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青
摘 要:一節(jié)好的物理課是從引課開始的,而好的引課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情感,使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愉悅地步入自主學習的軌道。本文比較了《平面鏡成像》的4次引課的優(yōu)缺點。
關鍵詞:引課;平面鏡成像;激發(fā)興趣;問題意識;趣味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6)4-0078-3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情緒高昂,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倦?!币还?jié)好的物理課往往是從引課開始的,而好的引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從而情緒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筆者來談談“平面鏡成像”一課的引入在教學生涯中的演變過程。
1 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物理現象引課
第一次接觸“平面鏡成像”一課時,筆者意識到問題是思維的出發(fā)點,疑可以引思,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讓學生有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感受,筆者讓學生每人帶一面小鏡子,同時在講臺上放了一面大梳妝鏡。引課時,讓大家拿出小鏡子,對著自己的臉照一照。
[師] 你在鏡子中看到了什么?
[生] 我自己。
[師] 對,鏡中的“你”就是平面鏡所成的像。
[師] 平面鏡我們太熟悉了,但你仔細觀察過嗎?思考過嗎?現在請兩位同學上臺照鏡子。甲同學逐漸靠近或遠離鏡子,乙同學在鏡前做了一個“猴哥”的動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師] 請每個同學再拿起鏡子照一照,看會有什么發(fā)現?你想要解決平面鏡成像里的一個什么問題?
這時同學們活躍了起來。
[生1] 為什么我舉右手,像舉左手?
[生2] 為什么我離鏡遠時,像也離鏡遠去?
[生3] 像和我大小一樣嗎?
[生4] 為什么鏡中會有像?
[師] 大家提的問題非常好,本節(jié)課大家就要經歷這些問題的探究過程。
【分析】
優(yōu)點: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此次引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物理,并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意識,課堂上學生將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一一提出,并迫不及待地想解決這些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
缺點:極個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現象司空見慣,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引起深入的思考。
2 利用趣味教學視頻資源引課
第二次接觸“平面鏡成像”一課時,為了在上課伊始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積極探求,引課時播放了一段趣味物理教學視頻——“澆不滅的蠟燭”,這段視頻的內容是在茶色玻璃板前放一只蠟燭,玻璃板后放一只燒杯,點燃蠟燭,看到燒杯中有一只“燃燒的蠟燭”,向燒杯中的蠟燭澆水(如圖1),蠟燭燃燒的火焰不滅(如圖2)。學生觀看后覺得很好奇,并發(fā)自內心地感嘆“物理真有趣!”這時,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tài)轉入活躍狀態(tài),有力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接著筆者又讓學生按照第一次引課一樣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分析】
優(yōu)點:學生對視頻播放的實驗很好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了學生深入的思考,使其主動參與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缺點:有些學生看到視頻播放的實驗現象時,提出“這是真的么?”表示出質疑的態(tài)度。
3 利用趣味物理演示實驗引課
第三次上“平面鏡成像”課時,筆者想進行一次大膽的嘗試,引導學生親身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即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和交流與評估。考慮到設計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難度較大,筆者在引課時將原來的“視頻播放——澆不滅的蠟燭”改成演示實驗,將一塊長30厘米的玻璃板嵌入自制的帶有凹槽的長約40厘米的木塊后,放置在一個轉盤上,玻璃板上蓋一塊毛巾,在轉盤上玻璃板的前面放一只蠟燭,后面與蠟燭對應的位置放一只燒杯,點燃蠟燭,拿掉毛巾,引導學生透過玻璃觀察。
[師] 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 燒杯中有蠟燭在燃燒。
將轉盤稍向左轉,再向右轉,使不同位置的學生都能看到現象,接著,筆者向燒杯中澆水,如圖3,課堂上頓時沸騰了,學生們發(fā)出了驚奇的“???”“怎么澆不滅呢?”思考幾秒后筆者將轉盤旋轉180°,學生恍然大悟,“原來燒杯中沒有蠟燭。”筆者順勢告訴學生,“大家看到的燒杯中‘燃燒的蠟燭是鏡前蠟燭在鏡中所成的像”,如圖4。
【分析】
優(yōu)點:演示實驗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對實驗的可信度,還為學生設計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做了鋪墊,不僅降低了難度,而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缺點:旋轉轉盤時,仍有個別學生看不清實驗現象。
4 利用多媒體課件引課
第四次接觸“平面鏡成像”教學,正值劉謙的魔術風靡全國,于是筆者想到了用魔術引課,為了借助劉謙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強大的氣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筆者截取了娛樂節(jié)目中劉謙的“隔山打?!钡哪g表演視頻。聽到要觀看魔術大師的精彩表演,學生歡呼雀躍。
首先進行魔術視頻播放,看到玻璃板前后各有一只蠟燭,劉謙左右手各拿一個打火機,做同時點燃玻璃板前后兩只蠟燭的動作(如圖5),并說:“我會隔著玻璃板吹滅鏡后的蠟燭,大家相信嗎?”電視里的觀眾和教學現場的學生都直搖頭,如圖6。
[生1] 不信。
[生2] 怎么可能?
[劉謙] 驗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如圖7)。
學生屏住呼吸,突然異口同聲“哇!”原來蠟燭真的被吹滅了(如圖8)。
[生1] 簡直不可思議!
[生2] 太神奇了!
[師] 為什么會這樣呢?大家學完本節(jié)知識,就可自己揭秘。
【分析】
優(yōu)點: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劉謙的“神功”刺激了學生的眼球。此時,學生的興奮點達到了最高,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并為“學以致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埋下伏筆,使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愉悅地步入自主學習的道路。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引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需要教師多積累、多琢磨,在精心預設的基礎上,利用好教學資源,就一定能發(fā)現更好的、更迎合學生心理的引課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輕松與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真知,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彭前程.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盛旭峰.情境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11):19.
[3]宗先漢,邢紅軍. 《平面鏡成像》教學的高端備課[J]. 物理教學探討, 2014,32(10):66—67.
[4]楊富洪.以“平面鏡成像”一節(jié)為例淺談課堂部分探究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05,23(19):10—11.
(欄目編輯 鄧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