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儀征市實驗小學(211400)魏 敏
?
豐富體驗過程,讓品德課堂多姿多彩
江蘇儀征市實驗小學(211400)魏敏
[摘要]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作為活動型綜合課程,要求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chǔ),以培養(yǎng)熱愛生活、樂于探究、品德良好的學生為目標,特別強調(diào)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基。只有學生通過學習并親身體驗,才能對知識印象深刻。因此,豐富體驗活動是提高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品德課堂體驗感悟
身為一名小學品德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我追尋的目標,但低效的課堂現(xiàn)實卻始終困擾著我。直到一次成功的教學體驗讓我豁然開朗。
今年5月,學校要承辦揚州市“二分明月”品德課堂教學競賽,校長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我。我在感到無比幸福的同時,又倍感壓力,茫然而不知所措。
1.上什么好呢?怎樣才能既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又要上出新意?在翻閱教材、甄選教學內(nèi)容時,我看到了《愛護眼睛》這一課,這個課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踏入學校的大門,沒有護眼意識,平時教師向他們傳授護眼知識,空口說教,完全沒有實效?;蛟S,這節(jié)課就是一個契機——一個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用眼、護眼習慣的契機!
2.怎樣上好呢?想想這些一年級的學生,我設計的所有活動都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緊密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聽歌曲,認識眼睛的作用;玩游戲,體驗眼睛的重要性;聽故事,了解護眼的方法;辨是非,防止眼睛受傷;學兒歌,養(yǎng)成愛眼的習慣。這五個活動均源于生活,充分體現(xiàn)品德教育必須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在活動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悟、悟中學。通過活動,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活動空間,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整個活動與學生的情感、思維水乳交融,使學生不同的個性得以彰顯。通過活動體驗,學生真實地體會到了眼睛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多不便;如果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將無法看到美麗的世界。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用心保護自己眼睛的強烈意識,體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目標,使課堂教學自然、貼切、流暢。
回望本節(jié)課,教學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
《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事實證明,學生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正如吉利根所說:“道德教育的價值在于觸動情感,促發(fā)道德體驗。”品德教師要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體驗,從而形成感悟、明白道理、端正行為、提高素質(zhì)。
(一)不同場景的體驗
有了這節(jié)課的收獲后,我開始學習和探索在品德課堂中加入更加多樣的體驗活動。我開始把學生帶出教室,把他們帶到校園、社區(qū)、超市……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不同的場景,增強了體驗,許多問題就不需要我再多加解釋和傳授了。這樣的教學必然要比普通的課堂教學效果好很多。
但是在品德課程中,有許多主題無法找到適合學生參與的現(xiàn)場,又或者到現(xiàn)場的話,時間、物力和精力上不允許、不現(xiàn)實。這時,我們就可以在教室里模擬一個場景,讓學生在模擬場景中體驗。
例如,在教學《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一課時,我們無法去動物園參觀,可以在教室里精心布置一個“小小動物園”:墻壁上張貼著各種小動物的照片,廣播里播放著小動物們的叫聲,學生戴著各式各樣的小動物頭飾,模擬各種小動物。接下來的課堂熱鬧非凡,學生相互交流、積極討論、共同學習。這個模擬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了交流和學習的話題,增強了學生的體驗。
(二)不同形式的體驗
1.課前的體驗。“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保證。一般來說,品德教師在課前都會安排學生做一些準備,或收集資料,或制作物品,或調(diào)查訪問,或排練節(jié)目。參與“課前準備”的過程本身就是特別好的受教育過程?!罢n前準備”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學生在親歷“課前準備”的過程中,可獲得真切的體驗和感受。
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有多少人為了我》一課前,我要求學生進行調(diào)查、了解,明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離不開哪些人。學生雖然天天和這些人打交道,但是對他們工作的辛苦知道得并不全面,也不深刻。我布置課前調(diào)查任務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走近這些人,走進他們的心里,去感受他們勞動的艱辛。這樣的體驗活動給學生帶來的感受比教師或家長單純的說教要深切得多,可有效促使學生在接下來的課堂上認真聽課。
2.課堂的體驗。相比課前,課堂上的體驗形式就要豐富許多,如“玩一玩”“做一做”“演一演”……下面就拿這次我有幸參與學習的“江蘇省品德課堂優(yōu)質(zhì)課展評活動”中的幾節(jié)課來舉例。
例如,在二年級品德課《我不耍賴皮》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做了一個“挑小棒”的游戲:每個小組四名學生,按順序輪流挑小棒,誰在挑的過程中,小棒動了,誰就輸,然后將小棒交給下一個人。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時傳來學生的叫聲:“你耍賴皮!你已經(jīng)動了!快給我玩!”一輪游戲過后,這位教師請每組學生談感想,并提問:“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由此引入課題——《我不耍賴皮》。這種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玩一玩”的活動就是一種體驗的形式。
再如,在一年級品德課《我掉了一顆牙》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教師特地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一個牙模型和一支牙刷,然后帶領(lǐng)學生在朗朗上口的兒歌中練習刷牙。整節(jié)課中,教師都沒有任何的說教,而是讓學生參與“說一說”“做一做”“試一試”的活動,讓學生自主體驗,促使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學生非常喜歡這種親身體驗的活動,對正確的刷牙方法印象深刻。
又如,在《雷雨來了》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明白在下雷雨時應尋找安全的避雨場所,特意設計了一個“演一演”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邀請四名學生,讓他們分別扮演電話亭、電視塔、大樹和超市,再邀請兩名學生,讓他們自主選擇在下雷雨時應在哪里避雨,并說一說為什么。從頭至尾,教師沒有一點機械的說教,所有的知識都是學生在自己的體驗中自主探索出來的。這樣獲得的知識和經(jīng)驗才是印象最深刻的。
豐富體驗活動,使學生更多地參與了生活本身,獲得了真實且深刻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品德教學中,豐富體驗活動應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
豐富體驗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品德的興趣,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更是尊重學生、關(guān)注學生個性成長的需要。因此,對學生來說,體驗活動會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一段美好記憶。
豐富體驗活動,可讓品德課堂更加多姿多彩,讓德育內(nèi)涵更加豐富,可有效提高品德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有利于教師培養(yǎng)社會主義德才兼?zhèn)涞男氯恕?/p>
(責編鐘偉芳)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