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佳
(山西大學 商務學院外語系,山西 太原 030031)
?
由《我是城堡之王》看青少年異常心理
游 佳
(山西大學 商務學院外語系,山西 太原 030031)
摘 要:電影作為一門世界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是因為它的藝術性,更重要的是由簡潔的電影情節(jié)反映出的關于這個社會復雜的方方面面。兒童電影這個領域雖然不夠熱門,但它其中所蘊含的龐大的世界和深刻的內容卻總是擁有讓我們安靜下來悉心思考的能力。通過對法國兒童電影《我是城堡之王》中的小主人公托馬斯的心理變化研究來透析處境不利兒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社會、家庭、同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以及他們在進行社會人際關系交往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的癥結所在,并結合當代青少年的發(fā)展特點分析了他們的行為心理特征以及當這種異常心理產生時該采取的應對方法和治療手段。
關鍵詞:處境不利;兒童;異常心理學
兒童時期的心理是發(fā)展心理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兒童電影在電影的大浪潮中卻并不是一個熱門的類別,并不總是受到人們的青睞。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想要從兒童電影中的角色行為來分析當代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是有一些困難的,但是在電影產業(yè)起起伏伏發(fā)展的這些年中,不乏許多優(yōu)秀的影片,它們真實且細致地反映出了兒童在青少年這個特殊而敏感的時期里,會有怎樣的行為習慣和心理變化?!段沂浅潜ぶ酢纷鳛閮和睦黼娪爸械穆N楚,其中的內容與細節(jié)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與剖析的。
(一)主要人物介紹
托馬斯(Thomas):與父母親一起居住在一座城堡中,媽媽去世以后,他變得更加敏感脆弱,占有欲強,誰的出現都會成為他的威脅。
布朗德先生(Monsieur Bréaud):托馬斯的父親,擁有一座海濱城堡,和兒子一起生活在這里。
查爾斯(Charles):自幼失去了父親,跟隨母親弗內特女士來到這座城堡。與媽媽相依為命,來到城堡后一直隱忍著托馬斯的欺負與凌辱。
弗內特女士(Madame Vernet):查爾斯的母親,由托馬斯母親的一位表親介紹而來的家庭女教師,是一位美麗迷人的女性。
(二)影片內容
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少年之間并不復雜卻很殘酷的故事。影片的開頭,主人公托馬斯吟誦詩歌替自己病重的母親虔誠地祈禱,但最終他還是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帶著兒子查爾斯到海濱別墅去擔任家庭女教師的弗內特女士,是一位貌美迷人卻早早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丈夫的年輕寡婦。別墅的主人是中年喪妻獨自帶著兒子生活的、富有的葡萄莊園老板布朗德先生。兩人之間感情的產生似乎是順理成章的。失去母親的托馬斯對于弗內特女士及查爾斯的到來極其不滿,他認為查爾斯會分走父親對他的寵愛,從查爾斯來到這座城堡的第一天,他便不時想出各種手段去折磨查爾斯,直到新家人一起拍攝全家福的瞬間,查爾斯選擇了大海,托馬斯一路狂奔到海邊,他無助地對著大海,對著查爾斯消失的方向悲慟地嚎哭、呼喊,然而一切都已無濟于事,查爾斯再也不會回來了,沒有人會和他去搶奪父親的寵愛,也沒有人會去和他搶奪這座城堡,他成為了真正的城堡之王。
1.青少年對于母親的強烈依戀
依戀是兒童尋求并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lián)系的一種傾向,也指人與人之間一種密不可分的情感聯(lián)系。因此,母愛更多的有利于諸如關心和感到被接受被需要這種情感的發(fā)展,而父愛則有利于促進兒童在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1]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一個人如經歷這兩種類型的愛,他就會把人類經驗這些方面吸收進自己的個性中去。事實上,弗洛姆認為,這種發(fā)展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一個標準。
由影片中的情節(jié),我們可以看出,托馬斯對于他的母親是十分依賴的,易怒驕縱的托馬斯在母親的面前可以是安靜閱讀的乖巧學生,在母親去世之后,挺身而出保衛(wèi)本該屬于自己的一切,不難看出母親在托馬斯的生活里扮演著多么重要的角色。母親就是托馬斯的依戀對象,依戀對象的突然消亡給托馬斯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是任何人都無法彌補的。于是,他變得更加敏感易怒,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極大的反應。這個時候,弗內特女士和查爾斯的到來就成為了托馬斯心理和情緒大動蕩的導火索,而查爾斯作為托馬斯的同齡人,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托馬斯的發(fā)泄與報復對象。
2.心理自我保護機制
心理自我保護機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動中。當人們由于某種原因將要或已經陷入緊張焦慮狀態(tài)時,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護機制來減輕或免除內心的不安與痛苦以更好地適應生活。[2]
合理化是當人的動機或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或因其他而受挫時,為了減輕因動機沖突或失敗挫折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以自圓其說。托馬斯在查爾斯剛來的時候用石頭砸碎了查爾斯房間的玻璃窗來恐嚇他,但是當查爾斯向布朗德先生控訴這件事時,托馬斯矢口否認了,并且說那是因為鳥而造成的。當然這理由是經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時候可起到心理保護作用。
軀體化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慮轉化為軀體癥狀,從而減輕心理緊張。查爾斯發(fā)現被子里有一只死烏鴉,受到了極大的驚嚇之后,布朗德先生暴怒,把托馬斯從房間里扛出來按在走廊的樓梯扶手上讓他承認自己的過錯,然而托馬斯只是一味地否認。但他當時的心理同樣是恐懼的,于是在恐懼和憤怒的夾雜下,托馬斯突然就哭著暈倒在他父親懷里。
幻想是當遇到無力解決問題時,把自己置于一種脫離現實的想象境界,企圖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從而獲得心理平衡,這種保護機制常被弱小者所用。托馬斯一直幻想著自己才是城堡真正的主人,自從查爾斯到來以后就一直把他看作是假想敵,這些都是托馬斯在經歷了母親去世的重大打擊以后,對查爾斯母子的到來感到無能為力而作出的一種本能應對反應。
補償是指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理想受挫,或因自己生理缺陷、行為過失而遭失敗時,選擇其他能獲得成功的活動來代替,借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與自信。[3]在托馬斯與查爾斯兩人深夜逃出城堡的過程中,托馬斯一直處于弱勢,所以在回到城堡后,他便又通過威脅恐嚇等各種非正常手段來使得查爾斯順從他,從而鞏固他在兩人中的絕對領導地位。
自我保護機制一般是無意識地發(fā)生作用的,托馬斯在母親去世,有陌生人闖入自己地盤的情況下,本能地作出了保護自己傷害別人的判斷,正是希望藉由那些行為而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片刻放松和補償,從而可以驅使自己盡快適應新的社會角色,以及在有陌生人的環(huán)境里相對輕松地生活。
1.單親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自卑心理:父母離異或其中一方逝世而造成的單親家庭,會給青少年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缺失,從而使他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青少年往往會認為自己的家庭不健全,所以自己是不正常的,從而產生自卑心理。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帶來的自尊反應過低的感受,不同性格的青少年表現出來的程度不一,但往往是很難消除的,如果沒有做好及時有效的引導,它甚至將伴隨人的一生。
攻擊心理:在離異之前,父母往往會有爭吵甚至動手廝打的現象,偶爾甚至會把這種怒氣撒到孩子身上,使青少年在心理上感受到壓抑從而產生防御性情感。如果是父母中的一位因為某些原因過世,就會在青少年的心中留下深刻且無法遺忘的陰影,長此以往如果得不到合理耐心的矯正,就會使青少年的這種焦慮、敏感慢慢地發(fā)展成各種攻擊性的行為,甚至造成嚴重的人格和心理障礙。
嫉妒心理:這是單親家庭青少年在自己得不到來自他人和社會的尊重時容易產生的一種情緒。其產生的起源在于主觀上縮小和消除自己與完整家庭青少年在社會地位方面的差距,以實現原有關系的平衡。尤其表現在當觀察到身邊其他完整家庭青少年被父母無微不至地呵護關心后,便會不自覺產生嫉妒。
冷漠心理:家庭破裂而形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對一個人來說是十分深刻的,尤其是性格和心理都還不夠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青少年會很容易對他人產生敵對情緒,在別人眼里他們是孤僻的,冷漠的,難以交流的,甚至是怪異的。而在他們自己眼里,他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不能被社會群體所接受的,甚至是不正常的。這種心理狀況也是單親家庭青少年的各項心理特征中最為危險的一項,極易誘發(fā)不同性質和程度的人格障礙,從而影響人的一生,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精神分裂、抑郁癥等。[4]
2.如何應對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心理障礙
心理社會治療在對心理障礙的各種有效的心理社會治療方法中,有兩種主要的治療方法最有效。第一種是認知行為治療,阿倫·T·貝克發(fā)現的認知治療與這種方法最為接近;第二種方法是由默納·韋斯曼和杰拉爾德·克萊曼發(fā)展出的人際關系心理治療。[5]
藥物治療通常會使用一些抗抑郁劑,安慰劑與鎮(zhèn)靜催眠劑,但目前的研究發(fā)現,藥物治療對成人有效,但對兒童卻不一定有效[6],所以這種方法在處理青少年心理障礙方面是不推崇的,應當以心理治療為主。
筆者通過對法國兒童電影《我是城堡之王》中的主人公托馬斯的心理剖析探索了處境不利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與影響他們最深的多方面因素。處境不利兒童作為弱勢群體,是最該被社會給予關注和關愛的人群之一,青少年在不同時期特殊的心理變化受到了社會因素、環(huán)境因素、家庭因素、個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只有深度剖析他們的發(fā)展心理,才能使得大家更加了解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當他們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是出現心理問題時,我們該采取怎樣的解決措施,從而減少青少年不良心理的產生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產生,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長期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英]茱莉亞·貝里曼.發(fā)展心理學與你[M].陳萍,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5-110.
[2][美]詹姆斯·O·盧格.人生發(fā)展心理學[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0:80-100.
[3][美]約翰·多拉德,尼爾·米勒.人格與心理治療[M].李正云,王國鈞,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高琨,鄒泓.處境不利兒童的友誼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3):52-55.
[5]張肖敏,趙山明,賀占元.試論單親家庭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9,97(1):91-92.
[6]鄭信軍,岑國楨.家庭處境不利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6,29(3).
責任編輯 劉曉華
On Abnormal Psychology through Thomas from “Je suis le Seigneur du Chateau”
YOU Jia
(Dept.of Foreign Languages,College of Busines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As a time-honored art,movi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Not only do they contain artistic features,but they also reflect almost every aspect of our complicated society by means of concise plots.Children movies are not the most favored,but the power and contents they convey enable every single grown-up to pore over in a quiet state of mi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which is resulted from society,family and companions,on children through Thomas in the movie“Je suis le Seigneur du Chateau”and tries to find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behind the scene.In the end,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teenagers,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he solution and cure if there is abnormal psychology.
Key words:disadvantaged situation;children;abnormal psychology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6133(2016)01-0090-03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簡介:游 佳(1980-),女,滿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教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法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