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陽 薛晴
摘 要:音樂教育是一門需要不斷熏陶的藝術,那怎樣通過課堂的引導和教學讓學生走進音樂,走近藝術呢?文章以莫扎特歌劇《魔笛》為例,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高校音樂;欣賞課;《魔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3-02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56
為更好地落實課程目標,高中音樂欣賞課應注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將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放在首位。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音樂課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我們要把最美、最經典的藝術作品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并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境界所吸引,激起表現欲望和創(chuàng)作沖動,勇躍參與到展示個性和才能的活動中來。
一、走近經典
高中音樂課程分六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賞析。莫扎特的音樂被稱為“不含任何雜質的‘純音樂,他在短短三十五年的生命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不朽巨著。其中,他的二十二部歌劇又是超凡脫俗經典中的經典。作品大都表現了對社會、正義及尊嚴的追求,充滿了樂觀主義的精神。莫扎特以敏銳的眼光洞察發(fā)現人物的心理、欲望、性格,并用音樂的語言準確地詮釋了人物的形象、情感及細膩生動的內心世界。眾多的歌劇中我選用了莫扎特的歌劇《魔笛》,該歌劇取材于維蘭德的童話集《金尼斯坦》中的《璐璐的魔笛》,完美地呈現了18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均衡、對立理念。莫扎特用鮮活而極具獨特魅力的完美旋律將智慧戰(zhàn)勝愚昧、光明戰(zhàn)勝黑暗、善良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超現實主義思想寄托于了這個童話般的題材中。要想更好地欣賞這部歌劇,我們必須從了解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開始。1790年,莫扎特的保護人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逝世,瑪麗亞女王政府上臺后愚弄人民,禁止并鎮(zhèn)壓共濟會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莫扎特創(chuàng)作了歌劇《魔笛》。該歌劇從一開始奏鳴曲式的序曲就顯示了莫扎特淵博學識的對位手法,洋溢著迷人的魅力,秀外而慧中。偉大的莫扎特研究者阿爾弗雷德·愛因斯坦說過:“莫扎特把全人類的斗爭和勝利都濃縮在這首序曲中了。它具有驚人的象征意義和崇高的精神內涵!”然后解釋該劇的歌詞大意,讓學生了解角色,比如王子塔米諾和帕米娜代表善良和真理,薩拉斯特羅代表光明、博愛及美德,他們都是正面形象,夜后則代表從善到惡的負面角色,具有異國風情的奧斯明是喜劇形象,捕鳥人帕帕蓋諾是一個歡快活潑、開朗的德國集市市民形象。這部歌劇時長約一百五十分鐘,可分四幕來欣賞。
二、互動賞析
有了對人物形象的大致了解,再觀看本劇,學生更加投入,仿佛身臨其境,將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去。在歌劇中演唱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這部歌劇中既有深情的勸說又有輕聲自語,既有高昂的抒情又有跳躍的詼諧,且極富彈性多變的旋律貫穿始終,而劇中捕鳥人帕帕蓋諾的出場,則讓同學們既新鮮又好奇。他風趣幽默、造型獨特,令人忍俊不禁,特別是劇中那段著名的男中音詠嘆調《我是快樂的捕鳥人》讓同學們印象深刻,極為難忘!大家還一致認為夜后的出場烘托了該劇莊嚴 、肅穆的氣氛,把劇情推向了高潮。第二幕中《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極為華麗而高難度的花腔詠嘆調, 超越人聲的華彩音高、音色賦予了夜后這一角色狂暴的性格特點,快速的炫技,甚至模仿笛子跳音,音區(qū)之高、音域之寬、音色變化之大,讓人驚嘆,令人佩服!同學們對這個角色既愛又恨,愛之音樂太華美,好比天籟,恨之夜后太陰毒。另外,在賞析該歌劇時,也要讓學生仔細關注演唱者的表情、動作及聲音變化,包括音的長短、強弱、高低、音色的變化等,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音樂的表現手法(力度、速度、織體、線條)的變化賦予音樂的形象及內涵。
三、交流展示
通過對原劇的多次交流及分段式賞析就有了對經典作品的具體、形象的認識,可以更好地把握住經典作品的精髓。同學們對歌劇《魔笛》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集體創(chuàng)作將其改為話劇并搬上了跨年晚會的舞臺,他們分角色扮演劇中人,把王子的善良、祭司的博愛以及捕鳥人生動詼諧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更是把多變而狂暴的夜后的性格表演得入木三分。中間穿插播放了原劇最為經典的兩首樂曲《我是個快樂的捕鳥人》和《仇恨的火焰》,用心、用情的表演得到了老師和其他學生的一致好評,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同學間的凝聚力,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熱情。這樣,通過演唱、創(chuàng)作、大膽表演、互相配合等形式的展示,不僅激活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chuàng)作沖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內心情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現,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群體意識,拓展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四、感悟提升
在這場視聽盛宴中,在教師的講解和引導下,學生的范唱、語言、表演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們學會了辨別歌劇中不同聲部的演唱對角色的把握和人物情感變化產生的不同反應,提升了對歌劇作品的欣賞水平,并同過這部作品更深入地了解了作曲家莫扎特。莫扎特這個被譽為“上帝寵兒”的偉大作曲家寫下了無數治愈心靈傷痛和使人向善的音樂作品,可是他的一生卻屢遭挫折,不斷忍受痛苦,甚至蒙受凌辱。但這一切絲毫沒有阻擋這個高貴靈魂所創(chuàng)作的偉大作品,我想他的靈感來自于他心中無盡的愛和對美的追求,因此他的作品里不以痛苦為基調,相反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樂觀主義精神,為愛而生,為美而存在。學生在學習了其音樂后,內心充滿了懲惡揚善、與人為善的正能量!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