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 吳 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廣玉蘭》教學一得
江蘇省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吳燕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文章《近代美學與文學批評》一文中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一首詩或是一件藝術品都有死和活的兩方面。死的是物質的,如文學所用的文字,圖畫雕刻所用的顏色,音樂所用的普調(diào),跳舞所用的節(jié)奏和姿勢,以及一般人所認為有行跡可循的“作品”;活的是精神的,就是我們所說的情趣和意象融合成的整個境界。死的行跡因為精神貫穿才現(xiàn)出生氣。”面對一篇課文,學生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文字和聲音。但那只是一篇課文中物質的層面,是僵死和固定的。學生要真正理解課文所蘊含的哲理,需要生氣的灌入。這股生氣是學生閱讀時在文字中注入自己的經(jīng)驗、自己的情感,實現(xiàn)物我兩忘。還有老師的適時引導,那時讀的就不僅是文字,而是在閱讀中找到了自我,解放了自我。
“未見其花,先聞其香”首先就寫出作者的獨特感受,顯出廣玉蘭的花香讓人矚目。作者愛廣玉蘭,獨愛它的“淡淡幽香”?!耙还伞薄暗摹薄坝南恪薄笆幯薄耙魂囮嚒薄吧l(fā)出來”……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仿佛也能聞到淡淡花香,感受作者沉浸于廣玉蘭花香的怡然和舒暢。綜觀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先入為主”的表達方式,顯然作者渾然自成。(課文節(jié)選)
由此聯(lián)想到《紅樓夢》中王熙鳳出場:“ 當眾人坐定于廳內(nèi)時,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這就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歲她未出場,但以亮相了,黛玉也在暗肘:‘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這兒就明顯出了王熙鳳的與眾不同和特例獨行”。
還有葉圣陶的《瀑布》:“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把這兩段文字出示讓學生體會這種獨具匠心的表達方式,學以致用,受益匪淺。
在綠油油的葉叢中,花朵是那樣的潔凈、高雅。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傊粦{幾個優(yōu)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nèi)涵的。(課文節(jié)選)
讀第2自然段,學生先讀一讀課文,琢磨琢磨:陳先生把廣玉蘭花的色彩和質感寫清楚了嗎?學生感覺:沒有。我說:那這兒用了怎樣的寫法呢?是矛盾的。這樣的寫法在哪兒出現(xiàn)過呢?
此時我出示了老舍的《貓》: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有時候的確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墒牵鼪Q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去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結合貓的生活習性,大家進行了補充。我說,老舍先生這樣寫他們家的貓,其實就表達了他對貓的無比喜愛之情。之后,我再引導學生回頭讀,陳琳感悟出:這廣玉蘭的美是無與倫比的。楊君茹說,陳荒煤先生覺得廣玉蘭的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胡宇鵬說,作者感覺廣玉蘭美到了極致,他給大家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說,對呀,這樣的寫法妙就妙在這里,以后我們也可以這樣寫。
作者愛廣玉蘭,獨愛它的“潔凈、高雅”。純白中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如“冰雕玉琢”一般的純潔、晶瑩,又全然沒有玉琢冰雕的堅硬與冰冷,它是柔韌而有彈性的,充滿生命力!而“綠油油”的葉叢,更襯托出廣玉蘭花的“高貴典雅”。短短幾句話,作者已經(jīng)把廣玉蘭描述得讓人如見其色,如見其質,可作者卻說“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我也無法用文字形容”“只憑幾個優(yōu)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這綿全部內(nèi)涵的”,可見,在作者心里,廣玉蘭美得驚人,美到極致,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
學這一段,我出示了小學三年級課文《荷花》:“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學生一下子找到相仿的地方,原來描寫花的各種形態(tài),我們早就學過方法了!落實到課后的小練筆,描寫一種花的形態(tài)就有章可循了。
作者愛廣玉蘭,獨愛它的“各具情態(tài)”?!昂叽诺摹薄皠倓偩`放的”“盛開著的”,乃至“凋謝了的”,各具美態(tài)。而當這種種美妙的姿態(tài)集于一株樹上時,更讓人驚嘆。花苞“含羞待放”時的“鮮嫩可愛”,花朵“剛剛綻放”時的香氣四溢,花朵盛開時的“甜美、純潔、惹人喜愛”以及花瓣“凋謝”后的花蕊“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無一不向人展示其“生命力”的美。其中,“凋謝”的廣玉蘭也有另一種意義上的美。“挺立枝頭”讓人感受到它不屈的姿態(tài),而“綴滿”“孕育新生命”又讓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這種美,不是美在外表,而是美在內(nèi)心,這是一種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它并沒有帶給我們“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失意與傷感,卻讓我們擁有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希望與憧憬!
讀第4自然段,我抓住中心詞,讓學生們讀課文,體會其中的這一番情趣。我這樣對孩子們說,要體會“情趣”,還是要聯(lián)系上下文。只有進入到這樣的情境中,想象到如此這般的景象,深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夠讀出自己的感覺來。比如最后一句,我們可以聯(lián)想怎樣的景象,來感受這樣的情趣?我和孩子們一起朗誦起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原來情趣還在“紅花還要綠葉配”中!讀第5自然段,主要學習其中把其它樹與廣玉蘭進行對比的寫法。
作者愛廣玉蘭,獨愛它葉片的“終年不敗”,“富有光澤、密集油亮、透著生氣、透著活潑……”無一彰顯廣玉蘭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對廣玉蘭的喜愛之情貫穿全文,從初見到廣玉蘭就喜歡上它的淡淡幽香,到后來每天欣賞,感受了廣玉蘭花瓣的潔凈、高雅和花開的各具情態(tài)以及葉片的終年不敗,最后由衷發(fā)出贊嘆,步步深入,喜愛之情充滿在字里行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學這一課,引導學生跟隨作者的情感歷程,去觀賞、朗讀、品味、感悟,步步深入,相信廣玉蘭的幽香、純潔以及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也能留存在學生心中,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