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教育中因政治知識抽象、知識點繁多,且教學方式單一,使其呈現(xiàn)枯燥、乏味的狀態(tài),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致使學生被動學習,再加之師生對其重視度不高,導致學生政治知識掌握效果不佳。對此,應當科學定位中職政治教育的角色,并采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政治教育活動,如此可以改善中職政治教育現(xiàn)狀?;诖它c,本文將重點分析如何科學、合理定位中職政治教育角色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
【關鍵詞】中職政治教育 角色定位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90-01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中職學院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技術,使學生成為技術型人才。但是中職學院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發(fā)揮還不健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樹立不良思想觀念,并且做出危害他人、自己的不良行為。所以,中職院校應當高度重視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教授學生政治知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自身素質(zhì)、品德,為以后自身良好發(fā)展奠定基礎[1]。為此,中職政治教育應當做到重新角色定位,并選擇適合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中職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用性。
一、中職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
以往中職院校并不重視政治教育這種理論性的課程,而是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知識、實踐能力,使學生技術精湛。但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中職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加突出。為提高中職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應當重新定位此項教育。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展開的中職政治教育,以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為教學任務,在課堂中機械的、單一的講述教材中政治知識,學生被動學習知識、接受知識,致使學生沒有受政治知識所影響,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企業(yè)越來越看重職工品行的情況下,中職院校作為向社會輸送技術型人才的基地,在培養(yǎng)學生嫻熟技術的同時,還要注意提升學生良好的品行,如此才能使本校學生受到企業(yè)的青睞,在企業(yè)中大有作為。而學生良好品行的培養(yǎng),需要本校領導重新定位政治教育,改變其被忽視的“命運”,使教師、學生重新認識政治教育,在教學中調(diào)整心態(tài),以新課標要求為準,合理設置教學內(nèi)容,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習政治知識。為此,中職政治教育重新進行角色定位很有必要,即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新課程要求實施的背景下,結(jié)合政治教學任務及學生特點,圍繞學生展開政治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學習政治知識,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質(zhì)品行[2]。
(二)加強政治教師職業(yè)道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從事教育行業(yè)非常熟悉的話語,要求教師注重自身職業(yè)道德、教學能力、專業(yè)知識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但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中職院校政治教師水平不高,尤其是職業(yè)道德方面。因此,教師在開展政治教育活動中,不認真對待教學,科學、合理規(guī)劃設計教學方案,有效開展教學活動。要想改變這一情況,需要對中職政治教育重新定位,即將教師的定位教學主導。也就是充分注重教師在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調(diào)整政治教育要求,對教師予以約束,要求教師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認真對待政治教學工作,做好備課、教學設計、教學方案編寫等過程,如此教師長期認真對待政治教育、認真學習政治教育,必然會逐步改變自己的觀念、意識,提升自身的職業(yè)道德、工作素養(yǎng)[3]。
二、中職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
中職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除了重新進行政治教育角色定位之外,還要注意教學方式的調(diào)整與創(chuàng)新,使政治教育的教育性、有效性、引導性得以提高。
(一)讓學生參與課堂,活躍課堂氛圍
政治課堂是展現(xiàn)活力和魅力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的整合過程,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動系統(tǒng)。充分利用政治課堂的作用來展開政治教育,可以改變政治教育枯燥、乏味的狀態(tài)。那么,如何讓學生參與課堂,活躍課堂氛圍呢?政治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政治教育,如合作學習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提高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使政治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營造輕松的、無壓力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政治知識學習、討論當中,獲取政治知識,逐步改變自己不良狀態(tài),端正品行[4]。
(二)平等對待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提出新時代的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觀、學生觀,即將學生看作為發(fā)展中的人?;诖它c,在優(yōu)化中職政治教育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平等對待學生,使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和諧的關系。也就是在政治教育活動中,要求教師公平公正對待每位教師,尊重學生,并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鼓勵學生參與政治教育當中來,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三)設計多樣化的政治課堂教學活動
為了提高中職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對政治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設計中,需要注意的是:其一是在備課階段教師應當根據(jù)政治教材內(nèi)容及教學要求,分析教學重點、難點,并在此基礎上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其二是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根據(jù)以上對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接受能力的分析與了解,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方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中選出一種或多種適合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政治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5]。
在當前我國中職政治教育現(xiàn)狀不佳的情況下,中職院校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綜合素質(zhì)普遍偏低,無法滿足企業(yè)用人需求。為了滿足企業(yè)、社會用人需求,中職政治教育革新是非常必要的,即重新角色定位,將學生設定為教學主體、教師設定為教學主導,并采用適合的、有效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政治教育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政治教育的作用,端正學生的品行,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所以,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對中職政治教育重新角色定位,并優(yōu)化教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范芳芳.淺談中職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J].華章,2014(13):205-205.
[2]吳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研究——以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例[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6(1):8-10.
[3]劉妙英.中職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淺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1(10):237.
[4]胡躍進.提高中職政治教育實效方法論[J].亞太教育,2015(4):152-152.
[5]黃沖明.新課改下中職政治創(chuàng)新教育的原則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138-139.
作者簡介:
李達瑜(1980.4-),男,漢族,職稱:中學政治二級教師,最高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中職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