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春秋時期周王室的錫命禮及其歷史特征

2016-04-13 10:33:04
關(guān)鍵詞:周天子天子諸侯

景 紅 艷

(寶雞文理學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系,陜西 寶雞 721007)

錫命禮是周代國家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chuàng)建國家統(tǒng)治秩序和各級官僚體系方面發(fā)揮過重要作用?!洞呵铩非f公元年冬十月:“王使榮叔來錫公命?!蓖辍豆騻鳌罚骸板a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薄吨芏Y·春官·大?!妨o:“一曰祠,二曰命?!逼渲械摹懊?,吳訥說:“考之于《書》,命者,以之命官,昔《畢命》、《冏命》是也?!睋?jù)此可知:“錫命”包括“錫”和“命”兩項內(nèi)容?!板a”即“賜”,也就是賞賜,是上級對下級的物質(zhì)饋贈。“命”即命官,給予受命者某種政治職務或權(quán)利。“錫”與“命”的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錫”強調(diào)物質(zhì)饋贈,“命”強調(diào)職務任命,二者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受命者被饋贈的物品包括車馬衣服等要與被授予的職務相匹配,以彰顯受命者的身份和地位。統(tǒng)治者為完成物質(zhì)饋贈和職務任命而舉行的相關(guān)禮儀,即為錫命禮?!板a命”一詞在先秦文獻中又稱“賜命”“冊命”“策命”“爵命”等。杜預《春秋釋例》曰:“天子錫命,其詳未聞?!?/p>

近年來學術(shù)界對金文所見周代錫命禮多有研究,但對春秋社會王室錫命禮卻鮮有研究。本文不揣淺陋,欲就春秋社會王室錫命禮及其歷史特征略述管見,不妥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春秋時期周王室錫命諸侯的主要原因

根據(jù)金文,西周王室舉行錫命禮極為頻繁,陳漢平先生說:“今日所見王室冊命金文,數(shù)器同銘者除外,共得八十例?!盵1]21目前出土發(fā)現(xiàn)的周代金文,大多與冊命活動有關(guān)。金文中記載的冊命,就是錫命。西周王室的錫命禮只在任命諸侯和中央王官等重大政治活動中使用。進入春秋社會,王室之錫命禮遽然減少,見于傳世典籍記載的錫命禮總計不足十次。根據(jù)文獻可知,這一時期王室錫命諸侯,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新君即位受王室錫命

春秋時期,新君即位,偶爾會受王室錫命,晉惠公是這一時期見之于典籍記載的第一位因即位而受周天子錫命的諸侯?!蹲髠鳌焚夜荒甏海骸疤焱跏拐傥涔瑑?nèi)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薄秶Z·周語》對這次錫命也有記載:“襄王使邵公過賜晉惠公命,呂甥、卻芮相晉侯不敬,晉侯執(zhí)玉卑。”晉惠公即晉國公子夷吾,在他即位之前,晉公室發(fā)生了群公子爭位的政治內(nèi)訌,他通過賄賂秦國,取得了逐霸西戎的秦穆公和已為中原霸主的齊桓公的支持。在秦穆公、齊桓公等人的幫助下,僖公十年“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會齊隰朋立晉侯”。晉惠公即位后的第二年春天,即僖公十一年春,周襄王派內(nèi)史過等前往晉國,對已經(jīng)即位的晉惠公進行錫命,錫命儀式上,晉惠公表現(xiàn)出懶洋洋的樣子,令奉命前來的王使大受傷害。

見于史書記載,即位時受到周王錫命的第二位諸侯是魯文公?!蹲髠鳌焚夜甓?,魯僖公去世,第二年春,即《左傳》文公元年春,魯文公即位,四個月之后,“夏四月丁巳,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與晉惠公不同的是,魯國對周天子的錫命甚為感謝,特派使者叔孫得臣前往王室致謝。

周代官僚體系為世卿世祿制度,凡諸侯即位和中央王官上任,均須經(jīng)天子任命,賞賜給他們擔任相應職務的命圭作為信物,再賜爵賜服于他們,之后方為合法?!蹲髠鳌焚夜迥甓蓬A注:“諸侯即位,天子賜之命圭為瑞?!薄吨芏Y·考工記·玉人》“命圭,諸侯自從始封以來受于天子,世世守之,無新君再賜之禮?!鄙驓J韓注:“賜命為賜爵,以為新君即位,必受天子爵命,方敢用天子車旗等等。”依周制,天子在諸侯即位或中央王官上任之時,要對他們進行任命,也就是“錫命”,先賞賜給他們作為諸侯或中央王官的命圭。命圭是標志他們爵位高低的象征,也是他們擔任該職務的合法信物,然后再賞賜他們相應職務的車馬衣服等。如果諸侯或中央王官之后人嗣位,周天子也要對他們進行錫命,重申他們是命圭的繼承者等。即使是諸侯大國之卿大夫上任,也須周天子錫命?!抖Y記·王制》:“大國三卿,皆命于天子?!睂O希旦集解:“命于天子者,謂天子加以爵命,若周定王以黻冕命晉士會為大傳是也?!蔽闹械摹熬裘本褪清a命,它是周天子任命各國諸侯及各級官吏,創(chuàng)建國家統(tǒng)治秩序和各級官僚體系,控制各級貴族,顯示王權(quán)威力的工具,同時也是懷柔和恩寵各級貴族的重要手段,是國之重器。因此,《易·師卦·九二》《象》曰:“王三錫命,懷萬邦也?!?/p>

依周禮,周王錫命在先,諸侯即位在后,方為合法。但是,《經(jīng)》《傳》所載晉惠公和魯文公均在即位之后才得到周王的錫命,嚴格地說,這兩次錫命只不過是事后追命,即對他們成為諸侯的事實加以承認而已。另外,也不是所有諸侯即位都能受到周王錫命。以魯國為例,春秋之世歷十二位國君,僅魯文公即位受到周王錫命,其余國君即位是否受到錫命未見載入史書。以晉惠公和魯文公先即位再受王室錫命的事實可以說明:春秋時期,諸侯不經(jīng)天子任命也可即位為君,王室錫命禮在冊立大國諸侯即位這樣重大問題上已失去應有的政治影響力,因而也失去了國之重器的重要功能。

(二)諸侯即位若干年之后受周王錫命

根據(jù)《經(jīng)》《傳》記載,春秋時期某些諸侯在即位之年沒有得到周王錫命,相反,即位若干年之后,天子突然遣使前來錫命。如《左傳》莊公二十七年:“王使召伯廖賜齊侯命,且請伐衛(wèi),以其立王子頹?!蔽闹械摹褒R侯”是齊桓公。該年齊桓公在位已十九年?!督?jīng)》《傳》未載齊桓公即位之初周王室是否前來錫命,在他即位近二十年之際,周惠王突然派遣使者來錫命。同年《左傳》記載王室遣使錫命齊桓公之時,使者“且請伐衛(wèi),以其立王子頹”。原來周惠王想通過錫命齊桓公,換取齊國出兵討伐衛(wèi)國。接受錫命之后,莊公二十八年春,“齊侯伐衛(wèi),戰(zhàn),敗衛(wèi)師,數(shù)之以王命,取賄而還”。周天子不顧齊桓公即位將近二十年的事實,隨意對他進行錫命,以此換取齊國對王室的軍事支持,錫命禮因此失去了昔日的政治嚴肅性。

同樣,齊靈公也是即位二十多年之后受到王室錫命的?!蹲髠鳌废骞哪?,“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文中的“齊侯”是指齊靈公。該年齊靈公在位已二十三年,周天子卻遣使前來對他進行錫命。關(guān)于周王錫命齊侯的原因,杜預注:“將昏于齊也。定公,劉夏。”杜預認為這是周靈王即將迎娶來自齊國公室之女作為王后,因此先對齊國國君進行錫命?!洞呵铩废骞迥贻d:“劉夏逆王后于齊。”同年《傳》云:“官師從單靖公逆王后于齊,卿不行,非禮也?!焙茱@然,《經(jīng)》和《傳》的記載可證杜預的解釋是正確的。那么,為什么周王室在即將迎娶齊國公室女為后之前,要先對齊靈公舉行錫命呢?自周惠王以來,王室內(nèi)部爭權(quán)奪利內(nèi)訌不斷,每次政治危機都離不開齊國的干預和幫助,增強了王室對齊國的政治依賴。周王室企圖通過錫命齊靈公,使其衷心輔佐周室。但是,春秋以來,個別大國諸侯已經(jīng)對王室的錫命表現(xiàn)出不買賬的跡象,這次錫命能否起到勉勵齊靈公效忠王室的效果,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周王室似乎并不自信。于是在襄公十五年,又派單靖公迎娶齊國公室之女,期望通過和齊國公室進行政治聯(lián)姻,進一步強化和齊國的友好關(guān)系。因此,對齊靈公的主動錫命,也是出于王室利益的需要。

(三)諸侯去世之后受到王室錫命

春秋時期,有些諸侯在生前未必受到周天子的錫命,但在去世之后,卻受到了王室的錫命。對死者進行錫命,這在西周金文中是絕無僅有的,也是春秋社會出現(xiàn)的新情況。

魯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過世之后受到周王錫命的諸侯。《春秋》莊公元年冬十月載:“王使榮叔來錫公命?!痹撃甏禾祠敾腹臊R,被齊襄公殺害于齊國。魯桓公之死既不因為健康問題,也不因為政治原因,而與夫人文姜與齊襄公通奸一事關(guān)系密切?!蹲髠鳌份d,該年:“公會齊侯于樂,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服虔注云:“凡淫曰通?!薄妒酚洝R世家》對于魯桓公之死也有記載:“四年,魯桓公與夫人如齊。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時,嫁為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薄对娊?jīng)·齊風·敝笱序》《南山序》對此事也有類似的記載。齊襄公和魯桓公夫人文姜私通,是春秋初期諸侯國間的一大丑聞。身為國君,魯桓公不能禁止夫人和齊襄公私通,反而在出聘齊國期間被齊襄公指使的兇手殺掉。由于齊強魯弱,魯國上下不能為其君父報仇,只是請求齊國處死兇手而平息魯國的憤怒,幕后真兇齊襄公逍遙法外。魯桓公非正常死亡的惡性事件,在諸侯中引起了極大震動。魯桓公去世的第二年,周莊王遣使對已經(jīng)下葬的魯桓公進行錫命。楊伯峻先生說:“莊元年,周天子不賜新即位之莊公以爵命,反追命已死之桓公,則非即位君之賜命矣。以毛公鼎、大克鼎及襄十四年、昭七年《傳》之辭命觀之,賜命只是一種寵命,表示倚畀之深耳?!盵2]338魯桓公之死,魯國上下充滿怨恨和悲傷,周王室主動對已經(jīng)過世的魯桓公進行錫命,期冀對魯國君臣悲傷的情緒予以安撫和慰藉,表達了王室對命運充滿悲劇色彩的魯桓公的憐憫和同情。

無獨有偶,衛(wèi)襄公過世,衛(wèi)國大臣也請求錫命于國君。據(jù)《左傳》昭公七年,衛(wèi)襄公卒,衛(wèi)國大夫齊惡告喪于王室,請求周景王能夠錫命于襄公。受到衛(wèi)國的請求,周景王派遣郕簡公前往衛(wèi)國吊唁,并且對衛(wèi)襄公進行了追命。春秋時期,對過世諸侯的錫命,僅僅是出于精神慰藉而給予的特殊恩典。

(四)諸侯因軍功而受到天子錫命

少數(shù)諸侯因為有功于王室而受到天子錫命,其中晉文侯和晉文公都是因此而受到錫命的。

西周末年,幽王荒淫,申后之父申侯聯(lián)合犬戎作亂,幽王被殺于驪山下。周平王在晉文侯和鄭武公等諸侯的幫助下,平定了犬戎的叛亂,遷都于雒邑。為了表彰晉文侯的平叛和護駕之功,周平王對他進行了錫命,《書序》說:“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薄渡袝の暮钪份d平王錫命晉文侯,賜以“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馬四匹”。晉文侯是見之于史書記載的春秋時期第一位因軍功而受到周天子錫命的諸侯。如果周平王對晉文侯的錫命是出于對他勤王有功的感激和回報,那么,周襄王對于晉文公的錫命,則是對他成為諸侯霸主事實的承認。

據(jù)《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載,晉楚爭霸,城濮之戰(zhàn),晉國大勝,周襄王聞訊也趕來參加晉文公在衡雍的盟會活動。該年八月“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晉文公利用盟會諸侯獻楚俘于襄王。作為回報,同月乙酉,“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nèi)史叔興策命晉侯為侯伯”,對晉文公進行錫命?!秶Z·周語上》對此次錫命也有記載:“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內(nèi)史興賜晉文公命,上卿逆于境,晉侯郊勞,館諸宗廟,饋九牢,設庭燎?!睍x文公高規(guī)格的迎接王使和接受周王的錫命,令前來錫命的王使大為感動。內(nèi)史興回到周室告誡周襄王說:“晉,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睆拇朔捳Z可知,面對晉文公已經(jīng)成為諸侯霸主的事實,周王室不得不通過錫命予以確認,這也是王室籠絡和親善大國諸侯的明智之舉,因為晉國已經(jīng)成為藩屏王室的核心力量。

(五)個別諸侯通過賄賂周王而得到錫命

這一時期,個別諸侯得位不正,為了使自己政權(quán)的合法性得到王室的承認,通過賄賂周王的手段,主動向周天子請求錫命賜衣,其中晉武公就是這樣成為晉國國君的。

晉武公之所以得國不正,是由于他和先祖三代通過不斷的擴張勢力,經(jīng)過長達六十多年和晉國公室爭奪權(quán)力,最終達到了以庶孽篡奪本宗權(quán)利的目的。由于得國不正,懼怕政權(quán)的合理性得不到王室的承認,晉武公通過向周僖王進貢寶物,希望取得王室對自己作為諸侯合法性的承認。關(guān)于晉武公向周僖王請求錫命的記載,可見于《詩經(jīng)·無衣》,其文曰:“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懊兮!”《無衣》序:“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毛傳:“侯伯之禮七命,冕服七章?!编嵐{:“我豈無是七章之衣乎?晉舊有之,非新命之服?!睍x武公以孽奪宗,心不自安,乃使晉國大夫作《無衣》之詩獻于周王,希望周王能夠錫命于己,賜予他七章之服,唯有這樣,晉武公作為晉國國君才能心安理得。當然,僅通過進獻《無衣》之詩請求周王對自己錫命賜衣,恐怕是徒勞無益的,晉武公甚至通過政治賄賂,爭取錫命。《史記·晉世家》記載晉武公“盡以其寶器賂獻于周僖王,僖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這段記載可和《無衣》對照。接受了晉武公賄賂的周僖王,最終錫命于晉武公。當然,春秋社會通過賄賂手段得到周王錫命的,見之于典籍的也僅此一例。

二、春秋時期周王室錫命諸侯的歷史特征

(一)受命諸侯對王室錫命表現(xiàn)出冷漠和不敬

春秋時期,受命諸侯開始對王室錫命表現(xiàn)出了冷漠和不敬。《左傳》僖公十五年載:“天王使召武公,內(nèi)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薄秶Z·周語》載晉惠公接受錫命時“執(zhí)玉卑,拜不稽首”。天子錫命,是極為神圣和榮寵之事,傳世文獻記載臣工被周王錫命,分別有“拜稽首”、“小大稽首”等行為。金文記載受命者更是畢恭畢敬,接受錫命之后,分別以“拜稽首”、“三拜稽首”、“既拜稽首”、“拜首稽首”、“拜稽手”、“顙稽首”等表示感謝。[3]224—225何謂“稽首”?《周禮·春官·小宗伯》載:“辨九拜,一曰稽首?!编嵭ⅲ骸盎祝蓊^至地?!薄栋谆⑼x·姓名》:“必稽首何?敬之至也,頭至地?;烈?。首謂頭也。”“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則為長跪。首至手則為拜手。手至地則為拜。首至地則為稽首。此禮之等也。君父之尊必用稽首。古人以稽首為敬之至?!盵4]2209由此可見,受命者對天子“稽首”,是對天子至敬和感恩的表現(xiàn)。但是,晉惠公受王錫命,“拜不稽首”,全無虔敬之心,反而表現(xiàn)出不屑一顧和傲慢的神情,這一行為令前去錫命的王使極為憤怒。《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內(nèi)史過從晉國歸來告訴周襄王說:“晉侯其無后乎!王賜之命,而懶于受瑞,先自棄也,何繼之有?”內(nèi)史過認為晉惠公受命而不敬,其統(tǒng)治必不長久?!秶Z·周語》記載內(nèi)史過從晉國歸來對晉惠公“拜不稽首”的行為發(fā)表了長篇評論,認為“晉不亡,其君必無后”。從晉惠公錫命儀式上表現(xiàn)的不恭及王使發(fā)表的評論可知,進入春秋社會,周王對于諸侯的錫命逐漸失去了政治吸引力,這一現(xiàn)實也令王室備受打擊,他們對諸侯受命時表現(xiàn)出的不敬和冷漠一時難以適應和接受,以預言對受者不得善終進行詛咒,以達到泄憤和心理平衡。

(二)周王室錫命的內(nèi)容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王室錫命涉及物質(zhì)賞賜和政治任命兩項內(nèi)容。首先,就物質(zhì)賞賜而言,根據(jù)傳世典籍,王室錫命諸侯,必然伴隨豐厚的賜物,大到土田、民人,小到車馬衣服、彝器幣帛等?!蹲髠鳌范ü哪贻d王室錫命伯禽為魯侯,賞賜的物品有“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等,涉及的物品有車旗、寶物、民人、土田、仆從、典籍、祭器等至少七種,其中民人數(shù)量十分龐大。西周金文亦可印證王室錫命諸侯,賜物之種類、數(shù)量以及豐厚程度均十分可觀。齊思和先生曾經(jīng)對西周天子的錫命活動進行過研究,他說:“由以上七十五器之銘文中所載之賜物觀之,最少有一種,有多至二十余種者。小而至于貝、弓、矢、牛、馬,大而至于土地、民人、王臣,無不在賞賜之列者?!盵5]54根據(jù)齊思和先生的研究可知,西周王室錫命諸侯,賞賜內(nèi)容十分豐厚。

與之相比,春秋社會天子錫命諸侯,賞賜之物大多菲薄?!渡袝の暮钪份d周平王錫命晉文侯,賞賜“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馬四匹”,賜物的種類、數(shù)量及豐厚程度與西周錫命諸侯不可同日而語。《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周襄王錫命晉文公,賞賜“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旅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賁三百”。賜物涉及車馬、衣服、戎器、祭品和軍隊五個種類。周襄王錫命晉文公可能是終春秋一世,周天子對于諸侯規(guī)格最高,物品最為豐厚的一次賞賜了。至于其他諸侯接受錫命之時,是否被賞賜了物品,史書沒有任何記載?;蛟S,周王對于這些諸侯錫命之時,根本就沒有給予物質(zhì)賞賜,僅僅是一個空頭錫命而已,難怪晉惠公接受錫命時,“拜不稽首”。

再者,西周時期錫命諸侯,往往授予軍事征伐大權(quán)?!对娊?jīng)·彤弓》鄭箋:“諸侯適王所,愾而獻其功,王饗禮之,于是賜彤弓一,彤矢百;旅弓矢千。凡諸侯賜弓矢,然后專征?!薄抖Y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后征;賜鈇鉞,然后殺;賜圭瓚,然后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于天子?!钡?,春秋時期錫命諸侯,周王很少授予他們軍事征伐或?qū)?quán)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十分微妙的現(xiàn)象:即周平王和周襄王分別錫命晉文侯和晉文公時,都賞賜了戎器“弓矢”,但賜物中均沒有出現(xiàn)“鈇鉞”這一物品。這是記錄兩次錫命的史官的疏忽亦或是記錄內(nèi)容的省略呢?其實已經(jīng)有學者敏感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問題:“還有一點應予以注意:同年《春秋》經(jīng)說:‘晉人執(zhí)衛(wèi)侯,歸之于京師?!蹲髠鳌匪杂浿芟逋踬p賜晉文公者有弓矢而無鈇鉞,這是符合周禮的。……《禮記·王制》‘賜弓矢然后征伐,賜鈇鉞,然后殺’,看來可信。未曾受賜鈇鉞,所以晉侯只能將衛(wèi)侯‘歸之于京師。’”[6]345周王不再慷慨大方地授予諸侯實際權(quán)力,即使像晉文侯、晉文公那樣有功于王室的諸侯,可以授予他們“弓矢”,但絕不授予他們“鈇鉞”。錫命內(nèi)容發(fā)生的變化,說明勢力衰微的周天子,對以往隨意賞賜軍事征伐和生殺予奪大權(quán)進行過深刻的反思,為了防止大權(quán)繼續(xù)旁落,防范諸侯尾大不掉,王室在錫命諸侯時對權(quán)利的授予開始慎之又慎。

(三)周王室錫命的方式也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西周時期,諸侯前往王室接受錫命?!抖Y記·祭統(tǒng)》云:“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祿有功,必賜爵祿于大廟,示不敢專也?!蓖跏义a命必在宗廟舉行,以此昭示賜爵祿于臣工出自祖先的意志。根據(jù)金文記載,周王錫命臣工,大多在名字叫“周”的一個地方舉行,如“周大室”“周般宮”“周新宮”等。關(guān)于金文中的“周”具體指什么地方,曹瑋先生曾對涉及的55例青銅器銘文進行了研究,他發(fā)現(xiàn)其中有28例銘文中的“周”都與各種宗廟密切相關(guān),據(jù)此他認為“周”是西周王朝的宗廟所在地,具體指文王在豐地建立的都城。[7]128“周”是否為“豐”,我們姑且不論,但從“周”有那么多的宗廟可以肯定:周王室錫命貴族大多數(shù)在周人的宗廟舉行而不是派遣使者前往貴族封地進行。由于錫命諸侯在王室宗廟舉行,因此,周天子均能親自參加錫命儀式。根據(jù)筆者統(tǒng)計,陳夢家先生的《西周銅器斷代》收錄有關(guān)西周王室冊命貴族的事例共計58起,58起冊命活動,周天子無一缺席。由于天子親自參加,錫命儀典極為講究,周王進入宗廟有專門導引的使者,有陪同受命者一起出席儀式的右者。周王站立中庭面南背北,其左有秉冊之史,其右有宣命之史官。儀式開始,秉冊之史要將冊書交給周王,周王再親口命令宣命史官錫命受命者,宣命史官北向代王宣命。錫命儀式舉行完畢,受命者要“拜手稽首”,感謝王恩,整個過程莊嚴神圣。在此氛圍中受命于王,會由衷地感受到被王錫命的榮耀和恩寵,難怪他們情難自禁,鑄器作銘,傳之子孫。

但是,春秋時期,周王錫命諸侯,見之于文獻記載的均為王室遣使前往諸侯國錫命,而無諸侯前來王室受命之記錄,周天子也不再親臨錫命現(xiàn)場?!蹲髠鳌非f公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蓖辍洞呵飿b梁傳》莊公元年曰:“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正也。生服之,死行之,禮也。生不服,死追錫之,不正甚矣?!庇捎谔熳铀ノ?,諸侯坐大,天子錫命諸侯,諸侯已不愿前往王室接受錫命,身為天下共主,周天子更不愿意屈尊前往諸侯國進行錫命,而是遣使前往諸侯之國代行錫命,這種做法和西周時期諸侯親往王室接受錫命的傳統(tǒng)是完全違背的,是不符合禮法的,因此,《春秋榖梁傳》對天子遣使前往諸侯國錫命評價曰:“非正也?!?/p>

春秋社會見之于典籍的錫命活動,大部分沒有記載錫命儀式的細節(jié),倒是《左傳》和《國語》對晉文公接受錫命時的情形進行了不厭其煩的描寫。由此可以推斷,由于周天子沒有親臨錫命現(xiàn)場,多數(shù)諸侯在接受周王錫命之時懈怠不恭,其儀式的氛圍和細節(jié)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這樣的錫命方式毋庸置疑大大喪失了昔日的神圣和威嚴,其政治吸引力也大大降低,再加之賜物菲薄以及沒有授予諸侯實際權(quán)利,因此,也難怪受命諸侯表現(xiàn)出冷漠和不敬的態(tài)度了。

綜上所述,進入春秋時期,周天子的錫命禮失去了應有的政治影響力,或淪為和大國諸侯進行政治交易,為王室謀取私利的工具,或淪為徒具形式的政治光環(huán),或淪為巴結(jié)和獻媚諸侯霸主的政治手段等。錫命內(nèi)容和方式的變化,從深層次說明周天子在經(jīng)濟上喪失了雄厚的實力,在政治上喪失了自信心,由此也導致錫命禮對各國諸侯失去了政治吸引力。錫命禮的歷史演變預示著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封建王朝走向了窮途末路。

[1]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M].北京:學林出版社,1986.

[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3]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 顧炎武撰,張京華校釋.日知錄校釋[M].長沙:岳麓書社,2011.

[5] 齊思和.周代錫命禮考[A].收于氏撰.中國史探研[C].臺北:臺北弘文館,1985.

[6] 陳戍國.先秦禮制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7] 曹瑋.也論金文中的“周”[A].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研究(5)[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周天子天子諸侯
莫囂張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1:58:26
“立天子以為天下”——周代“立君為民”學說的現(xiàn)代性觀照
春秋——諸侯爭霸的擂臺賽
家教世界(2020年25期)2020-10-07 07:36:46
無字碑隨想
從《左傳》看周天子地位變遷
北方文學(2017年12期)2017-07-31 17:56:11
西周金文所見周天子對諸侯臣屬的聘問之禮
烽火戲諸侯
燕太子回國
烽火戲諸侯
天子是條魚
商水县| 定结县| 伊宁县| 呼图壁县| 黑龙江省| 伊吾县| 达孜县| 虹口区| 大方县| 南汇区| 新乡县| 汉中市| 安泽县| 安平县| 章丘市| 梅州市| 兴仁县| 阿合奇县| 朝阳市| 沈阳市| 瓮安县| 龙海市| 临澧县| 辰溪县| 肥城市| 桂林市| 化德县| 富源县| 喀喇沁旗| 城口县| 柘荣县| 旬邑县| 诏安县| 江安县| 尉犁县| 鄂伦春自治旗| 罗城| 蛟河市| 广平县| 大埔区|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