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積華
第一單元
【知識點例析】
例1.(2015·四川遂寧)在下面橫線上,規(guī)范、工整地填寫相應的詩文句子。
江山如此多嬌,_________________。(毛澤東《沁園春·雪》)
【解析】此題考查詩文名句背誦默寫的能力,解答時可根據(jù)前句提示和句末出處來確定具體的詞句,注意要規(guī)范、工整地填寫。
【答案】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例2.(2014·廣西崇左)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枯涸(hé) 狡黠(xiá) 相形見絀(cù)
B.重荷(hé) 殲滅(jian) 恪盡職守(kè)
C.詰責(jié) 襁褓(qiáng) 面面相覷(qù)
D.花圃(pǔ) 媲美(pì)
隨聲附和(hè)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課內(nèi)重點詞語字音的掌握情況,解答時要留意多音字和形聲字的讀音。A項,“絀”應讀“chù”;B項,“荷”應讀“hè”;C項,“襁”應讀“qiǎng”。
【答案】D
例3.(2012·湖北黃石)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題。
微風中的蘆葦姿態(tài)優(yōu)美,柔曼嫵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萬種風情。微風啊,你是生命的化妝品,你用輕柔透明的羽紗制作出不重復的美妙時裝,在每一株蘆葦身邊舞蹈。你把夢和幻想拋撒在空中,青翠的蘆葉和銀白的蘆花在你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鳥,展翅飛上清澈的天空。微風輕漾時,搖曳的蘆葦像沉醉在冥想中的詩人。
根據(jù)這段話的內(nèi)容,依照鄭愁予《雨說》中的兩行詩句,仿寫兩句話(句式和字數(shù)相近即可)。
雨說: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帶來春的洗禮
風對蘆葦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jù)例句仿寫句子的能力。仿寫句子時不僅要結合材料內(nèi)容,還要注意句式一致、詞性相對等細節(jié)。
【答案】示例:我是到湖邊來裝扮你們的,我是春天的使者帶來夢和幻想
例4.(2015·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學校開展詩詞誦讀活動,參加這項活動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澤東詩詞的專家,聽說他不僅要朗誦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還要請同學們回答問題。如果他問你下面這些問題,你怎樣回答?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闋,請寫出上闋的最后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的下闋是“惜”字統(tǒng)領下文,到哪句為止?請你把這個句子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詞上闋的前幾句寫了眼前的實景(現(xiàn)實景象),后幾句寫的是虛景(想象景象)。請把寫虛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詞下闋中的“略輸文采”與“稍遜風騷”含義相同嗎?請寫出理由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首詞上闋與下闋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分別是什么?(各寫一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寫出這首詞中既是對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詞的理解和鑒賞能力。第(1)題考查詩詞常識,上下闋的句子一般是對稱的,上闋一般寫景敘事,下闋一般抒情議論。第(2)題考查理解詩詞內(nèi)容的能力,作者“嘆惜”的是“列代帝王重武而輕文”。第(3)題考查詩詞鑒賞能力,虛景即非眼前之景,是作者聯(lián)想和想象的景色。第(4)題考查對詩詞句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時應對詞句進行理解和比較。第(5)題考查詩詞運用的表達方式,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第(6)題考查詩詞運用的修辭手法。
【答案】(1)分外妖嬈。
(2)只識彎弓射大雕。
(3)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素裹”是核心句)
(4)含義相同?!奥暂敗迸c“稍遜”都是稍差之意,“文采”與“風騷”都指廣義的文化。
(5)描寫和議論。
(6)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習題演練】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單于(chán)
折腰(shé)
唯余莽莽
銀波微漾(yàng)
B.憧憬(tōng)
留滯
襁褓(qiǎng bǎo) 頓失滔滔
C.洗禮妖嬈(ráo)
潤如油膏(gāo)
紅裝素裹
D.禁錮(gù)
忍冬
梢遜風騷(xùn)
成吉思汗(hàn)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夜來臨,四下一片靜,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流動。
B.通過觀看央視“3·15”晚會的報道,使我們認識到商家恪守誠信的重要性。
C.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我呼吁每一個孩子的乳名又甜又準。
D.據(jù)統(tǒng)計,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約有2000萬公頃左右被砍伐或毀壞。
3.你班擬開展以“雨的訴說”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問題。
(1)【解說漢字意義】雨滋潤大地,孕育五千年中華文明。漢字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漢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中不僅含有文字意義,而且包含深厚的文化意蘊。請仿照例子,從下列四個字中任選一個,解說該漢字的形體特點和所表示的意義。
【例】災():外面像房屋,里面像火。表示火燒房子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現(xiàn)雨的名著】很多名著中都描寫了雨景,并且在雨景中呈現(xiàn)人物的遭遇。請任選其中一部,寫出其名稱和相關情節(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說說雨的功過】活動小組要組織一次關于“雨的兩面性”的交流討論,請撰寫一段不少于50字的發(fā)言稿。要求有觀點、有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單元
【知識點例析】
例1.(2014·江西撫州)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伎倆
勻稱(chèn)
瀝盡心血
鱗次櫛比(zhì)
B.藉貫
锃亮(zèng)
語無倫次
.忍俊不禁(jìn)
C.妖嬈
主宰(zhǎi)
獲益非淺
毛骨悚然(sǒng)
D.佇立
泯滅(mǐn)
心無旁鶩
斷壁殘垣(gěn)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辨析字音、字形的正誤,涉及生僻字較多,需要準確記憶。B項,“藉貫”應為“籍貫”,“忍俊不禁(jìn)”應為“忍俊不禁(jīn)”;C項,“主宰(zhǎi),應為“主宰(zǎi),“獲益非淺”應為“獲益匪淺”;D項,“心無旁騖”應為“心無旁騖”,“斷壁殘垣(gěn)”應為“斷壁殘垣(yuán)”。
【答案】A
例2.(2014·山東濰坊)下列關于名著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格列佛游記》講述的是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jīng)歷。在飛島國,他觀看了那些正在候補重要官職或希望獲得朝廷恩寵的人表演的繩舞;在慧駟國,他見識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xiàn)象。
B.《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在龐大復雜的賈府里,能夠左右逢源,處理事務有條不紊,人際交往得體恰當;在她身上,也有見風使舵、陰險狡詐、貪婪自私和居心叵測的一面。
C.《愛的教育》中的“少年鼓手”在意大利軍隊面臨困境的時候,在敵人猛烈的炮火轟擊中,左腳中彈,但他仍然拼著命將求救的紙條送到援軍手中。部隊也因此取得了當日戰(zhàn)斗的勝利。
D.《傅雷家書》中的許多家信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xiàn)技巧、藝術修養(yǎng)等。其中一封信由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語重心長,情真意切。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名著閱讀,答題時要對這些名著的主要內(nèi)容、主題、基本寫法等很熟悉,尤其是一些看似細小的知識點。A項,格列佛是在小人國觀看的繩舞表演,而不是飛島國。
【答案】A
例3.(2015·四川成都)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nèi)缱砣缈瘢扌o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diào)度千軍萬馬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該記得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彈完了琴,看見聽的人都流著淚,他哈哈大笑道:“嘿!你們都是傻子。”藝術是火,藝術家是不哭的。這當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這境界作為你終生努力的目標。羅曼·羅蘭心目中的大藝術家,也是這一派。
這段文字摘自傅雷1954年11月23日夜寫給兒子的信,信中他希望兒子達到的“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是一道名著閱讀題,主要考查對文段中詞句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時應結合具體的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所在的整個句子中有個指示代詞“那”,根據(jù)分析,其指向的是此句“那”字之前所述的相關內(nèi)容。
【答案】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nèi)缱砣缈?,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diào)度千軍萬馬一樣不動聲色。
例4.(原創(chuàng))閱讀《敬業(yè)與樂業(yè)》中的文字,完成題目。
第二要樂業(yè)?!白龉ず每嘌?!”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nèi)ベ€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于無業(yè)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yè)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yè),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tài),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yè)性質(zhì),常常要和同業(yè)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yè)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鬃幼允錾?,說道:“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边@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1)本段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
(2)為本段的中心論點提供一個事實論據(j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開頭設例有怎樣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演講稿,說說本段在語言表達上有怎樣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閱讀議論文的能力。解答第(1)題應明確論點的特點,論點是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觀點、看法,應是一個完整的陳述性的句子。解答第(2)題應明確“事實論據(jù)”這一概念,并從平時的積累中選擇恰當?shù)牟牧?,通順地表達。解答第(3)題應結合本段的論證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進行分析。解答第(4)題應明確本文既是一篇議論文,又是一篇演講稿,具有口語化、通俗易懂、注重交流的語言特點。
【答案】(1)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
(2)居里夫人在成噸的工業(yè)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她懷著找到“鐳”的夢想,從不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來不會抱怨和叫苦,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
(3)引出話題。
(4)口語化,注重交流,易使人產(chǎn)生共鳴。
【習題演練】
1.中國古詩詞向來以意境見長,那些經(jīng)典的詩句使愛情的魅力穿越千年仍舊深情款款。填補下面語段中的空白處:
愛情是什么?是“在天愿作比翼鳥,_________________”的海誓山盟,還是“兩情若是久長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泰然自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約黃昏后”的你儂我儂,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牽腸掛肚?或許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癡心苦念,或許它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__________________”的執(zhí)著回憶,或許它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_________________”的邂逅緣分……
2.2015年5月8日是第67個世界微笑日,你班開展以“微笑面對生活”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完成下列題目。
(1)【微笑事例】如果你的演講中要以“名人笑對挫折”的事例為據(jù),請你仿照例句簡述一個事例。
示例: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后,發(fā)奮著書,寫出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笑演說】結合右圖內(nèi)容,請你針對目前不少服務行業(yè)服務態(tài)度不容樂觀的情況,對他們發(fā)表一段“微笑服務”的演說。(要求至少用上一種修辭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題目。
我剛才用過兩個字,微笑,我說一下。微笑,就是伏爾泰。
各位先生,我們要這樣說,因為,平靜是這位哲學家偉大的一面,平衡的心態(tài)在伏爾泰身上最終總會重新確立。不論他正義的憤怒多大,總會過去,惱羞成怒的伏爾泰總會讓位于心平氣和的伏爾泰。于是,從這深邃的雙目里露出了微笑。
這是睿智的微笑。這微笑,我再說一遍,就是伏爾泰。這微笑有時變成放聲大笑,但是,其中蘊涵有哲理的憂傷。對于強者,他是嘲笑者;對于弱者,他是安撫者。他使壓迫者不安,使被壓迫者安心。以嘲笑對付權貴;以憐憫安撫百姓。??!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它把迷信的內(nèi)部照得透亮,這樣的丑惡看看是有好處的,它讓丑惡顯示出來。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會,平等、讓步的欲望和這叫做寬容的博愛的開始,相互的善意,給人以相稱的權利,承認理智是最高的準則,取消偏見和成見,心靈的安詳,寬厚和寬恕的精神,和諧,和平,這些都是從這偉大的微笑中出來的。
(1)概括上述三段文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說伏爾泰的微笑既是“睿智的”又是“偉大的”?結合原文予以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從這段文字中看出伏爾泰的思想嗎?如能,請試著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段文字從語言上看有何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單元
【知識點例析】
例1.(2015·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各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
B.個別人愛占便宜,碰到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總是當仁不讓,通常不會受歡迎。
C.“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
D.峰環(huán)水抱的薩爾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鱗次櫛比,莊嚴肅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綠樹濃陰中。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課內(nèi)重點詞語的運用和辨析能力,要求從四個選項中選出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B項,“當仁不讓”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推讓。此處用來形容愛占便宜的人,是不妥當?shù)摹?
【答案】B
例2.(2013·江西)對下面語段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我的讀書旨趣有三個特點。第一,雖然我的專業(yè)是哲學,但我的閱讀范圍不限于哲學,始終喜歡看“課外書”,而我從文學作品和各類人文書籍中同樣學到了哲學。第二,雖然我的閱讀范圍很寬,但對書籍的選擇卻很挑剔,以讀經(jīng)典名著為主,其他的書只是隨便翻翻,對媒體宣傳的暢銷書完全不予理睬。第三,雖然讀的是經(jīng)典名著,但我喜歡把它們當作閑書來讀,不端做學問的架子,而我確實在讀經(jīng)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國平語)
A.讀書旨趣是:閱讀范圍不限于哲學,讀書很挑剔,當作閑書來讀。
B.讀書旨趣是:喜歡看“課外書”,閱讀范圍很寬,讀是為了消遣。
C.讀書旨趣是:喜歡看“課外書”,主要讀經(jīng)典名著,不端做學問的架子讀。
D.讀書旨趣是:從各類書籍中學哲學,不理睬暢銷書,讀中得到消遣。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語段信息的概括能力,考生要對所給的語言信息篩選整合后進行判斷。解答時應在明確語段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分析。題干要求找出最能概括語段的一個選項。那么來看原文中的三點內(nèi)容:第一點是談喜歡看哲學以外的書,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課外書”,并從中學習哲學,從這點來看四個選項都沒有問題;第二點談對書籍的選擇很挑剔,主要讀經(jīng)典名著,從這點來看可以排除B和D;第三點是最重要的,無論是說把名著當閑書來讀,還是說從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其實都是為了說明其讀書“不端做學問的架子”,因此又可以排除A。
【答案】C
例3.(2015·浙江寧波)文學常識與名著閱讀。
(1)請根據(jù)相關信息,在橫線上寫出相應內(nèi)容。
①《故鄉(xiāng)》“老爺!……”辛苦麻木
人物:____
②《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項鏈》
作者:____
③科普著作荒石園法布爾作品:《____》
(2)請從下面選項中任選一項,結合相關情節(jié),解說綽號由來。
A.行者(《水滸》中武松的綽號)
B.駱駝祥子(《駱駝祥子》中祥子的綽號)
我選____,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與名著閱讀知識的積累和掌握。第(1)題解答時應根據(jù)相應的提示信息從自我積累中“調(diào)取”答案;第(2)題解答時應結合名著中相對應的情節(jié)內(nèi)容進行解說。
【答案】(1)①閏土;②莫泊桑;③昆蟲記
(2)示例一:我選A,武松遭官府緝捕,在張青夫婦的幫助下,假扮成帶發(fā)修行的頭陀,人稱“行者”。 示例二:我選B,祥子曾趁亂從軍營中牽走三匹駱駝,并把它們賣掉,后在生病說夢話時道出了他與駱駝的關系,從此得了“駱駝祥子”的綽號。
例4.(2013·江蘇蘇州)閱讀《故鄉(xiāng)》中的幾段文字,完成題目。
“哈!這模樣!胡子這么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
我愕然了。
“不認識了么?我還抱過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親也就進來,從旁說:
“他多年出門,統(tǒng)忘卻了。你該記得罷,”便向著我說,“這是斜對門的楊二嫂,……開豆腐店的。”
哦,我記得了。我孩子時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里確乎終日坐著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著白粉,顴骨沒有這么高,嘴唇也沒有這么薄,而且終日坐著,我也從沒有見過這圓規(guī)式的姿勢。那時人說: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但這大約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卻并未蒙著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卻了。然而圓規(guī)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冷笑說:
“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那有這事……我……”我惶恐著,站起來說。
“那么,我對你說。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么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p>
“我并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xiàn)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閱?嚇,什么都瞞不過我。”
我知道無話可說了,便閉了口,默默的站著。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1)第一段中,作者寫楊二嫂的話時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請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節(jié)選的語段中,“我”眼前的楊二嫂與記憶中的楊二嫂相比,除外貌、年齡外還有哪些方面的變化?請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分析下面這句話中加點的詞語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第(1)題考查分析標點符號作用的能力,解答時應依據(jù)語境內(nèi)容來推敲三個感嘆號的作用。第(2)題考查概括分析人物特點的能力,解答時應根據(jù)文本中對人物的相關描寫,如語言、動作等,進行具體分析。第(3)題考查品析句子中詞語表達作用的能力,解答時應結合具體語境分析詞語的表現(xiàn)力。
【答案】(1)加強語氣,突出楊二嫂當時說話突然,聲音大、尖利、怪異,寫出了“我”的吃驚,表現(xiàn)了楊二嫂言語輕率、無所顧忌。
(2)動作姿勢、說話方式、生活境況、性格品行。
(3)“憤憤”寫出楊二嫂在要求被拒絕后很生氣的樣子;“絮絮”寫出她抱怨不停的情形;“慢慢”寫她為搜尋可拿之物故意放慢腳步的狀態(tài)。作者用這三個詞語修飾楊二嫂離開“我”家時的一系列動作,生動地刻畫了一個言語尖酸、自私貪小的庸俗小市民形象。
【習題演練】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陰晦(huì)
嗤(chī)笑
鄙移
聚族而居
B.瑟(sè)索
牡蠣(lì)
棧橋
五行(háng)缺土
C.潮汛(xǜn)
拮據(jù)(jié jǖ)
惘然
沙啞
D.愕(è)然
恣?。▃hì suī)
隔模
發(fā)窘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受害群眾,民警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一定會抓住這個騙子,還你們公道!”
B.他對杜小康帶著哭腔的訴求,置之度外,只是不停地撐著船,將鴨子一個勁兒地趕向前方。
C.對于父親吃牡蠣的提議,母親有點唯唯諾諾,她怕花錢,但是兩個姐姐贊成。
D.閏土的心里有無邊無際的希奇的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3.下列句子填人語段橫線上最能表達“我”的失望之情的一項是()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阿,這可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它的模樣完全改變了。
B.阿,它完全改變了模樣!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可不是這樣的。
C.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它完全改變了模樣!
D.阿!這不就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只是它的模樣完全改變了。
4.給下列材料設立一個中心論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魯迅先生說:“無論做什么事,如果連續(xù)搜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以成為一個學者?!?/p>
②歌德在談到積累材料時說:“我在這一點上就像一個人在年輕時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銀幣和銅幣,年歲愈大,這些錢幣的價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輕時的財產(chǎn)在他面前塊塊都變成了純金?!?/p>
③一位歷史學教授曾給學生講:“如果你能收集兩萬張卡片,就可以在歷史界成為權威?!?/p>
A.收集材料是治學成才的必由之路。
B.收集材料要持之以恒。
C.收集材料動手要早。
D.收集材料數(shù)量要多。
5.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①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zhàn)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②杜小康忘記了父親,朝一股鴨子追去。這股鴨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們在轟隆隆的雷聲中,倉皇逃竄著。他緊緊地跟隨著它們。他不停地用手拔著眼前的蘆葦。即使這樣,臉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蘆葦葉割破了。他感到腳鉆心地疼痛,他顧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這是頭年的蘆葦舊茬兒戳破了他的腳。他一邊追,一邊呼喚著他的鴨子。
③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長這么大,還從未見過藍成這樣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④杜小康順手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在嘴里嚼著,望著異鄉(xiāng)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親,想起許多曲麻地的孩子。但他沒有哭。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1)這四段文字各屬于什么描寫?
A.動作描寫
B.環(huán)境描寫
C.語言描寫
D.心理描寫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第①段中四個加點的“黑”字,哪些是實指,哪些是虛指?作者這樣肆意渲染,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第②段中的關鍵描寫,說說它們對表現(xiàn)主旨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寫杜小康“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請結合課文其他內(nèi)容,說說杜小康為什么長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單元
【知識點例析】
例1.(2014·湖北襄陽中考沖刺)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卻成了英雄,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B.做一件事,忠于一件事,心無旁騖,便是對職業(yè)的尊敬。
C.云雀通宵達旦地啼唱,卻從不知疲倦。
D.張工程師對工作很認真,他設計圖紙時經(jīng)常吹毛求疵。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課內(nèi)重點詞語的運用和辨析能力,解答時首先應理解詞語的意思,然后依據(jù)語境辨析其使用正確與否。要注意詞語使用上的望文生義、褒貶顛倒、謙敬錯位、重復贅余、自相矛盾等常見錯誤。D項,“吹毛求疵”指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用在這里屬于褒貶顛倒的誤用,應換成“精益求精”。
【答案】D
例2.(2014.江西撫州)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時至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xù)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
B.為了更好地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們一定要做好引導學生學習先進人物。
C.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活躍、強盛和存在。
D.能否營造人人敬業(yè)奉獻的濃厚氛圍,關鍵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養(yǎng)。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句子語病的辨析能力,解答時要注意對照常見的語病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重復贅余、語序不當、前后矛盾、不合邏輯等),仔細分辨。B項,缺少賓語,應在句末加上“的工作”;C項,詞序不當,“活躍、強盛和存在”應改為“存在、活躍和強盛”;D項,不合邏輯(一面不能和兩面相對應),應刪去前面的“能否”或在“是”之后加“能否”。
【答案】A
例3.(2013·天津)綜合性學習。
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個“世界讀書日”。某學校開展了“好讀書,讀好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按照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數(shù)學家華羅庚讀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字一句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后閉目靜思,想完后再打開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
材料二: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學識淵博,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讀透全書。
材料三:西漢時期匡衡,年輕時非常喜歡讀書。但因家里貧窮,點不起燈燭,見鄰家燈燭明亮,匡衡便在墻上鑿穿一個孔洞,在洞前映著光刻苦讀書。
材料四:愛因斯坦讀書時,分成三個步驟。他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然后在此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掠讀全文。在掠讀全書后,把已經(jīng)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tǒng)化。
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學時期,過著人不能堪的苦讀生活,五年間未曾脫衣而眠,有時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jīng)的主旨。
(1)上面是某同學為“名人讀書方法”主題演講搜集的一組材料,不符合這一主題的兩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學摘抄的讀書名言,請你依照這句名言的形式,仿寫一個句子。
名言: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
仿寫:一本書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材料選用和句子仿寫的能力。解答第(1)題應在仔細閱讀四則材料的基礎上,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不符合“名人讀書方法”的材料;解答第(2)題應分析例句的語言結構特點及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力求形神兼?zhèn)洹?/p>
【答案】(1)材料三 材料五
(2)示例:一本書像一盞燈,指引我們走向別樣絢麗的人生旅途。
【習題演練】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
B.這一次炒菜匆匆忙忙的,他竟忘記了放鹽和香料,炒的菜吃起來味同嚼蠟。
C.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xiàn)與調(diào)和,又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鍥而不舍。
D.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總是誨人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2.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觀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閱讀,是一種多功能的活動,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浸潤活動。許多散文和小說,都不著痕跡地蘊藏著雋永可貴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它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地流入讀者的內(nèi)心深處.那種影響力,是巨大而深遠的。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說過:“要成為出色的漫畫家,非得喜歡讀書不可。畫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畫,出自無窮的想象。不讀書,就表示沒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畫出精彩的漫畫?”實際上,閱讀所能帶來的腦力沖擊,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將水面上的一個小漣漪化為滔天巨浪,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
A.文學作品的影響力是巨大而深遠的。
B.閱讀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
C.喜歡讀書才能成為出色的漫畫家。
D.閱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浸潤活動。
3.閱讀《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課文選段,完成后面題目。
然而,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解決問題的其他路徑和新的方法,有賴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那么,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xiàn)代技術,從數(shù)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chuàng)意。這種情況可能出現(xiàn)在六分鐘之后,也可能在六個月之后,六年之后。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xiàn)?!?/p>
對此我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chuàng)意的素材。但這并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約翰·古登貝爾克。他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開發(fā)出一種新產(chǎn)品。因為葡萄壓榨機用來從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積上均等加力。而硬幣打制器的功能則是在金幣之類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來。有一天,古登貝爾克半開玩笑地自言自語道:“是不是可以在幾個硬幣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的壓力,使之在紙上打印出印花來呢?”由此發(fā)明了印刷機和排版術。
(1)請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歸納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必需的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用一句話概括選段中所列舉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所列舉的事例證明了什么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的畫線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結合選段內(nèi)容,談談你對“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單元
【知識點例析】
例1.(2013·廣西柳州)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悟空一調(diào)芭蕉扇》中,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扇時被公主扇得悠悠蕩蕩,后來他施計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這把芭蕉扇是假的。
B.《洞中歷險》中,湯姆和蓓姬在洞中面臨困境時,蓓姬害怕到了極點,湯姆則沉著勇敢,他盡力安慰蓓姬。
C.《智取生辰綱》中,林沖為了趕路而打罵部下,導致部下對他不滿和反感,這為他們在黃泥岡中計埋下了隱患。
D.《宮廷游戲》中,那些正在候補為朝廷重要官員和希望得到皇帝寵幸的人,才有機會表演跳繩這種技藝。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閱讀,具體是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情節(jié)的把握,尤其是各人物和情節(jié)間不能混淆。C項,人物應該是楊志,而不是林沖。
【答案】C
例2.(2015·四川資陽)閱讀下面的文字答題。
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日:“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粒瑢嶈b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1)上段文字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桃園結義”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故事。請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結交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名著閱讀能力。語段內(nèi)容涉及的人物是劉備、關羽、張飛,事件是“桃園結義”,這應是考生耳熟能詳?shù)娜宋锱c事件。第(2)題應結合材料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來作答。
【答案】(1)《三國演義》;羅貫中
(2)示例:劉備、關羽、張飛是為了“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共同理想而桃園結義的。今天我們在交朋友、結兄弟情義的時候,也要有報效國家的遠大理想,不能無原則,講哥們兒,意氣用事。
例3.(2015·湖南長沙)下面是《水滸》中的片段,閱讀后回答問題。
五個人行至浦邊一條闊板橋,一座牌樓上,上有牌額,寫著道“飛云浦”三字。(A)見了,假意問道:“這里地名喚做甚麼去處?”兩個公人應道:“你又不眼瞎,須見橋邊牌額上寫道‘飛云浦!”(A)站住道:“我要凈手則個?!蹦莾蓚€提樸刀的走近一步,卻被(A)叫聲“下去!”一飛腳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這一個急待轉身,(A)右腳早起,撲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兩個公人慌了,望橋下便走。(A)喝一聲“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兩半個,趕將下橋來。那兩個先自驚倒了一個。(A)奔上前去,望那一個走的後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邊撈起樸刀來,趕上去,搠上幾樸刀,死在地下;卻轉身回來,把那個驚倒的也搠幾刀。
(1)文段中的A是________(人名),他大鬧飛云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滸》中有許多“打殺”的情節(jié),如選段中的“大鬧飛云浦”,另外還有“拳打鎮(zhèn)關西”“怒殺閻婆惜”等。請你說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打殺”情節(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端疂G》中的梁山好漢們認為生命的意義是“忠”與“義”,而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則認為生命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名著閱讀,第(1)題考查對名著語段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人名可根據(jù)語段中的有關內(nèi)容來推斷,前后具體情節(jié)應聯(lián)系名著來分析和把握;第(2)題考查對名著內(nèi)容的感受和評價能力,解答時應辯證地進行評價;第(3)題考查對名著知識的積累能力,平時應多閱讀名著,儲備知識。
【答案】(1)武松;武松幫施恩打跑了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蔣門神心有不甘,設計殺害武松。
(2)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水滸英雄多為行俠仗義、打抱不平而“打殺”,是正義的行為;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認識到,他們用“打殺”來解決問題,有太沖動、太魯莽之嫌。
(3)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斗爭!
【習題演練】
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通過黛玉的精心指點,使香菱的詩歌鑒賞和創(chuàng)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B.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勤于勞動、善于創(chuàng)造是中華民族最為鮮明的偉大品格。
C.梁山好漢的智取、埋伏、設計“生辰綱”,集聚了智多星吳用等人的智慧和辛勞。
D.在2015年“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高亢的聲音和變幻的舞臺背景讓人目不暇接。
2.根據(jù)畫線的句子進行仿寫,要求句式相同,語意連貫。
走近名著人物,能讓我們獲取精神力量,懂得人生道理。從《三國演義》主人公諸葛亮的身上,我能學到智慧和忠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有關名著的說法,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水滸》,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
B.《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集中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C.《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后期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nóng)民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D.《紅樓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
4.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jù)《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
請再寫出兩個源于《三國演義》的成語,并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
成語:________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語:________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3·浙江舟山)文學名著中,有許多與酒有關的經(jīng)典情節(jié),令人難忘。閱讀下列片段,回答問題。
[甲]▲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眾鄰居五六個都跟著走。老太太趕出來叫道:“親家,嚇他一嚇,卻不要把他打傷了!”眾鄰居道:“這自然,何消吩咐?!闭f著,一直去了。
[乙]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碗不過岡!”手提▲便走。
[丙]曹操曰:“適見枝頭梅子青青……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毙滦纳穹蕉ākS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操遂不疑玄德。
(1)[甲]文中“▲”處描寫的人物是()
A.鄭屠B.張鄉(xiāng)紳C.胡屠戶D.丁舉人
(2)[乙]文“▲”處依次應填人的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
A.三(碗)樸刀
B.六(碗)Ⅱ肖棒
C.九(碗)鋼叉
D.三(碗)哨棒
(3)下列內(nèi)容與[丙]文故事情節(jié)不相關的一項是()
A.劉備下后園種菜,以為韜晦之計。
B.曹操指稱自己和劉備為當今天下英雄。
C.趙云進門欲斬曹操,被劉備制止。
D.劉備聞言失驚落筷,時值雷聲大作。
6.(2013·貴州黔東南州)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道:“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如今癡心就想中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shù)亩际翘焐系摹那?!你不看見城里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趁早收了這心,明年在我們行事里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yǎng)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jīng)!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不著門。
……
范進一面自綰了頭發(fā),一面問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臉。一個鄰居早把那一只鞋尋了來,替他穿上。見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來罵。胡屠戶上前道:“賢婿老爺,方才不是我敢大膽,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來勸你的?!编従觾?nèi)一個人道:“胡老爹方才這個嘴巴打的親切,少頃范老爺洗臉,還要洗下半盆豬油來!”又一個道:“老爹,你這手明日殺不得豬了。”胡屠戶道:“我那里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后半世靠不著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說罷,哈哈大笑。眾人都笑起來??粗哆M洗了臉,郎中又拿茶來吃了,一同回家。范舉人先走,屠戶和鄰居跟在后面。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節(jié)選自《范進中舉》)
(1)請給以上兩個文段各擬一個簡潔精練的小標題。
文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兩段文字在刻面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選文中可以看出,胡屠戶是怎樣的一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聯(lián)系全文和社會背景,分析文中“一個鄰居早把那一只鞋尋了來,替他穿上”這一細節(ji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諷刺是本文突出的藝術特征,請從選文中找出兩點加以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單元
【知識點例析】
例1.(2014·貴州畢節(jié))下列加點字釋義用法有誤的一項是()
A.陳勝者,陽城人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B.楚人憐之。(“憐”與“可憐天下父母心”意思相同,可解釋為愛)
C.會天大雨,道不通。(會:開會)
D.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通“披”)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句式、實詞和通假字。答題時一定要弄清楚判斷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基本概念,并能夠準確判斷。對于實詞要準確記憶,C項中的“會”指適逢、恰巧遇到,而不是“開會”。
【答案】C
例2.(2014·浙江杭州)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四面邊聲連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
【解析】此題考查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和默寫能力,屬連接性前后句填空型默寫題,解答時可根據(jù)前后語句和句子所屬篇目的提示進行填寫。
【答案】①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②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例3.(2015·山東濟寧)古代有很多抒發(fā)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賦予“愁”以長度;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賦予“愁”以形態(tài);李清照卻在《武陵春》中賦予“愁”以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和默寫能力,屬同一主題遷移型默寫,解答時應聯(lián)系題干所給提示,從《武陵春》中選擇恰當?shù)脑~句進行填寫。
【答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例4.(2014·江西)綜合性學習。
閱讀所提供材料,結合你對辛棄疾的了解,參照示例,為辛棄疾寫一段80字左右的推薦詞。
【材料】
①辛棄疾生于金宋亂世,21歲就統(tǒng)帥數(shù)千人馬與金軍激戰(zhàn)。歸宋后,他在危難之際率五十騎直闖五萬人的叛軍大營,生擒叛將張安國。任湖南安撫使期間,辛棄疾親自組建了一支飛虎軍,三十年內(nèi)一直是南宋國防軍的一支勁旅。
②辛棄疾所寫的治國方略《美芹十論》,在政治軍事上極具價值。辛棄疾后因主戰(zhàn)被彈劾罷免,曾有長達八年的閑居生活,期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愛國文學作品,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收復失地統(tǒng)一國家的理想。
【示例】李白推薦詞——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與富貴的羈絆;他逍遙,自在,四處行走,仿佛世間的種種紛爭都和他無關;他只關心他的朋友,他的詩,他的酒。他就是他,獨一無二的詩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運用能力。題目要求撰寫推薦詞,解答時一是要明確寫的是誰,二是要圍繞人物事跡展開,三是要謳歌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四是語言要精練,文辭要優(yōu)美。結合所提供的材料,可明確推薦詞的大致內(nèi)容,再根據(jù)示例中的李白推薦詞來仿寫即可。
【答案】辛棄疾推薦詞——他生于亂世,戎馬一生,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愛國贊歌;他文武雙全,雖命運坎坷,卻從未忘懷家國天下?!睹狼凼摗罚聪ぜ妬y政局;豪放詩詞,光耀千古文壇。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棄疾!
例5.(2015·四川樂山)詩歌鑒賞。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詞的上闋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了作者的“少年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讀全詞,請品析下闋中畫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第(1)題考查詞句理解能力,要在理解上闋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提煉和概括;第(2)題考查詞句賞析能力,應選擇恰當?shù)馁p析角度,此句可從修辭、用典及情感表達的角度進行賞析。
【答案】(1)出獵時英姿瀟灑、裝束氣派;出獵的隊伍聲勢浩大;觀看出獵的百姓眾多;以孫郎自喻。
(2)將拉開的弓箭比作滿月,運用“射天狼?!钡牡涔?,表達了作者欲馳騁沙場、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愿望。
例6.(2015·黑龍江哈爾濱)閱讀《唐雎不辱使命》選段,完成試題。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加惠:________②廣:________
(2)把下列兩句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說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別有用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第(1)題考查解釋文言實詞在語境中含義的能力,答題時應根據(jù)語境進行推敲,并注意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第(2)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①句要注意“愿”“弗”“易”這幾個關鍵詞語的意思,②句要注意“以”“錯”的意思。第(3)題考查對文言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題時可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秦王“易地”的真實目的。
【答案】(1)①給予恩惠;②擴充
(2)①(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冢ㄎ遥┌寻擦昃醋髦液竦拈L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雙方實力懸殊,一向恃強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這讓人覺得很反常,因而懷疑秦王是別有用心的。
例7.(2014·河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乙]魯宗道為諭德①時,居近酒肆②,嘗微行就飲肆中③,偶宋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⑤上⑥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⑦以實言之?!笔拐呷眨骸叭粍t公當?shù)米铩!痹唬骸帮嬀迫酥G槠劬甲又笞镆??!闭孀诠麊?,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對。帝?sup>⑧之。宗道謝⑨曰:“有故人自鄉(xiāng)里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
【注】①諭德:負責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館。③微行就飲肆中:這里指魯宗道喬裝改扮前往酒館飲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詰:責問。⑨謝:道歉。
(1)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B.①蓋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ā端蜄|陽馬生序》)
C.①第以實言之
②聞之,欣然規(guī)往(《桃花源記》)
D.①帝詰之
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以光先帝遺德
光:________
②嘗微行就飲肆中 嘗:________
③使者及門
及: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表現(xiàn)了魯宗道怎樣的品質(z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是課內(nèi)文段與課外文段的對比閱讀,考生對課內(nèi)文段的理解應該不成問題,對課外文段的理解則要依靠平時的積累。具體來講,第(1)題考查節(jié)奏劃分,要按照音節(jié)和意義來劃分。第(2)題考查對虛詞“之”的理解,注意一詞多義。第(3)題考查實詞,注意識記重點實詞的意思。第(4)題考查翻譯句子,注意將重點詞語的意思翻譯出來,再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使之通順。第(5)題考查對人物性格的把握,要從內(nèi)容上、言行上進行總結概括。
【答案】(1)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2)B(A項,均為“的”;C項,均為代詞,“這件事”;D項,均為代詞,“他”。只有B項,前者為“的”;后者為代詞,指抄書這件事)
(3)①發(fā)揚光大;②曾經(jīng);③到(至)
(4)①這實在(的確、確實)是危急存亡的時候(時刻、時期、關頭)啊。 ②如果皇上責怪您來晚了,您拿什么來回答?
(5)忠實
【習題演練】
1.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
(1)過盡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腸斷白蘋洲。(溫庭筠《望江南》)
(2)人不寐,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鬢微霜,又何妨?。ㄌK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4)了卻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蓱z白發(fā)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5)白居易在《賣炭翁》中用“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表現(xiàn)賣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觀刈麥》中也通過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2.閱讀下面詩詞,完成題目。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1)辛棄疾說自己寫的是“壯詞”,請結合全詞,說說“壯詞”的含義,并從中找出體現(xiàn)“壯詞”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聯(lián)系全詞分析“可憐白發(fā)生”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下列詞句中選出與其他句子風格不同的一項()
A.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B.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C.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D.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日:“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節(jié)選自《陳涉世家》)
(1)用“/”畫出下面句子在朗讀時的停頓。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亡:________
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唱:________
③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書:________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畫波浪線處細致描寫了戍卒們的反應,這些反應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陳勝為什么能夠從一個傭耕之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的領導者?請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姡豢汕乱?。將軍宜枉駕顧之?!?/p>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節(jié)選自《隆中對》)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謂先主曰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B.將軍宜枉駕顧之
元芳入門不顧(《陳太守與友期》)
C.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D.將軍豈愿見之乎
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徐庶的推薦能引發(fā)劉備的三顧茅廬之舉?細讀上文,用自己的話作答。(答出兩點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單元
1.C (A項,“折”應讀“zhé”,“唯”應為“惟”:B項,“憧”應讀“chōng”;D項,“梢”應為“稍”,“汗”應讀“hán”)
2.A(B項,缺少主語,去掉“使”;C項,用詞不當,“呼吁”應改成“呼喚”;D項,重復贅余,“大約”“左右”刪去其一)
3.(1)苗:下面是田地,上面是植物。表示田里長出的植物的幼苗。裕:左邊是衣,右邊是谷。表示有衣穿,有谷吃,家里很富裕。采:上面像手,下面像樹木。表示用手在樹上采摘。休:左邊是個人,右邊是棵樹。表示人靠在樹旁休息。
(2)示例:老舍的《駱駝祥子》中,祥子當車夫時在夏日暴雨中辛苦地拉車。
(3)示例:雨,能滋潤干涸的大地,給地球上的萬物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勃勃的生機:但是,過量的降雨卻會導致洪水泛濫,給人類生命財產(chǎn)造成損失。
第二單元
1.在地愿為連理枝;又豈在朝朝暮暮;月上柳梢頭;花自飄零水自流;衣帶漸寬終不悔;除卻巫山不是云;燈火闌珊處
2.(1)示例一:愛迪生笑對數(shù)千次失敗,經(jīng)過數(shù)千次試驗,終于發(fā)明了經(jīng)久耐用的電燈。示例二:貝多芬在聽覺完全喪失的情況下,仍把主要精力用于作曲,給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2)示例:朋友們,微笑來自于心靈的真誠,它是靈魂散發(fā)出的香味。它的芳香,就像小溪流水,潺潺流動在人們的心田。讓我們摘下虛偽的面具,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微笑,感動我們的顧客上帝吧!
3.(1)突出伏爾泰“睿智的微笑”,歌頌他偉大的人格。
(2)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這微笑有催生的能力。
(3)平等、博愛、人權、理性準則。
(4)從這“微笑”中可以看出伏爾泰的度量、睿智,是伏爾泰的思想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戰(zhàn)勝黑暗的勇氣。
(5)詩化的語言,比喻和象征的運用,靈活多變的句式,濃郁的抒情色彩,使得整段文字激情洋溢,文采飛揚。
第三單元
1.C(A項,“鄙移”應為“鄙夷”;B項,“五行háng缺土”應為“五行xíng缺土”;D項,“恣睢zhì suī”應為“恣睢zì suī",“隔?!睉獮椤案裟ぁ保?/p>
2.A(B項,“置之度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不合語境,此處應用“置之不理”;C項,“唯唯諾諾”是表示同意的應答聲,用在此處語意前后矛盾;D項,“無邊無際”形容范圍極為廣闊,不能用來形容事情的數(shù)量)
3.C(A項兩句均為陳述句;B項為一句感嘆句、一句陳述句;D項為一句感嘆句、一句反問句、一句陳述句。而C項為兩句感嘆句、一句反問句,相比其他選項,最能表達“我”的失望之情)
4.B(①段強調(diào)了“搜集資料”及時間“十年”;②段強調(diào)了積累的時間從年輕到年老,及積累的價值——“純金”;③段強調(diào)了積累的數(shù)量——“兩萬張卡片”,以及積累的結果——“成為權威”。綜合三段,中心論點應該是“收集材料要持之以恒”)
5.(1)①B;②A;③B;④D
(2)前面三個“黑”字都是實指,后一個“黑”字是虛指。作者肆意渲染暴風雨的可怕,目的是借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主人公在風雨中成長的主旨。
(3)這一段寫暴風雨中杜小康不顧雷雨,不顧蘆葦葉割破臉,不顧蘆葦茬兒戳破腳,只顧追趕鴨子,這些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主人公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成長了。
(4)杜小康失學了,和父親到這荒無人煙的地方放鴨子,要戰(zhàn)勝很多困難,要忍受生活的艱苦、對親人的思念、對讀書生活的渴望,尤其是要戰(zhàn)勝孤獨。杜小康終于能夠戰(zhàn)勝這一切,因此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堅強了。
第四單元
1.A(B項,“味同嚼蠟”指像吃蠟一樣,沒有一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這里用來形容“炒的菜”不合適。C項,“鍥而不舍”指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用在這里顯然不合適,應改為“強聒不舍”。D項,“誨人不倦”指教導人特別有耐心,從不厭倦。這里應該用“孜孜不倦”)
2.B(本語段的論證過程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得出結論。首先,提出觀點:閱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浸潤活動;然后,運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對觀點進行論證;最后,得出結論:閱讀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
3.(1)有淵博的學識;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2)約翰·古登貝爾克發(fā)明印刷機和排版術。
(3)證明了“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的觀點。
(4)設問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5)示例: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同樣,一個民族,只有具備了創(chuàng)新精神,才是一個有活力的民族;一個國家,只有具備了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長盛不衰,興旺發(fā)達。
第五單元
1.B (A項,缺少主語,應去掉“使”,或去掉“通過”;C項,詞序不當,“智取、埋伏、設計”應改為“設計、埋伏、智取”;D項,搭配不當,“高亢的聲音”不能與“目不暇接”相搭配)
2.示例:從《魯賓遜漂流記》主人公魯賓遜的身上,我能體會到頑強不屈的精神;從《水滸》里武松的身上,我能感受到抗爭與堅強。
3.C(《儒林外史》描寫的應該是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4.示例:三顧茅廬——劉備三請諸葛亮;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卻不獻一計。
5.(1)C(這段話出自《范進中舉》?!班嵧馈笔?lt;水滸》中的人物;“張鄉(xiāng)紳”是《范進中舉》中的人物,但與下文“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明顯不符;“丁舉人”是《孔乙己》中的人物)
(2)D(這段話源自《水滸》中武松“三碗不過岡”的故事,文中第一句便提及了武松帶有“哨棒”)
(3)C(這段話出自《三國演義》中“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C項說法有誤,這段故事中“進門”的應該是關羽和張飛,而“欲斬曹操,被劉備制止”的應該是關羽,說的是當年許都打獵時,“關羽大怒,拍馬抽刀欲斬曹操,被劉備制止”)
6.(1)文段一:老丈人血噴親女婿;文段二:胡屠戶討好范舉人
(2)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細節(jié)描寫)。
(3)胡屠戶是一個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庸俗自私的市儈形象。
(4)刻畫了鄰居嫌貧愛富、前倨后恭、阿諛奉承的性格特征;揭示了范進悲劇命運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
(5)示例:范進考試前去借錢,“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中舉后,“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上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胡屠戶扯衣服的細節(jié),與中舉前的痛罵判若兩人,一個無恥、勢利的小人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字里行間蘊含了鮮明的諷刺意味。
第六單元
1.(1)斜暉脈脈水悠悠
(2)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3)酒酣胸膽尚開張
(4)贏得生前身后名
(5)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2.(1)壯詞是指激昂奮發(fā)、豪邁壯烈的言辭語句。能體現(xiàn)“壯詞”的語句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2)詩人從夢境返回現(xiàn)實,理想幻滅,感情由雄壯轉而悲壯,充滿了壯志難酬的抑郁憤慨之情。
(3)A(A項為婉約,其他為豪放)
3.(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2)①逃走;②通“倡”,首發(fā);③書信
(3)扶蘇因為多次勸諫皇上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
(4)直接原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5)①士兵們對陳勝的敬畏;②起義爆發(fā)前夕人心躁動,緊張而興奮;③陳勝善于斗爭,有組織領導才能。
(6)①對當前形勢具有敏銳的洞察力;②做事周密細致;③有很強的組織領導才能。
4.(1)C(A項,“謂”,前者是“告訴”的意思,后者是“說”;B項,“顧”,前者是“拜訪”,后者是“回頭看”;C項,“而”,在前后兩句中都表轉折;D項,“之”,前者是代詞“他”,后者是動詞“去,到,往”)
(2)(諸葛亮)經(jīng)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對此當時沒有人認同。
(3)①劉備處境危急,需得賢人相助;②諸葛亮是“臥龍”(可與管仲、樂毅比肩的賢人);③劉備器重、信任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