣等方面,對現(xiàn)代手段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閱讀;現(xiàn)代手段;融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多媒體技術等現(xiàn)代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為小學閱讀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閱讀活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擺脫傳統(tǒng)“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閱讀情境,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要巧妙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借助多媒體動畫效果實現(xiàn)動靜搭配,化靜為動的效果,將抽象的知識內容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在閱讀“他挖了8個小時,12個小時,24個小時,36個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滿臉的灰塵,雙眼布滿了血絲,衣服也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這句話時,臉上并沒有其他的表情,學生感受到的是時間的悠長,絲毫沒有關心父親內心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這時候,筆者就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將學生的注意力放到父親心理活動上面:“同學們,父親挖掘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呢?當父親遇到困難后會采用什么辦法克服?父親此時的心理活動又是什么樣的呢?”由于孩子們都沒有經歷過地震,自然也無法想象出地震的場景是什么樣的,所以,筆者為學生選取了幾段描述地震場景的電影片段和影視資料,通過投影儀播放給學生觀看,當學生看到垮塌的房屋、轟鳴的余震以及悲慘的場面時,內心被深深的震撼到了,聯(lián)想課文描述的內容學生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于一位父親在廢墟中不斷挖掘的畫面,學生仿佛可以聽見父親一個勁地在喊“兒子,你等著我,我會找到你的,我會帶你回家?!笔艿椒諊彤嬅娴难眨械膶W生流露出莊重嚴肅的表情,還有的學生聲音哽咽,眼睛中閃爍著淚花,這個時候,筆者又給學生布置了個任務,讓大家將自己想象成父親和阿曼達,此時自己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將自己的內心活動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經過之前的鋪墊,同學們寫的都非常認真,感情真摯,寫出了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
互動性是有效課堂的基本屬性之一,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地創(chuàng)設互動性的課堂,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發(fā)揮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動性,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課文結尾是這樣的:“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边@時候為學生進行課前準備的多媒體圖片展示,一邊演示一邊提問:“小女孩真的看到美麗的東西了嗎?她真的幸福嗎?她真的跟著最疼她的奶奶走向幸福的新年了嗎?”學生馬上開始思考起來,有的說:“沒有,那只是她的一種愿望”,有的說:“那是小女孩的幻覺”。最后通過大家討論交流,在閱讀過程中進一步深刻領會了最后那句話的含義??梢姡捎枚嗝襟w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動性,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獨創(chuàng)思維。
朗讀是閱讀能力的一種,最常見的閱讀手段就是朗讀,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最好方法。如果說寫作是創(chuàng)造過程,那么朗讀就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朗讀是一種口頭上的語言藝術,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語氣將課文內容表述出來,讓書面語言變成生動的口語。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并通過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將其表述出來,加深學生的切身體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興趣。例如,在教學《草原》時,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边@段話意境深遠,單純依靠朗讀無法讓學生深入體會,只有通過以圖促讀、以視頻促讀的方式,才能無限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領會草原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滌蕩學生的心靈。為此,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草原美麗旖旎的風光直觀呈現(xiàn)出來,并配以《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曲,把風光無限的草原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讓學生用眼觀看、用耳傾聽、用心感受、用情朗誦,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愛上朗讀。
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實際上,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都需要學生飽含情感,此時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便于促進學生情感因素的升華。例如,在教學《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時,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時候引入多媒體技術,播放戰(zhàn)爭時期的電影短片,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深刻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周恩來從小立志報效國家的高尚品質,喚醒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民族危機意識,使學生體會“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諦,樹立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目標。用真實生動的畫面影響學生,在學生心中植根濃厚的民族情感,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感價值觀。
現(xiàn)代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閱讀資源,能夠創(chuàng)設有效的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學習,掌握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冬萍.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好處[J].新課程學習:上,2012(5):152-153.
[2] 許小路.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2010(10):121-123.
[3] 王健.淺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3(11):135-136.
作者信息
宋曉燕,本科,一級教師。王雷,本科,一級教師。山東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區(qū)商家中心小學,25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