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潔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睗h字是一種充滿智慧的文字,對于一個漢字來說,它是音、形、義的有機結(jié)合。如看到圖像太陽,就可以聯(lián)想的漢字日,也就自然地理解了日的本義,建立了音形義的聯(lián)系,學習漢字也就變成了一件趣事。再如:和日有關(guān)的生字晴、暖、旦、明……字理教學就是依據(jù)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和理據(jù)進行識字和析詞的一種語文教學方法。利用字理識字,既符合漢字構(gòu)形規(guī)律,又符合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心理,再加上字能構(gòu)成詞,詞能連成句,利用字理解釋字詞,更好理解文章含義。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字理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自如,恰如其分呢?
一、字理識字,提高識記效果
漢字的音、形、義之間往往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能巧妙地運用字理教學大大減少了死記硬背,使識字教學生動、活潑、有趣。
1.追溯字源,形象感知生字
漢字源于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摹寫實物的形狀,或用比較簡單的線條來摹寫事物的特征部分,在教學時,抓住漢字起源的本質(zhì),通過實物圖形與原始文字進行圖字對照,介紹它的演變過程,幫助孩子記憶字形,理解字義,能促進聯(lián)想,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如《口耳目》一課中的“日”字教學,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體,像太陽形,像太陽的圓形,里面的一點象太陽里的黑斑(有的說像太陽里的光);再講解由到日的演變過程,分析圖形與字形的聯(lián)系:演變?yōu)?,拉長為一:然后綜合分析圖形、字形、字義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理解了“日”字的形義聯(lián)系,便會掌握“日”字的構(gòu)形原理。
2.辨析字義,牢記字形
掌握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運用字理辨析字形,能提高識字效率。在教學“染”字,跟學生講清染色需用水,而且染色需染九次,這樣學生理解了“染”字上方的“三點水”和“九”的來歷,隨后再告訴學生顏料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學生立刻會悟出“染”字下方“木字底”的理據(jù)。于是,“染”字隨著老師的講解,深深扎根在學生的腦海中。
3.辨析細微差別,區(qū)別形近字
對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學生常常容易混淆,張冠李戴,那么我們怎樣對這些字進行區(qū)別呢?運用字理進行語文教學,從字源上講清楚形近字各自的構(gòu)造原理,從演變過程中說明某些因變化而形成的形近字的現(xiàn)實依據(jù),讓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辨析形近字,少寫錯別字,糾正錯別字。如“琴”字,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很多學生把“琴”下部的“今”寫成為“令”。我們在初教“琴”字時,先出示“琴”的小篆體寫法,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字像古代的一種撥弦樂器,上面“玨”是琴弦和弦柱,下面部分是琴身,再展示楷書寫法“琴”,上部的“玨”仍然表示“琴”義,下部去掉了琴身,改用“今”來表示它的讀音?!敖瘛笔乔氨且簟癹īn”,引導學生細細觀察其字形演變過程、分析其構(gòu)字理據(jù)。學生也就不會把“今”寫成“令”了。
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識字教學過程本身也是一個文化傳授的過程。在識字時,指導學生字理識字,讓學生有想象、思維的過程,把一個個讓人看起來只是簡單筆畫的堆積組合,讓人記得頭昏腦脹的方塊字變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圖畫,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令人過目不忘,學而不厭,提高了識字效率。
二、字理析詞,讓閱讀更深刻
1.充分利用字理,析解課文題目
有些課題是文章的文眼,如果在適當?shù)臅r候?qū)\用字理對課題進行闡釋,運用字理析詞方法析解課文題目,便能抓住課文的主線,準確理解課題,對學習整篇課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富饒”是本課要求會讀的生字,也是引領(lǐng)整篇課文的一個詞語,理解這個詞語對于把握全文脈絡,理解文意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在課件中展示了“富”這個字,同時出示了該字字體演變的過程。“富”為形聲字,他的部首是寶蓋頭,在古字中,寶蓋頭很像一座草屋,我又出示了一幅草屋圖,使學生看起來更形象直觀。接著,我對“富”這個字的各部分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以順口溜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印象。寶蓋表屋,有屋居住;每一口人,有田耕作;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因此,“富”為富足之意。再來,我在課件中展示了“饒”這個字,同時也出示了該字字體演變的過程。“饒”為形聲字,古字“饒”的部首食字旁像一個盛食物的器皿(出示器皿圖),因此凡是食字旁的字一般與食物有關(guān),因此“富饒”一詞為“糧食”富足之意,在這篇文章中從哪些地方能看出西沙群島的富饒呢?學生析形索義,因義記形,既能深度理解“富饒”含義,為學習課文鋪設綠色通道。
2.字理析詞,理解句子
閱讀教學中,我們是不是對于所有的詞語都要抓呢?我認為不是的,這需要我們仔細尋找“詞眼”,抓住句子中關(guān)鍵詞中的關(guān)鍵字進行字理分析,便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效。在教學《翠鳥》一文時,(翠鳥)“愛貼著水面疾飛”——什么叫“疾飛”?從“疾”字的字形上能感受到它的速度之快嗎?課文中哪些語句直接和間接地解釋了“疾飛”?詞語析解:要理解“疾飛”這個詞首先要理解“疾”字的形義,“疾”是個會意字,由“疒”和“矢”會意而成,把“疒”字橫倒像一個人因傷痛而臥床不起之形,“疾”意為人被箭(矢)射中受傷,由快速的箭(矢)飛射而受傷痛又引伸出“快速”之意。因此,“疾飛”的本義就是形容飛快的速度猶如飛射的箭(矢)一般。課文在第二段描寫翠鳥叼魚時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就直接地解釋了“疾飛”的本義。此外,從翠鳥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以及它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的描寫,也間接地詮釋了“疾飛”的詞義。為了進一步理解該詞義,還可以進行翠鳥起飛時“蹬開……葦稈”和“離開……葦稈”的比較,以體會翠鳥“像箭一樣飛過去”時的力度和后勁。
祖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如果語文課堂教學中能拿起“字理教學”這把利刃,努力挖掘字理知識的潛力,進行巧妙地運用在識字、閱讀等各環(huán)節(jié)中,那它就一定能幫助我們解決教學中的許多難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