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新強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廣西南寧530007)
淺談老子的生平和思想
——國學研究系列之九
艾新強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廣西南寧530007)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其撰寫的《道德經》反映了老子的哲學、人生觀、政治主張、社會理想等方面的思想,對我國后世思想文化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道德經》;哲學;人生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說姓老,名聃,字伯陽),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經》,亦稱《老子》,約五千言,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哲學著作,與《周易》一起共同開啟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之先河。老子的思想和他所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派,在當時的影響并不大,但對我國后世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影響十分深遠。在春秋以降的思想文化史上,只有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才能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相比肩。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經》,對于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
老子的生平事跡,史籍記載頗為簡略?!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中記載老子是“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曾經到周朝都城向老子問禮,老子回答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笨鬃与x開周都后,對弟子們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也?”老子研究道德,其學說以自隱無名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見到周朝衰落,于是就離開了。到了散關,關令尹喜說:“你就要隱居了,請勉為其難地為我寫點書吧。”就這樣,老子寫了一本書,分上、下兩篇,闡述有關道德的內容五千余言,然后就離開,沒有誰知道他的最后歸宿。
另外,《莊子》《禮記》《左傳》《孔子家語》《列子》等史籍對老子的生平事跡也有一些片斷記載。根據這些記載推斷,老子是春秋時期陳國人,大約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早年曾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即周王室圖書管理員。公元前516年,周王室發(fā)生內亂,王子朝攜帶大量典籍逃奔楚國,其中也包括老子所管理的圖書,他因此被免職,回歸故里。隨后,他來到魯國,并在那里生活多年。公元前505年,孔子從老子“助葬于巷黨(魯國地方)”。老子居魯時,孔子多次登門向其求教。公元前501年,老子居住在沛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子晚年返回故里陳國定居。公元前478年,陳國被楚國所滅,老子被迫逃亡他國,最后客死于秦國。
深入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經》就會發(fā)現,老子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他所撰寫的《道德經》五千言,可說是閱盡人間后留下的民族智慧的深沉積淀,思想深邃,內涵豐富。
(一)以“道“為核心的哲學思想
1.唯物論。“道”作為哲學上的一個概念,是老子最早提出來的。老子哲學的中心思想就是“道”。老子哲學體系就是以“道”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兜赖陆洝芬粫舶耸徽拢暗馈弊志统霈F多達七十四次,占了十七章之多,且具有多種含義。特別是四十二章,集中而明確地表述了“道”生萬物的觀點,回答了世界本原問題,反映了老子的本體論。
據徐澍、劉浩二位先生的研究,老子之“道”有如下幾種涵義。(1)“道”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既有形,又無形。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無”,是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命名,“有”,是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所以,要常從“無”中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觀察領悟“道”的端倪。(2)“道”在萬物出現之前就存在。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庇幸粋€東西渾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這就是道。(3)“道”恍惚仿佛,看不見,聽不到,但確實存在,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第二十一章:“道之初物,惟恍惟惚?!薄暗馈边@種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是獨一無偶的,它本身包含著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沖而形成第三者,即和諧均調狀態(tài),萬物在這種狀態(tài)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在陰陽二氣的不斷交沖下形成新的統(tǒng)一體。(4)“道”是按“獨立不改、周行不怠”的規(guī)律運行不息的。第二十五章:“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笤皇?,逝曰遠,遠曰反。”它無聲又無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永久存在,循環(huán)運行而永不停息,可以算作天地萬物的根本。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向遙遠,伸向遙遠而又返回本原。(5)“道”既是自然規(guī)律(“天之道”),也是社會規(guī)律(“人之道”),能夠依照規(guī)律辦事,就是認識了“道”,理想的統(tǒng)治者,就是體“道”的“圣人”。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焙钔跞裟芤馈暗馈敝翁煜拢傩諅儗詣拥胤?。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焙钔跞裟芤勒铡暗馈钡姆▌t為政,百姓們就會自生自長而得以充分發(fā)展。徐澍、劉浩將“道”概括為三句話:“萬物都由“道”而產生,萬物消滅又都復歸于“道”;萬物的每一生一滅,都是遵循著“道”的循環(huán)規(guī)律;“道”的運動規(guī)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掌握的?!盵1]應該說,這一概括是全面而又精準的?!兜赖陆洝芬粫褪菄@“道”而展開的,集中、系統(tǒng)地體現了老子的唯物論思想。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老子看來,人為萬物之靈?!暗馈?、天、地、人,成為宇宙中四個偉大的存在,人被提高為宇宙中四個偉大存在之一,唯獨沒有“神”的存在,這就否定了“神”對世間萬物的創(chuàng)造和主宰。早在2 500多年前,在神學思想充斥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歷史條件下,老子就有了無神論思想,無疑是空谷足音,彌足珍貴的。但是,在此需要明確指出的是,老子的唯物論思想具有明顯的缺點,一是“道”和“無”這兩個概念的表述,有些含混不清?!暗馈庇袝r是指物質世界的實體,亦即宇宙本體;有時又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沒有分清物質實體與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不同。什么是“無”?“道”與“無”的關系怎樣?第四十章中“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等,都沒有表述清楚。二是“天道”“鬼神”這兩個概念表述得不清楚,不明確,帶有某些神秘主義色彩。這些缺點反映了老子唯物論思想的直觀性、幼稚性、不徹底性。當然這也有其必然性,因為老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提供更好解決這些問題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正是這些缺點,給后世的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提供了任意理解和解釋的空間和余地,并用來發(fā)展自己的哲學思想。
2.辯證法思想。《道德經》一書具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在書中首先抓住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認為自然界、社會、人事等都處于相互對立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第四十二章提出了一個宇宙生成模式,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后指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是說,事物是陰陽兩相對立的統(tǒng)一體。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其對立物,每一事物內部又有其對立面的存在,因而概言之曰“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以此為指導思想,在《道德經》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概念,如剛柔、大小、多少、高低、遠近、厚薄、輕重、靜躁、黑白、寒熱、皦昧、欷張、雌雄、華實、正反、同異、奪與、美丑、善惡、真?zhèn)?、是非、利害、禍福、生死、榮辱、智愚、吉兇、興廢、進退、主客、巧拙、辯訥、難易、公私、怨德、貴賤、貧富、治亂等。這些矛盾現象,即對立統(tǒng)一現象,既涉及自然領域,也涉及社會領域,從中可以看出老子的博學及其較高的認識水平,也可以看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特別是自然辯證法具有直觀片面性。
老子不僅認識到矛盾雙方的普遍存在,而且還指出了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轉化。第十一章中“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把矛盾著的“有之”與“無之”這兩方面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另一方也就無所作為。第二章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崩献硬粌H認為此事物與他事物之間相互對立統(tǒng)一,而且這種相互對立的雙方是相互轉化的。第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龔蜑槠?,善復為妖?!钡豢煞裾J,老子只看到了事物對立的一方向另一方轉化的事實,而忽視了轉化是有條件的,不了解條件在轉化中的作用。脫離條件而講對立面的轉化,就把對立面看成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沒有一定的條件起作用,禍就不可能轉化為福,福也不可能轉化為禍。顯然,老子對事物轉化規(guī)律的表述,有其不完備性。
老子對事物由量變而發(fā)展到質變的過程也有所認識。第六十三章說:“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钡诶献拥霓q證法思想里,只注意到事物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變化,但沒有事物的質量互變規(guī)律。第六十四章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一番話,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量變質變關系,量的不斷積累,逐漸引起質的變化,后來的事物就不是原先的事物了。這個見解十分深刻。
對于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問題,老子也有所涉及,但沒有沿著這一思路進一步深入闡述并進而揭示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第四十五章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焙盟魄拇笾辈⒉皇钦嬲那?,好似拙的大巧并不是真正的拙,好似訥的大辯并不是真正的訥,它們都是原來階段的質上升到高一階段后的新質。第四十一章還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廣大的“德”好似不足,剛建的“德”好似怠惰。高一階段的新質與原來階段的質既相似又不同。他在第五十五章中用“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形象地比喻道德修養(yǎng)深厚的人,猶如純樸天真的嬰兒那樣。這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客觀辯證法。但老子不把事物的轉化看作向前發(fā)展的過程,而認為是向“道”的復歸,并且,雖然他認為“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萬物可以“自均”“自化”,似乎有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則和動力在于其自身的認識,但由于天地萬物都由“道”而出,又復歸于“道”,事物就不但談不上發(fā)展,最終也還是由“道”決定的。這些說明老子的辯證法還拖著一條形而上學的尾巴。
3.認識論。老子的認識論強調要客觀地觀察事物,但又輕視感性認識而注重理性認識。第五十四章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憋@然,老子這句話是含有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之意的,因為它強調的是觀察事物首先要把眼光放在客觀對象之上。這無疑是接近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老子認為“前識者,道之華”,即無根據的主觀臆斷,只能認識“道”的浮華表象,難以把握“道”的實質。其中蘊含的合理成分是不容置疑的。正是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他主張要善于知人知己,反對自以為是。第三十三章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币庵^做到了知人知己才是明智的。第七十一章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只有謙虛謹慎,有了知識反而不自以為有知識,才是一種美德,但如果強不知以為知,就是他的毛病了。
在老子看來,人要正確認識事物,就不能受情感欲望的影響。他認為,所謂智、仁、禮等觀念,都是統(tǒng)治者“言偽而辯”的情感欲望的產物,不擺脫其影響,就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第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有了仁義,大道就不存在了,哪里還談得上認識它呢?大偽是出自智慧,有這樣的智慧當然就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了。第四十八章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贝颂幍摹皩W”是指仁義禮法的學問,“日益”是指感情欲望日益增多;“道”是指自然之道,“日損”是指感情欲望日益消損。只有“棄智”“絕學”,才能擺脫情感欲望的影響,才能認識客觀事物的真相。有的人注釋《道德經》,認為老子的“棄智”“絕學”,是要人們拋棄一切智慧、杜絕一切學問,提倡愚昧主義。其實,老子是從“智”“學”所能產生的社會危害來立論的。老子認為,社會之所以煩擾不已,都是因為人們之間爭強好利所致,而人們之所以能夠爭強好利,又是“智”“學”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條件。老子所希望和要求的,恰是一種安寧、有序的社會生活,從消除紛爭的愿望出發(fā),老子當然要反對產生紛爭的原因和條件“智”“學”了。所以第二十七章說:“雖智大迷。”這就是說,“智”“學”從根本上講,于人、于己、于社會都是有害的。老子看到了“智”“學”的發(fā)展帶來的負面效應。但是,老子并不一概反對“智”“學”。第四十四章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钡谄呤徽抡f:“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钡谄呤抡f:“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這里,老子告訴人們應該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知”是自知,是自知自己不知,是對于“道”的知,而不是對那些紛紛擾擾的“雜事”、那些引起“大偽”的“智慧”的知。所以,把老子看成反對一切“知”“學”,那就未免失之簡單化了。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老子的認識論是具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的,但老子的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法思想的不徹底性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認識論具有片面性的嚴重缺點,過分注重理性認識的作用,輕視感性認識的作用,否定實踐的作用。第四十七章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钡谖迨抡f:“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边@番話的大意是,人居住在家里,不許出門,眼不看,耳不聽,什么事都不干,一輩子也不用實踐,只要閉門進行理性思維,就能知天下事。如此把理性認識絕對化,就不能不使老子的認識論部分地陷入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泥潭。
(二)取法自然、“以百姓之心為心”的人生觀
老子之“道”的內在結構是建立在客觀實在的自然基礎之上的,是宇宙的總根源,它生化萬物,講的是天,是地,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按其固有的規(guī)律運行的,所以大自然是無私智,無私意,無私欲,行所無事的。這就是老子的宇宙觀?!暗馈钡耐饣褪恰暗隆?,體現在人自身就形成了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觀點,即人生觀。老子的人生觀,取決于他的宇宙觀。老子的人生觀,總原則是“法自然”,順應自然而行,不違反自然而行。
1.無私無藏。在《道德經》中,“道”生長萬物,“德”養(yǎng)育萬物,使萬物成長發(fā)展,成熟結果,對萬物加以愛養(yǎng)和調護,是無私的。人依“道”而行,亦應如此。他提出所謂的“天道無親”,即沒有偏愛,人也應該效法“天道”,圣人“無私”“無藏”,圣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圣人不積,既以為人,既以與人,“執(zhí)左券而不責于人”等,都是無私的表現。把他的話譯成今天的語言就是:有道德的人不多占有財物,也沒有必要多占財物,盡自己的能力為人群服務,使他們得到好處,也不要求報答。老子的無私,也不是要人們完全沒有私,而是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在他看來,“圣人無藏”,自己反而“有余”;盡力為他人,反而“己愈有”,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反而“能成其私”,即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2.虛懷容眾。第四十五章說:“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弊畛溆臇|西好似空虛,但其作用不會窮盡。人要取法自然,就要“虛其心”,胸懷寬廣,虛懷若谷,“虛而不屈”,無所不包,這就是“上德”。唯虛能容人,“故無棄人”,即沒有被遺棄的人;唯虛能容物,“故無棄物”,即沒有被遺棄的物;唯虛能變通而不偏執(zhí);唯虛能寬大,而報怨以德,即第四十九章所說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3.謙退不爭。第五十一章:“生而弗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謂玄德。”“道”生長萬物卻不據為己有,興發(fā)萬物卻不自恃己能,長養(yǎng)萬物卻不自作主宰,這就是最為深遠的“德”。人也應當依道而行,體道自謙。自謙的表現是不自大、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而謙,是會受益的,所以不自大反而能成其大,不自見反而能明,不自是反而能彰,不自伐反而有功,不自矜反而能長。謙的反面是驕,驕的表現是自大、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驕是會“自遺其咎”的,自大反而不能成其大,自見反而不能明,自是反而不能彰,自伐反而無功,自矜反而不能長。由于謙虛,所以與人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只有不與人爭,才能使天下沒有誰能爭得過自己。不爭的人是上善,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蛭ú粻帲薀o尤。”上善的人像水一樣有利于萬物而不爭,甘愿處在眾人所討厭的壞地方,這是比較符合“道”的。上善的人不爭,所以沒有過錯。由于謙虛,所以“不敢為天下先”,甘愿居后,甘愿處下。然而事物的發(fā)展是辯證的,居后反而能爭先,處下反而有好處,就像江海處在百川的下游,百川都流歸于江海。
4.守柔處弱。《呂氏春秋·不二》篇說:“老聃貴柔?!笔厝崽幦酰耸抢献铀枷氲囊淮筇卣?。在《道德經》中,自然界中的新生之物總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總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則。人法自然,就要守柔。第三十六、四十三章說,“守柔曰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柔弱勝剛強”。意思是,讓自己處于柔弱的地位,使自身內部具有的發(fā)展?jié)摿δ艹浞值匕l(fā)揮作用,就能戰(zhàn)勝一切。表面的強壯卻阻止不了衰亡的實質的暴露,而表面上雖柔弱,卻具有剛強的生命力。詹劍峰先生在《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中說得好:“柔弱是指新生,是指充滿著生命力,是指活潑、發(fā)展、流行、靈活、善變化、不凝滯等作用。老子所謂柔或弱是新生的本質,其力不可量,這是‘生’的法則”。柔弱具有一種內在的生命力,不是虛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韌,有一種不斷發(fā)展、成長著的生機,必定能戰(zhàn)勝“強大”。因為“強大”也就意味著正在走向死亡,“物壯則老”,“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三)“以無為取天下”的政治主張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老子以道為核心的哲學思想生發(fā)開來的,也是由這一哲學思想決定的。在《道德經》里,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政治主張,并做了充分的論述。
一是行“無為”之治。第十章指出,天下萬物由“天之道”“生之畜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聽任萬物自生自長,就是“天之道”的“無為”。因此《道德經》認為,“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的“無為”,聽任百姓自作自息,按照天道自然的規(guī)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誰來實行“無為”之治呢?回答是圣人。第四十九章說:“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笔ト瞬粦宰约簡为毜囊庵荆岳习傩盏囊庵竞驮竿鳛樽约旱囊庵竞驮竿?。而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居樂業(yè),消除貧富過分懸殊。如何實現這一愿望呢?《道德經》把希望寄托在這些有道的“圣人”或“侯王”身上,只要“圣人”或“侯王”實行“無為”之治,就會出現第五十七章所描繪的情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毙Хā疤熘馈?,實行“無為”之治,就不會損不足以奉有余,就會民莫之令而自均焉,世間就會有公平了。實行“無為”之治的人,就會得到人民的擁戴,“天下樂推而不厭”。顯而易見,老子的政治主張多少包含一些民主的成分。
老子既然主張“無為”,理所當然地反對“有為”,在他看來,統(tǒng)治者違反天道自然而“有為”,不會有好下場。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钡诹恼拢骸盀檎邤≈?,執(zhí)者失之?!钡谒氖苏拢骸凹捌溆惺?,不足以取天下。”第七十五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边@些話的意思是,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要是強作妄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的事是不可以強作妄為的。誰要是強作妄為,就必然會把天下人的事情搞壞,誰要想霸占天下,就必然會失去天下。老百姓之所以不順從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就因為統(tǒng)治者的強作妄為,統(tǒng)治者硬是強作妄為,百姓是必然會反抗的??磥?,老子對當時的統(tǒng)治者滿懷憤慨。
二是行“天道”,施公平。在老子看來,統(tǒng)治者背棄“天之道”而實行“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這樣的社會太不公平了。因此,他懷著對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統(tǒng)治者們對老百姓進行的殘酷剝削。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钡谖迨拢骸俺醭?,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竽。非道也哉!”這些話的意思是,人民之所以饑餓,是由于統(tǒng)治者們吞食的賦稅太多,因而陷于饑餓。朝政腐敗,必然造成農田很荒蕪,倉庫很空虛;而統(tǒng)治者們還衣著錦繡,身佩鋒利的寶劍,飽吃精美的飲食,占有富裕的財貨,這就叫做強盜頭子。這是多么的無道??!人民之所以不惜以死冒險,就是由于統(tǒng)治者們?yōu)樨澢筘S富奢侈的生活而榨取財富,逼得人民不惜以死冒險反抗。針對這種情況,老子發(fā)出了正義的呼聲,取消“人之道”的罪惡制度,代之以“天之道”的公平制度,損有余而補不足。第七十七章:“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闭l能將有余的財貨拿來供給天下人呢?這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老子的這兩句話,對后世勞動人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代農民起義領袖,無不采取不同的形式,以“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為號召。這些農民起義領袖,就是老子寄希望的有道者。
三是簡政以安百姓。統(tǒng)治者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造成人民的破產和貧困,以致出現“盜賊充斥”的病態(tài)的社會現象。當時,法家還沒有形成,但依法治國的主張已經出現。為了對付“多盜”,統(tǒng)治者不得不借助刑法。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施用刑法,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效果適得其反,同樣會導致社會的倒退和混亂。第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諱,(即禁令多),而民愈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苯y(tǒng)治者只有“為無為,事無事”,才能消除“多盜”現象?!盀闊o為”,就是法天道自然實行“無為”之治,則天下無不治;“事無事”,就是以無事治天下,不實行繁苛的政刑法令,不滋擾百姓,讓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yè),休養(yǎng)生息。這樣,就不會多盜了。第六十章提出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老子簡政主張的生動比喻。治理大國的道理,如同烹小魚一樣,不能多翻動,多翻動就把小魚弄爛了。在老子看來,政簡則民安,天下就太平了。老子警告統(tǒng)治者,不可實行繁苛的政刑法令,逼得人民無法生活下去。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寬宏,人民就淳樸;政治嚴酷,人民就狡黠。只有清靜簡政,才能達到治國的目標。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人民不怕死,用死來嚇唬他們是沒有用的。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比嗣褚坏┑搅瞬慌陆y(tǒng)治者的威力的時候,那么反抗統(tǒng)治者的最可怕的事情就要發(fā)生了。
四是反對不義之戰(zhàn)。在《道德經》的八十一章里,有六章專門談兵事,有兩章談及兵事,主導思想是反對不義的侵略戰(zhàn)爭,但不反對自衛(wèi)戰(zhàn)爭。老子認為,戰(zhàn)爭是不祥的東西,是要死人的,所以有道者是不為的。贊美戰(zhàn)爭,就是喜歡殺人。喜歡殺人者,不可能得天下。老子看到了戰(zhàn)爭的嚴重后果:一是指出戰(zhàn)爭給農業(yè)生產帶來了嚴重破壞。第三十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倍窃斐珊芏嗳说乃劳?。因此,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故有道者不處。”這表明老子看到戰(zhàn)爭的破壞性、消極性的一面,對其基本持反對和否定的態(tài)度。在老子看來,天下無道,征戰(zhàn)不休。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統(tǒng)治者的貪欲和野心。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币虼耍献訕O為憤慨地說,侵略戰(zhàn)爭是不道的,不道的人是會早死的。但敵國出兵來侵犯,老子也是主張還擊的。他說,對于戰(zhàn)爭,我不敢取攻勢,侵略別國;而只取守勢,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老子承認,戰(zhàn)爭“不得已而用之”。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認為不應該對戰(zhàn)爭進行贊揚,更不能以兵逞強,而應“恬淡”為上。第三十章:“善有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彼^“果”是指勝利。如果因為戰(zhàn)爭中取勝而得意,這實際上是以殺人為樂事,正如三十一章所說“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老子認為,用“道”輔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在天下逞強,用兵作戰(zhàn)只求達到保衛(wèi)國家的目的就行了。第六十九章指出:“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可見,老子是注重搞好軍備,注重防御的。在這一前提下,敵我兵力相等,戰(zhàn)爭的結果,是哀者必勝。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能處不利的位置,從而引起警戒,產生激戰(zhàn)的斗志,全力以赴,英勇作戰(zhàn),戰(zhàn)勝敵方。
(四)“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
老子根據自己的政治主張,構想了一個理想的國家。《道德經》第八十章,描寫了他的理想社會的圖景:“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笨梢?,老子所描寫的理想社會是這樣的:國家規(guī)模不大,人口不多,與他國之間毫無往來,彼此絕無戰(zhàn)爭,因而相安無事。人民安土重遷,不用舟輿、不陳甲兵。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逸,樂于其俗,結繩記事,不用文字。一切文明進步都束之高閣,有而不用。不爭不奪,無事無亂。但這里又有國,也有舟輿、甲兵,只是內外均無交往,政治、經濟、軍事都處在隔絕和封閉之中。有物質上的衣、食滿足,但無精神上的追求和發(fā)展,因而無需文字,結繩記事即可。這些具體而生動的描繪,集中地反映了老子的社會理想。
那么,這是一種什么性質的社會呢?是原始社會嗎?因為這里畢竟還有文明進步的各種產物,政治上的國、甲兵,物質上的什伯之器,舟輿、甘食、美服,思想文化上的文字,等等,所以并不能把它簡單地歸結為原始社會。但這也不是當時的現實社會,而是老子針對當時社會生活的各種弊病所提出來的一種救世方案,但在這種理想社會中又依稀可見原始社會制度下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生活景象。
老子認為,當時的社會現實是戰(zhàn)爭亂天下,民饑受煎熬,君主有為,智者用智,用智偽出,遂欲逐利,一片紛紛擾擾,可謂天下無道。民饑戰(zhàn)多為果,為欲出智是因。所以,拯救社會必須除欲去智,返樸歸真。除欲就只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去智便只能”“復結繩而用之”,而無需再用舟輿,陳甲兵。社會安定,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國家只是一種社會象征,并無多少實際意義。
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在客觀上對統(tǒng)治階級的滿足一己私利的橫征暴斂、窮兵黷武、騷擾民眾是一種批判;對普通勞動者的生存困難則有所同情,也利于他們恢復安寧的生活。但是老子的理想僅僅是一種良好的社會愿望,并不可能真正實行。歷史只能在血與火中前進。但人類在這種歷史發(fā)展中曾經付出多少代價,也必然從中取得多少償還。對于這些,老子當然是缺乏歷史眼光的。
[1]老子.道德經[M].徐澍,劉浩,注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5.
責任編輯:韋夢琦
10.3969/j.issn.1009-0339.2016.05.016
B223.1
A
1009-0339(2016)05-0074-07
2016-06-23
艾新強,男,廣西社會主義學院教務處處長、教授,研究方向為傳統(tǒng)文化、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統(tǒng)戰(zhàn)謀略、中國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