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韜
(貴陽學院 教務處,貴州 貴陽 550005)
?
正念構念:概念化與操作化研究
張 韜
(貴陽學院 教務處,貴州 貴陽 550005)
摘 要:大量的臨床經(jīng)驗表明,正念運用在減緩個體壓力、治療抑郁等精神障礙方面具有積極功效,在提升個人幸福感方面也作用明顯,正念也因此被廣發(fā)運用于探討其與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力、工作倦怠、離職傾向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關于正念的定義仍然難以達成一致,也尚未出現(xiàn)一個可供實證研究的操作化定義。因此,本文在探討正念起源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西方心理科學關于正念概念化的研究,對正念的概念化與操作化定義進行探討,以進一步擴展正念運用范圍和價值。
關鍵詞:正念構念;概念化;操作化
正念概念起源于東方佛教教義,迄今有2500年的歷史。自30年前Kabat-Zinn開發(fā)出基于正念減壓療法(MBSR)以來,對正念的研究呈指數(shù)級增長,橫跨醫(yī)學、心理學、教育學、神經(jīng)科學和教育學。在精神健康領域,正念作為一種對抗精神健康疾病的有效干預措施被廣泛運用于臨床實踐。目前,正念干預治療主要有分為正念減壓療法、正念認知療法和辯證行為療法三種。這三種治療干預措施各有側重,正念減壓療法主要用于治療壓力有關的精神健康問題;正念認知療法將正念冥想和認知療法進行了整合,主要解決抑郁的復發(fā)問題,而辯證認知療法以辯證法、社會行為理論為依據(jù),主要用于解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自殘和自殺行為問題。在大量的臨床實踐運用中,正念干預策略被證實為有效的,能夠緩解壓力、對抗抑郁、治療慢性疼痛、降低血壓、增強員工承諾和組織信任、降低工作場所中員工精神耗和職業(yè)倦怠風險、增強組織信任和提升個體幸福感等等。在教育領域,正念培訓也悄然在哈佛商學院、德魯克商學院等世界知名商學院盛行,用以培養(yǎng)研究生的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鑒于正念療法的功效,正念療法也因此掀起了行為和認知療法領域的第三次浪潮。
雖然正念在臨床醫(yī)學、教育以及組織領域的運用中效果明顯,但目前關于正念的定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西方對正念的理解為基礎,特別是在精神健康治療領域更是如此。對正念構念的概念化往往以臨床實踐為背景,并因正念技術、態(tài)度和運用結果方面存在差異而使得正念的理解倍感混亂。正念概念模型的不精確,使得流行的正念定義和測量的內(nèi)容效度備打折扣,不能完全準確捕捉到正念構成的必要要素。再者,盡管大量文獻對正念構念進行了描述和概念化,但迄今為止,研究界仍尚未對正念是什么,成分如何等問題達成一致,使得現(xiàn)有的正念構念的測量效度備受質(zhì)疑,仍然缺乏一個有效的操作性定義。只要概念特征和操作定義問題沒有解決,那么不太有可能對正念的介質(zhì)作用、行為機制和影響機制進行深入考察,也不太有可能繼續(xù)開發(fā)出完善的考察工具,這限制了正念運用領域的擴展,如正念如何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力、領導力、組織績效、組織有效性和組織競爭優(yōu)勢等等。因此,有必要對正念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期獲得一個更加精確的理解。本文遵循一些學者的建議,通過追尋正念的起源,了解其根基所在,來解決正念概念化中的混亂問題,并使用多維度評價方式來衡量正念?;诖耍疚臄M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在比較正念佛教定義和心理學定義的異同,分析其共同特性的基礎上,對正念的概念化與操作化問題進行研究,以期為正念與其他的組織心理學變量和組織情景變量關系的相關研究奠定基礎。
正念(mindfulness)概念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印度佛陀時代,是佛陀的修行實踐,稱為正念禪修或正念冥想。正念禪修,巴利文稱為Vipassana,中文翻譯為四念處或內(nèi)觀禪修。四念處包括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其精神實質(zhì)為如實的觀照,即“觀身如身、觀受為受、觀心為心、觀法為法”。通過自我觀照,細心體察當下,達到不執(zhí)于妄想、轉(zhuǎn)化妄想、使內(nèi)心善良純凈的目的。法的內(nèi)容包括五蘊、四圣諦和八正道等。正念是佛法的核心,為八種修行之道的第七種。佛教認為當充滿正念時,思維就是正思維,語言就是正語。根據(jù)佛教高僧的解釋,正念是能夠把我們帶回當下的那種力量,培養(yǎng)我們自己心中的正念,就是培養(yǎng)我們的自性佛,就是培養(yǎng)圣靈。
佛陀認為正念是一種維持持久專注力的方法,并運用專注力反省自我意識的狀態(tài)。要增加專注力,必須降低內(nèi)在心理的波瀾,減少不規(guī)律的心理活動。唯有去除不規(guī)律的心理活動(分心、恐懼、倦怠等),才能見到心理的本體、心理活動的過程。Weick等認為東方哲學觀點的正念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并通過訓練自己的心理活動(例如靜坐冥想)技能,使其心智寬大、慈悲。在小乘佛教中,正念禪修的基本做法是從呼吸練習開始,強調(diào)對意識中呈現(xiàn)的任何事物進行純粹觀察,并全然接納。呼吸訓練與靜坐冥想的方式不同在于,正念禪修不是通過誦讀經(jīng)文而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而是單純地觀察當下產(chǎn)生的過程感受,并不加評判地接受。竹慶本樂仁波切在教授《佛陀佛陀請開門》課程中提到,“佛陀在正念覺察的基礎教導中說過:見色即見之,聞聲即聞之,嗅香即嗅之,嘗味即嘗之,觸受即觸之。佛陀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將自心放在這些當下體驗中,而當我們可以在看見、聽到……時不加以標簽,這就是禪修”。因此,正念能夠簡單的定義為片刻的覺察或當注意保持平靜和柔性,不執(zhí)著于任何特定觀點時所呈現(xiàn)出的精神自由狀態(tài)。
正念一詞中的“念”,梵文為“smriti”,“憶持”、“記得”之意。在說文解字詞典中,“念”字由上和下兩個部分,上為“今”、“現(xiàn)在”,下為“心”,合在一起則為常常惦記之意,也表明了用“心”活在當下的之意;而“正”以“止”作字根,指示符號“一”表示阻止錯誤,意為“糾正”、“使恰當”之意。正念中的“正”具有使動用法,有使“念”正之意,正念之意即為,當“念”偏離當下時,使其回到當下的過程。正念的這一解釋與正念禪宗的描述具有異曲同工之處。正念的特性在古印度語(Pali)中得以體現(xiàn),而古印度語也是首次記錄佛教哲學和佛教心理學的語言。在古印度語中正念用Sati一詞表示,亦為“覺察”、“注意”和“記得”之意,但其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因素表示某種精神活動的呈現(xiàn),即注意當下,而不是指記憶過去已發(fā)生事件的能力。因此,正念是緊扣當下對象,并將游離的精神帶回目標對象的過程。
西方社會科學對正念的研究最早始于1974年,最具有代表性的學者是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Langer教授,她將正念定義為“一種具有彈性的心智狀態(tài),能夠行為專注于當下,注意到新事物及其脈絡”。但Langer教授對正念的理解明顯有別于佛教傳統(tǒng),也不完全同于現(xiàn)代臨床心理學對正念的認知和理解,也許在此理解為“專念”更為恰當。“專念”概念的提出和發(fā)展與潛念相對應,主要用于去自動化,避免習慣性的思維過程,是基于信息處理的積極心理學觀點而做的定義??ò徒鹗状螌φ畹暮诵膶用孢M行了定義,將正念引入臨床實踐,并定義正念為通過有意的、當下的、不做評判的方式對瞬間呈現(xiàn)的經(jīng)驗進行關注的覺察。在卡巴金所作的概念化定義基礎上,許多研究人員從不同側面對正念作了定義。
Gazella將正念定義為個人對此時此地不加批判的覺察。Shapiro等認為正念包括意圖(intention)、注意(attention)及態(tài)度(attitude)三個方面,并據(jù)此構建了正念活動機制的IAA模型,即意圖(intention)、注意(attention)和態(tài)度(attitude)模型。更確切地說,正念具有目的性,個人以不加批評的態(tài)度,將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的經(jīng)驗上。Bishop等(2004)認為正念意味著針對注意對象所進行的注意調(diào)整和開放心態(tài)與好奇心的培養(yǎng),包含注意和情緒調(diào)整兩個因素,并提出了正念的二因素模型。根據(jù)他們的觀點,注意是對當下的關注,而情緒調(diào)整則是以開放的心態(tài)、好奇心和接受為特征。通過注意力調(diào)整,覺察當下,能夠感知到當下的思想、情緒體驗,能夠覺察到原本在覺察之外的信息。
Cayoun將正念分為兩種形態(tài):一是元認知的覺察。指覺知思想、情感變化的能力;二是內(nèi)感受。指覺察到身體(如五臟、六腑、神經(jīng)、五官、四肢、關節(jié)和肌肉等)變化的能力。根據(jù)他的觀點,元認知是個人關于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或其他相關事件的知識,以及為完成某一具體目標或任務,依據(jù)認知對象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的監(jiān)測以及連續(xù)的調(diào)節(jié)和協(xié)調(diào)。更簡單而言,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再認知,包含認知知識和認知調(diào)節(jié)兩個方面。進一步地,根據(jù)Tomasz Jankowski的觀點,元認知包含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經(jīng)驗和元認知技能三個要素。正念活動取決于上述三個元認知要素的動態(tài)協(xié)作,正念元水平構成要素在不斷的實踐中實現(xiàn)持續(xù)的發(fā)展和變化。圖1的正念模型顯示了正念不同構成水平之間的互動關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正念活動(狀態(tài))中大腦意識的運行機制。
圖1 元認知模型(Tomasz Jankowski,2014)
正念的科學理解主要體現(xiàn)在對注意所含內(nèi)容及其相互關系的分析和隱喻方面。Kirk Warren Brown和Richard M.Ryan指出,正念是一種意識狀態(tài),是反映個體認知質(zhì)量的心理學概念。意識包括覺察和注意。正念覺察是意識的“雷達”,不斷對內(nèi)部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檢測。注意是有意啟動“雷達”的過程,即有意識的覺察過程,強化了對有限經(jīng)驗范圍的敏感性。在人類的正常機能中,注意和覺察具有相對持久的特性,能夠?qū)⒄钜暈閷Ξ斍敖?jīng)驗或當下現(xiàn)實的一種增強的注意和覺察,特別地,正念的核心特征可被描述為以開放的或接納的方式進行的覺察和注意,這體現(xiàn)在經(jīng)驗當下事件的意識中。因此,在正念的活動中,正念包含注意和覺察兩個重要概念,正念通過“注意”將圖像從背景中進行剝離,稱為被“覺察”的對象。培養(yǎng)覺察和注意的能力,構成了正念的核心。
1.相異之處
佛教觀與科學觀至少在三個方面存在差異:首先,情景差異。在佛教傳統(tǒng)中,正念被視為實踐系統(tǒng)相互關聯(lián)的一個因素,是修行者得以從困苦中實現(xiàn)解放的必要因素。在佛教的古典定義中,也強調(diào)需要將正念修行嵌入八正道中進行,特別是佛教中正念關于憶念的感覺、正念的八正道語境等方面包含了倫理、道德和認知的解釋成分。因此,正念需要與其他的精神實踐,如遵循倫理生活方式以使得人們朝著身心靈解放的目標邁進,而身心靈的解放也是修行的最終狀態(tài)和目標??傮w而言,西方正念獨立于任何具體的哲學、倫理準則或?qū)嵺`系統(tǒng);其次,過程差異。在佛教中,正念實踐不主張對佛陀教義,如無常、非自我(non-self)和困苦等基本面的反思,對在反思過程的心理活動并不關注。例如:在大念處經(jīng)的論述中,人們對身體功能、感覺、情緒、思想和思想內(nèi)容保持正念的同時也清楚觀察到這些對象的無常特性??傮w上,與傳統(tǒng)佛教教義相比,西方實踐較少關注非自我和無常的特性;再次,內(nèi)容差異。在佛教傳統(tǒng)中,無論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都強調(diào)正念與記憶和認知的關系以及評價修行的方面,同時也強調(diào)它辨別善與不善的能力做出選擇的傾向。這與西方心理學傳統(tǒng)強調(diào)以當下為中心和不加評判的純粹觀察特性不同。西方心理學認為正念是覺察的一種形式,是關于人們身心過程和經(jīng)驗的內(nèi)省覺知,包含人們對內(nèi)在和外在經(jīng)驗出現(xiàn)的所有對象形式的覺知,如思想、情緒、視覺、味覺、聽覺等對象的所有形式,這獨立于倫理道德之外。
2.相同之處
盡管佛教教義的正念觀與西方心理科學觀存在差異,但二者也存在一些相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注意力的調(diào)整問題。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正念均強調(diào)注意力調(diào)整,就是通過對注意力的控制,當思想偏離對象時回到當下的過程;第二,正念的核心在于集中注意于當下,是對當下全力的關注,否定糾結于過去或執(zhí)著于未來的做法,這些都是東西方的應有之意;第三,正念是對內(nèi)在和外在現(xiàn)象的密切關注,包括來自于身體內(nèi)在的刺激(思想、情感、感官)和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外在刺激(美景、音樂、氣味和事件等);第四,均包括以一種開放的和接納的方式對刺激予以關注,在這一過程中無需評判、記憶或操控。這在佛教用語中稱為即為“不執(zhí)”之意。第五、正念不是糾結于對個人經(jīng)驗的反復思考、敘述思想,而是一種身心對事件的直接體驗。
無論是東方佛教教義還是西方心理科學,正念的概念化定義東西有別,內(nèi)部有異。在綜合上述關于正念定義和描述基礎上,需對正念構念進一步概念化,使其能夠反映東西方文化差異關于正念的界定和描述。首先,正念是關于注意調(diào)整的實踐,我們稱之為正念注意。正念始于將覺察帶到當下的體驗,通過焦點調(diào)整,注意和覺知片刻思想和情感的變化,這保證了對當下事件的警覺。保持注意要求對當下體驗保持覺察和較長時期的警覺狀態(tài),當注意焦點發(fā)生偏移,能夠及時調(diào)整注意于當下;其次,正念是經(jīng)驗導向。該導向要求對好奇保持承諾,對偏離呼吸的思想保持好奇,對任何時刻體驗的不同對象保持新奇。據(jù)此,可將正念概念化為以特定方式對當下經(jīng)驗進行有意的關注過程。盡管正念概念的微妙性和非語言特性會引發(fā)自我報告測量量表開發(fā)過程中的信度和效度問題,以至于Bishop等學者認為正念構念難以實現(xiàn)操作化。但結合上文的探討,筆者認為正念作為一種冥想和干預技術,并從將正念視為一種特質(zhì)的觀點來看,其內(nèi)核主要包括三個技術要素:一是注意與覺察,即對當下事件進行注意與覺察的時空導向問題;二是注意調(diào)整,即注意在覺察對象之間的轉(zhuǎn)換問題;三是注意態(tài)度,即注意的方式問題。因此,正念可操作化定義為:以開放的、接納的、不加評判和新奇的態(tài)度對當下經(jīng)驗進行全力的關注和相應的注意調(diào)整過程。值得強調(diào)的是,接納不等于被動或順從,而是全身心的經(jīng)驗當下,既不過度專注于經(jīng)驗,也不壓制經(jīng)驗。注意的調(diào)整需要具備兩種能力:即將注意定著于事件的能力和將經(jīng)驗進行轉(zhuǎn)換的能力。
在比較東西正概念異同的基礎上,提出的操作性定義在一定程度保證了正念構念的效度,這為正念量表的研制提供了依據(jù)。具體而言,正念可通過正念注意、正念調(diào)整和正念態(tài)度三個維度來衡量,針對每一維度進行問項設計來開發(fā)量表,并經(jīng)信度與效度檢驗后用于正念與其他組織心理學變量或組織變量關系的實證研究,而這也是正念構念運用擴展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正念量表的開發(fā)尤其是本土化過程仍然有很長的路。值得慶幸的是,在正念量表的編制上已有許多相對成熟的量表可以借鑒,如正念注意覺察量表(MAAS)、五因素正念問卷(FFMQ)、弗萊堡正念存貨清單(FMI)和肯塔基正念技能存貨清單(KIMS)等,所不同的是上述量表的測量關注點存在差異。如KINS量表共設計39個題項,用于衡量正念的四個方面:觀察、描述、有意識的行動和接納。其典型的問項包括:“我能注意到情緒變化”(觀察)、“我擅長用來語言描述我的感覺”(描述)、“當我做事時,我容易分心”(有意識的覺察)、“我告訴自己我不應該知覺我感覺的方式”;MAAS量表設計15個題項,主要用以衡量日常生活中注意和覺察當下經(jīng)驗的總體傾向。被試要求對其自動化行為、全神貫注和注意當下的行為予以評價。典型問項如:“做事時,我沒有注意到我在做事”,“我打碎東西是因為粗心或沒有注意”等。因此,需要依據(jù)具體研究問題,對正念的測量進行適當整合和修改,以更能夠反映出本文提出的操作化定義的要求。同時在運用中,特別是在組織情景的運用中應注意措辭的修訂和完善,以更加符合工作中組織情景的需要,這將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予以完善。
參考文獻:
[1]Kirk Warren Brown and Richard M.Ryan.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4):822-848.
[2]KARL E.WEICK,TED PUTNAM.Organizing for Mindfulness:Eastern Wisdom and Western Knowledge[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2006,15(3):275-287.
[3]Tomasz Jankowski,Pawel Holas.Metacognitive model of mindfulness[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4,28:64-80.
[4]Kabat-Zinn,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 future[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144-156.
[5]KARL E.WEICK,TED PUTNAM.Organizing for Mindfulness Eastern Wisdom and Western Knowledge[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2006,15(3):275-287
[6]Kabat-Zinn,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 future[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144-156.
[7][美]喬·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頓的禪修之道[M].??冢汉D铣霭嫔?,2009.
[9]組織常規(guī)與覺觀正念:雙元結構的松動與融合[D]臺灣:國立中山大學,2012:1-143.
[8]Kirk Warren Brown and Richard M.Ryan.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4):822-848.
[9]Bodhi,B.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Seattle[M].WA: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Pariyatti E-ditions,2000:P86.
[10]Martin,J.P.Mindfulness:A proposed common factor [J].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1997,7 (4):291-312.
責任編輯 何志玉
Mindfulness:A Research on 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Mindfulness
ZHANG Tao
(Guiyang University,Gui yang 550005,China)
Abstract:A number of clinical evidence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indfulness can reduce stress,cure 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so on.Mindfulness is also a booster of well-being.Considering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it is also widely appli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with work efficiency,creativity,burnout and intention to quit as well.However,an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definition of mindfulness is still difficult to achieve,and there isn’t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mindfulness which can be used for an empirical research,especially in the fields of business or organization.Therefore,this paper makes a deeper discussion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Mindfulness based on its origins and combined with its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s,in order to extend its application domains and values.
Key words:Construct of mindfulness;Conceptualization;Operationalization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6133(2016)01-0102-04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簡介:張韜(1977-),男,貴州貴陽人,貴陽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組織學習、公司戰(zhàn)略、人力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