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楠
摘 要: 新媒體對大學生群體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的形成與生活習慣方式均有很大影響。新媒體技術給高校學生工作帶來了新變化和新挑戰(zhàn)。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以人為本,從應用技術、技能培訓、心理溝通等多方面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 新媒體 高校學生 工作機制
新媒體是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雜志四大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數字化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迎合了高校學生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滿足了學生媒體使用與內容選擇個性化的需要。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高校的學風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水平?,F在幾乎所有學生都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絕大部分學生都用微信、微博、QQ、郵箱等進行交流,信息傳遞的速度和覆蓋面被無限擴大。因此應對新媒體技術給學生工作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挑戰(zhàn)成為擺在高校學生工作者面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1.新媒體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
1.1新媒體影響了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
高校學生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是法律上的成人,但在心理上是準成人,他們的參與意識、自我意識的急劇增長,過高的角色期待,思想上的可塑性,以及心理上情緒化偏激。這些特點,使他們在觀察問題、認識問題時往往失之片面”[1]?!靶旅襟w讓信息源更多了,但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對人們對信息的鑒別力、把握力、掌控力的要求更高了”[2],但學生的辨別能力仍較差,還未具備“自我凈化”能力,容易被誤導和扭曲。
1.2新媒體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式。
新媒體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娛樂性、即時性的特點,這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感大大降低。改變學生學習習慣的同時帶來一系列問題。一是學生獲得的信息比較片面,缺乏系統(tǒng)和全面的理解。二是學生認為獲取知識易如反掌,使他們逐漸喪失求知欲和鉆研精神。三是在時間分配上,學生使用新媒體的時間逐漸增多,從而減少了學習時間。四是有些學生在課上、課下都無法集中精力學習,不由自主地登陸微博、微信、QQ等,瀏覽網頁,學生間互發(fā)信息,成了所謂“拇指族”,嚴重影響學業(yè)。
1.3新媒體彰顯了大學生群體的力量。
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既是信息的受眾,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學生通過新媒體進行自我展示、訴求表達,改變了以往不敢直接表達的局面。作為信息主流的價值觀念無不包含大學生群體的正能量。
2.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在新媒體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
2.1新媒體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加大了學生管理的工作難度。
首先擺在學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困難是技術應用的難題。其次新技術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這令很多學生工作者目不暇接,難以掌握。很多學生工作者缺乏運用新媒體的技巧,知識儲備不足,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再次是內容的不可控性。人民日報在《反思新媒體三大弱點》一文中指出新媒體的三大弱點:不專注、不深度、不負責。學生正處于血氣方剛的年紀,是思想活躍的群體,容易受到負面影響。
2.2新媒體中學生的虛擬身份不利于管理。
“進入微時代,籍籍無名的草根意識得到了強化,匿名狂歡的氛圍進一步獲得認同和追捧。目前出于管理的考慮,高校思政網站論壇大多實行實名制,其目的正是規(guī)避不負責任的虛言妄論的風險。但是毋庸諱言,實名制后思政網站論壇的內容少了,人氣達標了,很多意見和想法流到了其他網站上”[3]。新媒體搭建的都是無形的平臺,這給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
2.3學生工作者作為教師這一身份的權威行遭消解。
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依托新媒體,信息的存儲、傳輸、搜索、統(tǒng)計、分析等更加“快捷有效且成本低廉”。高校學生獲取文化知識的范圍增大、途徑增多,以往幾乎全要靠教師傳授的局面被打破,學生從教師處獲取知識的比重急劇下降,有問題“百度一下”,而不是請教老師,學生管理者的文化權威遭遇挑戰(zhàn)。
3.新媒體時代學生管理工作機制的創(chuàng)新
3.1主動搭建新媒體平臺,以人為本,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90后大學生思想尚未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高校學生工作者應主動搭建多種新媒體平臺進行引導和疏導。例如,學生管理者可以創(chuàng)建班級QQ群、MSN群,開通工作微博、微信,與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感悟,使學生感覺可親可敬,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目前江蘇省高校正在推行的江蘇省大學生成長服務平臺(簡稱PU平臺),就是主動搭建的集成省內大學教育資源。
3.2加強對學生工作者使用新媒體技術的培訓和指導。
目前在學生工作隊伍中,有部分教師缺乏新媒體運用的技巧,知識技能儲備不足,知識結構比較單一,主動使用新媒體的意識不強。高校可以開設新媒體知識的講座,加強網絡技術應用方面的技術培訓,強化新媒體語境下的文字表達能力,設立新媒體應用的技能大賽,給教師提供條件使他們熟練掌握相關技術,在新媒體中發(fā)表意見、表達看法,成為學生的“輿論領袖”,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
3.3開展真正吸引學生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第二課堂”。
目前高校開展的學生活動,參與的面比較窄,各項活動絕大部分的參與者是學生干部和比較積極的一部分學生。另一部分學生除了上課,幾乎對新媒體交流方式產生嚴重依賴,電腦、手機不離手。高校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應考慮到學生感興趣與否、參與面大小、活動質量高低,指導學生會、學生社團開展學生感興趣的、具有較高審美情趣的活動。
4.結語
從一定意義上講,能否熟練應用新媒體技術搭建平臺與學生互動交流已經是學生管理工作者的一項必備技能。新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唯有適應潮流,融入新媒體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轉變原有的工作模式、探索出與時代背景和學生特點相適應的工作方法,才能為學生所喜愛和接受。
參考文獻:
[1]彭移風,宋學鋒.新媒體時代學生管理困境與對策[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10).
[2]李連富,翁李焱.“微時代”來臨之后[N].中國教育報,2013(2).
[3]吳小英.微時代視閾中高校網絡德育困境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