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陳國林
古代詩歌訓練四則
江西 陳國林
(一)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注]
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注]詩寫故人在秋夜月滿時,居然能偶集京城長安,感慨無限。
1.尾聯(lián)“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中哪兩個字用得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簡析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故人相逢的環(huán)境的?
(二)更漏子·玉爐香
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遍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①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②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注]①衾:被子。②不道:全不管,全不顧。
3.文中的“紅蠟淚”和“畫堂”分別指什么?
4.通讀本詞后,試分析本詞下片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三)晚 春
韓 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①無才思,惟解②漫天作雪飛。
[注]①榆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②惟解:只知道。
5.分析本詩運用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法?并分析有何妙處。
6.仔細揣摩三四句,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蘊含著怎樣的哲理?
(四)木蘭花
歐陽修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①,水闊魚沉②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③,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④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注]①書:信。②水闊魚沉:相傳魚能傳信,故“魚沉”謂書信不傳。③秋韻:指秋聲。歐陽修曾作《秋聲賦》,描寫這種風作、草木零落時,天地間的肅殺之聲,并稱之為秋聲。④欹:斜倚。
7.試賞析“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p>
8.請結(jié)合本詞的上片,分析本詞描寫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
1.長和畏兩個字用得最好?!伴L”意思是永遠沉醉不愿醒來,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忘卻飄零之苦,暫得歡愉。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詩人的流離之苦;“畏”的意思是說害怕聽到報曉的鐘聲,曲折地表達了詩人不忍與朋友分別的心理,傳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2.①通過景物描寫表現(xiàn)環(huán)境:與故人相逢在秋天的滿月之夜,此時京城的夜已經(jīng)很深了。②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的描寫環(huán)境:風驚動枝頭棲息的鳥鵲,露草里躲著唧唧鳴叫的寒蟲。
3.“紅蠟淚”指的是紅燭燃燒時垂滴的蠟油;“畫堂”指的是華美的堂舍。
4.此詞寫女子的秋夜閨思,從上片寫夜長孤枕難寐,到下片以梧桐和夜雨表現(xiàn)“離情正苦”,巧妙別致,為時人所賞。下片中由“玉爐生香”“紅蠟滴淚”的傍晚,到聞“三更雨”,再到“滴到明”,女主人公的徹夜不眠當然更非“一個愁字了得”了。接著寫“一葉葉”“一聲聲”在屋檐的臺階上,“空”滴到天明,點點滴滴,都落在她心里。是雨聲,也是心聲。
5.本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無情的草樹能知、能解還能斗,且彼此還有高下之分,草木瞬間活躍起來,晚春景致更加生動而有景趣。
6.這是一首寫晚春景物的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寄予著一定的哲思,即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東西。
7.昨夜里大風吹得竹林處處作響,傳遞著深秋的韻律,每一片葉子的聲響都似乎在訴說著怨惱。“夜深風竹”神來之筆,以實寫虛,“敲秋韻”三字,寫盡蕭瑟逼人之氣,“皆是恨”,則讓人頓有無處可逃之感,深婉動人。
8.從“別后不知君遠近”可知在分別之后,不知思念之人去了何方,因此眼里心中都是凄涼與愁悶,由此生出不盡的憂愁。作者巧妙地運用傳說“水闊魚沉”而我卻無法尋覓心中的郎君,可知本詞描寫的是閨中少婦的愁怨相思之詞,一個“愁”字乃心上之秋,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diào)。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南師范學院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