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張銀翠
鑒賞古詩須在回眸一望中
陜西 張銀翠
不可小覷的古文現(xiàn)象
任何一種文學(xué)樣式都離不開它生存的環(huán)境,詩歌是用文言文來寫作的,鼎盛于唐代,發(fā)展于宋明清,因而詩歌中的詞句要用文言文來解讀。
詩歌中難理解的詞義大多是文言文中的古今詞、多義詞、詞類活用。
1.多義詞
【例1】
莎 衣
[宋]楊 樸
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衩摼萍掖鹤砗?,亂堆漁舍晚晴時。直饒紫綬金章貴,未肯輕輕博換伊。
學(xué)生能揣摩出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縱使紫綬金章多么高貴,也不會輕易地用自己的蓑衣去換。表現(xiàn)了詩人視官爵如糞土的孤傲之氣。但有的學(xué)生在理解詩意時,糾纏于“博換”的“博”字上,在賞析散文化尾聯(lián)的時候,表達為“不肯輕易而心胸博大的交換”。殊不知,“博”字在詞源的解釋中就有一個義項“換取,取得?!?/p>
【例2】
亂 后
[南宋]辛 愿
兵去人歸日,花開雪霽天。川原荒宿草,墟落動新煙。困鼠鳴虛壁,饑烏啄廢田。似聞人語亂,縣吏已催錢。
“宿”字何義,不僅成為理解句意的重點,而且成為分析藝術(shù)手法的關(guān)鍵,有的學(xué)生理解為“住宿、停留”,因而藝術(shù)手法是擬人,那么此詞作何理解呢?此句是倒裝句,正確語序應(yīng)為“川原荒宿草”。宿草,是一個詞,指“隔年的草,后喻墓地,用作喪逝的典故”。那么在此處應(yīng)理解為隔年的、掩埋著尸骨的荒草地。
2.古今異義
【例3】
雨過至城中蘇家
[宋] 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lǐng)風(fēng)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首聯(lián)“青春”指“春季”,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中的“青春”一詞亦是此意。尾聯(lián)“管領(lǐng)”是“只管享受”的意思。
頷聯(lián)“天津”,星名。楚辭屈原離騷“朝發(fā)軔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注“天津,東極箕斗之間漢津也?!币话惴Q為銀河。此處指天空。
2012年廣東卷《余杭四月》首聯(lián)“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學(xué)生譯為“四月天,在余杭的街道上,天一放晴,做生意的人就忙碌起來。”理解“道”和“生意”時,以今解古?!暗馈薄肮诺馈保吧狻薄吧鷼?、景象”。
3.詞類活用
【例4】
卜算子
[宋]張元
風(fēng)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學(xué)生答題時不明白兩詞的用法,竟譯為“露水打濕了云,水迷失了歸舟”,與生活常理相悖。“濕”與“迷”都是使動用法,應(yīng)譯為“地面濃重的風(fēng)露水汽使行云充滿濕氣,水面迷蒙的霧氣使歸舟迷失了航向”。
古漢語中的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省略句,在詩歌中最為常見。
1.倒裝句
本文例4“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
“起舞聞雞”為倒裝句,正確語序為“聞雞起舞”,使人聯(lián)想起祖逖的典故,準(zhǔn)確地把握“胸懷大志”難以實現(xiàn)的思想情感。
本文例3頷聯(lián)“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闭_語序應(yīng)是“紫煙漸散籠帝闕,晴日稍回麗天津”,即天空中彌漫的霧氣,在雨后太陽的照射下幻化成迷人的紫色,縈繞在帝都的宮殿;晴日不時穿過云霧,灑下明媚的陽光,天空變得明凈亮麗。
2.省略句
古詩中多為省略句,語意跳躍,在理解時就需要猜和補。
【例5】
雨雪曲
[南朝]江 總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頸聯(lián)若直接譯出,寫的當(dāng)然是塞外的寒冷、凄涼之實景。但如果填入恰當(dāng)?shù)脑~語,它的意思就豐富多了,因為“天寒”才使人有彩旗失了顏色之感,因為“地暗”才使人有軍鼓聲音低落之感。 更兼“愁云”漫起,“別路”越顯迷茫,情寓于景,豈有旗彩不“壞”鼓聲不“低”之理?王國維不是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嗎?
細品方知的情感體驗
在古代,寫詩成了諸多士大夫失意或得意時寄情的精神樓閣,劍酒中有悲憤有灑脫,菊松中有氣節(jié)有情操,扁舟之弄,漁歌之唱常常伴月而生,有自娛自樂之情,更兼細品慢捻中的個中況味,將那一絲感覺描摹得讓讀詩人欲罷不能,欲抒不得,細膩綿密抑或澄明干凈,真真的在情感心田中耕作。今人匆匆之履非入得古詩境,方可體詩中真味也。
1.體物入微
【例7】
殘春旅舍
[唐]韓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身為晚唐被貶之人,憶起晚春時節(jié)的京都,雖有柳絮、飛花這些殘敗之景,卻能以樂觀之態(tài),抒寫京都春景的美妙,這不能不說是作者心系朝廷,期待復(fù)興的真情實感。因而腦海中反復(fù)浮現(xiàn)京城一物一景,樹頭之蜂正著意于喚友采蜜之甜,池面之魚恰忙碌于吹波沾絮之樂。頷聯(lián)一“抱”自上而下,一“吹”自下而上,高低俯仰,生機無限。
2.感覺細敏
【例8】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唐]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蘭徑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fēng)聲徹,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頷聯(lián)中描寫種滿蘭花的小徑,暗香襲人,用幽蘭連綴的珮飾也被暗香熏染,不知是幽珮之香還是蘭花之香;種植槐樹的庭院落下像金子的金黃色的槐米,有色有香,淡雅而恬適。
3.情感豐富
【例9】
日暮倚仗水邊
[金]王 寂
水國西風(fēng)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
作者的羈緒不是一個“羈”(漂泊)字所能涵蓋的。其中的謫官之痛,秉道直行的信念,不被理解的苦悶,年華易逝的傷感,宦海沉浮的厭倦……都在詩中有所體現(xiàn)。
4.情感矛盾
【例10】
臨江仙·暮春
[宋]趙長卿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縈牽。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作者的傷春、羈旅、惆悵之情自不必說,但矛盾的情感在詞中卻體現(xiàn)得很纏綿?!肮蕡@”“懷家”寫出自己思鄉(xiāng)情切,急于回到家中,但“別來此處最縈牽”,在即將離開之時,牽掛此處,矛盾之中有作者的難言之隱,故鄉(xiāng)有親人墳塋,此處有一同漂泊之親友。想走走不開,不走心悲凄。一個落寞的王室子弟心中的糾結(jié)寓于詞中。
5.情感表達婉轉(zhuǎn)
【例11】
送人歸京師
[宋]陳與義
門外子規(guī)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在詩人看來,即便故園沒有戰(zhàn)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歸京時,觸景生情,心中難免生出一段憂國之愁。詩人強烈的故鄉(xiāng)之思借門外叫個不停的子規(guī)鳥,日落時分山村中那不斷的幽夢來暗示。詩里的寄托、感慨、諷喻和傷離感亂之情,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正是詩人寫出“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的原因。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識
古代文史知識浩繁而瑣碎,若專門去學(xué)習(xí),費時費力,但在平時語文閱讀時,鑒賞詩歌時多問,多積累,有了一定的文學(xué)底蘊、文學(xué)素養(yǎng),答題時是不會有多大阻力的。
【例12】
詠素蝶詩
[南朝]劉孝綽[注]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fēng)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xué)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
從讀懂詩意入手,“綠蕙”,綠色的蕙蘭,可以聯(lián)想到屈原的《離騷》“既替余以蕙纕兮”,“蕙”,香草,代表美好的品性。“青薇”,青色的薇草,可以聯(lián)想到《采薇》。《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陷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闭f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借指隱居生活,后來也表現(xiàn)堅守節(jié)操。文天祥《南安軍》:“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芳華”“嘉樹”更是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對美好品性的追求。
下面附常用的文史知識,以供參考:
(1)宦游,泛指離鄉(xiāng)求官奔波在外。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游春望》詩曰:“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p>
(2)青冢,王昭君的墓?!蔼毩羟嘹O螯S昏”,王昭君曾經(jīng)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了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xiāng),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了一堆黃土,有什么用呢?
(3)綸巾鶴氅,六朝以來名士喜愛的穿戴,這里比喻詩人是雅人。
綸巾,用絲帶做成的頭巾;鶴氅,用鳥羽做成的外衣。陳與義有詩云: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fēng)?!?/p>
(4)“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鄙习刖溆玫氖恰睹献印分械囊粋€寓言,講的是齊人在墳?zāi)骨捌蚯蠹榔烦漯嚕炊谄淦捩媲翱湟懈蝗苏埶染?。下半句用的是春秋時的一個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肯下山做官。
(5)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照,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鮑照劉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
(作者單位:陜西省扶風(fēng)縣法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