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迎艷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fā)展?!绷頁嘘P資料表明,學生語言的積累50%左右來自課外。由此可見,課外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廣闊空間。課外閱讀則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見的形式,它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對于開拓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就應重視引導學生課外閱讀。
一、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樂學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學生有了閱讀興趣,自然就如花香引來了蜜蜂一樣,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獲得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是讀書要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只有適合學生的口味,學生才會對書感興趣。二是要經常給學生及時鼓勵,讓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長期的。進入中高年級,學生的讀書能力增強了,老師可以先推薦一些適合他們讀的童話、科普讀物、人物傳記、歷史故事等。通過這些范例,學生自然就得到了提高,明白了應當讀哪些書,哪些書使人受益,今后在自主學習時也能自覺選一本好書來讀。讀完一個階段,可開展故事會、佳作欣賞會、讀書報告會,介紹讀的好書,交流讀書收獲和讀書方法,對學生的讀書熱情給予鼓勵,使學生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首先,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一定要養(yǎng)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好習慣。第二,學生要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讀書的時間,或中午,或晚上,一旦確定了就要嚴格執(zhí)行。決不能想起來就讀,想不到就一連幾天也不讀,要堅持天天讀書。第三,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制定一個讀書計劃。開始時,先把標準定得低些。這樣,實行起來比較容易,也有利于培養(yǎng)讀書興趣,積累讀書經驗,以后再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從而把計劃安排得更加合理,使讀書效果更好。
良好的讀書習慣還包括讀書姿勢,遇到生字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邊讀邊思考的習慣等。這些習慣也要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和檢查。
三、教給學生多種閱讀方法
教師主要利用課內的時間教給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課內“教給學生讀”,課外“學生自己讀”,課內“舉其一”,課外“反其三”,課內以“精”取勝,課外以“博”為佳,課內學方法,課外練能力。
小學生應讀之書是指要求背誦的70首古詩詞、名言警句、名人名篇之類的,這些內容得慢慢“精讀”。閱讀能力主要也就得益于品味性的精讀。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xù)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小學生應閱之書是指童話、故事一類的書籍,這些內容可用快速閱讀的方法,意在了解大概內容。美國的路易斯·紹爾斯認為,一個具有中等閱讀水平的人在1分鐘內讀300字,不僅能理解,而且能欣賞。按此計算,每花15分鐘就能讀四五千字。對于兒童來說,雖然速度會慢一些,但是每天堅持半小時的閱讀,日積月累,從課外書上獲得的知識還是很可觀的。而且,還能達到《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每階段的課外閱讀量。值得注意的是,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有了一定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以后,多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昂糜浶圆蝗鐮€筆頭”。把讀書時發(fā)現的好詞語、好句子、好片段摘錄下來,也是一種很實用、很有效的閱讀方法。
四、閱讀形式多種多樣
在教育信息化發(fā)達的今天,學生上網瀏覽又是一種既高效又廣泛的閱讀形式。以往要求學生閱讀書籍時,總有學生顯得興趣不濃,而現在要求學生上網尋找、搜集、下載有關資料時,那些豐富多彩的內容,能深深地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注意和情感,也能喚起他們學習的潛意識,真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閱讀效率明顯提高。
另外,觀看電影、電視,收聽廣播等也是某種意義上的閱讀,在這過程中,也能積累豐富的語言。
我們要求學生多讀書,本意是以外促內,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我們不期望每個學生在大量閱讀課外書后,成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僅僅是希望他們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書中不斷受到啟發(fā),長見識,提高自身修養(yǎng),這就足矣。實施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見影,它不是一個摸得著的過程。學生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出現“如饑似渴”的狀態(tài),必須循循善誘,這樣,讀書就能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便能有所得、有所樂。
【作者單位:蘇州市姑蘇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