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由“喀喇河屯廳”到“灤平縣”:清代灤平建置沿革考述

2016-03-15 13:12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熱河行宮承德

劉 惠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由“喀喇河屯廳”到“灤平縣”:清代灤平建置沿革考述

劉 惠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清代灤平舊稱“喀喇河屯”,清初為蒙古游牧地,康熙時期始建行宮,其中喀喇河屯行宮對籠絡蒙古王公有重要作用。乾隆七年(1742),為處理旗民交涉事務,始置喀喇河屯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喀喇河屯廳為灤平縣。梳理清代灤平由“喀喇河屯廳”到“灤平縣”建置沿革的變遷過程,對研究清代廳制及清廷對長城沿線農牧交錯帶的管理有借鑒意義。

清代;喀喇河屯;灤平;熱河;廳制

清代灤平①清代灤平與今日灤平縣不能完全等同,二者在名稱、轄境范圍和治所上有區(qū)別。就名稱而言,清代灤平有“喀喇河屯廳”和“灤平縣”兩個名稱,而今縣只有“灤平”一名。同時,今灤平縣的管轄范圍較清代灤平縣治范圍小。清代灤平的治所在喀喇河屯,即今灤河鎮(zhèn),而今灤平縣的治所為灤平縣政府(清代為鞍匠屯)。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西南部,舊稱“喀喇河屯”??滴鯐r設行宮,成為清帝接見蒙古王公的重要地點。乾隆時,為解決旗民交涉案件,設喀喇河屯廳,派遣理事通判管轄。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喀喇河屯廳為灤平縣,長官由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lián)?。本文擬從清代灤平由“喀喇河屯廳”到“灤平縣”的行政建置變遷入手,探討清廷對長城沿線農牧交錯帶的管理體制問題。

一、“喀喇河屯”一名的來源及含義

“喀喇河屯”一名源自蒙古語?!翱币鉃椤昂谏保鲿r期常譯作“匣剌”[1]15、“哈剌(qar-a)”[2]43,清代也譯作“哈喇”。該詞在《元朝秘史》中多次作為地名的組成部分出現(xiàn),如“合剌主魯格訥”[3]103、“合剌合納”[3]103、“合剌屯”[3]171等?!昂油汀睘椤俺恰敝?,這一語詞在元明時期作“豁團(qoton)”[3]105(復數(shù)形式為“中豁脫惕(qotot)”,旁譯“圈子”)、“可團”(旁譯“城”)[1]97、“火敦”(旁譯“城池”)[1]132,意為“城子”。

據(jù)筆者所見,清代文獻中對“喀喇河屯”一名的最早記述是“喀喇城”,在《清世祖實錄》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戊子條載:“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4]卷51順治七年十一月戊子條?!稏|華錄》亦載:“攝政王以有疾獵于邊外,十二月戊子,薨于喀喇城,時年三十有九”[5]101。經學者考證,此“喀喇城”即“喀喇河屯”[6]。因“喀喇河屯”一詞為少數(shù)民族語詞,在文獻中異寫甚多,華林甫在《清直隸省地理沿革考辨》[7]517一文中,曾對文淵閣四庫全書中“喀喇河屯”一詞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其還寫作“喀喇和屯”、“喀拉河屯”、“哈喇河屯”。除此之外,筆者補充以下兩種異寫形式。

(一)喀喇火屯

查慎行的《陪獵筆記》中載:(康熙十一年七月)“十六日黎明駕發(fā)喀喇火屯,自前月二十五日至此一住二十余日矣。卯刻,過灤河,大霧,行十里始見日色。道旁雙石突起,山頂離立如斧劈,高低相倚。其上各戴一石笱,約二十余丈。時圣駕已過,留內侍指諭臣等曰‘此雙塔峰也’”[8]439-440?!半p塔峰”即“雙塔山”,《熱河志》載:“雙塔山,在喀喇河屯行宮東北八里,灤平縣治八里,大小二峰矗立百余丈”[9]卷65《山一》。雙塔峰與喀喇河屯行宮分立于灤河兩岸,由地理位置可知“喀喇火屯”即為“喀喇河屯”,“火屯”即為“河屯”的異譯。

(二)哈喇和屯

蕭奭在《永憲錄》中載:“熱河行宮,在古北口外哈喇和屯,譯語曰烏城,屬永平府。治內有山曰磬錘,行宮之東偏為避暑山莊”[10]23?!队缿椾洝分饕涊d的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至雍正六年(1728)間的史事,當時喀喇河屯轄于熱河廳。此外,《熱河志》載喀喇河屯“至熱河行宮四十里”,同載“磬錘峰,在熱河行宮東八里,在承德府治東北十六里,下銳上豐俗稱棒槌峰”[9]卷65《山一》,就地理范圍來看,此“哈喇和屯”與“喀喇河屯”應為同一地名。

“喀喇河屯”的名稱與其舊處喀喇沁游牧地有關。“喀喇沁”一詞系蒙古語,又作“哈剌赤”、“哈剌陳”、“哈剌嗔”、“呵剌嗔”、“哈剌慶”等,其中“喀喇沁”為“哈喇赤”的復數(shù)形式。哈剌(Qara)表示“清色”或“黑色”,故意為“釀黑馬乳者”或“清澈的馬乳(即細乳)制作者”[11]14、20。蒙語地名“喀喇河屯”意為“黑城子”,這種以顏色命名地名的方式,在北方少數(shù)民族語詞中常見,如“烏蘭浩特”、“呼和浩特”、“哈拉浩特”等。同時,在清代新疆的鎮(zhèn)西廳也有“哈喇河屯”一名,《西域同文志》釋為:“蒙古語,哈喇,黑色,和屯,城也,其城年久色舊,故名”[12]卷1《天山北路地名》。乾隆曾在御制詩中寫道:“此日灤平縣,當年舊黑城”[9]卷43《行宮十九》。同時,“喀喇河屯”一詞還有“烏城”一說,康熙所撰的《穹覽寺碑文》中有載:“喀喇河屯者,蒙古名色,釋之即烏城也”[9]卷77《寺廟一》。在漢語中“黑”與“烏”同意,故將“黑城”與“烏城”等同。在《滿族大辭典》中解釋“喀喇和屯,又名喀喇城、舊城、黑城、烏城”[13]745,故也有學者將其釋為“舊城、黑城、烏城”①《清代塞外第一座行宮:喀喇河屯行宮》中對喀喇河屯的解釋為烏城、黑城、舊城三詞。( 郝志強,特克寒:《清代塞外第一座行宮:喀喇河屯行宮》,《滿族研究》,2011年第3期。)。但“舊城”一稱不是民族語詞的譯寫,“舊”在蒙古語中作“號嗔、考陳”[1]14、58,因此“舊城”一詞是對“烏城”、“黑城”的衍生說法,將“黑”理解為“年久色舊”,進而輾轉稱為“舊城”,但這種說法在文獻中并未找到相應記載,姑且存疑。

二、清初灤平與喀喇河屯行宮

灤平歷史久遠,自先秦以來,時為少數(shù)民族所據(jù),時為中原王朝所據(jù),時為多民族交錯雜處的地帶,正如《熱河志》載:

灤平縣境,則周為東胡地,秦初為東胡地,后并入匈奴,漢為匈奴左地,漢武帝時為塞地,后入烏桓。后漢初為烏桓地,后屬鮮卑中部,魏為鮮卑地,晉初為鮮卑段氏地,后并入慕容氏為前燕地。苻堅時為秦地,屬幽州,后燕復國,屬幽州。后為北燕地,北魏為安州廣陽郡廣興縣地,西境為御夷鎮(zhèn)地,后并入庫莫奚。北齊、周、隋、唐因之,遼為中京上都路,興州興安縣、宜興縣地,明初為興州衛(wèi),后廢入諾音衛(wèi),本朝初內屬。[9]卷55《建置沿革一》

由上可知,灤平先后經歷了漢、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蒙古等民族的往來遷徙,生息繁衍。同時,該地明末為朵顏三衛(wèi)所據(jù),清初內屬,為熱河所轄,雍正元年(1723)“增置熱河理事同知廳”[14],喀喇河屯屬之,“雍正十一年,即其地設直隸承德州”[15]卷10《縣署》,由承德州轄。

清代灤平的發(fā)展與木蘭秋狝有直接聯(lián)系。該地為“木蘭大差出口第一經由之區(qū)”,為滿足清帝木蘭秋狝之需,康熙四十一年(1702)喀喇沁右旗貢獻[16]110牧場,在此修建行宮,其中境內有八座行宮分布:喀喇河屯行宮、常山峪行宮、兩間房行宮、王家營行宮、鞍子嶺行宮、化育溝行宮、藍旗營行宮、巴克什營行宮。下文筆者著重對存在時間較長、發(fā)揮作用較大的喀喇河屯行宮進行論述。

關于“喀喇河屯”行宮建立的時間大體有三種觀點:第一種為順治七年(1650),主要依據(jù)是多爾袞擬建“喀喇城”為避暑地,“順治八年四月,世祖章皇帝啟蹕巡幸塞外,五月駐蹕上都河及喀喇河屯,十月入古北口,上回宮”[17]卷41《禮略》。第二種為康熙十六年(1677),據(jù)《熱河志》《(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記載,“康熙十六年,圣祖舉巡典駐蹕于此,嗣是歲以為?!?;第三種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熱河園庭現(xiàn)行則例》載:“喀喇河屯行宮,康熙四十三年”[18]109建。同時有學者研究認為“康熙十六年并沒開工,只是康熙皇帝駐蹕于此”,而“喀喇河屯行宮擴建的起始時間應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的三、四月份,竣工于康熙四十三年五月。”[19]59

筆者認為,對“行宮”概念界定的不同是以上觀點出現(xiàn)分歧的原因。一般認為,“行宮”即為皇帝出行臨時駐蹕的場所,但僅靠“駐蹕”這一標準是不能判斷某一地點是否是“行宮”的。有學者認為:行宮具有數(shù)量多、規(guī)模小、臨時性,功能單一、距京城較遠等特點[20]4-8,即作為“行宮”,首先應該有“宮”,如康熙十六年巡幸時,“上御幔城外,各賜冠服、靴帶、銀幣有差”[9]卷13《巡典一》,當時駐蹕場所是“幔城”,并非真正意義的宮殿。同時,行宮雖有“臨時性”,但還應有一定的管理人員,負責行宮的日常維護,并在皇帝駐蹕時提供服務。就喀喇河屯行宮而言,康熙四十二年(1703)對其管理問題進行規(guī)定:“俟此撥出所建房屋竣工,即行交付黃明等三為千總;擇其屬下干練者,每處選派四十人,其中放補首領二人加以看守”[19]61。就此而言,喀喇河屯行宮實際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即具備了“行宮資格”。但“喀喇和屯行宮”一名在《清實錄》中出現(xiàn)較晚,就筆者目力所及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始有“上奉皇太后駕至喀喇和屯行宮”[21]卷242,康熙四十九年六月戊戌條的記載。

喀喇河屯行宮是蒙古王公迎接清帝出口行圍的重要地點,《養(yǎng)吉齋叢錄》載:“康熙四十年以前,秋狝出古北口,皆駐喀喇河屯行宮,至四十一年始駐蹕熱河避暑山莊”[22]208。清帝出口行圍,在駐蹕避暑山莊時,蒙古王公通常在喀喇河屯迎駕。據(jù)《熱河志》載:“每年皇上秋狝,木蘭蒙古諸王公等皆于博洛河屯迎駕,如駐蹕山莊時,恭遇萬壽節(jié),則諸王公等即于喀喇河屯迎駕,歲以為例”[9]卷15《巡典三》。隨著熱河行宮的興建,蒙古王公不必在喀喇河屯行宮朝見,但此前的迎接儀式還是沿襲下來,乾隆皇帝在《至喀喇河屯即事》詩中曾提到“蒙古王公每歲在喀喇河屯覲謁,今年遇閏,駐山莊日久,預傳諭于八月間來集,以示體恤,茲諸藩仍如往例遠迎,且云瞻戀情切,故未遵旨云”[9]卷43《行宮十九》。乾隆五十一年(1786),皇帝體恤前來迎駕的蒙古王公說道:“朕于五月駐蹕避暑山莊,御前乾清門行走之蒙古王公等俱來接駕。此內相距地方遠近不等,如喀喇沁王喇特納錫第游牧較近,自應前來迎接,其游牧隔遠,行走需半月者,往返勞費。嗣后七月間,該班人等內有事屆期不能來者,聽其五月先來朝覲,余俱按期前來,不必五月至喀喇河屯接駕”[23]卷1247乾隆五十一年正月丙寅條。同時,在迎駕時皇帝也會詢問蒙古生計以示體恤。如在《喀喇河屯行宮作》一詩中寫道:“葦峪行過背轉動,外藩迎駕畢來同,且遲上塞秋蒐狩,先問今年稼穡豐(蒙古向以牧養(yǎng)為業(yè),今內扎薩克多有勤耕種資生計者)”[9]卷43《行宮十九》。

塞外行宮是清代木蘭秋狝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喀喇河屯為出口行圍的“首蒞之邑”,是蒙古王公迎接清帝的重要地點,蒙古王公的迎接儀式及清帝對蒙古王公的體恤對理解清代“懷柔蒙古”政策有一定意義。

三、喀喇河屯設廳

文獻中對喀喇河屯設廳問題的記載略有差異,主要有三種:一是強調乾隆七年(1742)裁承德州知州設理事通判,移駐喀喇河屯地方,但并未直言設喀喇河屯廳,《清高宗實錄》和《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均作此說法:

吏部議準,直隸總督高斌奏稱,熱河一帶,旗民雜處,設有理事同知,與承德州分管。地廣事歧,瞻顧輾轉,多至盜揚傷變,甚或廳袒旗人,州偏民戶,請裁知州,改設滿缺理事通判,移駐喀喇河屯地方,治西南。同知移駐州署,治東北,以灤河為界,均歸熱河道轄。[23]卷160乾隆七年二月癸巳條

(乾?。┢吣曜h準,熱河一帶,旗民雜處,裁原設知州,改設滿缺理事通判一人,移扎喀喇河屯地方分治西南,移舊設同知駐州署,分治東北。[24]卷24《吏部十一》

二是直言設廳,但并未言明何時設廳,如在《(乾隆)府廳州縣志》[25]卷2《灤平縣》和《(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26]卷42《承德府一》中均載:灤平“本朝初內屬,設喀喇河屯廳”。

三是明確提出乾隆七年(1742)設喀喇河屯廳,在《熱河志》《承德府志》明確記載:“乾隆七年,設喀喇河屯廳理事通判一員,管旗民事務”[9]卷83《文秩》。《皇朝文獻通考》亦載:

乾隆元年,于邊外增置四旗理事通判廳,五年增置塔子溝理事通判廳,七年罷承德州,改置喀喇河屯理事通判廳,與熱河廳、八溝廳、四旗廳、塔子溝廳并直隸于熱河道。[27]卷269《輿地考一》

筆者認為,以上三種不同的記載與清代“廳”的“定制化”問題有關。真水康樹認為:“直隸廳與散廳的‘起源’可以溯到康熙或雍正年代,但是,不可忘掉的是:當時存在的只是‘同知或通判的派遣’,并不是‘地方行政機構’,乾隆三十年代以前不存在有‘直隸廳’或‘廳’名字的地方行政機構”[28]101-102。這一觀點結合以上文獻的成書時間可解釋記述差異的原因。其中《清實錄》依據(jù)當時的材料,《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又依據(jù)實錄編修,故二書記載的史料年代較早,一般不言明設“廳”,只強調“裁知州,改設滿缺理事通判,移駐喀喇河屯地方”的說法。而《(乾?。└畯d州縣志》《熱河志》《皇朝文獻通考》《(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承德府志》等文獻的成書年代較晚,“廳”的說法已較為成熟,故直言設喀喇河屯廳。

廳的設置與清代“旗民二元”的管理體制有關。清初灤平為喀喇沁游牧地,雍正二年(1724)始設八旗駐防,據(jù)《清文獻通考》載:

(雍正二年)設熱河駐防總管一人,副總管二人,佐領驍騎校各八人,八旗滿洲、蒙古領催、驍騎共四百名,分駐喀喇河屯、樺榆溝二處。翼長各一人,佐領各四人,驍騎校各四人,兵各二百名。[27]卷183《兵考五》

八旗駐防的設置,同時隨著人口移民,使該地蒙古旗民雜處,旗民交涉案件日漸增多,在直隸總督高斌的“奏為口外不宜州治請旨先將承德州更定事”一折中載:

口外熱河一帶,先因旗民雜處,生聚日繁,設有理事同知與承德州知州兩官,分管旗民錢糧、命盜、詞訟事務。經部議定:旗民互相牽涉之案,廳州會同審理,旗民未分之案,廳州會驗協(xié)拿。詞訟干涉旗民,照例分別開提,不得攙越擅拘,廳州分治,立法宜然。惟是承德一州,幅員幾二千里,旗民分晰之案,查驗往返,已待經旬,顧此不無失彼。更有牌頭誤報不清,及至廳州赴驗,并非本管,因而輾轉開移,每致盜揚傷變,稽誤實多。甚有廳袒旗人,州偏民戶,爭持膠執(zhí),懸案稽延,種種牽纏,而皆未便,現(xiàn)今未結事件不可勝計。該處年來生聚愈眾,事案愈繁,不可不籌調劑。臣因熱河道陶正中來見,面詢機宜,據(jù)稟:必當分疆管理,庶為經久良圖。請以灤河為界,疆圉袤廣相等,東北隸屬理事同知,西南隸為承德州境,以知州改作廳員,定為滿缺,各令監(jiān)管旗民,庶責成既專,稽查亦易等語……臣查熱河一帶原系旗莊耕牧之區(qū),出口民人亦皆佃種旗人之地,如口外八溝同知、四旗通判均系監(jiān)管旗民,事權歸一,頗稱妥便。今令熱河同知、承德州牧分管旗民,事多岐誤,殊無裨益,似應俯如所議,請將承德州知州改為承德理事通判,定為滿缺,與熱河同知分疆而治,中以灤河為界。將承德州判衙署倉庫、疆域移于喀喇河屯地方西南一帶,隸其管轄。熱河同知原未建設衙署,即令移駐州署東北一帶,分隸專司,凡有旗民一切錢糧、命盜、詞訟各歸管理,俱由熱河道統(tǒng)轄審轉。該州原設州同、州判、吏目等官,俱改為巡檢,分駐要隘,以襄祭補,則官役俸工有減無增,而職任可專事胥歸一,不致分岐貽誤,于吏治、地方實有裨益矣。[29]

由上可析,喀喇河屯廳的設置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第一,旗民雜處,導致旗民交涉案件頻發(fā)。而原有的“廳州分治”體制不能妥善處理這些案件。第二,承德州幅員遼闊,一方面因“查驗往返”時間長,耽誤審案進度,另一方面由于官員審理不清,導致案件累積。第三,鑒于清代熱河地區(qū)“旗莊耕牧”的背景,將旗民“事權歸一”更利于地方治理。

根據(jù)上材料還可分析出以下信息:一是喀喇河屯廳的廳界。即與熱河廳“以灤河為界,疆圉袤廣相等,東北隸屬理事同知,西南隸為承德州境”,具體而言,《熱河志》載:

灤平縣,舊喀喇河屯廳境也,在承德府西南隅,東界府,北界豐寧縣,南界古北口,西界獨石口??h治倚東隅當灤河,土泉上膄,拱翼山莊,密于咫尺。歲當巡轄經行,出古北口,首蒞茲邑,自縣治以及巴克什營、兩間房、常山峪、青石梁、駝峰、星龕巖、偏嶺、十八盤嶺,尤擅形勢……承德府各屬惟府境與灤平不涉蒙古旗地,而灤平西南接內地邊墻,屬古北口、獨石口汛兼轄,為較殊他州縣云。[9]卷49《 疆域一》

即大致四至為:東界承德府,南臨長城,西界、北界皆為蒙古旗地。

二是喀喇河屯廳的具體職能。它與熱河廳同為獨立的政區(qū),“旗民一切錢糧、命盜、詞訟各歸管理”,即喀喇河屯理事通判和熱河同知分別管轄各廳旗民事務,再由熱河道統(tǒng)一審轉,具有相應的行政職能和司法職能。

三是喀喇河屯廳的廳署。材料中載“將承德州判衙署、倉庫、疆域移于喀喇河屯地方西南一帶,隸其管轄”,即以原承德州判衙署為廳署。

四是喀喇河屯廳的長官與吏目。其長官為喀喇河屯理事通判,吏目設喀喇河屯巡檢及鞍匠屯巡檢各一員,其中喀喇河屯巡檢兼管典史,二員巡檢主要負責喀喇河屯的巡緝事宜:

巡檢兼管典史一員,乾隆七年設,管理監(jiān)獄及喀喇河屯、馬圈子、司馬臺、潮河川等汛巡緝事,四十三年兼管灤平縣典史事。鞍匠屯巡檢一員,乾隆元年,以西河司巡檢移駐,管理鞍匠屯、卯正、喇嘛洞、大店子、虎什哈等汛巡緝事宜。[9]卷83《文秩》

雜職中也可能有“經歷、知事、照磨”等官以及一些差役[30]21-22,但在文獻中記載無多,以《畿輔條鞭賦役全書》的記載稍作補充:

乾隆七年新增裁州改設通判,俸銀十六兩……禁卒十二名,工食銀三十兩,閏月銀二兩五錢……喀喇河屯巡檢俸工役食銀一百五十一兩五錢二分,閏月銀一十兩。[31]

吳正心認為“廳”作為政區(qū)需具備廳界、分地分民、佐貳與首領官、廳學四個“積極指標”之一,同時必須具備廳署及行政職能兩項“消極指標”[30]26、29。以此來反觀喀喇河屯廳可知:乾隆七年(1742)已劃定廳界并分地分民,同時,理事通判已經具備獨立的衙署及相應的行政職能,由此可以斷定,乾隆七年(1742)設置喀喇河屯理事通判廳。

四、由廳改置灤平縣

乾隆中期,熱河地方的社會情況已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隨著塞外行圍、人口移民、經濟發(fā)展等因,原來廳的建置需要變革,《清高宗實錄》載:(乾隆四十一年)“熱河地方,朕每歲木蘭秋狝,先期駐蹕,數(shù)十年來,戶口日增,民生富庶,且農耕蕃殖,市肆殷闐。其秀民蒸蒸向化,弦誦相聞,現(xiàn)已興建學宮,議定庠額,并命設立考棚,將來人文日盛,儼然成一大都會。而稱名尚仍熱河之舊,殊于體制未協(xié)?!保?3]卷1048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乙亥條乾隆四十三年(1778),對熱河所屬州縣進行改革,在直隸總督周元理上奏“熱河地方更定事宜”中載:

熱河同知,奉旨改為承德府。其余六廳,擬改州縣名目。如喀喇河屯廳名灤平縣,八溝廳擬名平泉州,四旗廳擬名豐寧縣,塔子溝廳擬名建昌縣,烏蘭哈達廳擬名赤峰縣,三座塔廳擬名朝陽縣。[23]卷1050.乾隆四十三年二月甲午條

經此更定,“喀喇河屯廳”改為“灤平縣”,名稱由一個蒙語地名改為漢語地名,“灤平”,取“灤河無患,人民皆得平安”[32]之意。此外長官的名稱及印信也發(fā)生變化,題本檔案和《清高宗實錄》分載如下:

承德通判,今既移駐喀喇河屯,自應因地命名,擬以喀喇河屯理事通判關防十字。[33]

承德府現(xiàn)有監(jiān)獄。請將熱河巡檢改為經歷,兼攝巡檢,并帶管司獄事。其六州縣監(jiān)獄,令各該處巡檢兼管,毋庸另設典史。

口外多系蒙古旗民交涉事務,請即以理事同知、通判管知縣事。仍照原銜升轉,其該府接見儀注行文體制,俱如知縣例。

……

承德府應另鑄給承德府印,其六州縣俱改鑄為理事同知、通判管某州某縣事印。教授、經歷等

官印記一體改鑄。[23]卷1050.乾隆四十三年二月甲午條

首先,就官員名稱而言,前者為“喀喇河屯理事通判”,后者更為“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值得注意的是,灤平縣行政長官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還有“理事通判管灤平知縣事”、“灤平知縣”、“灤平縣知縣”等稱。灤平雖改為縣,但其行政長官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與內地州縣官仍有重要區(qū)別:一是該員必須以滿缺理事通判擔任,即在選任時只可用滿人,不可用漢人;二在職掌上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可管理旗民交涉事務,這些都是一般州縣官所不可的。

其次,就官員性質來說,喀喇河屯理事通判的印信為“關防”,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的印信為“正印”?!瓣P防”具有臨時差遣性質,“正印”是內地州縣官的印信。由“關防”到“正印”的變化是灤平的地方官員由臨時性向固定性的轉變,也標志著灤平的行政建置由廳制變?yōu)閮鹊刂菘h制。

同時,就轄境而言,灤平縣轄境與喀喇河屯廳轄境同,具體來說《熱河志》和《承德府志》載其共轄喀喇河屯、馬圈子、古北口、潮河川、白馬關、喇嘛洞、大柴峪、大店子八汛,下轄村莊131個。[9]卷51《疆域三》

此外,文獻中對灤平縣吏員記載較為詳細,其中包括知縣一名、門子二名、馬快八名、民壯十八名、轎傘扇夫七名、皂隸十二名、仵作二名、禁卒十二名、庫子二名、更夫五名、鋪司十四名,同時還設喀喇河屯巡檢兼典史一名,下設更夫五名、門子一名、馬夫一名、皂隸二名、弓兵十六名;典史門子一名。[15]卷23《田賦》

因此,清代灤平縣的行政長官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既是縣官,又別于內地州縣官,即理事通判管灤平縣事管理旗民交涉事務,官員的選任與遷轉與內地州縣官相比也具有特殊性,即必須以滿缺理事通判來擔任。同時,從行政區(qū)劃性質來看,灤平縣承襲喀喇河屯廳的轄境及衙署,改喀喇河屯廳為灤平縣,是清代灤平內地州縣制建立的標志。

熱河在清代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均十分特殊,而實際情況也更為復雜,因此清廷對其行政管理也甚為重視。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熱河地區(qū)共置熱河、四旗、喀喇河屯、三座塔、烏蘭哈達、塔子溝、八溝七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將七廳統(tǒng)一改為內地府州縣。因此,從清代灤平的行政建置沿革變遷可以從兩個角度管窺熱河地區(qū)行政建置的意義:一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看,該地由蒙古人游牧的“蒙地”變?yōu)榻鉀Q旗民交涉事務而設置的“廳”,再到內地“縣”制,因此“廳制”的設置具有過渡性的內涵;二是從空間的角度分析,明代北邊止于長城沿線,清代隨著蒙古的歸附,長城作為軍事防御工具的作用減弱,至乾隆時期已將“承天一統(tǒng)”、“中外一家”①乾隆帝作《長城歌》云:“我朝承天大一統(tǒng),西逾沙海東扶桑。中外不殊若戶闉,列圣厚澤施汪洋。”(見《承德府志》卷首13。)作為長城內外一體的重要內容。因此,隨著清代邊疆界線的北移,長城至邊界線間的地域范圍逐漸被納入清朝管理體系,長城沿線地帶存在著一個農牧交錯的“過渡地帶”,正如拉鐵摩爾在《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認為:“今日的熱河省包括兩個主要地理單元:南部的山地及北部的草原。南部的山地是一片過渡地帶,可以與山西北部的代地相比它對農業(yè)比對游牧更適宜”[34]287,灤平即為連接內地與蒙地的“過渡地帶”。如果說行政建置一體化是清代藩部政治一體化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35]291,那么對農牧交錯的“過渡地帶”的經營則是實現(xiàn)“內地藩部一體化”的韌帶。由廳到縣的變化過程不僅僅是行政體制的變化,其中還包括人口結構、管理體制、政治地位、文化體系等多層次的變遷。由此,以灤平建置沿革的變化反觀清代熱河的行政建置變遷,對理解清代邊疆地區(qū)行政建置內地化也有借鑒意義。

[1]賈敬顏,朱風輯.蒙古譯語.女真譯語匯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2](明)火源潔.華夷譯語[M].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0.

[3]烏蘭???元朝秘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清代官修.清世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蔣良麒.東華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6]龔法忠.新編承德之謎[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

[7]華林甫.清直隸省地理沿革考辨釋例.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譚其驤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8]查慎行.陪獵筆記[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9](清)和珅修.熱河志[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10]蕭奭.永憲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1]烏云畢力格.喀喇沁萬戶研究[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12]傅恒.西域同文志[M].文淵閣四庫全書.

[13]孫文良.滿族大辭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00.

[14]嵇璜等.清朝文獻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5](清)海忠.承德府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16]顏廷真,陳喜波,韓光輝.清代熱河地區(qū)盟旗和府廳州縣交錯格局的形成[J].北京大學學報,2002,(6).

[17]嵇璜等.清朝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8]石利鋒.熱河園庭現(xiàn)行則例[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2.

[19]郝志強,特克寒.清代塞外第一座行宮——喀喇河屯行宮[J].滿族研究,2011,(3).

[20]祁遠虎.離宮、行宮辨[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0,(2).

[21]清代官修.清圣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2](清)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3]清代官修.清高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4](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M].文淵閣四庫全書.

[25](清)洪亮吉.(乾?。└畯d州縣志[Z].嘉慶八年刻本.

[26]穆彰阿.(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7]嵇璜等.清朝文獻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28]真水康樹.清代“直隸廳”與“散廳”的“定制化”及其明代起源[J].北京大學學報,1996,(3).

[29]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朱批奏折.高斌.奏為口外不宜州治請旨先將承德州更定事[Z].檔號:04-01-01-0600-003,乾隆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30]吳正心.清代廳制研究[D].中正大學歷史所,1995.

[31]國家圖書館.明清賦役全書[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32]牛汝辰.中國地名由來詞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33]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題本.張廷玉.奏為遵議直隸省變更承德熱河官員設置揀選史實勷任熱河巡檢等員缺事[Z].檔號:02-01-03-04111-001,乾隆八年九月初六日.

[34]拉鐵摩爾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2008.

[35]張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3.

From “Hara Qota Sub-Prefecture” to “Luanping County”: A Research on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of Luanping in Qing Dynasty

LIU Hui
(School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Hara Qota” was the old name of Luanping in Qing Dynasty. It was an area for Mongolian nomad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and the temporary imperial palaces were built 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Kangxi. The “Hara Qota Palac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which played a significant part in ruling Mongolia.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multi-ethnic affairs, the Sub-Prefecture of Hara Qota was built in the seventh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s reign, and it changed into Luanping County in the forty-third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s reign. Sorting out the foundation, officials, border and function of Luanping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of sub-prefecture and the management of borderland between the Great Wall and Mongolia in Q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Hara Qota; Luanping; Rehe; sub-prefecture

K291/297

A

2095-3763(2016)04-0001-07

劉惠(1988- ),女,河北承德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北方民族史。

猜你喜歡
熱河行宮承德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征稿細則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承德分行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承德分行
熱河道庫:清帝巡幸熱河時期的備賞銀庫
論元稹《行宮》的主題意蘊
清代熱河駐防八旗的沿革與職掌(1702─1810)
基于《南巡盛典》版刻圖像的清帝南巡行宮御苑空間格局探析*
乾隆帝在熱河文廟的祭祀
達什達瓦部遷徙熱河考(蒙古文)
首次春節(jié)詩詞晚會由承德電視臺播出
青海省| 清涧县| 门头沟区| 霸州市| 玉田县| 南澳县| 卫辉市| 鄯善县| 扎鲁特旗| 基隆市| 邵武市| 平武县| 繁昌县| 封开县| 伽师县| 岢岚县| 行唐县| 阳原县| 司法| 高雄县| 定边县| 化德县| 屯留县| 北京市| 盐亭县| 望奎县| 涿鹿县| 遂平县| 荣成市| 南丰县| 黄浦区| 堆龙德庆县| 元朗区| 龙游县| 习水县| 秦皇岛市| 隆德县| 巴里| 香河县| 侯马市|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