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斌
〔河南工業(yè)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高等教育與教學
高校精品開放課程多平臺模式的設計與開發(fā)
張合斌
〔河南工業(yè)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精品開放課程在建設初期的靜態(tài)單一網站是當時最好的選擇,然而隨著媒介的多樣化和學生媒介接觸度提高,單一網站難以滿足當前需要,嚴重制約課程應用效果。根據(jù)新媒介的傳播特性,提出對新媒介教育化“改造”的思路來豐富精品開放課程,使其盡可能支撐精品開放課程實現(xiàn)多平臺化,并對多平臺模式下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設計原則、設計結構、開發(fā)流程等進行探索。
精品開放課程;多平臺模式;目標與原則;結構設計;開發(fā)流程
追根溯源,網絡課程或多媒體課程是最早對課程資源網絡化的叫法。2003年4月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精品課程”的概念,開啟我國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序幕,自此之后,各學科門類的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精品課程體系逐漸形成。在長達8年時間內,精品課程是中國高等教育在面向互聯(lián)網大發(fā)展的一種適應性變化,其中也伴隨有世界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對國內教育資源尤其是網絡課程資源的沖擊。2011年10月,教育部提出“精品開放課程”的概念,旨在加強優(yōu)質教育資源開發(fā)和普及共享,是“精品課程”的新名稱,所構建的國家精品開放課程體系包括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兩大類。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了1000余門視頻公開課和5000余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十余年來,全國各省份按照國家教育部相關要求,進行了精品課程及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質量的提升工程提供了支撐。對河南省而言,2003年首次進行省級精品課程立項建設,2012年開始建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截至2015年底共立項建設精品開放課程996門,加上全省各級各類高校的校本精品課程,已經累計達到3200多門,構建起多層次立體化的精品開放課程體系。
互聯(lián)網自誕生之日起就快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一方面打破了封閉排他的世界格局,使開放共享的觀念得以深入到各個領域;另一方面社會要保持進步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就要求信息的溝通共享。在此大環(huán)境下,開放教育資源運動(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在高等教育領域迅速興起。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肇始于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MIT Open Course Ware)。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前副校長查爾斯·威斯特教授通過《紐約時報》表示將通過網絡逐步免費對外開放MIT的優(yōu)質課程,正式啟動開放課件運動。200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提出“開放教育資源”,在此之后開放教育資源的理念在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得以廣泛實踐,OER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得以開展。2003年,我國的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啟動,所形成的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精品課程建設布局,正是對世界范圍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積極呼應。2010年起,網易、新浪、騰訊、百度百科、鳳凰網、人人影視等國內媒體網站紛紛開設“公開課”專題網,一石激起千層浪,此舉使社會公眾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抑或課程資源渴求倍增,更使知識共享的理念普及開來。在此潮流下,精品課程必然要走出高校面向公眾,開放教育資源,傳播信息分享知識。因此,2011年國家教育部將進行了8年的“精品課程”工程提升為“精品開放課程”,開通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icourses“愛課程”網站,邁出了國家精品教育資源面向公眾開放與共享的第一步。
由此可見,無論是教育部2003年提出的“精品課程”還是2011年提出的“精品開放課程”,均是較好順應了世界潮流,也適應了時代要求,而且更可視為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的不斷建設與提升。之所以由原來的單一的“精品課程”擴展到由“大學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雙語教學示范課”等所組成的“精品開放課程”的大體系,主要是要適應網絡新媒體時代的新的教學與學習環(huán)境,適應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是對高等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部在2011年的實施意見中非常明確地提出,精品開放課程受眾要擴展到全社會,課程建設思路要創(chuàng)新機制并與國內主流門戶網站合作,課程建設過程要充分利用云計算等相關新媒體技術,課程資源要達到真正的共建共享等。以上的實施意見對近年各省精品開放課程建設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在2011年之后的5年內,較多省份的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工作基本圍繞改造與創(chuàng)新兩個層面進行,其一是對原有省級精品課程的升級改造,使之能夠適應新環(huán)境與新要求;其二是以新思路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雙語教學示范課”三種類型的“精品開放課程”。
盡管各省已經在著力推進原有省級精品課程的升級改造,然而效果并不顯著。筆者在河南省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地各類大學的網站上試用了近100門精品開放課程,同時著重對本校、省級、國家級三個層面的50余門課程進行一年的觀察與試用,結果發(fā)現(xiàn):精品開放課程的網站基本有兩個部分組成,申報網站和課程網站,申報網站多為靜態(tài)網站,課程網站多為動態(tài)網站,在評審階段更新互動較多,評審之后更新互動幾乎沒有,校內的應用如此,更不用說社會傳播效果了,表現(xiàn)出來“五重五輕”特征,具體是“申報、界面、資源采集、教師、建設”層面“重”“應用、功能、信息整合、學生、開發(fā)”層面“輕”。以上特征的出現(xiàn)有多方面的原因,固然與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初衷相違背,但課程網站平臺過于單一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互聯(lián)網作為新媒體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我國,在1990年逐步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在2000年以后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對教育教學大環(huán)境、對教師教學、對學生學習、對課程呈現(xiàn)等等都產生了具體細致的影響。2005年新媒體的應用更加豐富多彩,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新媒介接觸度很高,對各類網站的訪問更是平常之事。學生較多訪問并停留較長時間的網站基本具備以下的特征:內容豐富,更新及時,交互性強,平臺多樣。反觀初期的精品開放課程,卻是靜態(tài)網站,單一平臺,很少更新,很少互動等。既使在新媒體應用如此普遍的今天,部分精品開放課程依然以此思路進行課程建設開發(fā),其課程網站輔助教學效果不佳,更是影響課程價值的發(fā)揮。
新型社會化媒介為信息傳播提供較多的便利途徑,因此在盡可能不改變教育信息本質特征的基礎上,可以充分應用社會化媒介進行精品開放課程平臺的擴展,使課程網站以站群形態(tài)呈現(xiàn)。課程申報網站為申報資源展示網站,課程博客為外網展示平臺,課程播客為視頻資源或課程視頻教學展播平臺,課程微博微信客戶端為WAP端課程教學學習兼課程交互平臺,RSS為課程CMS系統(tǒng)提供課程資源的拓展及自動更新,XML從底層對課程資源共享提供支持。所有網站可通過XML進行資源共享鏈接。這樣,多平臺化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彌補了單一平臺精品開放課程的不足,將全方位呈現(xiàn)出課程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精品開放課程站群的活力,提高了精品開放課程的應用價值。
參考CELTS系列標準,結合精品開放課程在應用上的內在需求和新媒介傳播技術理念的特點,多平臺模式的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在總體上可以達到的總體目標為:課程信息傳播功能突出,課程教學學習資源自增長有序有法,課程資源基本操作簡單,課程網站平臺管理方便,師生交互通暢便捷,支撐教學學習效果顯著,教育傳播媒介特色突顯等。
所謂課程信息傳播功能突出,是指無論精品開放課程有多少平臺支撐和有多少形式展示,對精品開放課程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輔助教師和學生學習,這是其課程功能所規(guī)定的,也是不可改變的,所有平臺支撐和形式展示的要素均要為該功能的實現(xiàn)而作出取舍。課程資源增長有序有法是指課程資源的增長模式應當由教師添加、學生添加、網民訂閱等形式來實現(xiàn)增長,而且資源遴選上要根據(jù)課程的需要而定,有系統(tǒng)化制度和課程知識管理體系來規(guī)范指導日常資源管理,由教師最終審核確定是否顯示。課程資源操作使用簡單,是指學生對資源的讀取如同瀏覽網絡媒體的網頁一樣便捷,應當使文字圖片視音頻資源的顯示樣式網媒化而非課程資源條目的羅列。課程平臺管理簡潔,是指課程所有平臺管理依照網絡媒體通用的CMS內容管理系統(tǒng)的模式運作,為前后臺用戶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級別賦予用戶不同權限,同時在管理頁面盡可能簡明扼要而非復雜的功能展示。師生交互通暢便捷,是指在多平臺的支撐下,運用即時通訊組件技術、SNS社交網絡(微博微信客戶端)平臺、WAP無線網絡平臺實現(xiàn)精品開放課程網站24小時不間斷的交互支持,使學生的疑問能夠得到最為及時的解答和響應。支撐教學學習效果顯著是指精品開放課程最終目標是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不僅表現(xiàn)在學生的課程成績提高上,而且還應當表現(xiàn)在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上,應當在精品開放課程的平臺上有測驗學生能力水平的模塊。教育傳播媒介特色突顯是指在精品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深入到較高層次后,把與該精品開放課程有關的該學科體系中其他精品開放課程進行信息資源有機整合,形成學科群知識學習平臺,達到教育教學信息的組合傳播,使精品開放課程平臺顯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教育媒介傳播的特色。
結合總體目標的要求對多平臺精品開放課程站群的建設原則為:教育化原則、系統(tǒng)化原則、功能分離原則、模塊獨立原則、信息規(guī)范原則、媒介化原則。
教育化原則要求多平臺模式下的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必須遵循課程功能第一、社會信息傳播媒介功能第二的基本準則,其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必須圍繞課程,必須以方便教師知識傳授和學習者學習為主要建設目的。系統(tǒng)化原則是指把精品開放課程的多平臺模式的設計與實現(xiàn)過程界定為教育教學類web應用程序設計開發(fā)的過程,因此要引進軟件工程學中系統(tǒng)生命周期法(結構化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來規(guī)范整體設計和開發(fā)流程,為多平臺的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提供系統(tǒng)指導。功能分離原則是指多平臺中各平臺信息展示功能與信息管理功能必須相對分離,有明顯層次感,這也是基于精品開放課程網站平臺的系統(tǒng)安全角度的分離。模塊獨立原則要求多平臺模式下各平臺功能要相對獨立,實現(xiàn)功能模塊化,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展示有相對獨立的功能模塊實現(xiàn),有線網絡傳播與無線網絡傳播亦有不同功能模塊實現(xiàn)。信息規(guī)范原則,首先要求各平臺信息輸入要規(guī)范,如每篇文章的字數(shù)、關鍵詞數(shù)量、圖片文件大小格式、音頻文件大小格式、視頻的大小格式等要規(guī)范。其次在內容頁面的最終顯示的文字圖片視音頻等輸出信息也要有具體的規(guī)定。再次要求各相對獨立的功能模塊的信息的相對輸入與輸出要符合一定的規(guī)范,既有詳盡的輸出參數(shù)要求,又要有詳盡的輸入?yún)?shù)規(guī)定,實現(xiàn)模塊對接既規(guī)范又簡潔。最后一個原則是媒介化,盡管精品開放課程必須有課程知識性的內在要求,但是可以在課程內在基本要求得到滿足與實現(xiàn)的基礎上,適當增強教育傳播媒介色彩,使多平臺模式下精品開放課程中課程知識的教育傳播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情形。
在精品開放課程多平臺模式的總體目標要求下,遵循相關設計原則構建其精品開放課程平臺的總體功能結構圖。精品開放課程多平臺結構的整體設計中,核心任務是構建CELTS所定義的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也即內網網站建設、外網平臺初步設計及實現(xiàn)、內外網上課程學習基礎資源添加與整理。在其中,新媒介的應用在于精品開放課程資源管理模式的變化和資源內容展示方式的多元化。因此,采取自下而上的“數(shù)據(jù)資源層+中間層+信息展示層”的結構進行精品開放課程整體設計。如圖1所示,整個功能結構圖分為三層,其中數(shù)據(jù)資源層實現(xiàn)各平臺的信息資源管理及整合,中間層實現(xiàn)數(shù)據(jù)資源的銜接和供給,信息展示層實現(xiàn)精品開放課程信息呈現(xiàn),包含多平臺的界面信息呈現(xiàn),各平臺相對分離的界面信息呈現(xiàn)等。
在數(shù)據(jù)資源層設計中采用校園內網、課程播客網(優(yōu)酷等)、課程文庫(百度文庫、新浪愛問資料、百度云盤等)、RSS訂閱資源、平臺采集資源等五種形式管理。其中,校園內網上的形式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網絡資源的安全性和資源存儲空間的可增長性,其他四種形式基于Internet的便利性,使用免費網絡存儲空間來存放課程資源,如RSS訂閱采用索引內容的形式,平臺采集采用內容遠程讀取的形式都較為便捷。
中間層實現(xiàn)數(shù)據(jù)資源的銜接和供給,既可以把校園內網資源直接供給于在校園內網的申報網站、課程網站、資訊網站等,又可以把數(shù)據(jù)資源層的資源進行適當XML化,然后其他平臺通過RSS訂閱的形式使用。
圖1 多平臺模式精品開放課程整體結構設計
在信息展示層,采用“整合平臺+若干分離平臺”的形式呈現(xiàn)信息。包含多平臺的界面信息呈現(xiàn)和各平臺相對分離的界面信息呈現(xiàn),如申報網站、課程網站、資訊網站、wap網站、課程博客、課程文庫(文庫網盤等)、課程播客(視頻網站)、課程維客(課程關鍵知識庫)、教師博客、課程微博、課程微信、課程云平臺、課程即時通訊媒介(QQ群、飛信組)、課程應用實時監(jiān)測網站等等。各外網平臺基本采用B/S結構,兼有XML+RSS技術支持。對使用者而言,教師日常管理為主,學生應用為主。校園內網平臺的課程申報靜態(tài)網站、CMS課程網站、資訊網站三個平臺應用B/S結構,ASP+Access/SQL體系,在此平臺上以教師資源建設為主,學生應用為輔;同時,設定為內網IP進入后臺,保證資源安全上傳及維護便捷。當然,師生交互也可以通過即時通訊組件、SNS社交網絡平臺、課程微博、微信、客戶端、WAP網站來實現(xiàn)。其中,WAP網站可通過網絡媒體的博客平臺的教育化改造,借助網絡媒體平臺自身的WAP化,簡單實現(xiàn)課程資源的WAP化。
多平臺課程的信息自動抓取匯集與人工分享機制保證信息更新及時,WAP端的群組及相關應用的及時回應學習的各種反饋,為實時呈現(xiàn)課程信息更新而保障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提供了可能性,也提供了具體的可行性。
在完成結構設計后,就要進行具體開發(fā),整個開發(fā)流程有六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如圖2所示,具體是:教學設計、資源規(guī)劃、內網資源建設、內網展示、多平臺展示、應用評價。
圖2 多平臺模式精品開放課程開發(fā)制作流程
教學設計部分是課程建設最前端環(huán)節(jié),即所謂“備教材、備教案、備學生、備教法”,在精品開放課程的多平臺開發(fā)中,除以上“四備”之外還有“備平臺、備媒介、備交互、備評價”。前面的“四備”是對具體課程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后面的“四備”是對作為精品開放課程后進行網絡教育的適應性準備。因此教學設計部分必須完成以上“八備”工作。
資源規(guī)劃環(huán)節(jié)是精品開放課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關鍵的因素。該部分包含資源的總量設計與內網及延展平臺的資源目錄的設計,其中資源目錄設計中要包含對資源的級別、類型、大小、來源、數(shù)量、可靠性、相關度、使用頻次、使用效果等屬性的具體界定。
內網資源建設環(huán)節(jié)是課程申報網站及校內外應用的主要保障。主要包含傳統(tǒng)教材教案講義的數(shù)字化,課堂ppt的設計制作,課程教學音頻或視頻錄取轉換等,以及完成以上工作后分門別類的歸類整理,整理后的資源既有內網的資源,還有將來要嵌入內網平臺的外網課程資源的鏈接等。
內網展示環(huán)節(jié)主要指內網課程平臺的規(guī)劃選擇開發(fā)以及課程資源在平臺的呈現(xiàn)設計與實現(xiàn)等。其中,內網課程平臺的規(guī)劃選擇開發(fā)具體指課程網站的選擇,如服務器存儲空間的配額、CMS類型的選擇、文檔類型與基本規(guī)格、前后端頁面的風格化、擴展功能的設計等。課程資源在平臺的呈現(xiàn)設計與實現(xiàn)是指平臺完成選擇及開發(fā)后,在前端界面的對相應課程的網絡教學的實現(xiàn),包含教學內容展示方式設計與呈現(xiàn)、課程資源的鏈接與嵌入、課程交互設計與實現(xiàn)、課程分享設計與實現(xiàn)等。
多平臺展示環(huán)節(jié)是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是指通過XML集合體把數(shù)據(jù)資源層和信息展示層有機聯(lián)系起來,在信息展示層多層面、多角度展示課程資源,多角度、多功能輔助網絡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無論是進行實時網絡教學還是非實時的課程交互,或者課程話題討論、課程作業(yè)點評、課程實訓、課后復習、專題知識的延伸性學習,甚至帶有課程任務研究性學習或課程項目的協(xié)作均可在此多平臺展示中得以實現(xiàn)。如課程交互就可通過Ajax在任意課程網站指定頁面上搭建Web聊天系統(tǒng)來輕松實現(xiàn)。
應用評價環(huán)節(jié)是指多平臺精品開放課程平臺的評價和在此平臺上進行教學學習效果的評價。其中,平臺評價應包含對平臺適應性評價、利用率評價、對課程教學學習支撐效果評價等。應用平臺后教學學習效果評價包含對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社會公眾對平臺感知水平以及使用滿意度評價等。
無論如何完美的設計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都需要不斷完善,多平臺的精品開放課程也不例外。在精品開放課程應用中,要不斷收集教師、學生和社會公眾的反饋意見,依據(jù)實際的使用效果和監(jiān)測到的課程各平臺訪問情況統(tǒng)計報告,作進一步修改,完善以上六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工作,達到最優(yōu)化狀態(tài)。
由于多平臺模式下高校精品開放課程設計開發(fā)是新的嘗試,更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制約因素,如網絡媒體web服務或空間服務的不穩(wěn)定性、微博微信對字數(shù)的限制、云平臺的安全性、WAP網站在手機終端上UC Web頁面上顯示效果不佳等,甚至部分制約因素在較長時期是難以克服的,這都影響到精品開放課程多平臺效果的發(fā)揮。筆者在建設本校校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絡與傳播中進行了多平臺模式設計,實現(xiàn)了三個平臺,實踐表明,適當多的平臺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和改善,但多平臺模式也增加了教師負擔,應用不當可能造成學生無所適從之感,因此對平臺數(shù)量選擇一定要根據(jù)需要,適當即可。因此,本文對多平臺精品開放課程設計與開發(fā)僅僅進行了類似于軟件開發(fā)中原型的探索,而在實踐中,同屬精品開放課程的大學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雙語教學示范課等各有不同要求,在設計與開發(fā)思路上,應當根據(jù)多平臺精品開放課程原型有所側重,并進一步完善,在具體課程應用中更要考慮學科課程特點和教師學生的具體情況。
[1]李亞婉.世界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與中國開放大學建設[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1(2):35-38.
[2]金晶,楊宗凱,吳砥.網絡教育技術標準中國際標準引用譜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8):49-52.
[3]王朋嬌,田金玲,姜強.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86-92.
[4]沈麗燕,趙愛軍,董榕.從精品課程到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發(fā)展看中國開放教育新階段[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 (11):62-67.
[5]張合斌.新媒體傳播視閾下高校精品課程建設探究[J].新聞界,2011(5):147-149.
[6]張合斌.基于Blog的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fā)[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9):75-77.
[7]張合斌.網絡新媒介傳播視閾下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多平臺建設研究[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77-180.
[8]王帆.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14-19.
[9]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開放的:網絡技術在如何變革教育[M].焦建利,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9-34.
[10]河南省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http://218.28.34.15/www/ hnsgxjpzygxk/index.html[EB/OL].2016年5月1日.
(責任編輯:樊霞)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4.014
G642.3
A
2096-2452(2016)04-0073-05
2016-07-02
張合斌(1980-),男,河南內鄉(xiāng)人,河南工業(yè)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