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萍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戲劇翻譯——以《牡丹亭》的兩個英譯本分析為例
○楊亞萍
明末著名戲劇家湯顯祖創(chuàng)作的《牡丹亭》,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一部不朽的杰作。本文擬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對湯顯祖《牡丹亭》的兩個英譯本進行對比研究,從文化意象、韻律、修辭三個方面分析譯本,發(fā)現(xiàn)不同的譯本,所側重的內容點不同,采取的翻譯策略也不相同,要根據(jù)其特定的語境采取合適的翻譯策略。通過這樣的分析探討,從而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繼承與發(fā)展,幫助外國讀者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戲曲文化。
《牡丹亭》 戲劇翻譯 接受美學
中國古典戲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極富魅力的藝術表演形式歷來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牡丹亭》,又名《還魂記》,是16世紀中國杰出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熱情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和強烈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湯顯祖一生共創(chuàng)作過四部傳奇,其他三部分別為《邯鄲記》《南柯記》和《紫釵記》,因其四部傳奇皆與夢緊密有關,故這四部傳奇合稱為《臨川四夢》。
《牡丹亭》以精湛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美學藝術,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贊譽,因此,從美學角度分析該作品是非常有價值的?!赌档ねぁ纷钤绲淖g本是1939年阿克頓選譯的“春香鬧學”,漢學家Cyril Brich(白芝)于1980年出版了全譯本;中國譯者張光前、汪榕培分別于1994年和2000年出版了該劇的全譯本;許淵沖父子隨后也出版了《牡丹亭》的全譯本,本文擬選取汪榕培以及白芝的兩個譯本,從接受美學視角探討對比分析各自對原文文化和美感的傳遞特點。
(一)理論介紹
20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70年代是“接受美學”(Receptional Aesthetic)這一概念興起的重要時期。“接受美學”又被稱為“接受理論”?!敖邮芾碚摗笔怯傻聡目邓固勾膶W派提出的,它確立了讀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中心地位,“在接受美學看來,讀者對文本的接受過程就是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也是文學作品得以真正實現(xiàn)的過程”(周寧,1987)。最主要的兩個代表人物就是姚斯和伊瑟爾。姚斯的期待視域,其主要理論來源于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它所指的是“所謂的期待視野,包括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同時也包括人們的直覺能力和接受水平等”。(周寧,1987)伊瑟爾的文本召喚結構,其主要理論來源于羅曼英加登的現(xiàn)象學,在伊瑟爾看來,“文學文本是在讀者閱讀過程中才現(xiàn)實地轉化為文學作品的,文本的潛在意義也是由于讀者的參與才得以實現(xiàn)的”(朱立元,2004)。
(二)研究現(xiàn)狀
接受美學進入中國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7年,周寧、金元浦翻譯的《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作為李澤厚主編的“美學譯文叢書”之一,其中收入了姚斯的代表作《走向接受美學》。陳文忠的《文學美學與接受史研究》是文學接受史研究的專論,在這本著作中,建立了文學接受史研究的理論體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對經(jīng)典作品和經(jīng)典作家的接受史研究產生了廣泛影響。由此可見,接受美學作為一種思潮,至今仍是影響巨大且深遠的,它所開創(chuàng)的文學、美學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是一直值得被研究探討的。在中國知網(wǎng)上,對《牡丹亭》譯本的研究共有114篇,但涉及到接受美學的文章卻為數(shù)不多,目前看到的有楊佩的論文(2013)利用接受美學理論對汪榕培譯本的分析,而對幾個譯本對比的期刊論文有三十余篇左右,涉及接受美學的卻沒有,因此本文擬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對《牡丹亭》的兩個英譯本進行研究,分別從文化意象、韻律、修辭三個方面分析譯本,使譯本更好地傳達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涵,為更多讀者所接受。
(一)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與戲劇的關系也是十分密切的。中國的古典戲劇在內容上,大部分都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影響,戲劇家們在創(chuàng)造戲劇時引入了大量的文化精髓,使文本文化底蘊十分濃厚。這也就給譯者進行翻譯時,提出了難題,怎樣進行翻譯,才能既保留原文的文化底蘊,又能夠被西方讀者所接受呢?
(1)(柳夢梅):敢甚處里楊曾系馬?
白譯:In some former time and place,did we
“Tie our steeds beneath green aspen”?
汪譯:Are you an old acquaintance to see me now?
這是柳夢梅問杜麗娘的一句話,他在想他們是否在哪里曾經(jīng)見過面?!案疑跆幚飾钤雕R?”是具有中華文化內涵的詞語。在那個年代,未出閣的女子都是只能待在閨房里的,因此譯成在哪里相遇過就有點不合乎當時的邏輯了,白譯采用了直譯的方法,直接譯成了在以前的某個地方,所以是不太恰當?shù)摹6糇g則采用意譯的手法,沒有直接把地點譯出,這是符合原文文化內涵的,也是為大眾所期待看到的。
(2)(陳最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p>
白譯:“Jade unsculpted unfit for use;person untutored unaware of the Way.”
汪譯:As The Book of Rites says,“Uncarved jade is unfit for use; uneducated men are unaware of Tao.”
這是《禮記》中很出名的一句話,但對于不太了解中國文化的西方讀者來說,由于其不知來龍去脈,所以會產生疑惑。白在這里進行翻譯時,直接譯出來,并沒有做任何的解釋說明,也沒有寫出處,使讀者對其中的意思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汪譯在翻譯時,在前面增加了The Book of Rites,這樣一來,就使讀者很清楚地了解到這句話的文化背景,從而比較容易理解上下文。從這一點上看,讀者在最開始,就對這句話的文化背景有了了解,有了一定的先在理解,再之后也就更加容易接受該文本。
(二)韻律
(3)(陳最良)“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p>
白譯:Guanguan 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So delicate the virtuous maiden,
A fit mate for our Prince.”
汪譯:“The waterfowl would coo
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s.
A lad would like to woo
A lass with pretty looks.”
這一句話取自《詩經(jīng)》,四字一行,讀起來朗朗上口。然而要把這樣有韻味的詩句譯出來,卻不是像讀出來那么容易。首先要對詩句進行準確無誤地理解,然后就是要使譯文簡潔,同時也要達到原文的朗朗上口效果。對比兩個譯文,我們發(fā)現(xiàn),白譯就是直接地把譯文譯出,缺少了原詩句的韻律美。再看汪譯,在這里就較好地把原文的特點呈現(xiàn)出來,如Coo和 Woo,還有Brooks和looks,這兩對詞語都運用了abab押韻的手法,同時還能把原詩句中求愛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既還原了原文,又通順易懂,同樣也是被廣大西方讀者所接受的。
(4)(陳最良):“人之患在好為人師?!?/p>
(門子):人之飯,有得你吃哩。
白譯:“The human vice is the urge to teach others, as Mencius said.”
Don't worry about the “human vice.”What about “human rice”? At least you'll be fed.
汪譯:Mencius teaches us, “Men's anxieties begin when he would like to teach others.”
But man's hunger is more tormenting that man's anxieties.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your stomach at least.
這一段對話,是陳最良與其門生的對話,最妙的地方就是“患”“飯”“師”“吃”這四個字上,通過這里的翻譯,讀者可以看到白譯很準確地保留了原意,同時還運用了vice和rice保留了原詩句的韻律,在保留原意的同時,也把韻律美體現(xiàn)得恰到好處,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而相比之下的汪譯,這句翻譯中韻律的保留,還是欠缺了一點。但在原意的表達上還是符合原文的。
(三)修辭
(5)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白譯:Just as we please ourselves which flower or herb we most love,
ah, could we only live or die at will,then who could moan for bitter pain?
汪譯:If I were free to pick my bloom and grass,
If I were free to choose to live or die,
I would resign to fate without a sigh.
該例子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采用疊詞“花花草草”“生生死死”“酸酸楚楚”營造出視覺的和諧美和聽覺的韻律美效果,也表達了杜麗娘對于愛情的強烈渴望,即使以生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對比兩個譯文,我們可以看出,汪譯更加朗朗上口,也淺顯易懂些,同時也把原詩句中強烈的感情展現(xiàn)了出來。而白譯文則另辟蹊徑,采用不同的形式,as we please ourselves強調了“由人戀”的主題,而末句的who could moan for bitter pain?采用反問的辭格突出“無人怨”之意。這兩個譯文各有其特色,所采用的方法也大不一樣,但最終的目的都是譯出為大眾所接受的譯文。
(6)(杜麗娘):
博山秋影飄,
盼泥金俺明香暗焦。
白譯:Fragrant smoke mingled with autumn haze,
Hopes of gilded placard of success
Burned bright as incense glow.
汪譯:The incense smoke coils in autumn breeze
And makes me anxious for news all the while.
這句唱詞是描述杜麗娘在等待柳夢梅是否中了狀元的焦慮心情。文中的“焦”是個雙關語,一方面可以指香煙的裊裊燃燒,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杜麗娘當時焦急的心情。通過對比兩個譯者的譯文,我們可以看出,汪譯相對簡潔明了,同時還運用了押尾韻的形式,把詩句中的雙關詞表現(xiàn)出來;而白譯話,相對會比原文多一點,把原文都交代清楚,但在處理雙關時,也把握地挺恰當。
通過以上對白芝和汪榕培《牡丹亭》譯本的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白芝的譯文在詞對詞的翻譯和文化典故的解釋上,非常詳細深入,旨在幫助西方讀者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看他的譯本就像讀一本中華文化的入門書。而汪榕培的譯本既傳達出了原文的意境,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原文的韻律美。盡管兩位譯者在文化意象、韻律、修辭等三個方面的翻譯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譯法,但他們的出發(fā)點應該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把中華古典文學推向西方世界,讓來自不同母語背景下的外國讀者都能感受到400年前中國的經(jīng)典文化。
[1]Birch,Cyril. The Peony Pavilion(Trans.).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2.
[2]付瑛瑛.論文學翻譯中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牡丹亭》譯本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韓淑芹.《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辭格及其英譯賞析[J].2012,(04):178-179.
[4]李慧娟.接受美學視角下楊憲益、戴乃迭戲劇翻譯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李曉靜.《牡丹亭》英譯本的比較評析——兼談戲劇翻譯[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9): 140-143.
[6]馬蕭.文學翻譯的接受美學觀[J].北京:中國翻譯,2000,(2).
[7]汪榕培譯,湯顯祖.牡丹亭[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3.
[8]仝亞輝.接受美學對翻譯研究的啟示[J].福建外語,2002,(03).
[9]許鈞.譯者和讀者的共鳴與視域融合[J].中國翻譯,2002,(03):23-27.
[10]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譯及傳播[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9,(06).
[11]楊松芳.接受美學與翻譯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5).
[12]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1.
(楊亞萍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學 4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