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惠萍
摘 要: 幼兒園的活動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需要運用科學實驗驗證,幼兒正是在生活中接觸科學,在接觸科學中吸收養(yǎng)分,滋潤自己,在科學的海洋中快樂成長。
關鍵詞: “綠豆發(fā)芽實驗” 游戲式 指導策略
一、序幕篇
生活區(qū)新添加了綠豆,孩子們很喜歡,經常會選擇生活區(qū)玩舀綠豆的游戲。一天,大牛對我說:“老師,我知道綠豆是可以吃的,奶奶經常給我喝綠豆湯的!”“是啊,綠豆可以煮綠豆湯,綠豆還有更大的本領,想知道嗎?”(在我心里已經有了和孩子們一起做綠豆發(fā)芽的實驗了)于是在區(qū)角活動時間結束后,我接著大牛的話導入:“大牛說綠豆很好玩,也很好吃,因為他奶奶經常會煮綠豆湯給他喝,你們呢?知道綠豆還能干什么呢?”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只說喝過綠豆湯。于是我很神秘地說,綠豆還會變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孩子們一聽到魔術可來勁了:“想看想看!”于是我就以變魔術的形式展開了本次“綠豆發(fā)芽”的實驗,我邊演示邊講解:“先拿個盆,里面鋪一層棉花,再放些水,在最上面散上一些綠豆,請幾位乖寶寶來散上去!”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要來撒綠豆,在撒了薄薄一層綠豆后,我引導孩子們觀察,現在的綠豆是怎樣的?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仔細觀察:“現在是小小的,一顆顆躺在棉花上,好像在喝水!”“老師,怎么還不變魔術呀?”大牛有些迫不及待,我故意很神秘地說:“這個魔術要在你們看不到的時候變的,等你們明天來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變好了,明天你們就知道了!”“真的嗎?”孩子們充滿好奇和期待地問,“那當然了!”
第二天,孩子們跨進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問:“老師,昨天的魔術變出來了嗎?”我示意他們自己去看,孩子們通過細心觀察,驚喜地告訴我:“老師,真的變出來了!”
二、解釋與評價
很多活動都是來源于孩子的生活,正如本次引發(fā)的自然角觀察:綠豆發(fā)芽,就是來自孩子的游戲。孩子在生活區(qū)的游戲中有了綠豆的經驗:一顆顆小小的綠綠的,落在碗里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平時也喝過好喝的綠豆湯……在這些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我運用以下游戲指導策略引發(fā)孩子的觀察。
(一)變魔術
魔術能吸引每個人眼球的游戲,孩子更是如此,老師若抓住孩子年齡特點,用孩子感興趣的游戲吸引他們,小小的綠豆,會變出什么呢?相信孩子一定會更關注。
(二)自我實踐
在布置實驗內容時,請孩子自己上來動手做一做,加點水、撒幾顆綠豆……
分析:親身親歷,能讓孩子真實的體驗實驗的經過,通過親身體驗,孩子會更關注實驗的結果,因此第二天每位孩子進班的第一個期待是觀看魔術的結果,相信有這樣的期待,孩子的觀察一定會更認真、仔細、主動。
三、成長篇
10月11日:早上孩子們來幼兒園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昨天放綠豆的盆邊看“魔術”,綠豆還真給面子,第二天就有幾顆綠豆寶寶發(fā)芽了,孩子們驚喜地拍著手喊:“發(fā)芽了!發(fā)芽了!”
10月15日:孩子們對綠豆發(fā)芽很是感興趣,于是我每天在晨間談話的時候,都把觀看綠豆作為一件例行的公事。為了讓大家看清楚,我把盆放到視頻儀下,請孩子們一起觀察,提問孩子們:“今天發(fā)現綠豆芽怎樣了?”“像小蝌蚪!”“像音符!”……
10月17日:“綠豆芽長高了!”“就是呀,為什么它們會長的這么高呢?”我拋出問題。“因為綠豆芽每天喝很多水!”“對呀,多喝水會長高!”“它們在比賽誰長得高!”“因為它們想看到外面是怎樣的?”“上面變成綠色了!”……孩子的發(fā)現可真不少。
四、解釋與評價
綠豆還真給面子,隔一天就發(fā)出芽來了,孩子們的期待也換來成果,觀察綠豆芽成了孩子們每天早上來園的例行公事了。孩子們?yōu)槭裁磿腥绱烁信d趣呢?
(一)喜歡變化的事物
孩子們好奇,好探索,喜歡新奇的事物。綠豆芽的成長速度相當快,每天都會有變化,今天長出小芽,明天就躥高了好多,今天還是一個苞,明天就咧出了兩個葉瓣,今天還是嫩嫩的粉色,明天就是綠綠的葉片。這么多變化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二)好奇心的驅使
綠豆發(fā)芽可能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都是第一次接觸,為什么綠豆會發(fā)芽?為什么盆子里要放水?為什么綠豆芽有的高有的低?在孩子的小腦袋中,每天都會有稀奇古怪的問題冒出來。正是這種科學的求知欲驅使著孩子們的觀察欲望。
五、成果篇
幼:老師你為什么把綠豆搬到外面來呢?
師:因為綠豆芽也喜歡太陽公公,太陽公公照照它們,它們就會暖暖的,長的更健康。
幼:老師,看,綠豆芽怎么都歪到這里去呢?“老師,綠豆長得像棵小樹了!”“老師他們要倒下來了!”“給它們換個大一些的家。因為它們長大了,住不下了!”
六、解釋與評價
綠豆芽一天天在長高,但很瘦很脆弱,我知道綠豆芽的成長是需要陽光的,所以只要有太陽,我每天都會把綠豆芽的盆端到陽臺上,孩子們發(fā)現我的這一舉動就產生興趣,但如果跟孩子們用深奧的科學道理解說的話,小班孩子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我用我們人在太陽中的感受來告知孩子綠豆也是需要陽光的,孩子們若有所思。
其次綠豆芽真的很有趣,因為是陽臺上光線是從一個方向來的,所以搬到陽臺上一會兒,綠豆芽就都會朝著陽光的一面傾斜。這一現象也被孩子們發(fā)現了。
后來綠豆芽慢慢長高,甚至有些站不穩(wěn)的感覺,孩子也發(fā)現了,于是通過討論,大家覺得現在綠豆芽的家太矮了,太小了,于是決定給它們重新安個家。
七、反思篇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fā)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都說幼兒是天生的科學家,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孩子們始終對綠豆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對綠豆的精心照顧和細心觀察下,孩子們不但了解了綠豆的成長過程和秘密,培養(yǎng)了責任感和愛心,更激發(fā)了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熱情,科學實驗,你我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