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玉
摘要:教師要在學生初學物理時"清源固本",鼓勵學生學好物理,"物理易學"、"物理好學"利用教學的優(yōu)點,增強學生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排憂解難,為今后的物理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材優(yōu)勢;疏通解難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64-02 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教學效果如何,不僅影響學生初中階段的得失,而且還會影響到高中階段文理分流的趨向。教學實踐清楚地告訴我們,這階段第一學期的前半期教學尤其重要。每當初二學生拿到物理課本后,一般都顯得很自豪,學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發(fā)現(xiàn),他們因受"物理難學"的說法及"物理語言表述難"的影響,對物理學習產生了一種害怕和畏難心理,而且女同學占多數(shù)。因此,為使學生能自然地、比較平穩(wěn)地踏上學習物理的軌道,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眼。
1.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生活資源優(yōu)勢
1.1風霜雨露、雷鳴電閃、潮起潮落、月圓月缺、藍天白云、雨后彩虹、水中倒影等等奇妙的現(xiàn)象從小就深深地吸引住我們。物理知識的形成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1.2妥善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初中學生已具有相當多的生活經(jīng)驗,其中包含著大量的與物理有關的現(xiàn)象或者問題,例如,雷電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壓水井手柄越長越省力;騎車上坡是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鋒利切東西越快等等。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經(jīng)驗,對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形成新概念會有很大的幫助。
1.3讓學生積極地進行生活體驗。學生在生活中體驗物理知識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同時也為學習新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后,要求學生在坐火車或汽車時,在車站觀察并排的車的運動情況,體驗由于運動的相對性而帶來的神奇的現(xiàn)象,并在開車和剎車時體驗由于慣性使人體向后倒和向前傾的現(xiàn)象。
1.4讓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識就在學生的身邊,讓學生觀察一些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無疑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學習液化知識前,布置讓學生觀察從冰箱剛拿出的飲料瓶外有水珠的現(xiàn)象。觀察燒開水從壺嘴向外噴"白氣"的現(xiàn)象,并思考為什么離開壺嘴一段距離才看出"白氣"?讓學生思考早晨霧是怎樣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樣形成的?蒸饅頭冒"白氣"和冬天我們口中呼出的"白氣"是否一樣?等等,這樣既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也使學生思考問題有針對性,學習時更加得心應手。
2.加強師生溝通,建立師生感情
溝通向來是師生之間共同進步的催化劑。課上是導師,課下是朋友,這是師生共同的向往。老師經(jīng)常與學生閑聊,可以架起師生友誼的橋梁,消除學生心目中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從而喜歡上物理。八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只要老師接觸他們,就特別愛說、愛問。他們問得最多的話是 "物理好學嗎?" 、"物理有趣嗎?" 、"物理有用嗎?"那種迫切要求學好物理的愿望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認真回答問題,積極給他們鼓勵,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師自己看到希望。真正讓我們成為學生自我發(fā)展的促進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擾的排除者。
3.疏通教材,排除難點
新教材注意聯(lián)系實際,適當降低了難度。但由于農村初中學生基礎較差,學習中還是會感到有困難的,他們一旦遇到困難一般都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鉆研新教材,備好課,力求講得簡潔、淺顯、容易理解。在教學中盡量為學生疏通教材,使他們不感到物理知識難學,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現(xiàn)在學生對新教材中力、聲、熱、光等豐富多彩的物理現(xiàn)象都感到很親切,不覺得它深奧,但也不排除他們在學習中有為難之處。如第一章第二節(jié)最后的一個條目"正確記錄測量結果",學生在記錄數(shù)字時,總寫不正確,特別是估計值的讀出,可以說是個小難點。教師在這里不必花很大力氣講解舉例,否則適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簡化些,就講一種目前學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結果的記錄方法,然后在黑板上畫圖:用刻度尺測一木塊的長度,讓學生寫出結果并要求學生讀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就行了。這樣疏通教材,使學生不覺得這個地方有困難。另有第二章的"平均速度",以前的教材一直把它作為選學內容,新教材是必學內容。按理說這是個難點,但由于新教材寫得好,簡潔明了易懂,教師就不要再拓寬加深了,學生一般學習都較平穩(wěn)。只有在做過"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后,教師才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起"變速運動由于速度是變化的,所以各段路程或各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概念,并告訴學生這是和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同的地方。至于這方面的定量計算,在這一階段只限于嚴格要求解題方式和物理量單位的問題,另有就是強調使用公式求平均速度時,路程之和為總路程,時間之和為總時間,對平均速度的計算用處很大。這樣處理教材,使已經(jīng)降低難度的新教材顯得更平坦了,學生踏上這個軌道就會感到輕松自如。
4.了解學生,信任學生
初中物理教學從一開始就應注重了解學生,充分信任他們,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師自己看到希望。對學生的了解,一方面從課堂教學、書面作業(yè)去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接近、談話來進行。學生開始學物理猶如小學生啟蒙時的情景,只要老師接觸他們,就特別愛說、愛問,他們問得最多的話是:"物理好學嗎?"物理怎樣學?聽人家說,物理難學,是嗎?"那種迫切要求學好物理的愿望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及時給他們解釋,積極給他們鼓勵,并且要認真回答問題,不能敷衍他們,要讓他們有信心學好物理。
總之,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前期,應著重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消除害怕心理上下功夫,不必擔心這樣做會降低標準,影響教學質量。只要教師不放松要求,堅持目標,隨著學生思想品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深層次變化,不但不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相反地可以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穩(wěn)固扎實的基礎,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